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0月份,湖北全省全社会用电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是拉动全社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水偏少水电减发,火电及时顶发,全月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当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38.13亿千瓦时,增长5.61%,其中工业用电86.80亿千瓦时,下降4.09%,去除统计与结算周期调整因素,工业用电保持小幅增长态势。
一、发电生产主要情况
10月份,全省发电184.01亿千瓦时(含三峡64.44亿千瓦时),下降12.22%。不含三峡,全省发电119.58亿千瓦时,增长2.66%,其中,水电25.45亿千瓦时,下降15.39%;火电88.88亿千瓦时,增长5.23%;风电4.23亿千瓦时,增长156.67%;太阳能1.02亿千瓦时,增长241.52%。
(一)各流域来水总体偏枯,水电厂大部减发。10月份,长江干流来水较多年平均偏少近三成,清江、汉江流域来水较多年平均偏少六成以上,水电厂绝大部分减发,导致当月全省总发电量下降。主力水电厂中,三峡、葛洲坝电厂当月分别发电64.44亿千瓦时、13.94亿千瓦时,分别下降30.81%、19.99%;水布垭、隔河岩电厂当月仅分别发电0.24亿千瓦时、0.49亿千瓦时,分别下降59.40%、9.63%;汉江流域月末适逢一场秋雨,丹江水电厂当月发电1.71亿千瓦时,增长11.61%。
(二)火电增发支撑全省电力供应,电煤库存止跌回升。当月火电发电量88.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3%,火电发电量占当月全省全社会用电总量的64.35%,有力支撑了当月全省电力供应。9、10月份历来是电煤回补库存之期,但由于火电发电量大增、价格飞涨、运力偏紧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省电煤库存不升反降,最低降至228万吨。针对电煤供应逆转形势,我委紧急部署,多措并举,全省电煤库存下降局面得到遏制,并出现止跌回升。至月末,全省电煤库存量337万吨,按当前每日耗量算,已达30天左右耗用量。
元至10月,全省累计发电2108.44亿千瓦时(含三峡806.32亿千瓦时),增长6.37%。不含三峡,全省累计发电1302.13亿千瓦时,增长6.22%,其中:水电414.90亿千瓦时,增长6.39%;火电849.55亿千瓦时,增长3.96%;风电28.46亿千瓦时,增长69.67%;太阳能9.21亿千瓦时,增长360.24%。
二、用电情况及分析
10月份,全社会用电138.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1%,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36亿千瓦时,增长55.41%;第二产业用电89.09亿千瓦时,下降3.66%(去除统计与结算周期调整因素,以同口径测算,第二产业用电增长约4%);第三产业用电22.10亿千瓦时,增长19.1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4.58亿千瓦时,增长34.59%。
(一)全社会用电稳步增长,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贡献突出。10月份全社会用电保持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长的拉动。当月全社会同比新增用电量7.33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同比新增用电0.84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11.46%;第三产业同比新增用电3.56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48.57%;城乡居民生活同比新增用电6.32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达86.22%。
(二)全社会8个大类行业中,7个行业用电持续以两位数以上速度增长,仅工业1个行业用电微降。具体为:农林牧渔业(2.36亿千瓦时,55.41%)、信息传输和软件业(1.18亿千瓦时,30.19%)、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5.83亿千瓦时,22.60%)、金融房地产业(3.51亿千瓦时、19.27%)、商住和餐饮业(7.61亿千瓦时,16.89%)、建筑业(2.29亿千瓦时,16.46%)、交通运输仓储邮政(3.98亿千瓦时、16.07%)、工业(86.80亿千瓦时,-4.09%)。
(三)工业内部主要制造业用电普遍增长,仅化工行业用电下降。10月份月均用电量超过2亿千瓦时的9个主要行业用电8升1降,其中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6.74亿千瓦时,30.96%)、通用及专用制造业(2.72亿千瓦时,29.13%)、黑色冶金(11.93亿千瓦时,17.15%)、纺织(3.88亿千瓦时,14.52%)、食品饮料烟草(2.86亿千瓦时,14.17%)、有色金属(3.57亿千瓦时,11.63%)等6个行业用电增幅在两位数以上,金属制品(2.45亿千瓦时,8.20%)、非金属矿物制品(10.92亿千瓦时,6.50%)2个行业用电平稳平长,因化肥产品大量积压,化工(12.55亿千瓦时,-12.78%)行业当月用电下降。
(四)全省各地区全社会用电绝大部分增长,武汉等7个地区工业用电与全社会双增长。10月份全省14个用电统计地区中,12个地区全社会用电增长,其中鄂州、随州、神农架林区3个地区用电增幅在两位数以上,仅咸宁、恩施2地小幅下降。从工业用电情况看,武汉、襄阳、鄂州等7个地区增长,其中武汉市当月工业用电18.95亿千瓦时,增长10.27%,紧邻武汉的鄂州市当月工业用电4.57亿千瓦时,增长9.61%。
元至10月,全社会累计用电1467.46亿千瓦时,增长6.85%,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用电25.33亿千瓦时、942.01亿千瓦时、230.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06%、3.11%、12.6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69.38亿千瓦时,增长14.44%。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6月30日,河南能源监管办为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320MW煤电机组设计使用年限到期之前办理了电力业务许可证变更,使机组顺利实现延寿运行,为电网迎峰度夏做出重要贡献,这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十四五”期间煤电机组延寿工作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2〕41号)发布以来,河南省首批
7月3日,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苟伟到大唐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所属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调研。苟伟先后到该院企业展厅、特色实验室等区域,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情况。苟伟指出,科研总院要聚焦主业,精准把握职责定位,切实履行科技创新、安全保障、产业支撑“三大责任”。
上半年,华能西安热工院在燃机燃烧监测与诊断、新型储能耦合煤电机组灵活性提升和技术监督数智化创新等领域取得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共有22项科技成果顺利通过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学会等一级学会协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其中,燃机燃烧监测与诊断技术、新能源电站跨系统
