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风电、光伏发电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各国正在努力探寻解决之道。西班牙、葡萄牙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典范,用实践证明降低煤电比重、提升系统灵活性对接纳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中国当前以煤为主结构的电力系统,向未来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低碳灵活电力系统转型任重道远。
电源调度灵活性
是接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基础
从电网运行角度看,发电和用电必须时刻保持平衡。在每个时刻,电力系统中电源发出的功率和客户使用的功率需要实时平衡。在实际运行中,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是不断变化的,通过电源环节可控、在控的电力生产来实现。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客观上改变了瞬时平衡的电力系统一直以来沿袭的“以电源的可调度性来满足负荷的随机性”的电力供应模式。尤其是在实现秒级、分钟级的电力实时平衡问题上,对电网调峰、调频,以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国际能源署在《驾驭波动性可再生电源并网》研究报告中指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是接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电源调度灵活性、大容量储能技术应用、扩大电网互联范围、加强需求侧响应是重要的灵活性资源。电源调度灵活性要求各类电源能够在短时间内升降出力,平抑风电、光伏发电出力波动,满足电力实时平衡。其中,煤电机组出力爬坡速度有限,调峰深度普遍不超过50%,需要加快灵活性改造满足调度灵活性要求;水电、抽水蓄能电站、燃油燃气机组响应速度快,能够很好跟踪风电、光伏发电分钟级以内出力波动,是提升电源调度灵活性的重要手段。
逐步降低煤电比重,
提高电源调度灵活性是西班牙、葡萄牙电力系统重要特征
十多年来,西班牙、葡萄牙电力系统中煤电装机基本不增长,在电源结构中占比不断降低,而灵活性电源与风电基本保持同步发展,确保大规模风电高效消纳。
西班牙煤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1136万千瓦逐步下降到2016年底的1000万千瓦,占全部电源装机的比重从21%下降到目前的10%,累计下降11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从36%下降到目前的14%,累计下降12个百分点;水电、燃气燃油电源从2000年底的3238万千瓦增长到2016年底的4951万千瓦,增长1713万千瓦,是西班牙风电装机的2.15倍,具备消纳大规模风电的条件;风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222万千瓦增长到2016年底的2302万千瓦,增长2080万千瓦,与灵活调节电源装机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葡萄牙煤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199万千瓦逐步下降到2016年底的175万千瓦,占全部电源装机的比重从18%下降到目前的9%,累计下降11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从34%下降到目前的26%,累计下降8个百分点;水电、燃气燃油电源从2000年底的874万千瓦逐步增长到2016年底的1084万千瓦,增长210万千瓦,是葡萄牙风电装机容量的2.24倍;风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10万千瓦逐步增长到2016年底的509万千瓦,增长499万千瓦。
依靠电源调度灵活性,西班牙、葡萄牙风电实现高水平利用。2016年,西班牙风电发电量489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为18.6%,占用电量的比例为18.4%,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2124小时。葡萄牙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为23.5%,占用电量的比例为23.1%,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2349小时。2016年5月7日5时至11日19时(共计107小时),葡萄牙电网负荷全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其间风电最大出力达到445万千瓦,同时率超过90%。
推动我国当前以煤为主的结构
系统向低碳灵活的电力系统转型
与西班牙、葡萄牙不同,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近年来煤电高速发展导致煤电装机占比居高不下。全国煤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23754万千瓦逐步提高到2016年底的94259万千瓦,累计增长近3倍。
截至2016年年底,煤电占全国电源装机比重达到64%,而抽水蓄能、燃油燃气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仅为6%,调节能力先天不足。风电、光伏发电富集的“三北”地区电源调度灵活性更低,火电装机比重超过70%,灵活调节电源占比不足4%。火电机组中供热机组装机占比较高,供热期调峰能力仅20%,调节能力差。例如东北地区,目前供热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装机的比重超过一半,冬春季供热期间已多次出现火电最小技术出力超过最小用电负荷的情况,完全没有消纳风电的空间。相比较而言,我国当前电源调度灵活性远低于西班牙、葡萄牙。
未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还将大规模发展。根据国家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碳减排目标,考虑在水电和核电装机放缓的情况下,2030年年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8.8亿千瓦,是2016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3.5倍左右,占全部电源装机容量的比重30%左右,提高约16个百分点。预计2050年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占全部电源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60%。
为确保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并网消纳,当务之急是推动我国当前以煤为主结构的电力系统向未来低碳灵活的电力系统转型。我们应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加快煤炭行业去产能,通过创新我国能源体制机制,加快增量和存量替代,推动新能源在2030年左右成为我国的主导能源,逐步降低煤电在我国电力系统的装机比重,2030年底全国煤电装机控制不超过12亿千瓦,装机比重降至约42%。其次,加快推进存量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进程,扩大目前第一、二批煤电机组改造试点范围,力争2020年底全国实现2.2亿千瓦煤电的改造目标要求,调节能力增加20%~30%。未来煤电机组调节能力超过60%,接近国外先进煤电机组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入市后,价格如何体现价值?”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讨论,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整个电力系统平衡面临新能源保消纳和电网运行保供电的双重挑战,继续恪守全量消纳目标会面临巨大的平衡成本。业内人士表示,让新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的前置条件,标志着储能发展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为充分了解四川储能发展情况,促进其在电力市场中健康发展,四川能源监管
