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内第一台输电带电作业机器人“梦想Ⅰ号”走上特高压,电力检修不停电;全国最先进的计量器具全自动智能仓储检定系统落点湖南,电量计量更精准;电网防冰技术国际领先,电网山火防治系统填补国内外空白……
在国网湖南电力所属的带电作业中心、计量中心和防灾减灾中心,到处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创新的火花,有力地保障了电网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
带电机器人,守护特高压
线路工高空作业给人的印象是既艰苦又危险:在离地数十米至上百米高的电线上,手脚并用地缓步行走;如果需要在不停电的情况下作业,还要穿着厚厚的绝缘服,在高空烈日下“蒸桑拿”……
不过,在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的实训基地,记者见到了一个盒状的机器:通过无线遥控,在高压电线上进行检修,准确地拧紧了一个松掉的螺栓。这就是带电作业中心研发的国内第一台输电带电作业机器人“梦想Ⅰ号”,诞生于2015年1月7日。
“以前,如果高压线路有问题,是需要停电处理的。”带电作业中心高级工程师牛捷说,以110千伏线路为例,停下一条线路,会影响到几万户居民。尤其是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的特高压,一旦投运更是很难停电检修。但如果人工带电作业,作业人员的技能、体能和心理素质都要承受很大考验。
“梦想Ⅰ号”因此应运而生,它采用精简的可重构结构,重量仅52公斤,能进入人员无法进入的紧凑线路,对缠绕在输电线路上的塑胶、布条等异物进行带电清除,也可精准地更换绝缘子、紧固引流板等。按一次特高压带电作业避免停电时间2小时计算,1年进行25次220千伏带电作业可多供电量1000万千瓦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
“未来的特高压带电检测线路上,将出现更先进的带电作业机器人,”牛捷说,“梦想Ⅰ号”的升级版“梦想Ⅱ号”即将上线工作,它可以实现自主作业,不需远程遥控,自动跨越行驶路上的障碍,“梦想Ⅲ号”也正在加紧研制。
50多项全自动检测,保障电表计量精准
很多人关心家里的智能电表到底经过哪些严格检测,计量是否准确?记者日前走进国网湖南计量中心,参观了全国最先进的计量器具全自动智能仓储检定系统。
在国网湖南计量中心办公楼一楼大厅里,醒目地张贴着门捷列夫名言:“没有计量,便没有科学。”走进车间,检定仪器上闪烁着红色、绿色的警示灯,一排排电能表通过流水线自动完成检定。从入库到检测出库,全过程自动化的检定,消除了人为失误。
“精准是计量仪器的生命,”该计量中心主任陈向群说,在湖南,每只智能电表安装到户之前,都必须首先经过该计量中心的严格检测,检测项目涉及计量准确性、环境影响性能、电磁兼容性等50多项。
经自动化流水线检测后,计量中心还要对检测合格的产品再进行人工抽检复核。同时,省质监部门也将对机检产品抽取20%进行复查,确保从计量中心出去的电表100%合格。据统计,中心已检测的智能电表计量误差,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计量中心现有6条自动检定流水线和1座智能仓储库房,一年能够正常检定电能表420万只。日前,这一全自动智能仓储检定系统被业内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并被誉为中国制造在计量领域的典范。
“我们正在推广‘多表合一’,居民用电将更智能、方便。”陈向群介绍,“多表合一”是指通过一块表就能实现水、电、气等的精准计量和信息的远程采集与集成,电力客户只需通过一个手机软件就可实现同时缴纳水电气的费用。
“冰火卫士”,让电网从容面对灾害
夏秋之际的长沙仍旧暑热难消,而在国网湖南防灾减灾中心的人工气候室,气温却被设定在零下10摄氏度。这个直径25米高27.5米的圆柱形实验室里,所有的电力设备都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冰。研究人员胡建平走入其间时,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冰灾、山火、雷电、暴雨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影响范围大、损失严重,极易造成电网大面积崩溃和停电。2008年南方电网艰苦的抗冰经历,给防灾减灾中心主任陆佳政博士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在他的带领下,该中心开始进行电网防冰技术攻关。
为了收集现场第一手冰情资料,陆佳政和技术人员曾连续三个春节驻守邵阳、郴州、娄底等高寒山区的输电线路冰情现场。为解决冰雪天气下监测摄像头易发生结冰的难题,大家在低温的人工气候室进行了300余次试验和改进。为解决直流融冰装置谐波和造价问题,科研人员先后对十余种融冰拓扑方案进行论证,出具了长达1000多页的仿真计算报告。
目前,防灾减灾中心已经开发了国际首套电网覆冰预报系统,成功解决了电网冰情预测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自主研发了输电线路覆冰自动监测系统,为电网抗冰提供了清晰的信息支撑;发明了国内首台直流融冰装置。
电网防冰系列成果,获得了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该技术成果已推广至全国冰灾易发的10多个省份,成功应对了自2009年以来的42次不同程度电网冰冻灾害。