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豫能台前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濮阳市台前县后方乡,项目新建2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采用二次循环水冷却系统,生产主水源为污水处理厂再生水,补充和备用水源为引黄调蓄水,生活用水为城市自来水。燃煤经铁路专用线输送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五大发电、华润集团、三峡集团近日发布55项火电项目相关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旁路设备、锅炉、汽轮发电机、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DCS国产化改造、汽水取样系统设备等,整理如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4日,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火电灵活性改造消纳新能源项目成功并网。该项目位于伊金霍洛旗札萨克镇,由国电建投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13.2亿元,装机规模270兆瓦,共建设33台单机容量6.7兆瓦、6台单机容量7.0兆瓦和1台单机容量6.9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组,
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2批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及附属设备(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第2批电站汽轮机、汽轮发电机及附属设备(哈密国能2×66万千瓦热电联产)集中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206351,招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贵州能源普定电厂项目汽轮机、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锅炉及其附属设备、初步勘察设计开启招标,整理如下:贵州能源普定电厂项目汽轮机、发电机及其附属设备采购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贵州能源普定电厂项目招标人为盘江(普定)发电有限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中央财政性资金(元
近日,2025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光伏帮扶站配套电网工程(改造项目)竣工。据悉,该工程建设耗时60天,覆盖11个旗县(市区)、串联46座光伏帮扶电站。工程累计新建及改造10千伏输电线路173.5千米,安装柱上断路器69台、高压计量装置60套,项目投运后,电站总装机容量达253兆瓦,与火电电站相比,预计每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桂冠电力披露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桂冠电力直属及控股公司电厂2025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62.1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74%。其中:水电135.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08%;火电8.9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5.30%;风电10.9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78%;光伏7.15亿
华能广东公司海门电厂1号机组汽轮机综合改造升级项目施工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3-085)项目所在地区:广东省,汕头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广东公司海门电厂2025年1号机组汽轮机综合改造升级项目施工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海门电厂。本华
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之间,一排排白色的风机叶片随风飞旋;楚雄的荒山坡地上,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岭大地绿能涌动,新能源发展跑出了“加速度”。6月8日,云南新增集中式新能源并网容量跨越5000万千瓦大关,达5006.8万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2021年至今,云南全省新能源
7月7日,浙江省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浙江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明确,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作要求。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以及小型地面电站光伏发电项目归于集中式光伏
从温州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公司官微获悉,浙江温州轨道交通首个车站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工。据悉,项目由市铁投集团下属资产公司实施,利用轨道交通S1线、S2线部分高架车站、工作井和控制中心大楼的闲置屋面,加装分布式光伏系统,总装机容量达8.13MWp。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量730.48万kWh,年均可减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白音华自备电厂全额自发自用50MW风电项目迎来关键里程碑节点——首台风机成功并网发电,正式进入全面调试阶段,标志着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首台10MW风电机组顺利实现并网运行。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后续机组全容量并网发电筑牢了根基,也为白音华区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
近日,由一道新能与QEnergyFrance联合开发建设的法国漂浮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作为目前欧洲最大规模的漂浮式光伏项目,该项目不仅刷新了法国区域光伏应用的新高度,也成为一道新能拓展国际版图的重要里程碑。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历经科学选址、生态评估与精密设计,最终于法国中部LesIlotsBland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正从陆地走向深蓝。近日,中国石化青岛炼化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建成投用,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这道矗立于黄海之滨的"蓝色长城"不仅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新能源开发领域实现关键突破,更彰显了技术创新赋能能源革命的深层逻辑。项目位于青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桂冠电力披露2025年上半年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桂冠电力直属及控股公司电厂2025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62.1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7.74%。其中:水电135.2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6.08%;火电8.9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5.30%;风电10.9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78%;光伏7.15亿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近日,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古尔图镇下双河村的1G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进入攻坚阶段。据了解,乌苏市1GW光伏发电项目占地3万7千亩,总投资30.2亿元,项目总装机容量为1GW,并配置150mw/300mwh的储能系统。该项目创新采用“兵地共建”模式,通过共享沙漠资源,为兵团第七师
