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深度分析】核电:消纳困局如何破?

2017-01-18 14:51来源:iAnalyst作者:高志鹏、郑丹丹关键词:核电消纳核电机组核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 基荷电源地位将保障机组维持较高利用水平

近两年国内核电机组密集商运,是核电利用小时数下降的原因之一。新机组商业运营后1年左右需要进行首次大修,耗时大约80天左右,是常规换料大修耗时的2倍左右。自2014年末开始,国内有大量新机组投入商业运营,随后1年相应机组陆续进入首次大修,或为导致国内近两年机组年利用小时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此外,在2014年之前,国内新机组商运的节奏明显更慢(具体情况可参考原报告表1),这也使得之前几年国内核电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偏高。

通过汇总目前国内在运35台核电机组自并网发电至今的年利用小时数据,我们发现,核电机组在并网初期年利用小时数较后续平稳运行确实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剔除掉14台于2014年年底后并网机组的利用小时数据,并剔除掉部分异常机组产生的数据,绘制出目前在运15台机组从商运第2年开始的年利用小时数的均值趋势,如图2所示。核电机组商运第2-4年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6793、7373和7682,逐年上升。在第三年之后核电机组的年利用小时数基本保持在7700-8400区间之内。

我们认为,新投运机组首次大修引起的机组年利用小时数下降属于正常现象,未来随着国内存量机组数量的不断增加,新增机组对利用小时数的影响将会逐步削弱,在核电机组所发电量能够正常消纳的情况下,我们预计,随后几年国内机组年利用小时数能够维持在7500h左右,且有超预期空间。

我们预计,国内2016-2022年核能发电量复合增速仍能维持在14%左右,如图3所示。主要理由包括:

其一,2017-2022年国内在建机组投产情况可预计,在建项目进度符合预期,后续将按计划投入商运。

其二,国内核电占比仍低,未来长期仍将维持基荷电源地位。

5 结论

我们认为,从安全性与经济性两个角度出发,核电均应当在电力系统当中充当基荷电源使用。短期内部分地区出现的核电消纳问题需要得到重视,但长期来看国内核能发电量占比仍不高,且大多数核电机组所在地电量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核电机组具有长期维持基荷运行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核电更适合作为基荷电源使用的问题,得到了产业界多方专业人士的支持。比如,2016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发起,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寿君、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王炳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等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确保核电按基荷运行,推动实现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案,建议更好地发挥核电在推动实现我国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应有作用,从政策上明确核电按基本负荷方式运行。

风险提示:在作者认知范围以外,或存在其他隐性问题导致核电消纳问题加剧。

本文主要内容节选自浙商证券研究报告:

《核能应用系列报告3:核电密集投运延续,利好运营商业绩成长》(20170117,分析师:郑丹丹,数据支持:高志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消纳查看更多>核电机组查看更多>核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