此外,为了加强电网山火防治,中心的科技攻关团队在经过300多天上千次配方试验后,成功发明了具有小流量防复燃性能的灭火剂,研制了垂直扬程达500米的移动高效灭火平台。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26省市区成功应用。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6日,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全省首条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早在2024年12月,国网山西电科院就针对性地开始了配网自适应的验证研究,经过方案设计和论证,在2025年3月开始进行自适应智能型FA真型试验。实验为期一个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4月21日,湖南岳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人员在220千伏奇岭变电站成功投运DF6908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安装该装置仅需10分钟。该装置可实现避雷器在线监测,提升电网避雷器智能化运维水平。该装置由太阳能供电,维护次数少、检测精度高,能够每天自动进行避雷器泄漏电流数据实时采样,并形成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电力行业约有200余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表彰。其中,国家电网系统共有67名职工
4月25日,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启用“带电作业+发电车保障”新模式,这意味着,太原市实现配网不停电作业全覆盖。在环网柜更换现场,工作人员将一台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和两台500千瓦低压发电车接带周边供电负荷,同步拆除安装新旧环网柜,整体工作一气呵成,居民和商户用电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此之前,更
4月23日,在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胥莹工匠创新工作室内,胥莹向同事讲解配网检修多功能操作杆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该工具由胥莹工匠创新工作室牵头研发,集9项功能于一体,可用于配网带电消除缺陷及断、接引线等工作中,兼具实用性与便携性。配网带电作业中,绝缘杆是常用的操作工具。不同的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研讨班精神,扎实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以强有力举措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国网华东分部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全力备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作业!”4月12日,云南电网公司首次采用“载重无人机+机器人”联合作业的方式,在丽江地区海拔3200米的500千伏线路上,成功完成带电修补架空地线散股任务,及时消除2项紧急重大缺陷,保障了西电东送重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一声令下,无人机巡检员操控FC30大载重无人机将地线修补机
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围绕国家所需、南网所能、未来所向,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撑公司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在这里,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破土而出,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起
针对全国大范围极端天气,国家电网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设备管理部门统筹调配抢修力量物资,全力以赴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截至13日9时,共投入9.4万人、2.2万台车辆开展应急响应,配置发电机9417台、发电车2412台。目前本轮大风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的20个省份主网总体运行平稳。在保障民
“请你们帮忙看看,我们办公区灯光忽明忽暗,好像电压不稳,我们正在编发重要新闻,要是停电就麻烦了。”4月12日9时10分,固安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在供电公司网格化服务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息。“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快赶到。”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固安镇供电所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迅速回复。固安县融媒体
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使用传统硬质绝缘棒有诸多不便。为此,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研发了一款适用于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绝缘软质吊带。它更便于运输、使用和保管,有助于提高带电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在带电作业中,绝缘棒主要用于支撑或悬挂设备。但在特高压线路上,由于被支撑或被悬挂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更大,使