5月29日,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智算云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5-2027年)》的通知(浙制高办〔2025〕38号)。其中指出,聚焦制造、医疗、文化、交通、金融、能源、教育等重点行业,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鼓励使用智算云通过“公共云+API”的模式
近日,为认真总结新版12398投诉举报处理办法落实情况,持续巩固提升“获得电力”优质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民生用电服务突出问题专项监管,贵州能源监管办召开2025年二季度供电服务监管工作例会,贵州电网公司有关部门及所属供电企业、有关增量配网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2025年1-4月12398投诉举
“刘大爷,您这刀闸胶盖都破损了,使用时太危险,您换一个新的,用起来就安全了。”5月27日,国网围场县供电公司利生栈供电所党员服务队员刘国树、王雨在腰站镇边墙山村8组对菜农用电设施进行安全检查,让菜农用上舒心电。据了解,腰站镇坐落在围场县东南,是围场县蔬菜之乡,辖区百姓也是靠着种植蔬菜
端午节临近,为保障辖区内用户用电安全,5月28日,国网三河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市区富达购物中心,开展上门检修服务,为商家送去节日的关怀与保障。“您好,我们是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今天来为您检查一下用电设备,确保节日期间用电安全。”在富达购物中心里一家火锅店门口,供电人员们向店主王先
“感谢供电师傅来我们合作社巡视电器设备,电力供应有保障,秧苗生长更稳定,今年的收益肯定更好。”5月26日,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员工薄胜涛和卢贺宇来到唐山市丰南区大新庄镇庆国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智能育秧苗基地,对配电线路和设备开展安全用电检查。走进庆国水稻种植合作社,只见现场一派忙碌景象,智
在迁西县,有这样一种美食,它承载着五百年的历史记忆,以独特的风味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它就是2013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授予“燕赵老字号”的“刘乐火勺”。5月26日,在迁西县三屯营镇井泉村刘乐商贸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加工车间内,国网唐山市迁西县供电公司三屯营镇供电所员工正在检
遍布各地、十几亿千瓦容量的新能源是如何点亮万家灯火的?它的背后有一个强大而复杂的“光明守护者”——高比例新能源大电网运行控制系统。它是监测、分析、控制电力系统各环节的生产运行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高清镜像”“智慧大脑”和“坚强卫士”,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历经十余年科研攻关、自主研发的
5月19~21日,河南省部分地区迎来今年首轮高温天气。受其影响,河南电网电力负荷迅速攀升。5月21日,河南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较去年同期增长24%。高温大负荷期间,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精益开展负荷及发供电平衡预测,累计安排600万千瓦燃煤机组开机发电,优化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和储能等电源调度。新能
5月27日,贵州省能源局印发关于公开征求《贵州省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验收规范》意见的通知。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后,除满足《电网运行准则》(GB/T31464)要求外,还应满足调峰能力等要求。改造后机组纯凝工况下最小发电出力不超过额定容量35%,热电联产机组在供热期间最小发电出力不超过额定容量40%。详
5月28日,卧龙舜丰达茂旗50万千瓦构网型风电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达茂旗举行。据悉,该项目采用“风电+储能”一体化技术,装机容量500MW,计划2025年底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约18亿千瓦时,可满足65万户家庭清洁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该项目是卧龙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实践。项目依托达茂
“新能源入市后,价格如何体现价值?”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电力低碳保供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讨论,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整个电力系统平衡面临新能源保消纳和电网运行保供电的双重挑战,继续恪守全量消纳目标会面临巨大的平衡成本。业内人士表示,让新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的前置条件,标志着储能发展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为充分了解四川储能发展情况,促进其在电力市场中健康发展,四川能源监管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贵州省黔南高新区这个从磷矿开采起家的老工业基地,凭借单位增加值碳排放强度五年骤降45%,同时工业增加值翻番的硬核指标成功入选。在“富矿精开”背景下,黔南高新区从能源、产业、治理三方面发力,构建起磷及磷化工、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的千亿级
136号文件的发布和实施不仅对新能源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对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文/黄少中中国能源研究会特邀首席专家)01为灵活性调节资源提供更大发展空间新能源上网电价的市场化改革,标志着以市场化方式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迈出关键步伐,将给电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8日,卧龙舜丰达茂旗50万千瓦构网型风电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达茂旗举行。项目规划建设构网型新能源发电系统及配套储能设施,旨在提升区域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推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标杆工程,为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
