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风电、光伏发电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各国正在努力探寻解决之道。西班牙、葡萄牙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典范,用实践证明降低煤电比重、提升系统灵活性对接纳可再生能源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中国当前以煤为主结构的电力系统,向未来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低碳灵活电力系统转型任重道远。
电源调度灵活性
是接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基础
从电网运行角度看,发电和用电必须时刻保持平衡。在每个时刻,电力系统中电源发出的功率和客户使用的功率需要实时平衡。在实际运行中,电力客户的用电需求是不断变化的,通过电源环节可控、在控的电力生产来实现。风电、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客观上改变了瞬时平衡的电力系统一直以来沿袭的“以电源的可调度性来满足负荷的随机性”的电力供应模式。尤其是在实现秒级、分钟级的电力实时平衡问题上,对电网调峰、调频,以及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国际能源署在《驾驭波动性可再生电源并网》研究报告中指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是接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并网、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电源调度灵活性、大容量储能技术应用、扩大电网互联范围、加强需求侧响应是重要的灵活性资源。电源调度灵活性要求各类电源能够在短时间内升降出力,平抑风电、光伏发电出力波动,满足电力实时平衡。其中,煤电机组出力爬坡速度有限,调峰深度普遍不超过50%,需要加快灵活性改造满足调度灵活性要求;水电、抽水蓄能电站、燃油燃气机组响应速度快,能够很好跟踪风电、光伏发电分钟级以内出力波动,是提升电源调度灵活性的重要手段。
逐步降低煤电比重,
提高电源调度灵活性是西班牙、葡萄牙电力系统重要特征
十多年来,西班牙、葡萄牙电力系统中煤电装机基本不增长,在电源结构中占比不断降低,而灵活性电源与风电基本保持同步发展,确保大规模风电高效消纳。
西班牙煤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1136万千瓦逐步下降到2016年底的1000万千瓦,占全部电源装机的比重从21%下降到目前的10%,累计下降11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从36%下降到目前的14%,累计下降12个百分点;水电、燃气燃油电源从2000年底的3238万千瓦增长到2016年底的4951万千瓦,增长1713万千瓦,是西班牙风电装机的2.15倍,具备消纳大规模风电的条件;风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222万千瓦增长到2016年底的2302万千瓦,增长2080万千瓦,与灵活调节电源装机基本保持同步增长。
葡萄牙煤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199万千瓦逐步下降到2016年底的175万千瓦,占全部电源装机的比重从18%下降到目前的9%,累计下降11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从34%下降到目前的26%,累计下降8个百分点;水电、燃气燃油电源从2000年底的874万千瓦逐步增长到2016年底的1084万千瓦,增长210万千瓦,是葡萄牙风电装机容量的2.24倍;风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10万千瓦逐步增长到2016年底的509万千瓦,增长499万千瓦。
依靠电源调度灵活性,西班牙、葡萄牙风电实现高水平利用。2016年,西班牙风电发电量489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为18.6%,占用电量的比例为18.4%,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2124小时。葡萄牙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例为23.5%,占用电量的比例为23.1%,风电利用小时数达到2349小时。2016年5月7日5时至11日19时(共计107小时),葡萄牙电网负荷全部由可再生能源供电,其间风电最大出力达到445万千瓦,同时率超过90%。
推动我国当前以煤为主的结构
系统向低碳灵活的电力系统转型
与西班牙、葡萄牙不同,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近年来煤电高速发展导致煤电装机占比居高不下。全国煤电装机容量从2000年底的23754万千瓦逐步提高到2016年底的94259万千瓦,累计增长近3倍。
截至2016年年底,煤电占全国电源装机比重达到64%,而抽水蓄能、燃油燃气等灵活调节电源比重仅为6%,调节能力先天不足。风电、光伏发电富集的“三北”地区电源调度灵活性更低,火电装机比重超过70%,灵活调节电源占比不足4%。火电机组中供热机组装机占比较高,供热期调峰能力仅20%,调节能力差。例如东北地区,目前供热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装机的比重超过一半,冬春季供热期间已多次出现火电最小技术出力超过最小用电负荷的情况,完全没有消纳风电的空间。相比较而言,我国当前电源调度灵活性远低于西班牙、葡萄牙。
未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还将大规模发展。根据国家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碳减排目标,考虑在水电和核电装机放缓的情况下,2030年年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至少要达到8.8亿千瓦,是2016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3.5倍左右,占全部电源装机容量的比重30%左右,提高约16个百分点。预计2050年风电、光伏发电总装机占全部电源装机容量的比重超过60%。
为确保大规模风电、光伏发电并网消纳,当务之急是推动我国当前以煤为主结构的电力系统向未来低碳灵活的电力系统转型。我们应以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加快煤炭行业去产能,通过创新我国能源体制机制,加快增量和存量替代,推动新能源在2030年左右成为我国的主导能源,逐步降低煤电在我国电力系统的装机比重,2030年底全国煤电装机控制不超过12亿千瓦,装机比重降至约42%。其次,加快推进存量煤电机组的灵活性改造进程,扩大目前第一、二批煤电机组改造试点范围,力争2020年底全国实现2.2亿千瓦煤电的改造目标要求,调节能力增加20%~30%。未来煤电机组调节能力超过60%,接近国外先进煤电机组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天的电网,像人类的毛细血管,把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商厦工厂。上面串联着大量的电力设备(如智能电表),不仅能实现计量计费,还实时传递着电网用电数据与运行状态。如何确保海量设备的稳定运行,实时感知电网运行状态,是摆在眼前的难题。计量设备AI指挥官的诞生,改变了这一困局。计量设备AI指挥
“五一”假期期间,在500千伏上都至承德三回线路的输电铁塔群间,无人机辅助参与的检修现场一派繁忙。国网冀北电力抢抓五一假期黄金窗口,通过无人机技术集成作业,安全护航“北电南送”能源大通道重要枢纽。▲500千伏上都至承德三回线路检修现场(史文军摄)“吊运准备完毕,请高空作业人员做好接收准
2025年5月1日,当五一假期的春风拂过大地,人们纷纷踏上旅途,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然而在张家口坝上地区的1000千伏张家口变电站内,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运检中心运维人员正以特有的方式庆祝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他们放弃假期,坚守岗位,用汗水和责任守护着城市的电力脉搏,诠释着新时代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4月29日,汉星能源200MW/400MWh电池储能项目(一期)在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冯井镇顺利并网交付。该项目旨在提升区域电网调峰能力,促进新能源与储能的深度融合。作为目前安徽省获批在建规模最大的共享储能电站,是安徽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实践。项目交付现场项目概况#x2726;项目占地50.56亩,约337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镇北营子村房屋白墙灰瓦,道路干净宽阔。村北就是角山长城。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登长城、参观村史馆、品农家饭、采摘大樱桃。4月25日,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孟姜镇供电所所长孟令楠和员工徐东泽、曹洪利来到北营子村,检查为该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并义务为民宿、餐馆等用电量
