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市场正文

“互联网+电力”正在释放新的价值机遇和想象空间

2016-08-26 11:52来源:南方电网报关键词:南方电网电网企业电力产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与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战略支撑。

其实,各国的能源供应商为了实现企业发展、资产保值增值和改善客户服务体验,使出浑身解数来与产业链内外的竞争对手进行全方位的激烈竞争,并逐渐显现出纷纷向“互联网+”转型的发展趋势。

在欧美国家,电力、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合,致使大量创业型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应运而生,满足了客户的各种不同需求。这必定在中国电改后得到复制。如,德国现今百花齐放的局面也和在售电侧尤其是电力服务端的繁荣,整个服务领域被激活,深度广泛地和互联网、金融、通信等领域跨界融合密切相关。

对民用电力客户而言,电力与互联网的结合,可以帮助自己随时了解电力供求信息,更精准有效地使用廉价能源。在美国,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可以远程调控家用电器,帮助业主节约成本。此道理,也适用于工商用户。

电网互联互通 有望催生行业变局

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是众多行业最容易融合、实践的领域,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比如,零售、保险、电信等2C领域,从消费者萌发需求到选购、售后整个过程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

未来的电力客户,包括个人客户、工业客户等,与电网的关系将是互动关系。一方面,客户与电网之间的积极互动对提高用电能效非常有帮助,对电网的能效平衡也起到关键的作用。另一方面,客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质将得到改变和提高。随着智能用电的推广,手机作为客户终端也成为智能用电的工具,可以实现能效分析、用电查询、电费交纳、家电控制、与电网互动等功能。

随着数以亿计的客户的绑定关注,电力客户服务端将产生其他附加价值。

一方面,电网企业突出围绕互联网的“大数据思维”,实施大数据驱动战略,可以按照重要性和敏感程度对大数据分级分类,可建立电网大数据共享处理平台,融合经济、气象、交通等其他领域数据资源等;另一方面,电网企业围绕互联网的“跨界思维”,推进多元化竞争性业务发展,以电网价值链为核心在市场化售电业务、新型综合能源业务、金融业务、国际业务等做出布局,并不断探索拓展延伸业务。

此外,“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给电力行业还有生产力带来了变化。如非电网核心业务与相关互联网企业合作,如与类似“货车帮”的互联网公司合作,达到物流仓储最优化等。搭建基于互联网电力信息服务平台,突出客户体验感,以“双向互动”的沟通模式,能够帮助用户清晰了解能源即时价格的变动。对于电力质量有着特殊要求的电力用户,电网企业能够提供全套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

在需求侧提供服务只能算作“互联网+电力”的浅层合作,从长远来看,“互联网+电网”应深入电力行业的整体变革,从技术配合发展对企业理念、商业模式整体创新思路的全面渗透。

延伸阅读: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就靠他们了!

新电改下 关于售电公司共享服务的探索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南方电网查看更多>电网企业查看更多>电力产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