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救命”措施打了折扣
面对愈演愈烈的弃风弃光,国家不断采取措施进行化解。甘宁新蒙吉等省区通过新能源与自备电厂电量置换、大用户直购电、发展高载能产业、实施清洁供暖等措施扩大就地消纳规模,国家电网则通过建设远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加大外送力度。但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弃风弃电显示,这些措施效果有限。
在就地消纳不了、外送无法实现的情况下,2016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已经陷入全面亏损的新能源企业,似乎看到了走出低谷的希望。
2010年4月修订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提出,国家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经过了6年的“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后,这一办法终于面世了。记者采访中,所有新能源企业负责人一致评价,“这是新能源行业的救命稻草。”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又发布了《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核定“三北”地区风电场保障性收购小时数在1800到2000小时之间。对于这个小时数,新能源行业认为,虽不是全额收购,但尚能保证企业合理盈利。
但此后部分省区出台的保障性收购小时数显示,保障性收购难以落实,在省级层面就打了折扣。目前,只有河北、新疆、宁夏等省区出台了保障性收购小时数,河北最低小时数为风电2000小时、光伏1400小时,新疆风电、光伏分别为700小时和500小时,宁夏风电、光伏分别为1050小时、900小时,甘肃为风电500小时、光伏400小时。从这个数据看,只有河北省达到了国家的要求,其余三省区都没有达到。
由于对保障性收购寄予了很大期望,所以在甘肃公布保障性收购小时数后,业内极度失望。“这还不到国家核定小时数的三分之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说。“风电光伏发电企业难以生存。”
此前,由于甘肃迟迟没有拿出具体办法,备受弃风弃光之苦的新能源企业开始“上访”,包括中国华电、国电、龙源电力、大唐、中广核、华能、中节能、中国三峡、华润电力、浙江正泰等在内的15家新能源企业曾联名上书甘肃省发改委,要求尽快落实国家出台的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这15家企业的风电、光电装机占甘肃新能源装机的90%以上。
据了解,甘肃的保障性小时数出台后,遭到五大发电集团和甘肃本地光伏风电企业的抵制,并向国家发改委反映情况,投诉其违反可再生能源法。多重压力下,甘肃不得不暂缓执行。虽然叫停了,但是甘肃省再没有出台新的收购小时数,新能源企业反映,甘肃实际上仍然是按照“500、400”小时执行,2016年11、12月,甘肃多数光伏企业发电被叫停,因为已经达到了“400”小时数。
外送空间被挤压
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装机最大的国家,2016年上半年,全国风电累计并网容量达到1.37亿千瓦,同比增长30%;2016年11月,全国累计并网光伏电站超过7400万千瓦,同比增长40%。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新能源装机并未减少,导致弃风弃光率不断刷新纪录,向常态化、恶性化发展。
在弃风弃光严重的同时,新能源财政补贴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李仰哲表示,2016年上半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达到550亿元,原有的补贴模式难以为继。
面对“边建边弃”的困局,不少新能源界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亟待盘活存量,控制增量。否则,我国新能源产业会陷入东西南北中全面“趴窝”的困境。
首先要盘活现有存量装机资源。就甘肃而言,目前光伏装机容量是678万千瓦,有70%约470万千瓦的装机闲置。如果闲置装机率下降到30%,相当于增加了332万千瓦的装机,比东部一个省的光伏装机都多。
采访中,光伏业内人士估算,如果盘活存量资源,将西北五省区累计并网的约2300万千瓦光伏发电弃光率降低一半,就相当于增加了近千万千瓦的光伏装机,这已经接近于目前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光伏装机。
其次调整新能源发展规划,为“三北”地区预留更大的消纳空间。2016年初,国家能源局叫停了甘吉蒙新等“三北”省区新增新能源项目,近期出台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在布局上将风电开发主战场从“三北”地区调整到了消纳能力好的中东部和南方地区。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中东部和南方地区新增风电装机(含海上风电)4700万千瓦以上,占全国新增的58%,是“十二五”占比的2.5倍,年均增速达到21.8%;“三北”地区则首要是解决存量风电的弃风问题,在此基础上考虑新增风电装机3500万千瓦左右,“十三五”年均增速仅6.0%。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光伏发电1.1亿千瓦以上的装机也向中东部和南方地区倾斜,数据显示,2016年一季度,华北、华东、华中和南方累计光伏发电装机总计达2560万千瓦,超过了西北地区。
采访中,甘蒙青等地能源管理部门认为,“十三五”风光电的重点区,恰恰是“三北”地区新能源外送的目标区,这就意味着“三北”新能源大基地的外送空间已经十分狭窄,只能侧重于就地消纳,即就是目前在建的多条特高压输电工程建成,外送仍然有限。
新能源企业认为,国家核准“三北”6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时,基本思路就是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将“三北”新能源向“三华”地区输送,现在新能源布局的调整,基本上砍断了“三北”新能源外送后路。
虽然“十三五”规划提出解决“三北”4000万千瓦风电的外送消纳问题,但没有可操作的细则,如何外送?送到哪里?都是未知数。在电力市场蛋糕不增反减的情况下,各省市首先确保消纳本区域内的电力电量,谁又给外省电力让出市场份额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申能三北地区135万千瓦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箱变)标段一350MW风电项目公开招标结果公告,显示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这是今年继中标申能贵州项目后,电气风电与申能的再次合作。电气风电与申能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合作完成了上
11月26日,大唐(内蒙古)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赤峰新能源事业部塔林花运维中心二期、三期134台风电机组外委维护招标。根据公告,大唐阿鲁科尔沁旗新能源有限公司塔林花运维中心位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境内,距离赤峰市区540公里,本次为塔林花运维中心二期、三期134台华创CCWE1500-82/DF型风
