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汤广福,51岁,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灵活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电网公司十大“科技领军人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荣获“CIGRE杰出成员”称号。
1996年博士毕业后,汤广福拒绝了国外知名高校抛来的橄榄枝,来到中国电科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随后一直从事大功率电力电子科研工作,并一步步与“中国直流”结下了不解之缘……
工作30年来,他从初窥电力电子奥秘的小兵,到带领团队攻克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装备、直流断路器核心技术及研制的干将,一路攀登、一路高歌,书写着中国乃至世界直流输电的新历史。
十年磨一剑要做就做“争气阀”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汤广福作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出席大会。李克强总理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在直流输电领域,过去的15年中,汤广福及其团队做的就是抢占国际制高点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直流换流阀作为实现交、直流电能形式转换的电气装置,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备,被誉为直流输电的“心脏”。由于过去换流阀核心技术一直被ABB等三大跨国公司垄断,导致最初我国开始建设直流工程时,连换流站的地砖草皮都要从外方购买,这种早年间到换流站参观的经历深深地烙印在汤广福的心里。
2004年,汤广福在国家及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下,确定了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特高压换流阀”的目标,向电力电子半控技术的制高点发起了冲锋。
这个项目启动后,才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国际上有关论文都没有此类实验室的具体技术介绍,因为这是电力电子领域的核心技术,只能看到ABB公司7页纸的宣传报道,没有任何具体电路。
经过近六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无数次的论证和试验,汤广福带领团队终于实现了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试验方法及其成套试验装备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施工和调试。
继试验能力完成建设后,2010年6月,世界首台±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研制成功。2012年12月,项目开发的换流阀成功应用于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当年即实现苏州地区首次全年无限电,换流阀性能表现堪称完美。
“我们终于攻克了这个世界性难题,在直流换流阀领域发出了属于中国的声音。”汤广福激动地说。
摘取皇冠上的宝石掌握“柔性”的力量
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汤广福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在研制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的同时,他带领团队又开始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能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等间歇式能源并网、孤岛供电、多端直流联网等领域,是具有能源战略意义的重大技术革命。
刚接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时,全球只有ABB公司掌握相关技术,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困难重重。
我们都是用别人休假的时间,没日没夜地搞研发。
正是这股干劲儿、这份执着,令他们在数年间即攻克了多电平柔性直流换流阀的关键技术,走出了一条与ABB不同,却更有竞争优势的技术路线。2011年,换流阀在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实现了亚洲首条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零的突破。汤广福自豪地说:“示范工程中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并且相关技术成果被大量引用至CIGRE48工作组报告。这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个领域我们真正让中国声音变得如此响亮!”
开创性的成果,并没有令他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开足马力一步一跨越,踏上了更高电压、更大容量柔性直流换流阀的创新研制之路。2015年,±320千伏/1000兆瓦柔性直流换流阀在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中获得了成功应用。2016年,研发团队在±500千伏等级柔性直流换流阀的故障及过压分析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汤广福底气十足地说:“我们的产品已全面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无论性能还是价格,都极具市场竞争力。我们迫切希望能加快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工程中展现‘中国创造’与‘中国引领’的巨大魅力!”