为进一步推动新型主体参与电力运行调节,充分发挥新型主体在电力系统保供和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浙江能源监管办近日组织召开全省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推进会。浙江能源监管办、浙江省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省电力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电力交易中心负责人,以及新型主体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电
2021年,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百年一遇的极寒天气,电力系统几近崩溃,近500万人陷入无电可用的困境。这场灾难暴露了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在极端天气下的脆弱性。在中国西北的风光资源富集区,另一类矛盾同样尖锐。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青海、甘肃、新疆等省的风光发电利用率在9
如今,随着分时电价调整、电力市场化推进,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市场所面临的营收能力考验全面升级。而这类政策调整的背后,进一步揭示了工商业“源网荷储”的真正内涵和迫切需求。华为再一次站在行业前列,在江苏地区给出了样板方案,让工商业源网荷储真正实现场景落地。收益迎挑战,“源网荷储”成
5月22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虚拟电厂公示结果的通知,江苏销售公司虚拟电厂在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注册生效,这是江苏公司首家投入商业运行的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下平衡电力供需的重要手段之一,虚拟电厂可聚合分布式电源、可调节负荷、储能等各类分散资源,协同参与电力系统优化和电力市场交易
5月28日,中国华电在杭州召开技术监督智能助手发布会,以完全自主研发的突破性成果,向行业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由华电电科院牵头研发的发电领域首个全专业多场景应用的数智产品“华电技术监督智能助手”正式上线,目前已在山东、青海示范落地。该产品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标志着发电领域技术监督工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弃风电量约120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35亿千瓦时;2024年弃风电量约43.5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12.4亿千瓦时,弃风弃电现象依旧严峻。当新能源遇上钢铁洪流,一场“绿色电力的拯救行动”正在湖北上演。弘奎智能旗下“易能宝虚拟电厂”如何让传统高耗能钢厂化身新能
在电力现货市场全面铺开、需求侧管理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虚拟电厂正经历从政府邀约向市场化运营的深刻转型。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虚拟电厂的探索实践,推动其应用场景实现裂变式拓展,在促进能源高效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来源:北极星售电网作者:北极星)2025年5月23
2025年5月10日,工业智能领军企业中能拾贝科技有限公司在广州黄埔盛大举办“廿载智创·拾贝共赢——客户伙伴创新峰会暨20周年庆”活动。本次峰会汇聚了来自政产学研各界嘉宾近200人,线上直播观看数量超10万,获得业内高度关注。这场以“AI+工业智能”为核心纽带、以“生态共建”为价值导向的行业盛会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力规划,应对“不确定性”是其中的关键命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叠加用户侧用电结构变化和大量新型负荷的崛起,源荷双侧不可预测性显著增强,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难以适用,电力系统安全韧性面临的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已逐步显现,“十五
人工智能加速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实践与思考——以华为数字解决方案为例杨永明(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当前,人工智能(AI)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深刻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在能源电力行业,随着通用算力的飞速发展、算法模型的不断进化和行业数据的不断积累,AI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到多
4月14日12时32分,上海风光新能源发电功率首次超400万千瓦,达410.3万千瓦。近年来,上海加快推进城市低碳转型,风光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去年7月28日,上海风光新能源发电功率首次超过300万千瓦。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风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50万千瓦,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20.4%,其中分布式光伏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额创下新高,历史性突破6000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据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我国电网总投资将再创新高,预计突破8000亿元。上下滑动查看全部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以及一系列政策加
新技术涌现让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有了更多可能。(来源:能源新媒文/欧阳昌裕作者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董事、党委书记)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战略构想。2023年7月11日进一步明确“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方面对能源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十五五”和中长期,源侧生产力结构性变化和荷侧形态多元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步从量变向质变过渡,电网发展环境面临重大改变,面对当前新能源大发展、电力保供
导语: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发电、电网和用户构成了一个以源随荷动为核心的调节体系。随着新能源和弹性资源的融入,这一体系正向着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这种转变不仅催生了源荷互动的新范式,还推动了用户侧电力系统的演进,使其形成一种具备自我发电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