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米东区芦草沟无通讯信号网络覆盖台区的采集数据,已经通过北斗系统成功传到建设路机房服务器了,离我们彻底解决无信号偏远地区用电信息采集难问题又进了一步。”12月22日,新疆乌鲁木齐供电公司采集班成员袁坤仑兴奋地说。
据悉,乌鲁木齐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自2011年起,采集数据上行传输,主要依托运营商无线公网。由采集设备登陆公网专用APN端口,将数据从三方服务器传递至主站服务器,以实现用电信息采集数据的远程传输。但由于新疆地域广阔,地理环境复杂,很多偏远地区未能覆盖网络信号,仅能采取人工抄表方式,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同时长途跋涉赶赴现场作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近日,该公司以国家积极推动北斗系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为契机,配合新疆信通公司,研究北斗卫星系统在电力行业的综合性发展应用,在新疆地区首次使用北斗卫星,试点解决无信号覆盖地区用电信息采集问题,取得了首测成功。此次试点测试的成功,标志着乌鲁木齐公司用电信息采集技术正式涉入高精尖科技领域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北斗系统在用电信息采集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趋于当前“大数据”应用云端访问、“云计算”的雏形。
目前,首测试点采集数据已通过卫星通讯传送至北斗服务器正常存储。下一步,乌鲁木齐公司将继续配合新疆信通公司,对采回短报文解析、实时信息交互等方面深入研究,并对该传输方式的通讯速率、可靠性、适用性全面综合评估,为该技术的推广奠定基础。
近年来,用电信息采集“大数据”已深入应用于电力行业各类基础业务,对以智能化、信息化、精益化管理提升客户侧供电服务质量,“互联网+”、智能电网建设等大发展方向而言,海量的用电信息采集“大数据”是真正的虚拟“黄金”、无形资产,继续深入在该方向挖掘潜在价值,研究用电信息采集新技术,开拓系统新功能,为智能电网和智慧城市打造一个可靠的基础数据资源库,乌鲁木齐公司将继续砥砺前行。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天核查的烧损风险电能表,其烧损风险等级与模型判定的结果一致。”2024年12月31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烧损电能表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毅在核查现场向上级汇报。经过验证,国网河北电力电能表烧损风险在线监测模型研判准确率超过90%,为防范电能表烧损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为加强用
11月26日,在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导下,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及相关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分布式光伏发电客户共同参与完成大规模低压分布式光伏调控演练。此次调控演练覆盖长沙、株洲、益阳、永州、郴州5市9县1.25万个台区2.83万户光伏发电客户,采用日前计划调控方式,由省、市、县三级电力负荷管
9月18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计量采集设备联调仿真测试系统投运。该系统在实验室内成功搭建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2.0)运行环境,通过参数设置对电力计量设备进行投运前一系列性能测试,降低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后出现异常的概率,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计量采集设备投运前需经过实验
8月16日8时,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完成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版本优化升级工作,共优化升级66个系统功能模块、55个基座模块、10个业务模块。采集2.0于4月上线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持续推进技术迭代工作。国网四川电力在新系统割接前10天预先筹备,精细分解工作任务,有序推进检修计划提报、风险评估
7月26日,由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自建自营的829个充电桩全量接入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2.0)。为推进充电设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与计量监测,国网新疆电力依托导轨式电能表的推广应用,以最大化复用、最小化改造、最经济投资的原则开展充电设施接入采集2.0工作,实现充电设施全感知、全接入、全
“多亏供电公司早早给咱换了台新变压器,不然这节骨眼上可不得了!”7月30日下午,看着水从水泵里涌出,流向干涸的农田,山西省曲沃县乐昌镇东张寨村村民张新龙开心得像个孩子。曲沃县种植粮食47.6万亩。7月以来,高温少雨天气给当地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7月30日上午,临汾供电公司员工通
7月7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基于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研发的采集智能运维管理模块上线。该模块部署终端状态监测、现场信号强度监测等5大类10小类具体功能,可监测及展示现场采集设备状态、信号强度、组网情况、任务执行情况等13项数据。据介绍,采集智能运维管理模块可自动修正采集任务和核对参数
6月7日,上海市奉贤区一客户低压计量装置内的导线因电流过大、绝缘层老化而冒烟。计量装置内的烟感微模块监测到烟雾后,立即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发送异常事件告警信息。奉贤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及时前往现场抢修,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计量装置是电网的“神经末梢”。目前,奉贤区低压计量装置总量超64万个
借助自主研发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模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计量研究所科研攻关团队近日开展了智能电能表实时感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为电网营销业务全链条提供技术支持方案。当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经营区已安装智能电能表超6.12亿只,并实现对大规模智能电能表数据的实时准确感知,可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
5月22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研发的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2.0)知识库微应用正式上线。该公司研发团队聚焦采集失败、用电异常分析、时钟治理、台区线损分析等12个用电信息采集工作业务,总结出22条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并利用数字信息化技术集中存储、科学分类,最终完成基于采集2.0的知识库
“合家庄线邯村4号变压器负荷偏高,西杨庄14号配电变压器负载偏低……”4月1日,在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农业排灌用电监测平台上,农业排灌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负载程度等信息不断刷新。该公司运维人员结合推送的预警信息,及时开展现场处置,确保设备可靠运行。河北南部地区有63.5万余户农业排灌
截至12月6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研发的营销合规监控展示平台上线试运行一个月。其间,国网新疆电力营销服务中心员工依托该平台累计发出预警工单1034张、异常工单448张、督办工单38张,指导各地州市供电公司有效防范416个经营服务风险点,提升了营销业务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年初以来,国网新疆电力
11月6日,江苏徐州供电公司计量班班长单冬业利用手机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中的“低压客户反向示值异常”模块,核查出徐州市翠湖御景小区一起电能表装接异常事件。目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低压客户电能表数量超过5000万只。在装表接电过程中,由于误接线而引发低压客户用电异常和电量“跑冒滴漏”
