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期,渤海大学超级电容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锂氧电池梯度催化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Gradient Mn-La-Pt Catalysts with Three-layered Structure for Li-O2 battery”于2016年10月1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Scientific Reports 是 Natrure 出版集团下综合性科学期刊,发表在技术上可靠、各领域专业人员感兴趣的原始研究论文,内容涉及自然科学所有方向,在国际学术领域拥有重要的影响力。蔡克迪博士为文章的第一作者,郎笑石博士和何铁石博士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近几年,该团队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Electrochimica Act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等国际工程技术领域1区期刊上,并授权 锂氧电池方向相关发明专利9项。
锂氧电池是一种用金属锂作负极,以氧气作为正极反应物的金属空气电池,由于其具备较高的理论比能量且环境友好等优势,近年来开始备受关注。蔡克迪博士团队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锰、镧、铂三元梯度催化材料用于锂氧电池正极,该电池表现出较优的放电比容量、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尤为重要的是,这项工作还将为其它金属空气电池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领域的研究工作还得到了渤海大学该中心张庆国教授、王道林教授、魏颖副教授、张光菊博士、杨蕊、肖尧硕士研究生,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仝钰进博士,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王家钧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王振华副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在确定最佳电池化学成分的激烈全球竞争中,锂氧电池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因为据报道,它可能提供比锂离子设备高出10倍的能量密度。然而,储能技术的要求仍然受到破坏,因为不稳定分子重新结合成异质和不稳定粒子,导致设备降解,导致循环稳定性差。(来源:公众号“微锂电”ID:V-lidian)韩国科学技术高
无人机、电动汽车、电动飞机等实现“长续航”,一直是人们热切期盼的事。然而,由于缺乏具有稳定“储能”与“供电”能力的电源系统,这一期待总是会落空。值得欣慰的是,最近传来了好消息——利用3D打印技术或可助力解决“长续航”面临的瓶颈问题。日前,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教授孙靖宇与中国科学院院士、
针对能源储存应用迫在眉睫的问题,开发高能量密度电池体系成为过去20年科研界及工业界关注的重要课题。锂金属是锂电池负极的“圣杯”材料,具有超高的比容量(3860mAhg-1)和最低的氧化还原电势(-3.040Vvs.标准氢电极),在未来高能量密度储能体系(全固态锂电池、锂硫、锂氧电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前,包括多孔碳、纳米碳管和石墨烯等在内的碳材料是二次锂氧气电池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正极载体。碳材料的优势在于:质量轻,比表面积大,电子导电率高,有利于三相电极反应;资源丰富,来源简便,易于实现产业化应用等。但在非水系锂氧气电池研究领域,碳材料存在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非水系锂氧气电池在
前言:许多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按材料价格计算,每千瓦时的成本约为1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90元)。研究人员估计称,这种钾氧电池每千瓦时的成本约为44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00元)。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State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声称已经开发出更高效、更可靠的钾氧电池,这可以为国家电网的储
导语:据外媒报道,美国堪萨斯大学的新研究或将在未来数年内提供更持久耐用的电池,该类电池可被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及电动车。据研究人员透露,锂氧电池可提供更大的储能容量,但也存在不足,其充电速率不及锂离子电池。在克服该缺陷前,锂氧电池技术将始终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截止至目前,几乎所有的锂
具有极高理论能量密度(3505Wh/kg)的锂氧电池被认为是未来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最终选择”之一,然而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作为锂氧电池重要构成部分的锂金属负极虽然理论比容量高达3860mAh/g,但因存在着充放电过程中不断形成枝晶引起短路和一系列副反应等问题而无法实现其应用价值。
补贴时代,推升电池能量密度,进而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成为大家首要考虑的目标,但也应看到,电池容量急剧上升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尤其是安全隐患、寿命隐患、成本和产能高企。(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汽创新创业中心”ID:Auto_Center作者:汽创君)安全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发生电
近日,IEEE《光谱》杂志在官网发表文章称,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固体能源系统公司(SolidEnergySystems)有望成为第一家销售半固态电池的公司。该公司第一批半固态锂电池已经亮相,计划今年晚些时候用于无人机,2019年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2021年用于电动汽车领域。据悉,该公司将纯锂箔制成的超薄阳极涂上一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发布消息称,该校研究人员经过8年努力,研发出了新型半固态氧流量锂电池NESSOX。具有高达1兆瓦时/吨能量密度,可以像汽车加油一样,在几分钟内通过更换电池内部液体电解质完成充电。该电池采用一种新型液体电解质,能够有效抑制导致电池失效的物质生成,并保持电池性能稳定,这种新
