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近日,一份名为《关于加快签订和严格履行煤炭中长期合同的通知》的国家发展改革委文件受到舆论广泛关注。虽然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上并未公布文件内容,但《证券日报》等传统媒体以及各路新媒体扒出内容甚至晒出了相关照片。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蒋学林)
文件规定,各地区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产运需各方加快签订中长期合同。务于4月中旬前完成合同签订工作,确保签订的年度中长期合同数量占供应量或采购量的比例达到75%以上。从4月份起,每月15日前将合同履行情况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确保年度履约率不低于90%。
文件提出,强化联合惩戒。截止到4月底,凡签约比例低于75%、季度履约率低于80%或半年履约率低于90%,国家发展改革委或省经济运行部门将对相关企业进行约谈和通报;对全年签约量占比低于75%或履约不到90%的企业,将采取执行差别电价、对有关发电企业核减计划电量等惩戒措施。
电力是煤炭消费大户,占总消费量约五成。必须承认,此举对理顺煤电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当前,煤炭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高达600元/吨左右,每吨较去年初上涨200多元,煤电矛盾呈现加剧之势。通过中长期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实现电煤持续平稳供应,积极意义无需多言。
前车之鉴犹未远。2008年~2011年间,煤炭价格持续高涨,火电企业深度亏损,局部地区危及电力供应安全。在此期间,掌握市场主动权的煤炭企业电煤合同履约率极低,致使发电企业不得不高价采购市场煤。部分“道行不高”的发电企业,甚至难以直接面见煤炭企业,只得求助于中介公司买煤。
与此同时,此举亦有可商榷处。对煤炭合同履约率作出明确规定,或许值得获取赞赏的掌声,目前这是必要的干预措施。对中长期合同签约量作出定量要求,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和判断,在煤炭市场化改革如此深入的背景下,未必该迎来交口称赞。
自1993年以来,我国煤炭市场化改革已历20余年。到2013年,国务院决定取消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虽然行政干预的影子不时出现,包括2008年底拉开大幕迅速掀起高潮并持续至今的煤炭兼并重组,但是煤炭市场化水平大幅提高为人们所有目共睹。市场化已是煤炭领域改革的不二之选。在此情景下,直接规定中长期合同签约量,是否符合煤炭市场化改革方向,颇值得怀疑。
从文件规定承续上,也值得研究。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底印发的《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规定:“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自主衔接签订合同,自主协商确定价格。鼓励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去年11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 保障煤炭中长期合同履行的意见》明确,“鼓励支持更多煤炭供需企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签订更高比例中长期合同”“充分尊重和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签订合同,不得干扰合同履行,不得实行地方保护”。
有文件明确,中长期合同是指买卖双方约定期限在一年及以上的单笔数量在20万吨以上的厂矿企业签订的合同。此前的两份主要文件,都只是“鼓励”签订中长期合同,让供需双方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本次通知演变为要求企业“务于4月中旬前完成合同签订工作,确保签订的年度中长期合同数量占供应量或采购量的比例达到75%以上”,显然已大幅突破“鼓励”的软性要求,转而为硬性约束。
按照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存在其必要性。然而,政府的干预程度、干预方式并不是无限制的。既然选择走市场化道路,市场交易决策权就应交给市场主体,使其真正拥有经营自主权。中长期合同签约量,属于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微观事项,是否需要政府作出明文规定?
