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汤广福,51岁,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灵活交流输电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电网公司十大“科技领军人才”;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30余项;荣获“CIGRE杰出成员”称号。
1996年博士毕业后,汤广福拒绝了国外知名高校抛来的橄榄枝,来到中国电科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随后一直从事大功率电力电子科研工作,并一步步与“中国直流”结下了不解之缘……
工作30年来,他从初窥电力电子奥秘的小兵,到带领团队攻克特高压直流换流阀、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装备、直流断路器核心技术及研制的干将,一路攀登、一路高歌,书写着中国乃至世界直流输电的新历史。
十年磨一剑要做就做“争气阀”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汤广福作为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的第一完成人出席大会。李克强总理在大会致辞中表示:“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在直流输电领域,过去的15年中,汤广福及其团队做的就是抢占国际制高点的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直流换流阀作为实现交、直流电能形式转换的电气装置,是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核心装备,被誉为直流输电的“心脏”。由于过去换流阀核心技术一直被ABB等三大跨国公司垄断,导致最初我国开始建设直流工程时,连换流站的地砖草皮都要从外方购买,这种早年间到换流站参观的经历深深地烙印在汤广福的心里。
2004年,汤广福在国家及国家电网公司的支持下,确定了研发中国人自己的“特高压换流阀”的目标,向电力电子半控技术的制高点发起了冲锋。
这个项目启动后,才知道里面的水有多深。国际上有关论文都没有此类实验室的具体技术介绍,因为这是电力电子领域的核心技术,只能看到ABB公司7页纸的宣传报道,没有任何具体电路。
经过近六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刻苦攻关、无数次的论证和试验,汤广福带领团队终于实现了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试验方法及其成套试验装备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研制、施工和调试。
继试验能力完成建设后,2010年6月,世界首台±800千伏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研制成功。2012年12月,项目开发的换流阀成功应用于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当年即实现苏州地区首次全年无限电,换流阀性能表现堪称完美。
“我们终于攻克了这个世界性难题,在直流换流阀领域发出了属于中国的声音。”汤广福激动地说。
摘取皇冠上的宝石掌握“柔性”的力量
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汤广福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在研制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的同时,他带领团队又开始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能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等间歇式能源并网、孤岛供电、多端直流联网等领域,是具有能源战略意义的重大技术革命。
刚接手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时,全球只有ABB公司掌握相关技术,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困难重重。
我们都是用别人休假的时间,没日没夜地搞研发。
正是这股干劲儿、这份执着,令他们在数年间即攻克了多电平柔性直流换流阀的关键技术,走出了一条与ABB不同,却更有竞争优势的技术路线。2011年,换流阀在上海南汇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中得到应用,实现了亚洲首条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零的突破。汤广福自豪地说:“示范工程中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得到了国际专家的认可,并且相关技术成果被大量引用至CIGRE48工作组报告。这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个领域我们真正让中国声音变得如此响亮!”
开创性的成果,并没有令他停下前进的脚步,而是开足马力一步一跨越,踏上了更高电压、更大容量柔性直流换流阀的创新研制之路。2015年,±320千伏/1000兆瓦柔性直流换流阀在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中获得了成功应用。2016年,研发团队在±500千伏等级柔性直流换流阀的故障及过压分析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汤广福底气十足地说:“我们的产品已全面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无论性能还是价格,都极具市场竞争力。我们迫切希望能加快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工程中展现‘中国创造’与‘中国引领’的巨大魅力!”