11月19日,宁夏中车中卫基地(以下简称:中卫基地)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第一千台风机成功下线。这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车株洲所在宁夏以及三北地区深耕细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也彰显了中国中车在新能源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中国中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才,中卫市委副书记、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0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陆域风电、光伏发电建设项目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对陆域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提出了多方面具体要求。其中,在严格落实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及要求方面明确,严格控制噪声、光影闪烁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充分
自国家能源局文件《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以来。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等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获批、开工、并网投产等建设动态非常频繁。2024年,在国家及市场的持续推动下,风电大基地建设,一体化项目多点开花。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
受风光大基地市场推动,2024年风电大基地项目EPC招标密集发布。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对于大唐、华电、内蒙古能源等重点基地项目的统计,年初至今,风电EPC价格已经由前两年的3-4元/W左右,降低至当前的约1.35-3元/W(不含风机设备),以及2.2-4.1元/W(含风机设备)价格区间。当然,南北方不同的地貌地形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新增风电装机7937万千瓦,同比增长59.3%;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7460万千瓦,同比增长20%。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在2020―2022年年均达5000万千瓦左右的基础上,跃升至8000万千瓦左右。风电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得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在我们的星球上,平均每1秒就有相当于4个足球场面积的健康土地退化,全球每年退化的土地总面积高达1亿公顷。而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荒漠化土地38.61亿亩,对4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对抗荒漠化形势严峻,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进的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有了新进展。5月11日,京能集团官微消息显示,京能集团成为2024—2030年锡林郭勒盟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的牵头企业,可研招标公告中显示项目规模为180万千瓦。5月14日,华电腾格里官微披露,内蒙古华腾公司取得了410万千瓦阿拉善盟防
4月26日14时,随着中船海装第139台风电机组叶轮与机舱在110米高空完成精准对接,京能国际238万千瓦风电大基地——科尔沁区138万千瓦生态治理风电基地项目(高林屯场区、大林场区)吊装工作全部完成,并将于5月完成全容量并网发电。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
三月的新疆,冰雪消融、春意萌动。在中船风电哈密十三间房100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现场,150台“海装造”风电机组正抓紧调试,为项目并网做最后的准备,而100公里外的十三间房二期50万千瓦风储一体化项目也迎着春风开始动工起跑,为即将批量化安装应用的10MW平台陆上风电机组打好坚实基础。由海到陆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7月2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公布了2025年5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五月份全国风电率分别为93.2%。汇总统计,2025年1~5月份风光利用率低于95%。2025年5月,全国有4个省的风电利用率低于90%,5个省的光伏利用率低于90%。其中,西藏的风、光项目利用率仅为75%和64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2日,湖南能监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湖南新能源消纳监测统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本细则适用于并入湖南电网、接受电力调度机构直接调度的集中式新能源场站(风电、光伏),具备条件的分布式、分散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参照执行。省内现货市场运行时:取新能源场站超短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9日-2025年6月1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四川省首个全产业链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投运近日,四川省首个全产业链工商业用户侧储能项目——成都方鑫冷轧薄板有限公司5MW/1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正式并网运行。项目总规模5MW/10MWh,采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0日,黑龙江省密山市柳毛湖200兆瓦风电储能项目正式并网发电。项目由国家电投五菱电力投资建设,于2023年6月开工,总投资17.6亿元,项目配套建设了30MW/60MWh的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由四个7.5兆瓦/15兆瓦时储能单元并联组成,极大提升了电力调峰调频能力。得益于储能系统“削
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推进抽水蓄能产业高质量发展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分列第二、三位。在“双碳”目标的引领和驱动下,南方电网近年来加大抽水蓄能发展力度,以积极锻造新质
