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2月15日,上海电力检修公司首次开展了1000千伏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消缺,技术人员在69米高空采用等电位作业法,成功消除了1000千伏安塘Ⅱ线上威胁线路安全运行的缺陷,填补了国网上海电力在特高压线路带电作业领域的技术空白,上海电网带电作业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认真巡视找准缺陷带电作业及时消除
起于浙江安吉变电站,止于上海练塘变电站的1000千伏安塘Ⅱ线是“皖电东送”的重要通道。线路巡检人员在之前的日常巡视中,发现安塘Ⅱ线350号塔下相导线悬垂线夹处有放电声,经进一步运用无人机拍摄确认,有螺栓松动现象,需要及时消缺处理。目前正值迎峰度冬负荷高峰期,从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采取带电作业消缺的方式是最理想的。
当日9时,参加此次带电作业的人员准时抵达现场,开始各项准备工作。现场技术负责人杨庆华认真检查各类工器具和绝缘绳,确保万无一失后,他将所有工器具小心摆放在干净的毡布上。另一名技术组成员石亮全神贯注地测量现场的湿度和风速,“带电作业是个精细活,在保证工器具符合条件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周围的环境条件,作业要严格保证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下,风速不能大于5级。”
10时,调度下达命令:“线路重合闸已顺利停下,可以开展带电作业,现场的湿度和风速符合作业条件。”接到通知后,作业人员再一次互相检查各部件的连接,测量屏蔽服的绝缘电阻,确保绝缘电阻值在标准范围内。1号带电作业人员张鸣开始认真穿戴全套屏蔽服,他的任务是完成350号直线塔下相导线悬垂线夹的螺栓紧固工作。
屏蔽服内胆由金属粉末混纺而成,手套、衣服、裤子、袜子全部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密不透风的整体。“穿好屏蔽服后,整个人就好像处于铁笼中。刚穿上屏蔽服没多久,我已经浑身出汗。”张鸣笑着说,“还好是在冬天作业,如果是夏季的时候穿这身衣服,人都要被捂脱水。”做好一切准备,10时30分,现场开始站班会,“本次我们要完成的是1000千伏安塘Ⅱ线350号直线塔下相导线悬垂线夹的螺栓紧固工作,人体与带电体要保证6.8米的安全距离……都清楚了吗?”“清楚了。”站班会后,陈晓春、毛佳莹和徐彬3名协作人员与张鸣一起开始登塔,尽管穿着厚重的屏蔽服,4人身手依然敏捷,不一会儿便爬上了69米高的铁塔横担。地面作业人员都紧张地望着塔上的4名操作人员,周围一片安静,只有特高压线路电晕放电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塔上人员到位后,地面配合人员立即开始辅助工作,将带电作业工具分批经滑轮和绝缘绳人力牵引至高空,整个过程,塔上作业人员和地面人员配合默契。本次作业使用吊篮法进入电场的方式,为更好地控制安全距离,队员们必须对绳索控制拿捏得十分准确,在进入和离开电场的配合操作中,需要通过控制绳索的收放来保证安全、平稳进出。同时,塔上监护人员实时做好监护工作,确保作业安全开展。10时45分,塔上人员开始选定长绳系点、滑轮安装点、荡入点等,做好进入电场的准备工作。
随着所有人在指定位置就位,一句响亮的“请求进入电场”打破现场的安静,在张鸣收到“同意进入电场”的命令后,他整个人蜷缩着坐入吊篮开始缓慢平稳地进入电场,另外3名辅助人员均匀地收放绳索。11时,张鸣坐在绝缘吊蓝里顺利进入等电位,当他手中的接电棒与导线接触的一瞬间,大家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啪!”一声响亮的放电声让全体人员感到震撼,张鸣顺利进入电场,开始带电作业。在张鸣熟练的动作下,11时30分,消缺工作完成,他安全离开电场。“张鸣!张鸣!”下塔后,大家用热烈的欢呼声迎接着这位特高压带电作业人员的凯旋。“我对自己和我们的团队有信心,在接触的一瞬间其实也没多想,就和平时的带电作业一样,别人能做的,我们一定也能做到。”张鸣说。
未雨绸缪迎接挑战精心准备万无一失
上海电网具有典型的受端电网特征,近年来,伴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相继入沪,对特高压线路开展维护、检修以及应急消缺,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是上海电力检修公司运检人员面临的新课题,此次特高压带电作业的圆满完成,就是团队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结果。
在作业人员储备上,上海电力检修公司从2014年至今,已多次组织人员前往山东、湖北等地参加特高压交、直流带电作业培训。今年来,该公司已多次完成500千伏输电线路带电检修、抢修作业,形成了一支以国网上海电力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张鸣为领军人物的带电作业团队。
在技术装备创新上,上海电力检修公司积极开展特高压输电线路作业工艺和工器具研发。全国劳模杨庆华带领的创新工作室,致力于创新研发通用性强、重量轻、强度高、组装方便的特高压带电作业装置,先后取得包括八联钩提升装置、荷载转移装置卡具等在内的多项成果。此次作业中采用的核心工器具——转移电位用吊篮就是创新工作室针对安塘Ⅱ线消缺专门研发的。吊篮采用了轻便的铝合金材料,与特高压屏蔽布组合而成,在满足人员荷载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减轻了重量,便于高空作业进出电场。
在作业的组织保障上,上海电力检修公司高度重视、精心准备,由专业团队编制的作业方案前后经历了10多次修改,方案经专家小组审核同意,所有的工器具都提前进行各类合格试验,确保符合安规要求。鹰眼无人机团队全程参与,使用无人机在高空辅助监护。此次带电作业除了确保安塘Ⅱ线的安全稳定运行外,也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如果按照100万伏特高压线路停电作业计算,该项工作从停役到恢复送电最少需要5小时,本次带电作业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1851万元。
“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最大作用是减少停电时间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下阶段,我们将总结此次带电作业的经验,继续开展特高压带电作业技术研究,创新研制特高压线路专用工器具,加大带电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继续提升带电作业水平,为上海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坚强支撑。”上海电力检修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作业!”4月12日,云南电网公司首次采用“载重无人机+机器人”联合作业的方式,在丽江地区海拔3200米的500千伏线路上,成功完成带电修补架空地线散股任务,及时消除2项紧急重大缺陷,保障了西电东送重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一声令下,无人机巡检员操控FC30大载重无人机将地线修补机
