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内第一台输电带电作业机器人“梦想Ⅰ号”走上特高压,电力检修不停电;全国最先进的计量器具全自动智能仓储检定系统落点湖南,电量计量更精准;电网防冰技术国际领先,电网山火防治系统填补国内外空白……
在国网湖南电力所属的带电作业中心、计量中心和防灾减灾中心,到处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创新的火花,有力地保障了电网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
带电机器人,守护特高压
线路工高空作业给人的印象是既艰苦又危险:在离地数十米至上百米高的电线上,手脚并用地缓步行走;如果需要在不停电的情况下作业,还要穿着厚厚的绝缘服,在高空烈日下“蒸桑拿”……
不过,在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的实训基地,记者见到了一个盒状的机器:通过无线遥控,在高压电线上进行检修,准确地拧紧了一个松掉的螺栓。这就是带电作业中心研发的国内第一台输电带电作业机器人“梦想Ⅰ号”,诞生于2015年1月7日。
“以前,如果高压线路有问题,是需要停电处理的。”带电作业中心高级工程师牛捷说,以110千伏线路为例,停下一条线路,会影响到几万户居民。尤其是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的特高压,一旦投运更是很难停电检修。但如果人工带电作业,作业人员的技能、体能和心理素质都要承受很大考验。
“梦想Ⅰ号”因此应运而生,它采用精简的可重构结构,重量仅52公斤,能进入人员无法进入的紧凑线路,对缠绕在输电线路上的塑胶、布条等异物进行带电清除,也可精准地更换绝缘子、紧固引流板等。按一次特高压带电作业避免停电时间2小时计算,1年进行25次220千伏带电作业可多供电量1000万千瓦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未来的特高压带电检测线路上,将出现更先进的带电作业机器人,”牛捷说,“梦想Ⅰ号”的升级版“梦想Ⅱ号”即将上线工作,它可以实现自主作业,不需远程遥控,自动跨越行驶路上的障碍,“梦想Ⅲ号”也正在加紧研制。
50多项全自动检测,保障电表计量精准
很多人关心家里的智能电表到底经过哪些严格检测,计量是否准确?记者日前走进国网湖南计量中心,参观了全国最先进的计量器具全自动智能仓储检定系统。
在国网湖南计量中心办公楼一楼大厅里,醒目地张贴着门捷列夫名言:“没有计量,便没有科学。”走进车间,检定仪器上闪烁着红色、绿色的警示灯,一排排电能表通过流水线自动完成检定。从入库到检测出库,全过程自动化的检定,消除了人为失误。
“精准是计量仪器的生命,”该计量中心主任陈向群说,在湖南,每只智能电表安装到户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该计量中心的严格检测,检测项目涉及计量准确性、环境影响性能、电磁兼容性等50多项。
经自动化流水线检测后,计量中心还要对检测合格的产品再进行人工抽检复核。同时,省质监部门也将对机检产品抽取20%进行复查,确保从计量中心出去的电表100%合格。据统计,中心已检测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计量中心现有6条自动检定流水线和1座智能仓储库房,一年能够正常检定电能表420万只。日前,这一全自动智能仓储检定系统被业内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被誉为中国制造在计量领域的典范。
“我们正在推广‘多表合一’,居民用电将更智能、方便。”陈向群介绍,“多表合一”是指通过一块表就能实现水、电、气等的精准计量和信息的远程采集与集成,电力客户只需通过一个手机软件就可实现同时缴纳水电气的费用。
“冰火卫士”,让电网从容面对灾害
夏秋之际的长沙仍旧暑热难消,而在国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的人工气候室,气温却被设定在零下10摄氏度。这个直径25米高27.5米的圆柱形实验室里,所有的电力设备都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冰。研究人员胡建平走入其间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冰灾、山火、雷电、暴雨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影响范围大、损失严重,极易造成电网大面积崩溃和停电。2008年南方电网艰苦的抗冰经历,给防灾减灾中心主任陆佳政博士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在他的带领下,该中心开始进行电网防冰技术攻关。
为了收集现场第一手冰情资料,陆佳政和技术人员曾连续三个春节驻守邵阳、郴州、娄底等高寒山区的输电线路冰情现场。为解决冰雪天气下监测摄像头易发生结冰的难题,大家在低温的人工气候室进行了300余次试验和改进。为解决直流融冰装置谐波和造价问题,科研人员先后对十余种融冰拓扑方案进行论证,出具了长达1000多页的仿真计算报告。
目前,防灾减灾中心已经开发了国际首套电网覆冰预报系统,成功解决了电网冰情预测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自主研发了输电线路覆冰自动监测系统,为电网抗冰提供了清晰的信息支撑;发明了国内首台直流融冰装置。
电网防冰系列成果,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成果已推广至全国冰灾易发的10多个省份,成功应对了自2009年以来的42次不同程度电网冰冻灾害。
此外,为了加强电网山火防治,中心的科技攻关团队在经过300多天上千次配方试验后,成功发明了具有小流量防复燃性能的灭火剂,研制了垂直扬程达500米的移动高效灭火平台。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26省市区成功应用。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围绕国家所需、南网所能、未来所向,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撑公司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在这里,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破土而出,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起
针对全国大范围极端天气,国家电网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设备管理部门统筹调配抢修力量物资,全力以赴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截至13日9时,共投入9.4万人、2.2万台车辆开展应急响应,配置发电机9417台、发电车2412台。目前本轮大风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的20个省份主网总体运行平稳。在保障民