5月28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发布《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4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分列第二、第三位。在“双碳”目标的引领和驱动下,南方电网公司近年来加大抽水蓄能发展力度,以积极锻造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两化”协同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5年4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21〕25号),为引导新能源理性投资、有序建设,现将2025年4月各省级区域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公布如下。注:按照
以风为弦、以氢为谱,“捕风制氢”在河北张家口赤城变成了现实。近日,笔者走进京津冀首个全链条绿氢基地,探访自然之力如何转化为绿色氢能。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交会地带的赤城县,风能资源丰富。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赤城制氢厂厂长袁建栋说,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
在风电富余的北方,利用谷电供暖正成为清洁取暖、扩大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山西灵丘的风电储热集中供暖工程便是治理冬季大气污染、实现绿色转型的一个样本。北风与太阳较量,结果温暖的太阳比凛冽的寒风更容易让人脱去棉衣。不过,如今寒冷的北风却被借来转化为风电,成为供暖的“主力军”。“三北”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方案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担当,认真落实能源
日前,天津发改委印发《天津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其中提出,本市风电、光伏发电开发遵循以下原则:强化统筹、规划引领。加强风电、光伏发电相关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强化资源普查评估,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科学避让各类敏感因素,合理布局可开发区域。综合平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西北地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的技术攻坚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风电场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该风电场虽坐拥优质风能资源,却长期受风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的并网难题制约。通过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智慧EMS⁺系统,项目成功实现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此外,国能日新储
为了保证风电机组长期健康安全运行中,叶片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关键制约因素。7月2日,在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上,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叶片部副部长范海光分享了海上风电叶片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与要求。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叶片部副部长范海光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叶片部副部长范
7月16-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盛大召开。75个国家和地区651家企业和机构参展,集中展示各链条上中下游关键环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亨通携电力、通信、新材料领域全链路产品矩阵精彩亮相本次展会。在电力领域,亨通此次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73.SZ)成立于2001年,2021年成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工业烟气治理、水务投资与运营、工业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工业固危废资源利用、生态修复,是集技术研发、运营服务、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环保服务
近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收到中标通知书,确认联合体中标中国能建哈密光热配套风光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位于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区域,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包含30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光伏,配套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及送出线路。作为国家“疆电外送”战略的重要补充项目,该项目
7月17日,宁波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能源”)发布《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进展公告》。公告披露,宁波能源于2025年7月7日召开八届三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参股公司的议案》,董事会同意公司与浙江省海洋风电发展有限公司、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东
月16日,辽宁庄河市发改局发布关于庄河市12万千瓦滩涂光伏发电项目竞争配置结果的公示。根据公示文件,庄河市发改局委托博智兴华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完成了庄河市12万千瓦滩涂光伏发电项目竞争配置申报、评审工作。经专家组综合打分排序,推荐山高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为庄河市12万千瓦滩涂光伏发电项目的项
7月15日,内蒙古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历经21个月,提前75天顺利完成开挖,标志着电站厂房建设正式转入混凝土浇筑与机电安装的全新阶段,为电站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继2025年4月上、下水库沥青混凝土摊铺转序后,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内蒙古乌海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主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6日,中广核(辽宁)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梁辰,注册资本3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