团队建设之路抓团队、建平台
“他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领导。在专业方面,他带领我们在电力电子最尖端的领域不断突破,是国内外都享有一定声誉的技术专家;在管理方面,他颇具眼光,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直流换流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谈到自己的导师,汤广福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
“Makedifference”“Knowhow”这是汤广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也是他对年轻科研人员提出的严格要求。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几年,一批80后青年脱颖而出,成长为研发团队的中坚力量。这些骨干成员在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加快了我国直流创新的速度,令国内外专家刮目相看。特别是在走上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后,汤广福发挥自身优势,主导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的转化,帮助了一批国内企业拥有了高端装备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意义的重大工程建设。
2016年年底,200千伏高压直流断路器顺利投运。
200千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成功研发和顺利投运,为未来更高电压、更大容量直流断路器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借鉴,也为直流电网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至此,汤广福及其团队已将直流电网的世界级难题攻克。“我很幸运。”回忆起自己近30年的事业历程时,汤广福说,很庆幸生活在尊重技术与鼓励创新的时代,庆幸祖国的复兴梦带来了他的直流梦,也庆幸自己选对了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但科研从来就没有终点,创新的脚步从来只有向前,为保持中国在直流输电领域的持续国际领先地位,让世界直流领域始终有中国的强音,他和他的团队还在继续马不停蹄地攻克着新的技术高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3月24日~3月28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山东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3月23日,全国首个双极高、低端直流系统同步启动带电调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直流系统带电调试。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3月24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贯通。国网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称“宁电入湘”工程)于2023年6月11日开工建设,是我国首个“沙戈荒”风光电基地外送电特高压工程,预计预计2025年6月送电。据了解,“宁电入湘”工程配套电源
截至3月24日0时,±800千伏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今年累计输送电量超100亿千瓦时,达到101.0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9.14%。扎青直流是东北地区首条特高压输电工程,起于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换流站,止于山东潍坊市青州换流站,途经内蒙古、河北、天津、山东。自2017年12月投运以来,扎青直流累计
3月22日,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随着线路N1294-N1311段最后2根导线顺利展放到位,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全线贯通,为“宁电入湘”工程的顺利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特高压工程机械化施工
麦积区是甘肃天水市的“东大门”,山脉纵横,峰峦绵延。小陇山林场多个区段排布其中,广袤的原始森林包裹着山峦。初春的山里,天气微寒。3月21日6时30分,在麦积区利桥镇三岔村±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2标段一基铁塔下的牵引场,现场工作负责人任宝玉向18名施工人员讲解当天现场作业的
3月19日,宁夏750千伏北地变电站新建330千伏乾地Ⅰ线投运,可提升宁夏电网新能源电量消纳能力,优化宁东区域能源结构。近年来,宁夏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之一。位于灵武市的宝乾变电站为依托当地200万千瓦光伏复合电站项目的新建变电站,通过乾地Ⅰ线接
3月24日,长沙10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核准获批。一、核准依据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二条、《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第三条、《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的通知》(国发〔2016〕72号)第八条、《湖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湘政发〔2017〕2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相关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完成首批国产化±1100千伏直流穿墙套管挂网运行情况评估,结果显示设备状态良好,运行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本次评估工作的顺利完成,为稳步推进特高压直流关键设备国产化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批套管由公司牵头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
截至3月23日,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直流电网累计外送电量突破6000亿度,达6052.7亿度。其中,外送新能源电量达787.5亿度。据悉,近年来,内蒙古通过特高压电网全面开展电力外送,特高压电网外送电量实现连续7年增长,仅2024年一年外送电量就达1706亿度。自2017年9月以来,内蒙古依靠锡盟至泰州、扎鲁特至青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开展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39号)。通知明确三个阶段:工作部署阶段(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至3月31日)、对照落实阶段(4月1日至10月31日)、评估总结阶段(11月1日至12月1日)。电力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任务细化表中指出,要求坚持团结治网,
3月22日,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利桥镇,随着线路N1294-N1311段最后2根导线顺利展放到位,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全线贯通,为“宁电入湘”工程的顺利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甘肃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特高压工程机械化施工
麦积区是甘肃天水市的“东大门”,山脉纵横,峰峦绵延。小陇山林场多个区段排布其中,广袤的原始森林包裹着山峦。初春的山里,天气微寒。3月21日6时30分,在麦积区利桥镇三岔村±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甘2标段一基铁塔下的牵引场,现场工作负责人任宝玉向18名施工人员讲解当天现场作业的
3月25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甘浙工程”)(河南段)正式开工建设。甘浙工程是世界首条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世界首条在送受两端均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跨区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也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工程途经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安徽、
3月24日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经过18个月的艰苦奋战,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湖北段顺利贯通。据悉,该工程全线投产后,年送电量预计达400亿千瓦时。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简称“宁电入湘”工程,全长1634千米,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
