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陈国信,男,46岁,汉族,中共党员,福建厦门供电公司运检部带电班副班长,高压带电检修工,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福建省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勇于创新,成为拥有39项国家专利的技能专家
陈国信践行了“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哲理。作为技工学校毕业生,他深深地知道自己起点低、基础薄,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向老师傅学技术、向书本学知识;他常常将自己关在工具室,拿着图纸对着工具一件一件琢磨,掌握工具的性能、参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短短几年,他便掌握了立塔架线、带电作业等操作技术,先后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并取得500千伏超高压带电作业资格证书。他层层揭开超高压带电作业技术的“神秘面纱”,成为电力系统带电作业领域的行家里手。
2000年,厦门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投运,若采用传统带电作业方法无法满足现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陈国信主动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带着攻关小组翻阅大量文献资料,不断调整操作方案及风险评估。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和野外现场模拟,他终于攻克500千伏线路ZB塔中相小塔窗带电作业技术难题,《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相关数据得到修正。“500千伏线路ZB塔中相带电作业的试验研究”获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成果的应用产生了3450万元的经济效益。在180多米跨海高塔带电提升导线的技术攻关项目中,他发明的“输电线路用120kN工作荷载省力丝杠”专利(获得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使工具提重能力从5吨骤升至12吨,且仅一人单手操作即可。而该发明的核心部分——平行齿轮组,源于他的另一项专利变电设备线夹螺栓带电紧固装置。他发明的220千伏大跨越高塔悬垂绝缘子串带电更换方法、220千伏大跨越高塔悬垂绝缘子串带电更换装置和大跨越高塔带电作业进出电场工具等专利,解决了国内高塔带电作业的众多技术难题。
多年来,由陈国信负责或主要参与的20多项技术攻关,有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9项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使陈国信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生产技能专家。
做“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者
高压带电作业是典型的“苦、脏、累、险”工作,在这个岗位上,陈国信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全市一千多公里的输电线路、五千多座高压铁塔,从一颗螺母到长达数公里的导线,从地面到天上,每次他都认真细致地逐一检查,每次上塔,他都会随身带一部相机,拍摄的照片成了铁塔线路的“电子病历”。在几十米高的铁塔上,他常常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
110千伏多回同塔线路检修是困扰国内带电作业的难题。陈国信利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一遍遍模拟操作,想出用操作杆将跳线向外推扩大安全距离的点子,攻克了技术难关,最终使110千伏双回同塔线路铁塔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增加了60厘米,从而可在不断电情况下进行线路检修。他相继研究完成了耐张塔横担地电位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扩展方法、与二连板卡接的悬垂式绝缘子串带电更换装置、悬垂式绝缘子串带电更换装置和绝缘限位器等4项专利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被业界评价为“开创了中国110千伏线路同塔架设带电作业的新篇章”。成果推广应用每年可产生2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每一项成果的诞生,靠得就是他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永不言弃的“钻”劲和“拗”劲。
从一个人“奔跑”到领着一群人一起“奔跑”
陈国信在自身成才的同时,也带领身边的伙伴们一同前行。2001年起,他担任带电班班长,带领班员始终奋战在线路检修第一线,同时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制了57个课题的培训课件,将创新思维、工作经验和管理方法融为一体,着力提升班组的整体理论水平和技术技能。他在班组积极开展“人人是老师、个个是学生”的互帮互学活动,创建了“送电带电学习团队”、“首席专家与优秀青年结对子”和“师傅带徒弟协议”等多种培养方式,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成绩斐然。十五年来,班组多名成员成长为“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厦门市技术能手”、“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班组先后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学习型优秀班组”和“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等荣誉称号。
2012年,陈国信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陈国信倾心将工作室打造成创新、学习、交流的载体平台,创建了一个点子培育出四个成果的“4N法则”和创新智慧库,定期开展创新点子搜集、评估和科研立项,不断解决电网带电作业技术难题。他带领班员不断尝试、反复实验,发明带电断接导线引线线夹装置工具,将现场安装时间从30分钟缩至5分钟,成功破解带电断接引线操作难题;发明双分裂导线间隔棒带电安装工具,有效解决双分裂导线粘连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每次作业可产生22万元的经济效益。他与8名青年员工结对帮扶,他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使年轻一辈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很大提高。工作室创建3年多来,17个创新成果获得省电力科技进步奖,1人成为电力系统领军人物,4人成为全国电力系统优秀人才,8名结对子成员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
陈国信,作为伴随经济特区发展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工人,二十四年来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敢于创新,彰显了电网员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在岗位上实现了人生价值。
延伸阅读:不想呆在实验室的工程师会是好医生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再往东移点,再往左移动1米,好!”7月8日,这是围场公司带电作业班员工褚建民、邢向东在10千伏大头山513线路带电作业更换跌路开关的一个缩影。大家都熟悉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后,按部就班的准备自己的工装。“斗内1号电工邢向东、斗内2号电工褚建民、地面电工祝艳龙、监护人马金龙准备就位。”随着