4月12日,在湖北500千伏三江二回线路上,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员工使用新型特高压带电作业用绝缘软质吊带开展带电作业。由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牵头编制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标准《带电作业用绝缘软质吊带使用、维护、保养及试验技术导则》于近日发布。据介绍,以往超高压和特高压输电线路带
12月12日中午,随着提升机缓缓降落,一名等电位电工顺利撤离电场、安全下到地面,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1000千伏潇江Ⅱ线组织实施的首次特高压交流线路带电作业取得圆满成功,意味着该公司已掌握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精益化带电作业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此次带电作业的成功实施,将为省
根据《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办法规定,经各单位择优推荐,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和浙江省电力学会组织形式审查、专业评审,评审委员会最终审定,学会网站公示无异议,现决定授予“面向复杂电力场景的认知图谱关键技术与应用”1项成果浙江电力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电力边缘计算弹性资
近年来,我国特高压电网进入规模化建设阶段。特高压输电线路投运后,除计划停电外,通常采取带电作业方式开展运维。我国特高压建设规模世界领先,构建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标准体系非常必要。2009年1月,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运行,开启了中国特高压时代。2014年,±800
“科技创新没有捷径,要能坚持,心无旁骛……”8月1日,在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提升职业道德修养”主题讲座中,国网河南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部输电带电作业高级技师陶留海说。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能源传输主通道,投运后除计划停电外很难再进行停电消缺,“能带不停
国网湖北电力带电作业员工近日在湖北省五峰长乐坪镇白岩坪村,±800千伏祁韶线3816号杆塔上,成功开展近电位带电作业,消除由覆冰造成的2处防振锤变形缺陷。此次作业所需的近20千克工器具及金具,全部由无人机运送上塔,这是国网湖北电力首次通过无人机吊送工器具开展特高压带电作业。±800千伏祁韶线
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白雪皑皑,8级大的白毛风使得能见度不到5米。国网蒙东电力冬奥特高压保电专项组人员在极寒天气中,对多条向华北供电的特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地毯式”特巡,确保内蒙古的绿色电力沿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安全可靠抵达冬奥会场馆。2021年,蒙东电力积极落实
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白雪皑皑,8级大的白毛风使得能见度不到5米。国网蒙东电力冬奥特高压保电专项组人员在极寒天气中,对多条向华北供电的特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地毯式”特巡,确保内蒙古的绿色电力沿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安全可靠抵达冬奥会场馆。2021年,蒙东电力积极落实
2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白雪皑皑,8级大的白毛风使得能见度不到5米。国网蒙东电力冬奥特高压保电专项组人员在极寒天气中,对多条向华北供电的特高压变电站和输电线路开展“地毯式”特巡,确保内蒙古的绿色电力沿着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安全可靠抵达冬奥会场馆。2021年,蒙东电力积极落实
11月12日13时30分,一架贝尔429直升机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怀来县的官厅水库岸边缓缓升空,由机身吊挂的40米长的绝缘绳索,将作业人员和设备精准平稳放至±500千伏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中都送延庆直流线路导线上,准备实施带电作业消除隐患。
5月15日,国网天津电科院参与完成国网超特高压GIS设备带电检测互查专项工作。为贯彻落实国网公司2024年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加强设备状态管控,国网设备部决定开展50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GIS设备带电检测互查专项工作。电科院化学专业骨干李谦入选由电科院和高压公司技术人员组成的5人专家小组,赴北京公司
1月25日从国网天津电科院获悉,天津电力完成海河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投运后的首次带电检测工作,保障春节期间特高压站安全稳定运行。天津电科院专业人员按照国网公司变电设备带电检测工作指导意见,结合特高压站运行实际状况,制定带电检测工作计划,针对海河站1号和2号主变、调压补偿变、定河Ⅱ线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