“请你们帮忙看看,我们办公区灯光忽明忽暗,好像电压不稳,我们正在编发重要新闻,要是停电就麻烦了。”4月12日9时10分,固安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在供电公司网格化服务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息。“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快赶到。”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固安镇供电所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迅速回复。固安县融媒体
南方电网公司携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2023.5月“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同机
“今天我们开展的是带电作业。临时装置投入运行后,原装置才能退出出口压板。”3月24日,在四川成都110千伏棕树桥变电站内,成都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现场工作负责人杨超杰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带电消除10千伏线路保护装置中央处理器(CPU)板件缺陷的风险点。10千伏线路处于供电末端,线路保护装置的CPU板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系统惯量不足、电压稳定性下降以及弱网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具备更强电网支撑能力和自主调节能力的构网型技术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虚拟同步机技术作为最主要
近日,由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一项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标准《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术语和分类》(IEEE3345)正式出版。该标准于2024年9月20日获批发布,这是该院继《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导则》之后牵头发布的第2项国际标准。作为充电领域的前沿技术载体,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正在加速推动
3月14日,在河南济源10千伏Ⅱ黄河线18号杆,河南济源供电公司首次开展旁路带电作业更换柱上开关。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带电作业班成员做好安全措施后,作业人员身着绝缘服,分别操控两台绝缘斗臂车,熟练操作绝缘斗臂,采用旁路作业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柱上开关更换工作,经过5个半
3月12日,南方电网公司首台自主研发的支柱绝缘子带电清洗机器人在珠海110千伏榕益变电站完成试运行。该设备由广东电网公司生技部、机巡中心与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联合研制,通过“一键清洗”功能即可实现360°无死角、高效精准清洗支柱绝缘子,有效防范污闪事故,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相较于
3月19日,随着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调度员按下遥控合闸按钮,具备遥控功能的新一代一体化柱上断路器在浦东10千伏宣11正灵线成功送电。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10千伏架空线馈线自动化全覆盖三年攻坚行动”以来,首次在架空线路投用完全配电自动化功能。该功能将切实提高浦东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水
从智能机器人亮相春晚开始,一夜之间,智能机器人仿佛雨后春笋般登场。会武功的宇树G1,会骑车的灵犀X2,赚足了眼球。大家不禁在想:这些机器人能不能干点实用的活儿?比如修修电线什么的?别说,还真有!最近,在绍兴500千伏的高压线上,一款挂着无人机出场的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地线断股修复。这是国
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使用传统硬质绝缘棒有诸多不便。为此,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研发了一款适用于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绝缘软质吊带。它更便于运输、使用和保管,有助于提高带电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在带电作业中,绝缘棒主要用于支撑或悬挂设备。但在特高压线路上,由于被支撑或被悬挂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更大,使
2024年,是中国带电作业70周年。1954年5月12日,带电作业在中国辽宁鞍山创始,从此,我国带电作业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笨重到轻便、从低压到高压、从人工到自动化,得到不断发展完善提升,我国带电作业技术创造诸多“世界第一”,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广东的带电作业可以追溯到
4月12日,在湖北500千伏三江二回线路上,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员工使用新型特高压带电作业用绝缘软质吊带开展带电作业。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带电作业用绝缘软质吊带使用、维护、保养及试验技术导则》于近日发布。据介绍,以往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带
12月12日中午,随着提升机缓缓降落,一名等电位电工顺利撤离电场、安全下到地面,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1000千伏潇江Ⅱ线组织实施的首次特高压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取得圆满成功,意味着该公司已掌握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精益化带电作业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此次带电作业的成功实施,将为省
