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评论正文

风电光伏或遇困局 能源发展如何寻找新方位?

2017-02-28 09:49来源:能源评论关键词:可再生能源风电设备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一,能源消费总量预测难度加大。2016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为43.5亿吨标煤,同比增长1.2%;2017年,预计为43.9亿吨标煤,同比增长1.1%。从表面上看,基本为小幅稳定增长,与经济增长趋缓是一致的。但随着储能技术进步和储能设施研发应用,尤其是能源互联网,可以把用户的负荷改变为柔性智能负荷,在高峰时段暂停或者转移对用能要求不高的用户,这些“削峰填谷”功能有利于对尖峰负荷进行调节。此外,区块链技术也将实现能源交易网络快速自平衡,推动能源在大范围内应用。

第二,煤炭和电力增速双降成为可能。煤炭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发电耗煤量占煤炭消费量一半左右。由于煤、电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其关联性密切。煤、电之争历经30年,但呈现的是“跷跷板”现象,即煤炭涨价、煤炭消费增多、煤企增收与发电亏损并存,反之亦然,煤电产业链总体波动不大。2016年下半年的电煤价格疯涨,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去产能”因素干扰。2017年,电煤风光不再,电力仍将低位缩量运行。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电增速双降,将对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均产生较大影响。

第三,电力消费量震荡仍将继续。2016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其中气温因素拉高全年增速接近2个百分点。今年的用电量增速预计维持在2%左右。随着电力改革的持续推进,竞价上网导致上网电价低于煤电企业盈亏平衡点,2016年因电煤价格上涨,导致发电企业亏损面加大,今年可能全行业亏损,将无法补贴低价上网电量。此外,因相当一部分电厂转自备,自备电厂满发、高发,必然导致其他并网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进一步下降。

第四,油气消费量拉动尚待时日。我国石油消费一直在4%左右徘徊。2017年,全国全面供应国五标准车用汽、柴油,无论是从价格上还是车辆要求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油量增长。雾霾天气频繁,限行等措施也会导致耗油量减少。随着一批LNG长贸项目开始供气,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将大幅度增加,但天然气消耗拉动的主力是天然气发电,在气源在外、持续供气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作为沉淀性固定资产大额投资必然踌躇却步。尤其在电力供应充分、价格低廉的情况下,气电难以具备市场竞争优势。

第五,核电消耗量风光不再。由于核电的特性,其一度是满发全电量上网。但随着电力需求疲软,曾经“皇帝女不愁嫁”的核电,2016年核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调峰深度越来越大,甚至出现停备情况。

2017年年底,一批核电将投产,预计新增64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核电建设基本上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一带。在长三角、珠三角煤电限批,光伏发电、风电(海上风电加速发展)充分利用的情况下,核电参与调峰将成为常态,其出力将大打折扣,能效也必然受损。

第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趋降。在补贴减少且迟迟不到位,以及并网审批困难的多重约束下,光伏发电、风电投资量大幅度减少。一大批光伏发电、风电列入规划或者核准后,延迟建设,甚至不投产。尤其在廉价煤电的夹击下,可再生能源发电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此外,由于建设之初,标准缺乏、质量监督不到位,一批光伏发电、风电设备提前老化,停机检修增多,加上这些项目分布量大面广,尚有众多分布式,其信息很难掌握,管理难度也加大。

新方位 新战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启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实践。

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从三个维度出发:一是速度维度,即速度换挡的背后,本质上是结构调整;二是结构维度,即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三是动力维度,即要求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从“汗水型”走向“智慧型”。

对此,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署了2017年能源发展的9大任务:第一,化解防范产能过剩。煤炭去产能5000万吨左右,淘汰落后煤电400万千瓦左右;第二,推进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水电,着力解决弃风、弃光、弃水等突出问题;第三,推进化石能源清洁开发利用。推进煤炭绿色高效开发利用,提高油气保障能力,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第四,补强能源系统短板。加强调峰能力建设,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第五,加强生产建设安全管理。加强电力安全监管,加强油气储运设施安全管理,确保核电建设运行安全;第六,推进能源技术装备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深化能源装备创新发展,加强标准体系建设;第七,加强能源行业管理。推进能源法治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放管服”改革,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第八,拓展能源国际合作。深入拓展国际油气合作,促进与周边国家电力互联互通,推动核电“走出去”,拓宽国际能源合作领域,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第九,着力提高能源民生福祉。大力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深入推进电网改造升级,精准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做好大气污染防治能源保障工作,扎实推进电能替代。

从以上9大发展目标看,过去谋发展的许多老办法不能用也行不通了,今天面对的多是“两难问题”。我们必须处理好破与立、稳与进等对立统一关系。遇到问题,多个角度想,避免“盲人摸象”;处理问题,牵住“牛鼻子”,找准突破路径。因此,在新常态下的能源工作,除了必须加快思维创新,还要找到攻坚克难的新战术。

首先,要更加注重战略规划的指导。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在科学设置2020年、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目标的前提下,做好年度滚动修订,并允许保持区间合理弹性。做好“十三五”能源发展总体规划与电力、煤炭、油气等14个配套专项规划的衔接,避免“两张皮”。加大省级能源规划和涉及全国布局、总量控制及跨省输送的区域能源规划的衔接和实施指导力度。

其次,要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分析。一方面,能源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需要宏观把控和调度。另一方面,由于简政放权,项目审批、运行等信息中心下沉。要做到调度有方、指导有力,必须掌握各类信息,这就要求能源主管部门工作重心同样也要下沉,加强基层调研、一线指导。

最后,要更加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在市场瞬息万变、行政手段衰减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发挥市场机制的自平衡作用,减少行政干预,防止政策出台的滞后性和无效性。政府层面,重在监测、预警,重在完善制度、健全机制,为政策托底,为民生兜底。因此,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不仅是必要,而且必须。

回顾2016,创造了二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纪录的中国,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

展望2017,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经过调整后,中国经济将进入质量更高、效益更好、更可持续的新的发展阶段。

因此,作为经济发展重要保障的能源工作,要密切关注能源领域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准确把握能源发展的态势、走势、趋势变化。在新常态下,理解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新状态;在新理念下,激发能源管理及运营的新思想;在新实践下,找到解决能源两难的新战术。最终确保各项目标得以实现,提升能源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不断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

(本文由能源经济与管理专家,工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叶春执笔,于涛、丛威对本文亦有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风电设备查看更多>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