科技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围绕国家所需、南网所能、未来所向,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实际行动全力支撑公司世界一流企业建设。在这里,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破土而出,一个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起
针对全国大范围极端天气,国家电网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设备管理部门统筹调配抢修力量物资,全力以赴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截至13日9时,共投入9.4万人、2.2万台车辆开展应急响应,配置发电机9417台、发电车2412台。目前本轮大风强对流天气主要影响的20个省份主网总体运行平稳。在保障民
“请你们帮忙看看,我们办公区灯光忽明忽暗,好像电压不稳,我们正在编发重要新闻,要是停电就麻烦了。”4月12日9时10分,固安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在供电公司网格化服务微信群里发出求助信息。“不要着急,我们会尽快赶到。”国网廊坊供电公司固安镇供电所工作人员看到消息后,迅速回复。固安县融媒体
南方电网公司携50余项数字化成果亮相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全方位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2023.5月“慧眼”无人机V2.0●使用场景:用于大规模电网精细化巡检及应急响应巡检需求●功能:“慧眼”无人机V2.0是国内首款面向电力巡检的行业级微型无人机,具有雷视融合感知、导线级自动任务绕障、同机
“今天我们开展的是带电作业。临时装置投入运行后,原装置才能退出出口压板。”3月24日,在四川成都110千伏棕树桥变电站内,成都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现场工作负责人杨超杰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带电消除10千伏线路保护装置中央处理器(CPU)板件缺陷的风险点。10千伏线路处于供电末端,线路保护装置的CPU板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和电网结构的日益复杂,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正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系统惯量不足、电压稳定性下降以及弱网运行稳定性差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具备更强电网支撑能力和自主调节能力的构网型技术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虚拟同步机技术作为最主要
近日,由天津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一项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标准《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术语和分类》(IEEE3345)正式出版。该标准于2024年9月20日获批发布,这是该院继《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导则》之后牵头发布的第2项国际标准。作为充电领域的前沿技术载体,电动汽车充电机器人正在加速推动
3月14日,在河南济源10千伏Ⅱ黄河线18号杆,河南济源供电公司首次开展旁路带电作业更换柱上开关。现场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流程,带电作业班成员做好安全措施后,作业人员身着绝缘服,分别操控两台绝缘斗臂车,熟练操作绝缘斗臂,采用旁路作业的方式,有条不紊地进行柱上开关更换工作,经过5个半
3月12日,南方电网公司首台自主研发的支柱绝缘子带电清洗机器人在珠海110千伏榕益变电站完成试运行。该设备由广东电网公司生技部、机巡中心与广东电网公司珠海供电局联合研制,通过“一键清洗”功能即可实现360°无死角、高效精准清洗支柱绝缘子,有效防范污闪事故,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相较于
3月19日,随着上海浦东供电公司调度员按下遥控合闸按钮,具备遥控功能的新一代一体化柱上断路器在浦东10千伏宣11正灵线成功送电。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10千伏架空线馈线自动化全覆盖三年攻坚行动”以来,首次在架空线路投用完全配电自动化功能。该功能将切实提高浦东电网馈线自动化技术应用水
从智能机器人亮相春晚开始,一夜之间,智能机器人仿佛雨后春笋般登场。会武功的宇树G1,会骑车的灵犀X2,赚足了眼球。大家不禁在想:这些机器人能不能干点实用的活儿?比如修修电线什么的?别说,还真有!最近,在绍兴500千伏的高压线上,一款挂着无人机出场的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地线断股修复。这是国
在特高压带电作业中使用传统硬质绝缘棒有诸多不便。为此,国网湖北超高压公司研发了一款适用于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绝缘软质吊带。它更便于运输、使用和保管,有助于提高带电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在带电作业中,绝缘棒主要用于支撑或悬挂设备。但在特高压线路上,由于被支撑或被悬挂设备的尺寸和重量更大,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电网建设、运维保障、服务民生等领域创新突破,在京华大地奋力绘就“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生动蓝图。技术破局电网升级添动力位于北京城市副中
