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陈国信,男,46岁,汉族,中共党员,福建厦门供电公司运检部带电班副班长,高压带电检修工,高级技师,全国技术能手,福建省技能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勇于创新,成为拥有39项国家专利的技能专家
陈国信践行了“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的哲理。作为技工学校毕业生,他深深地知道自己起点低、基础薄,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向老师傅学技术、向书本学知识;他常常将自己关在工具室,拿着图纸对着工具一件一件琢磨,掌握工具的性能、参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短短几年,他便掌握了立塔架线、带电作业等操作技术,先后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并取得500千伏超高压带电作业资格证书。他层层揭开超高压带电作业技术的“神秘面纱”,成为电力系统带电作业领域的行家里手。
2000年,厦门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投运,若采用传统带电作业方法无法满足现行《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要求。陈国信主动啃下这块“硬骨头”,他带着攻关小组翻阅大量文献资料,不断调整操作方案及风险评估。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和野外现场模拟,他终于攻克500千伏线路ZB塔中相小塔窗带电作业技术难题,《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相关数据得到修正。“500千伏线路ZB塔中相带电作业的试验研究”获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成果的应用产生了3450万元的经济效益。在180多米跨海高塔带电提升导线的技术攻关项目中,他发明的“输电线路用120kN工作荷载省力丝杠”专利(获得第八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使工具提重能力从5吨骤升至12吨,且仅一人单手操作即可。而该发明的核心部分——平行齿轮组,源于他的另一项专利变电设备线夹螺栓带电紧固装置。他发明的220千伏大跨越高塔悬垂绝缘子串带电更换方法、220千伏大跨越高塔悬垂绝缘子串带电更换装置和大跨越高塔带电作业进出电场工具等专利,解决了国内高塔带电作业的众多技术难题。
多年来,由陈国信负责或主要参与的20多项技术攻关,有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9项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使陈国信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生产技能专家。
做“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者
高压带电作业是典型的“苦、脏、累、险”工作,在这个岗位上,陈国信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全市一千多公里的输电线路、五千多座高压铁塔,从一颗螺母到长达数公里的导线,从地面到天上,每次他都认真细致地逐一检查,每次上塔,他都会随身带一部相机,拍摄的照片成了铁塔线路的“电子病历”。在几十米高的铁塔上,他常常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
110千伏多回同塔线路检修是困扰国内带电作业的难题。陈国信利用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一遍遍模拟操作,想出用操作杆将跳线向外推扩大安全距离的点子,攻克了技术难关,最终使110千伏双回同塔线路铁塔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增加了60厘米,从而可在不断电情况下进行线路检修。他相继研究完成了耐张塔横担地电位带电作业安全距离扩展方法、与二连板卡接的悬垂式绝缘子串带电更换装置、悬垂式绝缘子串带电更换装置和绝缘限位器等4项专利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被业界评价为“开创了中国110千伏线路同塔架设带电作业的新篇章”。成果推广应用每年可产生2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每一项成果的诞生,靠得就是他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永不言弃的“钻”劲和“拗”劲。
从一个人“奔跑”到领着一群人一起“奔跑”
陈国信在自身成才的同时,也带领身边的伙伴们一同前行。2001年起,他担任带电班班长,带领班员始终奋战在线路检修第一线,同时发挥好“传、帮、带”作用。他利用业余时间编制了57个课题的培训课件,将创新思维、工作经验和管理方法融为一体,着力提升班组的整体理论水平和技术技能。他在班组积极开展“人人是老师、个个是学生”的互帮互学活动,创建了“送电带电学习团队”、“首席专家与优秀青年结对子”和“师傅带徒弟协议”等多种培养方式,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成绩斐然。十五年来,班组多名成员成长为“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厦门市技术能手”、“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班组先后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学习型优秀班组”和“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等荣誉称号。
2012年,陈国信技能大师工作室被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陈国信倾心将工作室打造成创新、学习、交流的载体平台,创建了一个点子培育出四个成果的“4N法则”和创新智慧库,定期开展创新点子搜集、评估和科研立项,不断解决电网带电作业技术难题。他带领班员不断尝试、反复实验,发明带电断接导线引线线夹装置工具,将现场安装时间从30分钟缩至5分钟,成功破解带电断接引线操作难题;发明双分裂导线间隔棒带电安装工具,有效解决双分裂导线粘连问题,消除安全隐患,每次作业可产生22万元的经济效益。他与8名青年员工结对帮扶,他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工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使年轻一辈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很大提高。工作室创建3年多来,17个创新成果获得省电力科技进步奖,1人成为电力系统领军人物,4人成为全国电力系统优秀人才,8名结对子成员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资格。
陈国信,作为伴随经济特区发展成长起来的新型产业工人,二十四年来始终奋战在基层一线,敢于创新,彰显了电网员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在岗位上实现了人生价值。
延伸阅读:不想呆在实验室的工程师会是好医生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6日,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全省首条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早在2024年12月,国网山西电科院就针对性地开始了配网自适应的验证研究,经过方案设计和论证,在2025年3月开始进行自适应智能型FA真型试验。实验为期一个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4月21日,湖南岳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人员在220千伏奇岭变电站成功投运DF6908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安装该装置仅需10分钟。该装置可实现避雷器在线监测,提升电网避雷器智能化运维水平。该装置由太阳能供电,维护次数少、检测精度高,能够每天自动进行避雷器泄漏电流数据实时采样,并形成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电力行业约有200余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表彰。其中,国家电网系统共有67名职工
