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一带一路|境外燃煤电厂项目:长期供煤协议 怎么签才能避免风险?

2017-04-06 10:18来源:走出去智库CGGT作者:傅维雄关键词:火电项目电力行业华电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4 其他问题

供煤协议需要关注的远不止煤源、运输、验收结算三个环节的问题,其他一些问题也同样关键,比如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争议处理、检验方法、质量偏差处理等,需要认真关注。此处着重分析以下问题:

1、铺底煤炭问题

长协贸易中往往会要求供煤商先期供应铺底煤炭,以满足电厂基建试运的需要,待电厂收到首笔电费甚至实现商业运转后再付款。但如果煤量过大、时间过长,就会造成供煤商的大量资金占压。

如“滨海长协”中就要求首批煤炭要满足全厂30天的用煤要求,且长期占压。按年化率6%初步测算,25年将损失的财务费用就达2000万美元以上,且没考虑货币贬值和机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

2、转驳小船问题

由于航道、码头问题,往往交货时须由大船倒驳小船,这将另外产生驳船运输的物流费,如驳船包租费、船用燃油费、港口费、税费、其他费用等,这些费用由谁支付、如何计算都很重要。

如“滨海长协”是规定由供煤商负责,规定的驳船包租费是个常数,但可按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进行调整,这显然问题不小,因为该电厂东道国的CPI经常是两位数,无法覆盖,而且今后还会有市场、政策的不时变化。

3、规费与税收问题

要把煤炭运到电厂码头卸货,不可避免会产生与航道、港口、海关相关的规费和税收,比如报关报检费用、港航港监费用、港杂费用等。这些费用名目繁多,难以考虑周全;此外由于政策多变,大多无法协商。因此需要在协议中明确疏导方式。

4、汇率问题

这也是个大问题。供煤协议中涉及到煤矿方、海运方、电厂方的收付款问题,如果结算币种无法随行就市并有效疏导,就很容易产生汇率损失。这种损失很可能导致整单生意都全赔进去。

“滨海长协”中这种问题就很突出,有的是美元计价和支付,有的是东道国币种计价和支付,没有设定汇率疏导因子。

5 实践建议

综上所述,供煤协议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不少的。尤其是长协,还会受到政策、经济形势变化的更大影响,不确定性更大。所以在签订协议时还需在风险上多加考虑,而不能采用短期贸易的理念来博弈。以“滨海长协”为例,我们就建议:

一是产购结合,分散煤源风险。通过参与煤矿投资锁定部分煤源,尤其是不同产地甚至是不同国别的煤源,以避免产煤区(国)因市场波动、政策变动的风险。也可以保留一定比例的现货市场采购的煤量,以争取更好的煤价。

二是计价指数合理,定期定量回顾。根据煤源特点,应采用与产地尽量接近的煤价指数;根据航线和船型,采用匹配度较高的船舶租金指数。船用燃料价格指数也应尽量符合实际,且与当地CPI挂钩。

另外,25年长协必须像LNG等燃料一样,除了有照付不议约定,也要有定期回顾机制。比如3年、5年一回顾,以进行合理修正。也可在价格变动幅度(偏差)达到一定数值时进行定量回顾,并合理修正。上述修正数值可在折扣系数中体现。

三是明晰责任,合理疏导,减少违约风险,降低税费风险。比如交货,是CIF(到岸交货)方式还是FOB(离岸交货)方式?比如卸船,是转驳还是直接靠岸?滞期费是电厂出还是供煤商出?比如东道国手续、规费与税收,谁负责办理?能否在电价中据实疏导?比如计量点,是在大船还是小船?

以上探讨的虽然只是海运长协煤炭供应的问题,但实际上对其他燃料供应也有类似的问题,甚至对所有生产项目的国际原材料供应协议而言,这些问题都是大同小异的,都有参考意义。

比如油气供应,也会受恶劣天气影响,下雪就会造成气井和管道冰堵;比如煤炭的汽车运输,也有装卸能力问题。几年前有人曾推荐过一个中亚煤矿投资项目,据说效益很好。但根据现有运输条件和天气条件计算发现,平均一分钟就要装卸一辆煤车,极不现实。

故此,签订长期原材料供应协议需要格外慎重,不能只看到收益,更需注意供应的安全和风险。

作者简介

傅维雄,走出去智库特约专家、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国际业务部主任,教授级高工。拥有30多年电力系统工作经历,10多年海外电力投资实战经验,熟悉海外电力项目开发业务,对国别风险管理、市场机会评估、商务架构设计等有深刻理解。

原标题:一带一路|境外燃煤电厂项目:长期供煤协议,怎么签才能避免风险?【走出去智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项目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华电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