近日,浙江绍兴首个站内设备可观、可测、可调、可控的低压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在诸暨市东白湖镇殿南村投运。据介绍,该光伏电站通过智能物联电能表内置的高速宽带载波通信模块、光伏设备数据交互模组读取并上传智能断路器及光伏逆变器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发电数据,实现站内光伏设备的可观、可测。当分布
8月31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襄阳、宜昌供电公司上线分布式光伏电站群调群控微应用,实现分布式光伏电站出力可观、可测、可调、可控。近年来,湖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568万千瓦。国网湖北电力营销服务中心开发了分布式光伏电站群调群控微应用,并在用电信息
8月21日,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在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2.0)上线自主研发的台区负荷监测微应用。这一微应用可实时在线监测、智能分析预警9.1万个低压台区1100万户低压客户及专变客户负荷,提升低压台区负荷监测和调控精细化水平。此前,国网新疆电力开展负荷监测工作主要由值班员抽取
6月29日,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计量资产一本账监管平台正式上线。国网河北电力的省市县所四级计量资产管理人员应用该平台可开展计量资产台账、实物管理及运营决策。年初,国网河北电力营销中心全面梳理计量资产各环节业务管理情况,引入云服务及数据中台技术,按照微服务架构整合分散的业务系统数据
6月25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2.0”)灾备系统率先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投入运行,在故障条件下采集业务可连续高效运转。以往,国网江苏电力采集2.0依托江苏南京江宁生产机房开展江苏全省用电信息采集全量业务,实现用电数据采集、传输、存储、计算研判等功
6月5日,天津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完成网络割接及系统部署操作,正式上线运行。作为客户侧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核心部分,该系统由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联合天津电力信通公司共同完成部署联调及功能验证,共接入客户739万户、终端16.8万台、电能表741万只,实现了天津市电力全量采集档案数据接
5月26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最后四家地市供电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0运维功能停用下线,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上线应用,标志着国网江西电力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式运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2.0上线运行初期,采集数据质量已优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1.0,各项性能、技术
4月17日,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正式单轨运行。该系统实现了全量档案数据接入、全量量测数据采集,目前共计已接入41.5万台采集终端、1957.61万只电能表、1942.35万户客户。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升了采集质量管理、终端在线监测、台区线损监测、时钟管理、分布式电源监测
3月10日,辽宁阜新供电公司输电工区运维一班成员高占国和刘传带着北斗卫星通信手持终端,巡检500千伏科沙1号线215~227号塔。“即使在没有通信信号的区域,终端也能实现应急通信和定位。”高占国介绍,通过终端,后方值守人员可实时掌握巡线员位置信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保障巡检人员在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6月25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黑龙江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提出,畅通高等级航道。构建“2横2纵5支2出海”航道网布局,提高黑龙江、松花江等高等级航道通畅水平,强化界河航道整治,推进松花江梯
“无人机远程终端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数据正常,设备本身及周围环境参数均处于正常范围,申请开展线路巡检作业。”8月21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马鞍山供电公司员工应用接入北斗系统的无人机,对渔政监测点附近的供电线路及220千伏当阳线开展特巡。本次特巡是安徽电网无人机巡检首次在电力北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现在一张在太空铺就的卫星网已经深入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航天及其应用所产生的效益可以达到1比10以上的投入产出比。广东多雨潮湿,在暴雨过后,地基存在沉降甚至滑坡的风险,变电站和输电杆塔接入的北斗地基沉降监测装置就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方电网广东电科院
随着北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于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城市治理等行业领域。
随着北斗系统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未来将在配电网智能高效和电网无人机自主巡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近日,由南网数研院承建的南方电网标志项目北斗位置服务与通信管理系统V1.0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初验。来自南方电网公司总部、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广州供电局、深圳供电局、超高压输电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等单位的多名专家参加评审。专家组认为,该
南方电网在今冬明春凝冻天气多发的地区,将首次引入北斗系统进行覆冰监测终端的通讯与定位,有效避免过去大山深处监测终端掉线及信号传输受阻等问题,有序部署防冰抗冰,全力保障凝冻天气下电网运行安全稳定。记者从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了解到,受冷空气影响,近期贵州部分地势较高地区已出现结冰现象
7月30日,河北雄安新区首座500千伏变电站——雄东变电站正式开工建设。雄安新区涵盖特高压至低压的全电压等级电网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为雄安新区大规模建设提供坚强电力保障。按照规划,雄安新区电力主要依靠区外送入。500千伏雄东输变电工程是服务雄安新区的首个500千伏工程,是雄安新区电力输送主通
6月23日,随着最后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完成全面部署。北斗完成组网之后,良好的定位效果将在多个行业发挥重要作用,其应用场景也将全面打开。北斗不仅应用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能源也是其重要的应用场景。电力系统目前,北斗应用已经在电力系统的多个领域落地。依托北斗系统
6月23日9点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是啥?它的发展规划是什么?(来源:微信公众号闪亮播报ID:gjdwlb作者:亮报)北斗,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简称,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之重器,是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19年3月,河北省石家庄市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正在开展建设,截至4月初,已完成基础建设及设备的安装,后续调试后即可开展全方位地质监测工作。该系统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精度达毫米级,对重点监测目标物及周边环境、实时监测、精准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可及时做出地质灾害预警,为制定抢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