从“红船精神”到“四千精神”,再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先”和“实”是浙江“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密码。今年以来,我们激昂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两个示范”建设新征程上扬帆起航。奋进正当时,今天,浙电e家推出「勇立潮头·奋进时」金华篇系列报道,看“浙江之心”枢
“前段时间,我们利用载人直升机开展了武汉-南昌特高压线路验收工作。未来,我们将常态化运用直升机、无人机开展高空巡视作业,逐步实现线路运维智能化转型。”27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西送变电公司生产技术部夏礼介绍。相比传统的人工验收,直升机飞行验收不仅效率更高、视野更广、效果更加精
3月14日,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人员应用测零机器人,用时20分钟完成1000千伏盱泰Ⅰ线一相绝缘子的电阻值检测,仅为传统人工检测方式用时的一半。这是江苏电网首次应用机器人为特高压线路绝缘子测零。据介绍,运行中的瓷质绝缘子受机械负载等影响,会出现电阻值降低等异常,甚至可能被击穿成为低
直升机吊装整座铁搭、继电保护设备远程不停电升级、AI技术规模化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越来越多的“黑科技”在电网运维中广泛应用,逐渐成为电网公司开展提质增效工作的“标配”。北极星输配电网梳理以下案例,把时间拉回2023年全年,重新审视过去一年在电网运维都有哪些科技突破。全国首个继电保护
近日,在四川长宁县李端镇曙光村±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一基铁塔的小号侧导线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与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带电作业,安装了舞动在线监测装置。这是四川电网首次应用直升机为特高压线路带电安装在线监测装置。输电线路在风力、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下,
“天气状况良好,吊篮连接牢靠,工具准备完毕,可以起飞!”10月31日,在天津市静海区沿庄镇的±800千伏特高压鲁固线一基铁塔处,国网天津高压公司作业人员采用直升机进电位法开展带电作业,消除了导线引流板过热缺陷。身穿屏蔽服的等电位作业人员张鹏睿在地面的吊篮中做出升空手势,直升机机长随即做
8月15日,国网江苏超高压公司输电中心带电班员工杜习旺等人通过带电作业方式,消除了500千伏州车5283线一基铁塔的5处引流板发热缺陷。随后,苏州供电公司输电中心运检五班副班长陈博使用无人机对引流板进行红外测温,结果显示无异常发热。500千伏州车5283线连接±800千伏苏州换流站与500千伏车坊变电站
5月4日,在福建宁德洪口乡,只见直升飞机缓缓升空,随后快速朝线路消缺作业点飞去。到达作业点上方空域,直升机缓缓下降,吊篮靠近导线,随着吊篮与导线拉出的一道耀眼而又刺耳的电弧后,吊篮准确地卡在分裂导线上,带电作业人员顺利转移电位。作业人员周晓刚和肖永钦身着厚重的屏蔽服,攀爬出吊篮进行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4月9日,内蒙古开启今年首个特高压站的年度检修,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800千伏伊克昭换流站年度检修圆满完成。接下来,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年度体检”工作将全面展开。据了解,内蒙古特高压电网年度检修包含“春季检修”“秋季检修”,今年涉及输变电设备停电计划共167项,其中
4月16日,在哈密市镜儿泉的东天山区,作业人员正在对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疆段)线路进行验收,工程建设进入投运前冲刺阶段。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之一,也是“疆电外送”的第三条直流通道。工程起于新疆哈密市,止
4月1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简称“西北院”)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在呼和浩特成功签署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工程总承包项目(简称“东胜热电”)。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东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党委书记,三峡陆上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陈辉见证签约并致辞。
4月17日,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文琪在集团总部会见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韩兵一行,双方就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协同进行座谈交流。中国西电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红军,陕煤集团党委委员、董事闵小建参加座谈。张文琪对中国西电集团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并介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4月13日,在上海市松江区,一架重型无人机悬停在百米高空,将X光检测机器人精准放置在1000千伏安塘Ⅰ线下相导线上。随后,机器人沿着导线移动作业,完成了耐张线夹的X光探伤。这是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首次应用“无人机+机器人”对输电线路本体设备开展X光探伤检测。以往对两基铁塔间线路的设备开展探伤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国电电力胜利电厂#1机组灵活性改造公开招标中标结果公告。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国电电力胜利电厂#1机组灵活性改造项目,投标报价:3394.5万元。项目概况:胜利发电厂是由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大型坑口电站,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东郊,是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