3月17日,我国西北地区气温持续在零下徘徊,雾霾与小雪交织弥漫,给户外作业带来极大挑战。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监理初检验收工作在这片恶劣天地间紧张推进着。国网福建建设(咨询)公司工程监理部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与专业担当,积极响应工程需求,迅速组建专业无人机飞手团
3月23日,全国首个双极高、低端直流系统同步启动带电调试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直流系统带电调试。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项目,西起甘肃省庆阳市庆阳换流站,途经甘
3月19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宁1标)基础首基试点在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开工。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甘电入浙’工程”)于2024年7月开工建设,是中国“西电东送”的大动脉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全容量特高压柔直工程,建成后将为浙江新增800万千瓦送电能力,推动国
据悉,山西代表团向大会提交全团建议,支持山西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电力外送基地建设。山西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同时也是全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枢纽,最大外送能力3162万千瓦,2025年开工大同—天津南交流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外送能力将达到3600万千瓦左右。2024年6月,“西电东送”通道调整完成,山
3月6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首个线路标段在杭州市富阳区正式动工建设。据国网浙江电力消息,甘肃—浙江特高压工程是世界首条柔性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作为第四条落地浙江的“西电东送”工程,其也是中国能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河南开封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5年开工建设投资75亿元的陕豫±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封境)等项目,建成投资100亿元的兰考国电投绿色能源项目。同时,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完成10千伏配电网项目700个以上,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0公里。2025年,还将支持开封时代建设
3月2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主办、内蒙古能源研究院承办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署《部区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框架协议》的首批落地项目。自治区副主席孙俊青,中国科
近年来,新能源经柔性直流输电(voltagesourcedconverterbasedHVDC,VSC-HVDC)(以下简称“柔直”)送出系统被广泛应用,推动全球电力向着清洁和绿色发展。但是,新能源经柔直送出系统的交流输电线路受两端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策略影响,故障时短路电流会存在波形畸变、相角受控、幅值受限等特征。基于
2月18日,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牵头研发的基于6.5kV/3kA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柔性直流换流阀装备,顺利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等11位行业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产品性能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装备的成功研发,实现了我国重大装
21个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9个项目获2024年度电力科学技术奖,实现ISO、IEC、ITU三大国际标准“全解锁”……2024年以来,国网浙江电力在高等级奖项、高等级成果等方面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成绩。科技创新“十年磨一剑”,夺目的成绩在验证科技创新实力的同时,也展示了该公司科研布局的前瞻性。落子·擘
10月25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陆上工程)项目获批复,意味着继三峡如东海上风电、青洲五/七海上风电之后,国内又一个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站在近海资源逐渐饱和、远海风电开发比例大幅上升、国家深远海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的当下,除了机组大型化、深远海船舶装备等一
当前,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统筹推进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我国正大力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结构和特性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处于转型加速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出三年有余,进展如何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加快可再生能源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柔性直流输电、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先进技术迭代,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电网。加强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的衔接,推动网源协调发展。推动电网主干网架提质升级,加强跨省跨区输
日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网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应用高端电容器一体化综合试验平台顺利开展了12毫法直流干式支撑电容器试验,标志着该平台正式投运。高压直流干式支撑电容器是柔性直流换流阀的核心组部件,关系到柔直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此前,高压直流干式支撑电容器长期依赖进口,国产设备存在
近日,中国电科院电网环境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应用高端电容器一体化综合试验平台,开展了12毫法高压干式直流支撑电容器试验。这标志着该平台目前可覆盖工程用高压干式直流支撑电容器全电容量。柔性直流输电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孤岛供电、城市配电网的增容改造、交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传统电力输送方式日益难以满足时代需求。凭借更高灵活性等技术优势,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已成为助力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的“金钥匙”。标准是世界通用的技术语言,构建全面且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标准体系,以指导设备研发、工程建设等,对于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持续创新突破
9月30日,《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上工程)施工公开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联合体(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54108.6269万元。据悉,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上工程)项目位于阳江市
今年1-7月,广东新能源新增并网容量超过92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突破5500万千瓦,同比增长46%。据了解,今年上半年,随着惠州惠东彩石滩海上风电场一、二期项目的并网投运,位于珠三角的惠州海上风电并网总容量达到100万千瓦。截至今年7月底,广东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年发电量约30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