近日,中广核各新能源项目建设现场,多个项目取得新进展。01中广核和县乌江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升压站一次带电成功6月29日,中广核和县乌江1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升压站一次带电成功。该项目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占地面积2600亩,总装机容量100兆瓦,配套27兆瓦/54兆瓦时储能。项目于2
7月7日,浙江省能源局正式印发《浙江省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文件明确,一般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可选择全部自发自用或者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年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的比例不作要求。农光互补、渔光互补以及小型地面电站光伏发电项目归于集中式光伏电站管理。
进入7月,受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影响,湖北省迎来今夏首轮大范围晴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以上,局地40摄氏度以上,社会用电需求旺盛。7月4日,湖北省电网负荷再创历史新高。面对高温,三峡集团湖北能源省内10台火电机组全开运行,在稳定电力供应、增强系统调节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全力守护
7月7日,江西电网调度口径最高用电负荷374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全省用电保持较快增长,1-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05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进入7月份后,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单日负荷较去年同期均保持12%以上增速。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加强统筹协调,落细
6月16日,山西电力交易大厅内,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紧盯屏幕,浏览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的价格曲线图。“今年6月至11月的连续电力交易正在进行,市场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博弈让价格更透明。”他介绍。今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在全国首次开展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市场主
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在会上发布《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2025》的研究报告。根据预测,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3万亿kW·h,比上年增长5%。全年新投产装机容量比上年增长53.2%,规模再创历
蒙古自治区能源局7月4日消息称,内蒙古首个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外送通道——蒙西(内蒙古西部)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顺利取得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标志着该工程正式转入建设实施阶段。蒙西至京津冀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三交九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首批
“预计2025年新投产装机规模再创历史新高,风电、太阳能发电合计新投产装机规模突破5亿千瓦。到2025年底,预计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9.9亿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8.2%。”7月4日,由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气候中心主办的“2025年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成果发布会”上,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实,我国能源电力需求仍将持续刚性增长,新能源已逐步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体电源。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电力供应和需求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电力供需平衡的难度越来越大。国网能源研究院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从用电侧看,
又是一年迎峰度夏季。数据显示,截至7月1日,今夏浙江全社会最高用电负荷已13次超过1亿千瓦。随着梅雨消散,副高北上,高温成为主导。气象部门预测,本周浙江大部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38#x2103;,意味着浙江电网进入常态化负荷过亿阶段,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进入关键时刻。这几年,高温引发电力供应紧张,持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要求逐步推动构建清洁化、低碳化、低成本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日,黑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黑龙江发用电整体情况。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12084387.17万千瓦时,全口径发电量13306849.26万千瓦时。详情如下:
1-5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44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8%,同比提高1.36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9%,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84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