去年全球范围发布禁售燃油车时间表,让人们意识到新能源车的时代就要来了,而纯电动车、插电混动、燃料电池车等等,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为未来的主旋律?一方面是全球战略、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就是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更长的续航、更短的充电时间,直接关乎用户的通勤需求,才让新能源
近期,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EIA)宣称,为满足日益增长能源需求,美国应在2030年前部署1000万个分布式储能系统,总储能容量需达到700GWh。该协会还发布了一份详尽的美国各州储能政策指南,其内容涵盖当前的法定采购和部署目标、各州与公用事业公司的激励措施、示范项目,以及储能系统消费者保护政策等
10月31日,浙江丽水遂昌县发布《遂昌县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遂政办发〔2024〕11号),其中提到,重点发展五个具有基础优势的未来产业,分别是高端金属材料,精细化工,新型储能,先进装备及零部件,元宇宙。抢抓新型储能万亿级风口,以现有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提升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
著名物理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现代电化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厦门大学原校长田昭武教授,于2024年10月1日22时50分在厦门安详辞世,享年98岁。田昭武先生1927年6月28日生于福建福州,1945年保送至厦门大学化学系学习,1949年留校任教,1978年受聘
近日,固态电池板块持续火热,A股多家“涉固”上市公司股价大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9月以来,南都电源一度斩获“20CM”涨停3连板,三日涨近67%;东峰集团也出现涨停3连板,德尔股份、宝丽迪等单日涨停,翔丰华、金龙羽等跟涨。消息面上,南都电源此前于8月30日表示,目前其研发的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
近年来,低空经济成为备受市场关注焦点,预计到2050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60万亿人民币。据了解,低空经济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的飞行器制造、中游的服务运营商和下游的应用端,其中飞行器制造是核心基础。低空飞行器包括无人机、直升机、eVT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等。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
5月29日,中国能建2024年电化学储能产业发展论坛暨储能新产品发布会在武汉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能建”)主办,由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简称“中能装备”)、中能建储能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简称“中储科技”)承办。来自业内专家学者和集团内部先进企业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对政协河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536号提案的答复。文件提出,组织开展锂离子电池、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申报及自查工作,秦皇岛芯驰光电等2家企业纳入《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公告,行业规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原文如下:对政协河北
3月27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主办的2024第二届中国储能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兼标准化管理中心主任刘永东在会上表示,储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刻把握能源转型的规律,为新型储能从具备价值到实现价格创造条件。在刘永东看来,发展储能技术和产业,不仅
2月20日,在上市公司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问比亚迪“有没有布局氢能源汽车”,比亚迪回复称,公司目前并未有做相应的商用化布局,但公司积极关注市场各技术路线发展并将基于自身需求进行布局。看这回复,是既没肯定也没否定。众所周知,比亚迪虽然是中国锂电池头部企业,但一直在关注燃料电池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8日,河南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驻马店新型储能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文件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驻马店市新型储能规模达到100万千瓦以上、力争达到150万千瓦。鼓励优先建设集中式储能电站,提高利用效率。单个集中式储能电站装机容量规模以不低于10万千瓦为宜,
研究表明,如果实现美国政府提出的到2035年使电力行业脱碳的目标,需要部署大量的多样化储能技术,而不仅仅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而多家储能厂商正在为储能市场带来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填补这一空白。行业专家表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持续时间通常为4到8小时,但随着电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份额越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