团队建设之路抓团队、建平台
“他既是我们的老师又是我们的领导。在专业方面,他带领我们在电力电子最尖端的领域不断突破,是国内外都享有一定声誉的技术专家;在管理方面,他颇具眼光,使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直流换流阀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谈到自己的导师,汤广福的学生发出这样的感叹。
“Makedifference”“Knowhow”这是汤广福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也是他对年轻科研人员提出的严格要求。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几年,一批80后青年脱颖而出,成长为研发团队的中坚力量。这些骨干成员在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加快了我国直流创新的速度,令国内外专家刮目相看。特别是在走上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后,汤广福发挥自身优势,主导了一系列重大成果的转化,帮助了一批国内企业拥有了高端装备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意义的重大工程建设。
2016年年底,200千伏高压直流断路器顺利投运。
200千伏高压直流断路器的成功研发和顺利投运,为未来更高电压、更大容量直流断路器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借鉴,也为直流电网的发展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至此,汤广福及其团队已将直流电网的世界级难题攻克。“我很幸运。”回忆起自己近30年的事业历程时,汤广福说,很庆幸生活在尊重技术与鼓励创新的时代,庆幸祖国的复兴梦带来了他的直流梦,也庆幸自己选对了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但科研从来就没有终点,创新的脚步从来只有向前,为保持中国在直流输电领域的持续国际领先地位,让世界直流领域始终有中国的强音,他和他的团队还在继续马不停蹄地攻克着新的技术高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协议,从电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达成特高压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并由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加快特高压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7月1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然成型。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内,密集部署的服务器为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医疗等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园区供电设备已验收合格,具备送电条件,服务器随时可以启动。”5月23日,在位于怀来县的阿里云计算数据中心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内,张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殷殷嘱托化为实际行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决扛起电力保供
截至6月26日,闽粤联网工程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超143亿千瓦时,其中福建送广东96.33亿千瓦时,广东送福建47.12亿千瓦时。闽粤联网工程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于2022年9月30日竣工投产,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电力项目,实现了两省间电
在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这样一位工程师:她扎根电力行业十余载,从交流输电到特高压直流输电,再到海上风电柔直送出,从工程设计到技术攻坚,始终以“把不可能拆解成下一步”的信念,在电网建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她,就是王凤云——一位用专业与创新书写能源变革篇章的巾帼标兵。从“设计尖兵”
近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山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首次应用基于全国产芯片的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等设备。国家级专项攻关成果从实验室正式走向工程现场,成功实现示范应用。特高压直流规模化建设关键技术突破迫在
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多重要?关注电力的朋友肯定知道,我国独有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破解了能源供需逆向分布难题,支撑了“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实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但您知道吗?在动辄2000千米甚至3000千米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有一个不到30米长的管状设备,曾让我们“卡了脖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力规划,应对“不确定性”是其中的关键命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叠加用户侧用电结构变化和大量新型负荷的崛起,源荷双侧不可预测性显著增强,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难以适用,电力系统安全韧性面临的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已逐步显现,“十五
5月8日,中国能建研发投资建设的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敦煌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通过可研评审,标志着我国压气储能行业迈向单机功率600兆瓦级新时代。项目位于甘肃酒泉敦煌,是“敦煌全绿色电站基地”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用“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单机功率660兆瓦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7日,中国能建发布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提到公司正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整合能源和算力全产业链,积极参与建设智慧高效运行的“国家算力网”和绿色低碳运行的“绿色电力网”,推动两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能建充分发挥在绿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的
3月2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主办、内蒙古能源研究院承办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署《部区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框架协议》的首批落地项目。自治区副主席孙俊青,中国科
日前,±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和±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的模块化通信机房吊装工作分别在陕西110千伏麻柳变电站、甘肃330千伏晒金变电站完成。至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完成了该公司首批特高压通信工程模块化机房吊装工作。据了解,模块化通
众所周知,电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电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激烈的世纪电流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角,爱迪生和特斯拉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更适合输电”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个坚持直流,一个力推交流。结果呢?这场大战以交流电胜出告终,但直流也没下岗,爱迪生成为电灯之父,直流、交流各
7月14日,国家电投浙江公司董事、代行董事长职责、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伍浩一行赴正泰杭州园区,围绕新能源产业及企业发展状况深入考察调研。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正泰集团董事、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等热情接待。伍浩一行走进正泰创新体验中心,了解企业发展
7月2日-7月4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人才评价与教育培训中心、中小企业分会主办为期3天的“2025年电力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第一期高级研修班”在河北北戴河举办。本期研修班以“科技创新引领能源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汇聚国内电力行业精英智库资源,旨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能力。中电联人
高考志愿填报已经进入了最后冲刺阶段!选对方向和考高分同等重要,面对众多院校和海量专业,很多考生和家长还是一头雾水,将来想进电力企业,高考志愿应该填报哪些院校和专业?作为过来人,头条君精编填报干货,助你精准匹配理想院校!头条君首先向大家安利电气工程专业!电气专业“永不过时”国家大力
在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这样一位工程师:她扎根电力行业十余载,从交流输电到特高压直流输电,再到海上风电柔直送出,从工程设计到技术攻坚,始终以“把不可能拆解成下一步”的信念,在电网建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她,就是王凤云——一位用专业与创新书写能源变革篇章的巾帼标兵。从“设计尖兵”
6月11日至13日,SNEC第十八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盛大开幕。特变电工携9大系统解决方案、53件核心产品在国家会展中心4.1H展馆迎接展会观众。本次展会,特变电工以“零碳地球、数智能源”为主题,产品覆盖大型新能源电站、工商业、户用、构网型储能系统等全场景光伏解决方案,以
如何让百公里外的巨量风能跨过波涛汹涌的大海,可靠高效地接入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研发了“海上电力高速公路”——海上风电柔性直流并网技术与装备,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并网提供坚实保障。近年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进能源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海上风电资源丰富,预计到2030年,
面对能源转型的时代课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敢为人先,破壁攻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5月20日,国家电网公司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发布4项科技成果。今日刊发4项成果内容。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5月1日,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通过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分析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与能源电力领域领军企业深度融合,4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带队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推进合作交流,并与南方电网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钱朝阳座谈。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立浧,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