诚然,能源尤其电力极具特殊性,但市场化方向已不可逆,实践也证明是明智之选。目前,对于煤价的波动,我国也已经初步具备了市场化解决路径。高度市场化的钢铁行业自不待言,随行就市即可。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电力领域,目前也正在进行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去年市场化交易电量已经达到1万亿千瓦时以上,其中直接交易电量7000亿千瓦时。即使非市场化的部分,也早已设计了煤电联动机制,只是人为控制而没有应动即动。
现实的问题是,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在,各地降低用电成本的诉求强烈,市场化交易电量清一色降价。但从方向上说,波动是市场的一贯表现,正常而完整的市场不可能永远只降不涨。否则,肯定是市场游戏规则出现了偏差。
至于煤价上涨时,对煤电联动可能带来的影响,顾虑较多是可以理解的。但无需过分谨小慎微。理论上,价格调整影响用电需求,进而会改变煤炭供需关系,影响煤炭价格,实现新的平衡。对部分特殊群体,则采取直接补贴等措施。为了防止大涨大落,也可参考油价调整机制,设立天花板价和地板价。
同时,应与诚信体系建设、反垄断反暴利结合,打造良好的煤炭市场环境,建立和维护煤炭供需双方平等对话的有效机制。关键之一是,将不该由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厘清,让企业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双方负载不同的状态下希冀建立公平对话机制,无异痴人说梦。此道理显而易见,无需罗缕。
总之,市场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交给市场,有形之手解决市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处理市场与政府关系的一个基本点。有形之手进入无形之手的领域,可能导致市场化的倒退。我国煤炭市场化已开花结果,千万别走回头路,哪怕是一丝苗头也要特别警惕。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17年4月21日第14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贯彻落实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切实发挥绿证在能源转型中的基础凭证作用,近日,山西能源监管办协调山西省能源局、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档立卡工作的通知》文件,将建档立卡作为绿证应用的“先手棋”,通过压实责任、创新机制、重点攻坚等多项举措,
能源法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基础性、统领性法律,其颁布实施填补了我国能源法律法规在顶层设计上的空白,重构了我国能源法律体系,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法治意义。为贯彻落实宪法法制统一原则,需加快修订电力法,并确保精神与能源法保持一致。加快修订电力法是当务之急能源法是能源革命的顶层制度设计。自20
4月22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关于印发《山东电力市场成员自律公约(试行)》的通知,其中提到,拥有售电公司的发电企业,不利用“发售一体”优势直接或变相以降低所属售电公司购电成本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不对民营售电公司等各类售电主体和电力大用户进行区别对待。有多个发电厂组成的发电企业,参
近期,按照国家能源局绿证核发工作部署和要求,新疆能源监管办积极组织有关方面力量圆满完成绿证核发异议数据处理工作。新疆能源监管办持续推行异议数据全面复核机制,针对绿证核发数据“回头看”核查结果,组织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以及地方电网公司和有关发电企业等单位,按照绿证核发异议
吉林公司吉林热电厂“等容量替代”新建2×350MW热电联产项目智慧管理IMS一体化信息平台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吉林公司吉林热电厂“等容量替代”新建2×350MW热电联产项目智慧管理IMS一体化信息平台采购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303491,招标人为国能吉林热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3月份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目录。截至2025年3月31日,江苏电力市场经营主体共计145791家,其中发电企业1880家,售电公司231家,分布式聚合商33家,独立储能企业46家,虚拟电厂19家,电力用户143582家(一类用户41家,二类用户143541家)。市场经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江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关于发布经营主体目录的公告。文件明确,截至目前,江西电力交易平台注册生效经营主体共计15855家,其中发电企业3956家(直购发电企业239家,非直购发电企业3717家)、电网企业1家、售电公司61家、电力用户11837家。其中本月市场注册(注销)生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拟参与山西电力市场发电企业名单(2025年第六批)的公示。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受理了下列售电公司的注册申请,对售电公司提交的市场注册相关申请材料进行了完整性检验,现将企业名单及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4月22日至2025年5月2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通知-关于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推进计划,文件明确,拟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4月22日,上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2025年5月开展电力现货市场整月结算试运行的工作提示。文件明确,根据上海市
2025年4月15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正式发布《2025年四川电力市场结算细则》(以下简称结算细则)。相较2024年,新版结算细则全面优化结算机制,涵盖发电侧、用电侧、新型储能及资金管理四大领域,为四川电力市场结算提供制度保障。(来源:微信公众号“硕电汇”作者:小硕团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湖北省电力市场结算操作指引的通知。文件明确,本指引适用于2025年湖北省电力市场交易结算工作,包括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执行政府定价的优先发电电量视为厂网间双边交易电量,纳入中长期管理;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市场化采购电量部分与发电企业
淮河能源从单一煤炭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战略转型。4月21日,淮河能源(600575.SH)正式披露重大资产重组草案,拟以116.94亿元对价收购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电力集团89.3%股权。这一交易不仅是安徽省属能源企业深化国企改革的标志性动作,更折射出传统能源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战略转型路径。(来
