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电——世界三大电力支柱之一 清洁环保 绿色高效

2016-09-07 09:12来源:嘉兴日报关键词:核电核能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温室效应的后果将是全球气候的异常现象,使降雨、风、云层、洋流以及南北极冰帽大小等关键可变因素发生变化。冬季缩短、夏季延长,由于蒸发增强,大片地区的土壤湿度将会降低。

最明显的影响表现在农业方面。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植物的气孔(气体和水蒸气通过的细孔)只要张开得小一点即可收入同样数量的二氧化碳,这样,植物由于蒸发所损失的水份就减少了,结果是植物会长得更大。农作物生长较快,就可能较快地把土壤中的养分吸光,农家就不得不购买更多的化肥。粮食的质量可能随着二氧化碳的提高而下降,因为叶子的含碳量可能增加,含氮量可能减少。在温室效应中,害虫和病害较易蔓延,这就需要更多的农药治理。

由此可见,温室效应带来的生态破坏及社会后果是严重的。

核能的发展前景

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外,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经济性。例如,同等条件下,建设一个热电站。如果建煤热电站,每年约需煤110万吨,不仅运输无法解决,烧煤造成的环境污染更是个严重问题;如果建烧油电站,每年烧油需80万吨,发电仅值1.8亿元,而要是做化工原料的价值就达4.8亿元,出口可换外汇1.36亿美元。而选择建造核热电站,这不仅运输不成问题,每年只需UO26吨,从经济上考虑也是合算的。

1973年开始,主要工业国的核电成本与火电相当。以后随着石油调价和核电技术的逐步成熟,核电成本已经低于油电站、煤电站和油煤电站的成本。据统计,美、法、英、德国和加拿大等国的核电成本平均比火电低1/3左右。1976年,美国由于采用核电节省了14亿美元,相当于节省 9000万吨煤或 32500万桶石油。

核电的发电成本由运行费、基建费和燃料费三部分组成。核电站的运行费和火电站的差不多。但核电站运行可靠,每年利用小时最高达8000小时,平均约为6000小时。

据统计,1975~1978年,世界上有15座核电站的平均负荷因子达到80%以上,其中有8座达85%,德国一座压水堆核电站达到了最高为91.3%。核电站的燃料费比火电站的要低得多。对10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每年需要补充40吨燃料,其中只消耗1.5吨铀-235,其余的尚可收回。所以燃料运输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一座100万千瓦烧煤的发电厂,每年致少消耗2120000吨标准煤,平均每天要有艘万吨轮,或三列40节车厢的火车运煤到发电厂。运输负担之沉重是可想而知的。

由于核电站系统的复杂和出于安全的考虑,它的基建费比火电高,对10~20万千瓦容量的轻水堆比火电约高100%,对100万千瓦容量的轻水堆约高60~70%。重水堆和气冷堆的基建费还要贵一些。但是,核电站的整个发电成本还是比火电便宜。核电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已是毋庸置疑。

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中,核能在今后仍是属于有发展前途的能源。90年代初开始,人们对核能的评价发生了有利于核能的转变,其原因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核能的能源供应,从经济上和生态上都有一定的风险,人们也认识到存在着不断改进核电厂安全技术从而减少事故风险的可能。

原标题:清洁环保 绿色高效 核电——世界三大电力支柱之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