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应用铅基反应堆的前苏联阿尔法级核潜艇
首先,我们要简要说明一下中国铅基快中子反应堆的项目。中国科学院于2011年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ADS专项),选择了中国铅基反应堆CLEAR(China LEAD-based Reactor)作为 ADS反应堆的主要发展方向。ADS专项第1阶段是研制热功率为10兆瓦的铅基实验反应堆CLEAR-I,选择铅铋合金作为冷却剂。将来在铅基实验反应堆CLEAR-I基础上研发热功率100兆瓦的工程演示堆CLEAR-II,最终研发出热功率1000兆瓦的C商用原型堆CLEAR-III。目前中国CLEAR-I所有技术都实现了自主化,将很快能建造实体的铅基实验反应堆。
从《南华早报》的报道称中国正在研发最小的核电站,能够安装到一个集装箱里面,能够产生10兆瓦的电能,这也从侧面验证了目前中国铅基反应堆的功率水平。但这种媒体所说的“核电宝”,并不是中国要建造的铅基实验反应堆CLEAR-I,而是中国研发团队在现有基础上进行的小型模块化铅基小型堆概念设计方案。
中国研发铅基反应堆,主要是因为铅或铅合金(统称铅基材料)对于中子的吸收和慢化能力弱,反应堆中子经济性好,使得反应堆系统具有更高的核废料嬗变和核燃料增殖能力。铅基材料的熔点低,沸点高,避免了高压系统带来的冷却剂丧失事故的发生,同时可实现高热电转换效率。铅基反应堆还有一个更大的远景好处,相关的铅锂合金是未来研发聚变反应堆的关键技术之一。
因此除了中国之外,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都在研发自己的铅基反应堆,而且从研发的水平上来看,中国并不占优势。例如俄罗斯本来就是铅基反应堆的开拓者,其准备开发研制的两型铅基反应堆,热功率分别为300和700兆瓦,远大于中国铅基实验反应堆CLEAR-I的水平,而韩国准备研发的铅基反应堆热功率也在40兆瓦,而日本更是和俄罗斯展开合作积极研发相关技术。
可以说,如果中国不在相关领域进行研发,就会在第四代核电领域,与其他先进国家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而在关系全人类未来的聚变反应堆上,中国也会丧失话语权。因此中国研制铅基反应堆不是研制“核电宝”这样的噱头,而是关乎到中国未来能源安全和国际战略地位。现在中国通过铅基反应堆的研发,突破了结构材料、铅铋冷却剂、燃料组件、氧测控(该技术是解决铅基反应堆冷却剂管道堵塞问题的关键,曾经被俄罗斯垄断)等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液态重金属换热器、驱动泵、换料机构、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关键设备,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液态金属综合试验平台研发铅锂合金冷却剂,为中国未来聚变反应堆研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背景为大型液态重金属技术综合实验回路,中国将很快能建造实体的铅基实验反应堆
那么,如果中国将“核电宝”部署到南海,是不是会影响环境呢?首先民用的核反应堆不是武器,肯定会有安全性上的考虑,再加上第四代铅基反应堆的特点,安全性比原有的核反应堆要高得多。其次,美俄英法等国家都有核潜艇,美国法国还有核动力航母,这些核舰载反应堆功率比铅基反应堆大得多、辐射污染水平大得多,安全系数差得多,如果要影响环境,这些战舰都应该退役。香港媒体不去声讨美军核动力舰艇对海洋的污染而关心功率不到10兆瓦的中国新型反应堆的所谓“污染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最后,世界上存在的核动力舰艇已经证明,在保证一定安全标准前提下,所谓的环保要让位于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中国南海是中国海洋利益的核心部分之一,且不说中国在南海部署微型核电装置只是一个设想,即便是真的,这项工作也必须开展,因为这种先进的能源装置能大幅度提升我南海岛礁的自给能力,对中国维护海洋权益有重大意义。
铅基反应堆并不适合应用于军用舰艇上
至于说将铅基反应堆应用于潜艇、舰艇上,可能要让很多军迷失望了。因为铅基反应堆中铅铋合金密度高,因此在设备重量高、体积大,因此在舰艇上只能做小堆,适用于小型舰艇。使用铅基反应堆的前苏联著名阿尔法级核潜艇,排水量只有3000吨左右,尽管反应堆具有反应快、功率调节灵敏的的特点,但不适用于大吨位的潜艇和舰艇。尽管从技术角度来看,铅基反应堆十分适合3000吨左右的潜艇,是一种绝佳的终极AIP动力,但这种反应堆造价高,有其是铅铋合金生产费用高昂,因此在这类潜艇上并不划算,性价比远不如现有AIP动力。
因此中国铅基反应堆更好的前景是在能源安全上,而不是舰艇动力,除非应用于某些极少数特殊用途的小型特种船舶上,不大可能成为舰载核动力的主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传统核能自身发展面临核安全、核废料处置和公众接受度等挑战,同时受到技术不断进步价格不断下降的可再生能源的冲击,核能领域创新迫在眉睫。吴宜灿院士提出了第五代核能系统“核5G”,并深入诠释了亲近性、灵活性、智能性技术特征,为核能创新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3.263.30)核电要闻,以供大家参阅。重磅!北京市新版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发布禁建核电站3月29日,北京市《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8年本)》(以下简称《目录》)正式发布,对2015年旧版目录进行全面修订。新版目录,仅保留43项政
近日,铅基堆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国家与地方主管部门领导、百余名行业院士专家以及100余家行业单位的代表,围绕开拓铅基堆产业,共创革新型能源的主题展开了研讨。(来源:中国核网)会上,倡议由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牵头共建铅基堆产业战略联盟,推动我国铅基堆产业标准、规
3月9日,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安全所)牵头成立铅基堆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据了解,铅基堆使用铅(铅合金)作为冷却剂,整体发展已在四代核能系统中走在前列。铅基堆区别于目前大型商业堆型的特点何在?其产业化发展前景如何?就上述问题,记者采访了中科院核安全所所长吴宜灿。中国能源
