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延伸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发布2024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其中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711家,较公示阶段少了5家企业,全名单如下: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碳排放单位筛查,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对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并向
2月20日,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示2024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共716家,其中相较上一年度,保留既有重点排放单位668家,因存在迁出、停业、关闭等情形拟移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40家;另有48家符合纳管条件拟新增列入2024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单。详情如下: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4年度深圳碳市场
10月23日,大族激光披露三季报,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74亿元,同比增长14.34%;净利润2.01亿元,同比下降2.3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29亿元,同比增长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124.21%;基本每股收益1.36元。
未来三年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将呈现出下滑的趋势?据研究机构EVTank预计,随着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的逐步饱和,整个锂离子电池行业呈现出结构性过剩的状态,大量规划中或者建设中的项目停滞或延期为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到2027年锂电设备行业将迎来反转。从市场表现来看,上
随着时间迈入8月,也意味着光伏上市公司2024年中期业绩预告基本披露结束,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数据出炉,归母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的预期亏损却依旧让人心痛不已。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58家A股光伏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超过2/3的企业面临净利润负增长,预
在证监会“8·27新政”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以及光伏产业周期性低谷压力下,光伏企业上市之路愈发艰难。据北极星统计,2024年以来,晶盛机电、儒兴科技、陆海新能、大族激光4家光伏企业先后宣布申请撤回和中止IPO,涉及募资金额超45.9亿元以上,多数计划用于项目扩产。众所周知,光伏作为资本密集型产业,
2024年5月30日,吉林省东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举办了隆重的固态电池产品下线仪式。同时,东驰能源分别与吉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与YixingFAAMIndustrialBatteriesCoLtd签定了采购订单,同时还与盐城达翔新能源有限公司签定了船用固态电池项目。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离子电池设备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锂离子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868.7亿元,同比增长24.2%,其中中国市场规模达到1370.5亿元。EVTank在白皮书中表示,近几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能快速扩张为锂离子电池设备创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布2023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737家企业入选。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布2023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我局定期组织开展碳排放单位筛查,确定重点碳排放单位名单,于20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公示2023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将符合纳管条件的127家碳排放报告单位转为重点排放单位。并将58家企业从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中移出。调整后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共746家。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关于2023年度深圳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的公示根据《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
2月19日,大族激光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出售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大族思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族思特”)的控股权,公司与深圳市思如泉涌科技有限公司、大族思特以及IDG资本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旗下投资平台珠海成荣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16家投资主体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及《股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动力电池企业产能扩张步伐的加快,锂电设备行业国产化率同步提升,锂电设备行业迈入黄金发展期,企业并购也成为锂电行业的发展趋势。通过并购整合企业资源,锂电设备企业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绑定优质客户。电池中国网带您盘点一下,
需求传导动力锂电池设备产业利好持续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动力锂电池已成为锂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动力锂电池设备的需求于2015年下半年开始爆发。有机构预测,新能源汽车仍然是未来10年的新兴产业,并且未来5年我国锂电设备行业的复合增长率将超过30%。按照动力锂电每GWh设备投资额5亿元计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锂电生产设备需求超过145亿元,国内生产设备产值占比80%以上,产值同比增长将超过20%。设备产值快速增长的原因在于,资本介入锂电设备的频率、力度、强度明显增强;年底产能政策性影响,电池企业疯狂扩张是加速锂电设备行业快速发展的两大原因之一。GGII
9月20日,海目星晚间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6052万股(含),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西部总部及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期)、海目星激光智造中心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认为,此次定增募资符合公司的业务发展方
近日,据外媒报道,全球第2大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公司面向散户的首次公开募股认购申请当天结束,累计认购额和认购人数双双创下韩国最高纪录。(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工业网”ID:dcgyw2018)KB证券、新韩金融投资、大信证券等7家证券公司认购额之和达到114.06万亿韩元(约6112亿人民币)
截至20221年12月底,海目星激光动力电池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在手订单约48亿元(含税)。(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ID:weixin-gg-lb)1月10日,海目星激光公告称,公司决定以全资子公司江门海目星为项目实施主体,投资7亿元建设海目星激光(江门)产业园二期项目,用于动力电池电芯装配线、干燥
9月3日晚,杭可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比亚迪中标通知书,合计中标锂电池生产设备5.22亿元。2018-2020年,杭可科技向比亚迪销售设备销售收入及占比大幅攀升。
2021年至今,包括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企业相继扩产,投资规划超过2400亿元国产锂电装备行业进入成长新周期,各细分领域锂电设备头部企业今年上半年订单显著增长。
企业既要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也要具备更突出的产业、技术、产品等优势,不断提高竞争力。专家观点:“经过近十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不仅站上了世界第一梯队,而且部分企业在电池技术和市场占有率上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为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开拓奠定了坚实基础。”日前,商
光伏设备性能不断提升,奥特维订单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明显增强。7月27日,奥特维公告表示,公司多主栅串焊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56.61%。奥特维光伏设备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87.89%。其上半年推出了适应18Xmm及210mm大尺寸硅片的新型串焊机、可最大兼容210mm硅片的新型硅片
中国的锂电设备制造商们正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狂奔。(来源:微信公众号“建约车评”ID:jianyuecheping作者:陆三金)在这条路上冲在最前面的,是当前全球最大的锂电设备厂商——无锡先导智能。2020年4月28日,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在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公司定位于锂电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整线战略
一面是补贴退坡后时代以及新冠疫情影响,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链压力陡增。一面是动力电池产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对锂电设备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来源:公众号“高工锂电”作者:欧杨宇)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是,在动力电池规模化、成熟化、智能化的制造过程中,国产头部装备企业依托内生技术驱动
摘要:从能源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电网数字化进程只会加快。电力体制改革以及分布式能源、储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及电动车的大规模应用,能源碎片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给电网和电力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尤其是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逐步走向平价,装机量和发电量从过去的微不足道到未来的举足轻
摘要:未来一定是“强强联合”,要想与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大公司合作,设备企业自己的体量也必须与之匹配,靠单一锂电设备销售要想达到这个体量,难度非常大。电池厂设备采购“打包”做法的盛行,越来越多的设备厂不得不向“整线”方向努力。电池企业设备采购“打包”模式盛行“以前设备企业只要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