4月25日,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启用“带电作业+发电车保障”新模式,这意味着,太原市实现配网不停电作业全覆盖。在环网柜更换现场,工作人员将一台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和两台500千瓦低压发电车接带周边供电负荷,同步拆除安装新旧环网柜,整体工作一气呵成,居民和商户用电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此之前,更
4月23日,在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胥莹工匠创新工作室内,胥莹向同事讲解配网检修多功能操作杆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该工具由胥莹工匠创新工作室牵头研发,集9项功能于一体,可用于配网带电消除缺陷及断、接引线等工作中,兼具实用性与便携性。配网带电作业中,绝缘杆是常用的操作工具。不同的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研讨班精神,扎实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以强有力举措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国网华东分部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全力备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作业!”4月12日,云南电网公司首次采用“载重无人机+机器人”联合作业的方式,在丽江地区海拔3200米的500千伏线路上,成功完成带电修补架空地线散股任务,及时消除2项紧急重大缺陷,保障了西电东送重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一声令下,无人机巡检员操控FC30大载重无人机将地线修补机
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围绕国家所需、南网所能、未来所向,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撑公司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在这里,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破土而出,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起
针对全国大范围极端天气,国家电网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设备管理部门统筹调配抢修力量物资,全力以赴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截至13日9时,共投入9.4万人、2.2万台车辆开展应急响应,配置发电机9417台、发电车2412台。目前本轮大风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的20个省份主网总体运行平稳。在保障民
“请你们帮忙看看,我们办公区灯光忽明忽暗,好像电压不稳,我们正在编发重要新闻,要是停电就麻烦了。”4月12日9时10分,固安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在供电公司网格化服务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息。“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快赶到。”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固安镇供电所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迅速回复。固安县融媒体
7月2日,在福建福州220千伏鼓东Ⅲ路铁塔上,新安装的输电线路耐张导线压接管新型防护金具开始为整条输电线路提供双重安全保障。这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单人带电安装、拆除后可反复使用的防护金具,由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电带电作业技术实验室冯振波团队研发,现已通过该公司双创平台孵化转化,在福建各地市供电公司推广共计1036套。
11月24日,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689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予8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北极星电力网将已公布的电力系统两网五大全国劳动模范名单梳理如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职工(共72人)夏德明国家电网
厦门东渡港的海天之间,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人员靠着几条橙色安全带,把身体拴在百米高空中的绝缘子串上,手脚利索地开展检修作业。6月20日,厦门电力进岛第二通道的东钟Ⅰ路开展全面停电检修,这是该线路最后一次停电检修,不久后,厦门电力进岛第二通道将从跨海转入海底。由高塔延伸出去的电力
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在即。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打造智能系统、应用科技装备、组织专家团队等措施,确保供电万无一失。智能系统支撑高效指挥体系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电力保障指挥中心,实战应急综合演练正在进行。近2个小时内,涵盖事故研判、应急处置、客户服务、安保防恐和物资
湖北咸宁赤壁市供电公司运维部带电作业班在该市广电大楼前,利用绝缘斗臂车,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成功为10千伏光广电线33号杆完成变压器接火送电,有效避免了停电给用户带来的不便。据悉,该公司首次采用绝缘手套作业法进行带电作业,不仅突破了10千伏配网常规作业的历史,为配网带电作业开辟了一条新途
他是高压线上的杂技演员,和高压线打了24年交道。他学历不高,发明创造却填补了国内空白。日前,第十三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网厦门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职工陈国信摘得中华技能大奖,载誉归来。这是中国高技能人才的最高奖项,被称为产业工人的诺贝尔奖,获奖者也被誉为工人院士。中华技能
本网讯通讯员申剑报道从刚刚结束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览会上传来喜讯,厦门电业局职工参展的九个创新技术项目,共获得5金、1银、1铜的好成绩。 据了解,该局陈国信的《110kV双回同塔线路绝缘子串带电更换方法和作业工具的研究》、黄春红的《微机保护装置不停电整定的研究及推广应用》、李伟新的《基于互通信功能FTU的配网馈线自动化应用研究》、苏雪源的《电缆管道可视化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及严有祥、李超英、杨毓庆、陈朝晖
本网讯 11月8日,厦门电业局“110kV线路双回同塔架设带电更换绝缘子串”群众性创新项目通过省公司评审,该项目填补了目前福建省内双回同塔带电更换绝缘子的难题。另据国网公司进行查新结果表明,目前国内也未有110kV输电线路双回同塔架设带电更换绝缘子的报告。 据了解,近年来同塔架设在输电线路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在110kV线路中,大多数缺陷集中在瓷绝缘子零值或低值、玻璃绝缘子自爆,合成绝缘子雷击、破损等方面,然而,由于同塔架设铁塔塔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