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把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要求落实到能源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体系、清洁低碳的绿色产业体系、赶超跨越的科技创新体系。要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稳妥核电发展。自上世纪40年代世界进入原子时代,人类对原子能的探索就从未停下脚步。核能在能源
记得去年年底,网络上有一个吸睛的名词,谓之“核电宝”,据说这是中科院推出的又一黑科技。不过,由于“核电宝”提出概念后,便没有然后了,人们也就渐渐淡忘这个玩意儿。而实际上,核电宝并不仅仅是个概念,而确实是一项前沿核能技术,且正在研发中。今年我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两项核技术,ADS和可控
说起核能装置小型化,大家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电影《钢铁侠》中力大无穷的男主角。钢铁侠之所以能够成为拥有超能力的漫威英雄之一,是因为其胸前装了一块拳头大小的核能电池,正是这块电池,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喜爱漫威英雄的你,是否也曾梦想过拥有一块和钢铁侠一样的核能电池呢?然而,在
近日,中国铅基快中子反应堆研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应用此项技术,未来我国还将率先推出迷你型核电源装置核电宝。不过香港媒体首先将核电宝与中国的南海岛礁联系在一起,并表示部署在南海将可能影响环境。不过,专家表示,进行安全风险和环境评估是任何一国建设核电站都要进行的最基本的工作。有意夸大
日前,我国铅基快中子反应堆研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铅基反应堆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化,并跻身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沿用此项技术,未来,我国还将率先推出只有集装箱大小的迷你型核电源装置核电宝。经专家组鉴定,由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设计研发的世界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铅基堆冷却剂技术综合实验回
5月10日,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最后一台核主泵启程发往海南昌江核电站。至此,哈电集团为“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研制的4台核主泵关键主设备全部实现验收交付。核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核岛主设备内唯一旋转的最关键、最核心且制造难度最大的设备。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5月13日,晋控电力、电投产融涨停;九洲集团、湖南发展、华电辽能等跟涨。相关阅读:电投产融重组后,几座核电站装入上市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电投产融近日披露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指出,公司当下正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未来完成重组后,优质核电资产的注入将显著增加公司资产规模及业务实力,同时将显著提振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等指标,从而提升公司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为投资者带来长期而稳定的价值回报。据悉,电投产融拟
受用电量激增的影响,欧美国家大量服役年限即将到期的核电站获延寿批准。这为中国核电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激增,让科技巨头们转向押宝核电技术。微软公司与美国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Energy)达成重大合作协
4月27日至29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电投集团国核自仪在此间发布和睿全系列产品,标志着“和睿”品牌布局三大平台、八大产品体系战略已迈入成熟化产业应用全新阶段。随着中国核能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核电技术服务核心能力得到持续增强。本次发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国西电“聚焦价值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西开电气坚持以“11563”战略目标为指引,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奋勇争先、勇挑重担,在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等各方面团结奋进,不断刷新高质量发展“成绩单”。西开电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当地时间4月28日中午,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突发大范围停电,导致交通瘫痪、通信中断、公共服务陷入混乱,波及逾5000万民众。(来源:东亚能源产业观察nbsp;作者:天津景钰信息咨询)受此影响,西班牙全境约116列火车停运,马德里等多地地铁关闭,医院启动应急供电设备,马德里网球大
4月28日,汉缆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5,973.53万元,同比下降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12.97万元,同比下降13.81%。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资产总额11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81.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3%;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近日,铅基堆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国家与地方主管部门领导、百余名行业院士专家以及100余家行业单位的代表,围绕开拓铅基堆产业,共创革新型能源的主题展开了研讨。(来源:中国核网)会上,倡议由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牵头共建铅基堆产业战略联盟,推动我国铅基堆产业标准、规
