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政策正文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08-23 10:22来源:北极星储能网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建设两大5G车联网智能交通示范应用基地

推进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汽车、智慧交通应用示范的部省合作,建立会商机制,围绕发展战略研究、应用示范项目建设以及探索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等方面进行合作,以杭州市西湖区云栖小镇和桐乡市乌镇为核心区域开展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加大对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设施、环境改造、运行设备和研发等投入。着重做好基础支撑环境、应用示范与试验验证系统建设,对外提供应用示范、技术验证、决策支撑等服务,形成自主的研发体系和健康的产业生态,为国家加快推动信息、汽车两大支柱产业发展,寻求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规范行业管理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通过示范应用区建设,推动智能汽车、智能交通、5G等宽带移动网络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

(四)谋划三大产业配套平台

充电设施生产基地。推进万马新能源临安产业基地建设,提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研发、制造水平,推进充电桩(站)向智能化发展,并推进与国际公司合作,开发直流充电桩、充电器、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等新产品,打造国内智能充电桩的领军品牌。推进时空电动产业基地、衢州标准化充电桩产业项目实施,形成运营、检测、调试、装备制造等一体化服务。

汽车智能化制造与运营平台。依托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智慧e谷”建设,以华三通信、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中控集团、聚光科技等为龙头,打造集关键控制芯片、传感器和终端设备、网络通信设备、信息软件、物联网系统集成、电子商务、网络运营服务、大数据平台于一体的汽车智能化全产业链和技术体系。推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新能源智慧交通运营网络平台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依托西湖电子、康迪、万马等重点企业研究院,加快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运营、车联网系统、充电设施智能管控系统、智能充电桩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建成全省统一的智能化信息平台,形成新能源汽车互联共享的格局。

汽车再制造与电池回收利用基地。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废旧新能源汽车的高技术修复、改造、拆解的产业化,重点在电池、电机、轮胎等零部件实现再制造。依托长兴铅酸电池企业集群优势,以天能、超威、微宏、江森等行业领军企业为主体,开展镍氢、锂电池、燃料电池等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加快电池回收和利用产业发展。加快衢州华友钴业与国际知名公司合作建设动力电池拆分回收基地。

五、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一)培育重点骨干企业

打造一批实力较强的整车龙头企业。引导鼓励省内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立足自身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大新能源汽车整车技术与产品创新力度,强化自主品牌建设,在整车领域打造一批具备国际知名度的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众泰集团、吉利集团、万向集团等企业加大新能源整车技术与核心零部件产品开发力度,发展适用于国内大中城市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和公交车,并积极拓展国际出口等企业市场,打造3—5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积极推动西湖比亚迪、青年汽车、宁波南车等企业提升发展纯电动与超级电容全系列化新能源公交车,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公交领域的领先优势地位,培育6—8家年产值超五十亿元的龙头骨干企业。北极星储能网整理发布。

培育一批特色突出的科技型创新企业。结合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和新产品发展趋势,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打造一批研发能力强、制造水平高、产品质量优的“高、精、尖”企业。整车领域重点培育长江汽车、西湖比亚迪、康迪汽车等企业,加快推动整车、专用车的产业化。零部件领域以动力电池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为核心,重点培育万向A123、超威集团、大东南集团、微宏动力、华友钴业、巨化集团等电池及材料企业,加快锂电池隔膜、正负极材料、电解质等关键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支持信质电机、卧龙电机、方正电机、中科领航、均胜电子、力邦合信等企业发展电控系统、驱动电机、电动转向、制动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汽车智能化及充换电领域着力扶持万马电缆、浙江省智慧车联网等企业加快技术与服务模式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应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推广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产业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