近日,贵州能源监管办会同贵州省能源局召开重点煤炭企业智能化建设专项监管启动会,就贵州区域专项监管工作进行安排落实。下一步,贵州能源监管办将按照专项监管工作方案确定的监管范围、监管内容和工作安排,督促贵州重点煤炭企业进一步发挥先进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2024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协会会长梁嘉琨,党委委员张宏出席会议。发布会由张宏主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负责同志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报告指出,“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认真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
4月8日,兖矿能源公告称,拟现金收购西北矿业合计26%股权。其中:公司拟收购淄矿集团所持西北矿业15.62%股权、龙矿集团所持西北矿业5.58%股权、新矿集团所持西北矿业2.56%股权、肥城煤业所持西北矿业2.24%股权。本次转让的转让价格为47.48亿元,各现有股东方转让比例及转让价款具体情况如下:兖矿能源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上海能源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煤能源拟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采用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不高于人民币5000万元。截至本公告披露日,中煤能源持有公司451,191,333股A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62.43%
2025年3月31日,国家能源集团通过旗下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重金打造的新主体——国能(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尔多斯能源化工公司”)正式成立。工商注册信息显示,该公司注册资本高达128亿元,业务覆盖煤炭开采、建设工程勘察、发输供(配)电业务等。这意味着,国家能源集团旗下
4月2日,安源煤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江钨控股拟将控股子公司江钨发展持有的金环磁选57%股份与公司所持有的煤炭业务相关资产及负债进行置换,拟置入资产与拟置出资产交易价格的差额由一方向另一方以现金等方式补足。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预计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但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
2025年1-2月煤炭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对比2024年、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从去年全国两会提出“降低2.5%左右”到今年“降低3%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预期目标的变化彰显出我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和力度,也对各行各业产能优化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能源行业的产能优化是涉及国家战略安全
正值煤炭消费淡季,居民用电负荷减弱,电厂轮机检修正酣;叠加新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以及水电出力增强,火电厂负荷普遍回落。在长协煤供应及高库存支撑下,终端仅保持刚需采购,对市场煤“挑肥拣瘦”,在需求无增长的情况下,市场采购需求释放有限。(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董盈)目前,坑口煤价
周一,环渤海港口市场报价以稳为主,个别货源价格小幅松动;下游零星需求压价还盘,高于指数接货意向不佳,市场买卖双方博弈僵持,成交冷清。在高成本、进口煤缺乏性价比优势等因素支撑下,市场主流报价区间暂无明显变动,配煤和混煤价格小幅松动下跌。(来源:鄂尔多斯煤炭网作者:宫海玲)产地方面,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行,市场供需博弈激烈。自年初以来,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实际交易价格仅为670元/吨,较春节期间下跌了91元/吨,较年初下降了100元/吨。这一趋势主要受电煤消费淡季、主产区发运积极等因素影响,社会库
煤炭市场供给端收缩,主产区煤矿增量空间有限;且在安全、环保等多重监管下,煤炭生产释放受限。下游客户刚需采购,终端企业需求偏弱;在成本支撑下,煤价连续半个月走平,保持震荡维稳运行。大秦线检修正酣,若无天气因素影响,下旬,环渤海港口库存会有所回落,优质煤继续保持紧缺状态,支撑着煤价不
煤炭发展迎新“增长极”中煤协预计2028年前后我国煤炭消费总量进入峰值平台期4月9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举行煤炭行业年度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并对2025年煤炭市场走势进行分析研判。面对“十五五”
主产区市场涨跌互现,冶金化工需求有一定韧性,加之站台大户需求稳定,大部分煤矿产销平衡,价格稳定。需求端来看,随着气温回暖,且新能源发电出力逐渐增强,下游电厂耗煤量减弱,对市场煤需求有限;而非电终端企业对原料采购以刚需为主,市场操作较为谨慎。近期,北方沿海地区遭遇持续大风天气,造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5日,建投能源、乐山电力等涨停。此前,建投能源刚刚公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建投能源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2025年一季度,建投能源预计实现净利润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称,预计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约4.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20%。2025年一季度公司生产经营平稳有序,煤炭市场价格进一步回落,影响公司控股火电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同比降低,利润同比增加,来自于参股火电公司投资收益亦同比增加。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14日,建投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17亿元,同比增长20.09%;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81.59%;基本每股收益0.296元。2024年,全国电力供应安全稳定,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煤炭市场价格波动逐渐收窄,价格持续向合理区间回归,火电行业盈利能力进一步恢复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3月,全国煤炭进口量累计为11484.6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0.9%;累计进口金额为93.43亿美元,同比下降22.5%。其中,3月份煤炭进口量为3873.2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6.4%,环比2月份(28天)增长12.7%;煤炭进口额为285660万美元,同比下降30.3%,环比增长1.2%。
环渤海港口市场冷清,仅维持刚需采购,且压价情况较为严重;江内市场询货问价氛围冷清,实际成交有限,贸易商报价暂稳运行。受大秦线春季集中修影响,环渤海港口煤炭调入量有所下降;但上周末,北方港口遭遇大风封航,造成港口库存再次拉起。下游用煤企业采购意愿普遍偏弱,港口调出量同步走低,整体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