近日,美国核创新联盟组织(NuclearInnovationAllianceorganisation)发布最新报告《EnablingNuclearInnovation:LeadingonSMRs》,指出为确保在未来几十年内美国保持国际核技术领先者地位,美国联邦和州政策制定者及官员应该支持美国公司开发小型模块反应堆。随着美国核电厂的老化,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紧
6月25日,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在合肥组织专家对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研制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未来先进核裂变能ADS嬗变系统铅基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集成验证装置CLEAR-S(又称铅基工程实验反应堆)、大型铅铋实验回路KYLIN-II进行了现场测试。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这两台装置达到了任务设计指
近日,被称为太过先进无法展示的中核集团ADS嬗变系统零功率装置(启明星II号)顺利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现场测试,各项关键技术指标满足全部设计要求,将为ADS系统工程化研究和设计提供关键自主的基准实验数据。这是该装置继2016年年底首次临界取得的又一重要节点。ADS嬗变系统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
12月23日,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启明星Ⅱ号实现首次临界。这标志着我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研究完成又一个重大节点,也标志着我国在核反应堆新一代零功率装置研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技报》曾发表文章,谈及ADS
日前,我国铅基快中子反应堆研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铅基反应堆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化,并跻身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沿用此项技术,未来,我国还将率先推出只有集装箱大小的迷你型核电源装置核电宝。经专家组鉴定,由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设计研发的世界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铅基堆冷却剂技术综合实验回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FDS团队研制的超级蒙特卡罗核计算仿真软件系统SuperMC项目日前通过了由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来自中核集团、中船重工第七一九研究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中广核工程公司、中国核动力院、德国KIT研究所、中国科技大学等单位的院士专家组成的专
在全球在建核电都逐步过渡到三代技术的同时,第四代核能系统已经成为全球核能研究人员在未来多年内重点研究的课题。2014年4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核建”)在其展台展示的主角是60万千瓦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商用核电站主题模型。作为当前中国核建重点推荐的堆型之一,高温气冷堆被称为“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统特征”的先进堆型,在这个以“三代核电技术”为主流的展厅内,引来不少参展观众对它的关注。而与此同时,其示范工程—&m
中国欲建世界首个ADS嬗变系统 实现核能“中国梦”在这个核电的春天里,中国科学院在国家战略核能利用领域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除了牵头组织实施国家“十二五”期间优先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项目之外,中科院在“核寒冬”期间布局核能安全技术,成立核安全所,今天看来,是极具战略眼光的重要举措。进入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核安全所)的实验大楼,记者的眼球立刻被一个“大家伙”塞满——
随着世界及我国能源形势的日益紧张,要不要大力发展核电,如何科学规划核电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近期再度浮水水面,重新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昨日,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王毅韧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称,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已于2013年12月在北京市长阳科技园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有望在201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成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全、设施最先进的核安保交流与培训中心。分析人士表示,当前中国政府正致力于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增加核电在整个能源当中的比重是大势所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核能在我国是可以安全利用的,而核电建设进入提速期势必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