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三峡发电量突破一万亿千瓦时 为世界水电提供中国样本

2017-04-10 09:00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王轶辰关键词:三峡电站水电站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长江电力在水电行业率先实施了‘诊断运行’模式。”张定明透露,长江电力安装了8类共109套用于监测机组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系统,基本实现对所有主辅设备特征量的实时监测与运行趋势分析,实现了水电站运行管理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控”的转变,显著提高了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水平和可靠性。

同时,长江电力针对巨型机组进行了大量重点技术项目研究工作,开展针对重点技术难题、重要预防性项目的研究。“优化AGC控制以提高机组效率”等50余个技术改造在157台次设备上予以实施,成功优化了机组的运行管理,同时将先投产的三峡左岸电站的相关研究成果应用于后投产的右岸电站和地下电站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过程,有力地推动了三峡右岸和地下电站国产设备投产后的稳定运行。

“三峡电厂还率先将尖端的机器人技术运用到了巨型机组的精益运行中。”三峡电厂党委书记、副厂长李志祥说,世界首套巨型压力钢管检测机器人集群就是在三峡电站得以成功应用,此举填补了巨型压力钢管内表面全方位快速检测的技术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快速的检测时间和三维的呈现图像,三峡电站凭借机器人集群的应用再次被打上“国际一流”和“国际领先”的标签。

长期以来,三峡电站保持了长周期安全稳定的运行态势,巨型机组“得令就能开机”“开机就能发电”。其中,2015年长江所有上游来水全部通过机组发电,流向了大坝下游,实现了“未弃一方水”,水资源利用率达到了100%。

科学调度放大综合效益

三峡电站电力生产始终服从、服务于防洪、航运等功能,在科学调度下,三峡工程实现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功能多样,综合效益巨大。“三峡电站发电量突破一万亿千瓦时这一优异成绩的取得,是在电力生产始终服从、服务于防洪、航运等功能的发挥的基础上取得的。”三峡电厂党委副书记王晓健表示,在科学调度下,三峡工程实现了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2012年7月24日晚8时,峰值达每秒71200立方米的洪水冲向三峡大坝。如果没有三峡工程,此次特大洪峰将使沙市站接近保证水位,城陵矶站超过保证水位,汉口站超过警戒水位。有了三峡工程,在洪患面前不再被动,通过精确预报、科学调度,及时拦洪、适时泄洪,经受住了特大洪水的考验。2012年仅7月,三峡水库累计拦蓄洪水量达到了136亿立方米。2016年全年,三峡水库累计拦蓄洪水122.7亿立方米,极大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至2016年,长江电力三峡梯调中心成功预报了三峡水库两次7万立方米每秒级和10次5万立方米每秒级的洪水过程。洪水预报精度等级达到甲等,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有力保障了梯级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的可行性。

同时,通过科学调度,三峡水库对下游区域的生产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2016年12月29日至31日,中下游部分浅水道淤积程度较往年略严重,为保障通航、工农业用水及电网运行安全需求,三峡水库增加下泄流量至7000立方米每秒,48小时内比计划多补水2亿立方米,极大缓解浅水河道航道维护、疏浚施工的困难,成功协助疏散下游积压的600艘船舶。

“三峡水库就如同蓄洪补枯的水资源银行。”李志祥说,2016年,三峡水库累计为下游补水量高达218亿立方米。其中,2016年10月,洞庭湖、鄱阳湖流域旱情加剧,三峡水库果断增加水量下泄,持续为下游补水,有效缓解旱情,切实保障下游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确保长江航运畅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三峡电站查看更多>水电站查看更多>水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