根据《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办法规定,经各单位择优推荐,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和浙江省电力学会组织形式审查、专业评审,评审委员会最终审定,学会网站公示无异议,现决定授予“面向复杂电力场景的认知图谱关键技术与应用”1项成果浙江电力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电力边缘计算弹性资
近年来,我国特高压电网进入规模化建设阶段。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运后,除计划停电外,通常采取带电作业方式开展运维。我国特高压建设规模世界领先,构建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标准体系非常必要。2009年1月,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运行,开启了中国特高压时代。2014年,±800
“科技创新没有捷径,要能坚持,心无旁骛……”8月1日,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主题讲座中,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部输电带电作业高级技师陶留海说。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能源传输主通道,投运后除计划停电外很难再进行停电消缺,“能带不停
国网湖北电力带电作业员工近日在湖北省五峰长乐坪镇白岩坪村,±800千伏祁韶线3816号杆塔上,成功开展近电位带电作业,消除由覆冰造成的2处防振锤变形缺陷。此次作业所需的近20千克工器具及金具,全部由无人机运送上塔,这是国网湖北电力首次通过无人机吊送工器具开展特高压带电作业。±800千伏祁韶线
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白雪皑皑,8级大的白毛风使得能见度不到5米。国网蒙东电力冬奥特高压保电专项组人员在极寒天气中,对多条向华北供电的特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地毯式”特巡,确保内蒙古的绿色电力沿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安全可靠抵达冬奥会场馆。2021年,蒙东电力积极落实
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白雪皑皑,8级大的白毛风使得能见度不到5米。国网蒙东电力冬奥特高压保电专项组人员在极寒天气中,对多条向华北供电的特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地毯式”特巡,确保内蒙古的绿色电力沿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安全可靠抵达冬奥会场馆。2021年,蒙东电力积极落实
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白雪皑皑,8级大的白毛风使得能见度不到5米。国网蒙东电力冬奥特高压保电专项组人员在极寒天气中,对多条向华北供电的特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地毯式”特巡,确保内蒙古的绿色电力沿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安全可靠抵达冬奥会场馆。2021年,蒙东电力积极落实
8月6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电气试验班技术人员利用特高压变压器远程诊断装置查看了远在400千米外的1000千伏高乡变电站主变压器的状态,确认了主变压器运行状态良好。特高压变压器是特高压工程的核心设备,局部放电可能会影响其安全运行。“大国工匠”、国网山东超高压公司变电
5月15日,国网天津电科院参与完成国网超特高压GIS设备带电检测互查专项工作。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2024年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加强设备状态管控,国网设备部决定开展50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GIS设备带电检测互查专项工作。电科院化学专业骨干李谦入选由电科院和高压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的5人专家小组,赴北京公司
3月4日,随着特高压沂南换流站、栖霞500千伏变电站等特超高压站端带电检测工作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山东特超高压电网2020年带电检测工作全面启动,也吹响了山东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检修类业务有序复产复工的“集结号”。特超高压带电检测是全面掌握运行设备状态、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手段,也是
在源源不断输送电能的80万伏特高压电线上,小鸟可以停留。人类呢?两年前的一个秋日,宾金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境内0585号铁塔,一支来自湖南的队伍登上了架设在铁塔上的80万伏带电线路,检查发热部位、涂抹导电脂、紧固引流板螺栓。1个多小时后,原发热部位温度恢复正常,警报解除。
1月25日从国网天津电科院获悉,天津电力完成海河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投运后的首次带电检测工作,保障春节期间特高压站安全稳定运行。天津电科院专业人员按照国网公司变电设备带电检测工作指导意见,结合特高压站运行实际状况,制定带电检测工作计划,针对海河站1号和2号主变、调压补偿变、定河Ⅱ线高
4月10日至11日,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生产工区顺利完成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新项目模拟操作及相关数据的实测。工作人员正沿耐张跳线进行串进入电位方法验证本次作业以800千伏锦苏线停电检修为契机,针对特高压线路的具体特点,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对特高压带电作业新方法和新工具进行实地操作和试用,收集
2015年12月底,距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投运已满周年。一年以来,此工程以其挺拔的姿态跨越在崇山峻岭,连接着华东电网与福建电网,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000千伏浙北~福州特高压交流工程起于1000千伏安吉站,经兰江站、莲都站,止于1000千伏榕城站。这是国内第三个特高压交流工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