7月13日,廊坊市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局部地区气温达38摄氏度,电网负荷随之攀升。在位于廊坊三河市的220千伏邵翟一二线22号杆塔旁,国网廊坊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检修二班班长韩金涛和同事顶着烈日,对输电线路开展特巡工作,全力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障。“确认无人机电量充足,即刻起飞至22号塔,
7月9日,辽宁电网日用电负荷首次突破4000万千瓦大关,达到4130万千瓦,刷新辽宁电网的负荷峰值。据悉,辽宁电网7月7日电网负荷为3786万千瓦、8日为3935万千瓦、9日突破4000万千瓦,形成明显的“三级跳”态势。据介绍,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辽宁电力编制印发“一方案、两清单”,细化落实迎峰度
7月9日,辽宁电网用电负荷首次超4000万千瓦,达到4130万千瓦,创新高。7月10日,全省用电负荷增长至4225万千瓦。进入7月,辽宁各地出现持续高温天气,全省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强化战略思维、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编制印发“一方案、两清单”,扎实落实迎峰度夏电力保供9个方面40
“真是太感谢咱们供电公司的员工了!前几天刚去提报用电需求,今天就上门接电了,真是把我们小微企业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记在心上。”7月8日,丰宁县五道营乡原农水果园的园主丁先生感激地说道。“尤其要感谢带电作业班的那位女员工,这么热的天,穿着厚厚的绝缘服为我们果园接电。看着她满脸的汗水,我
“这本漫画小书发得真及时!那些条条框框的规章,一看图就明白该怎么遵守了!”7月9日,在国网滦州市供电公司10千伏丽城线路带电接引流线施工现场班前会上,带电作业班工作负责人张树强擦去额头的汗珠,从工具包里拿出《电力施工现场“十不干”漫画手册》和工作班成员边翻阅边交流。为进一步夯实安全生
进入7月份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高温带动下电网负荷持续攀升,不少地方电网负荷创新高。对此,电力部门采取不停电作业模式、筹措电力资源、加快电网优化补强等措施,确保电网运行平稳、电力供应有序。“10千伏张管线电流符合要求,可以合上旁路开关。”近日,在江苏盐城陈集镇10千
近日,国网大厂县供电公司邵府镇供电所对辖区内10千伏线路224邵府南路干线51号杆上的真空开关进行了升级更换,该线路是维系邵府工业园区工业活动正常运转的电力动脉,为确保园区企业生产不受影响,国网大厂县供电公司采用带电作业技术,实现了设备更新和供电不间断的双赢。在带电作业过程中,带电作业
“就像带电作业必须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履职监督也要筑牢思想绝缘层。”7月9日,国网迁安市供电公司木厂口镇供电所支部纪检委员苗健正在与支部委员们分享“党建融合廉洁教育专题培训”学习心得。近日,国网迁安市供电公司分两批组织8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组织委员、纪检委员赴秦皇岛开展为期三天的党建深
7月5日,由山西太原供电公司主导研发的配网故障主动防御功能模块成功预警北格站A母线10千伏流涧线某支线7号杆故障指示器以下区段的绝缘击穿故障。该模块不仅准确判断绝缘劣化程度,还精确定位出隐患区间。属地供电公司运维人员接到预警工单后,立即赶到现场,通过带电作业方式处置了故障。5月底,太原
7月7日(今天),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新高,达1.52亿千瓦。就在前一天晚上,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江苏全省93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间用电高峰集中向电网放电,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实现了我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的集中调用,在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时段
7月2日,在福建福州220千伏鼓东Ⅲ路铁塔上,新安装的输电线路耐张导线压接管新型防护金具开始为整条输电线路提供双重安全保障。这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单人带电安装、拆除后可反复使用的防护金具,由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带电作业技术实验室冯振波团队研发,现已通过该公司双创平台孵化转化,在福建各地市供电公司推广共计1036套。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689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予8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北极星电力网将已公布的电力系统两网五大全国劳动模范名单梳理如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职工(共72人)夏德明国家电网
厦门东渡港的海天之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人员靠着几条橙色安全带,把身体拴在百米高空中的绝缘子串上,手脚利索地开展检修作业。6月20日,厦门电力进岛第二通道的东钟Ⅰ路开展全面停电检修,这是该线路最后一次停电检修,不久后,厦门电力进岛第二通道将从跨海转入海底。由高塔延伸出去的电力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在即。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打造智能系统、应用科技装备、组织专家团队等措施,确保供电万无一失。智能系统支撑高效指挥体系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电力保障指挥中心,实战应急综合演练正在进行。近2个小时内,涵盖事故研判、应急处置、客户服务、安保防恐和物资
湖北咸宁赤壁市供电公司运维部带电作业班在该市广电大楼前,利用绝缘斗臂车,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成功为10千伏光广电线33号杆完成变压器接火送电,有效避免了停电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据悉,该公司首次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进行带电作业,不仅突破了10千伏配网常规作业的历史,为配网带电作业开辟了一条新途
他是高压线上的杂技演员,和高压线打了24年交道。他学历不高,发明创造却填补了国内空白。日前,第十三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职工陈国信摘得中华技能大奖,载誉归来。这是中国高技能人才的最高奖项,被称为产业工人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也被誉为工人院士。中华技能
本网讯通讯员申剑报道从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览会上传来喜讯,厦门电业局职工参展的九个创新技术项目,共获得5金、1银、1铜的好成绩。 据了解,该局陈国信的《110kV双回同塔线路绝缘子串带电更换方法和作业工具的研究》、黄春红的《微机保护装置不停电整定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李伟新的《基于互通信功能FTU的配网馈线自动化应用研究》、苏雪源的《电缆管道可视化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严有祥、李超英、杨毓庆、陈朝晖
本网讯 11月8日,厦门电业局“110kV线路双回同塔架设带电更换绝缘子串”群众性创新项目通过省公司评审,该项目填补了目前福建省内双回同塔带电更换绝缘子的难题。另据国网公司进行查新结果表明,目前国内也未有110kV输电线路双回同塔架设带电更换绝缘子的报告。 据了解,近年来同塔架设在输电线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在110kV线路中,大多数缺陷集中在瓷绝缘子零值或低值、玻璃绝缘子自爆,合成绝缘子雷击、破损等方面,然而,由于同塔架设铁塔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