2025年4月29日,为确保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抢抓五一窗口期,对500千伏上承三线展开全方位综合检修。同时针对其余线路保电工作,采用无人机+特种车辆+全景平台三维立体巡检模式,投入6架智能无人机、3台特种作业车及24小时输电全景平台,构建起空天地一体
近期,我国南方地区进入汛期,广西、广东分别于4月1日、4月15日全面进入汛期。4月18日以来,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过程,广东、广西、贵州等地部分区域降雨量较大,伴有强对流天气,给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供应带来挑战。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投入万余人、应急发电车94台、应急发电机54台开展抢修复电和保供电工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新能源占比持续攀高。截至3月底,浙江光伏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同比增长41%,占电源总装机近三分之一。这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也让电网调度运行面临新压力。国网浙江电力调控中心值长詹文达介绍,海量新能源接入主要带来三大难题:一是“用不完”,尤其是节假日期
近日,华东能源监管局组织召开“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接入工作推进会”,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安徽省电力公司发展部、营销部、调控中心相关负责人参会。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新能源并网接入的最新通知要求,分析辖区新能源项目并网现状,重点协调解决并网流程中的堵点问题,要求电网企业进一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南网科技披露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减少37.5%,主要受履约周期影响。截至一季末,在手订单约9.5亿元,较为充足。一季度中标两个较大规模的储能项目:江苏惠然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和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
技术驱动、机制护航,助力破解电网灵活调节难题——《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解读一、政策背景和市场环境为贯彻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指导和规范全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运营管理,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能源电力安全供应,国家发展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30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调整我省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其中调整峰平谷时段划分,取消12月、1月尖峰电价,将7、8月尖峰电价时长由2小时调整为3小时,并根据气温情况建立灵活尖峰电价机制。调整后的尖峰时段为7、8月的13:00-14:00,21:00-23:00。其他月份连续三日最高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山西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年报》,其中显示当前山西注册独立储能企业16家,在批发市场结算均价441.42元/兆瓦时,远远高于其他发电种类的结算价格。截至2024年底,山西电力交易平台在册经营主体20202家,其中直调发电企业627家,售电公司452家,电力用户19
近日,国家电投2025年5GWh储能系统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重磅揭晓,天合光能旗下天合储能凭借领先行业的技术实力与全场景交付能力,在标段一(集中式储能系统)和标段二(组串式储能系统)中强势入围,共计收获600MWh优质订单。天合储能聚焦储能核心技术突破,积极拓展全球市场,精心构建从电芯到
近日,河北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牵头编制的《雄安新区绿色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经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批准正式发布实施。《标准》涵盖了绿色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运维三大环节,为雄安新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维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标准》详细规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30日,浙江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印发《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试行)》,首次系统规范虚拟电厂主体注册、能力认证、变更退出等运营管理全流程,《细则》共11章49条内容,明确了虚拟电厂的定义、准入条件、运营规则及责任分工,构建了涵盖注册接入、能力认证、市场交易、保供
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项目接入系统专题技术咨询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5-3-021)项目所在地区:湖南省,岳阳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湖南岳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大压小”项目接入系统专题技术咨询服务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自筹,招标人为华能湖南岳
甘肃风光资源富集。近年来,甘肃省紧抓机遇,发挥“风光”无限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扎实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立足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基地”发展定位,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
2025年4月30日,中广核新能源云南麻栗坡县100兆瓦/200兆瓦时新型共享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储能方案和构网型技术路线,是云南省第一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将进一步推动云南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构网型技术的推广。项目投运后,年放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
4月30日,湖南省能源局组织召开全省新型能源体系及新型电力系统工作推进大会。会上发布了湖南省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成果,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省级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指标体系建设。会上,湖南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国网湖南经研院分别介绍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
4月14日12时32分,上海风光新能源发电功率首次超400万千瓦,达410.3万千瓦。近年来,上海加快推进城市低碳转型,风光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升。去年7月28日,上海风光新能源发电功率首次超过300万千瓦。截至今年3月底,上海风光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550万千瓦,占全市总装机容量的20.4%,其中分布式光伏
推进新一代煤电高质量升级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勇平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部署新一代煤电转型升级工作,通过“锚定战略目标、健全指标体系、坚定攻关路径、配套保障政策”四个方面,
2024年,我国电网投资额创下新高,历史性突破6000亿元,同时国家电网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据中电联统计与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2025年,我国电网总投资将再创新高,预计突破8000亿元。上下滑动查看全部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智能电网建设,以及一系列政策加
新技术涌现让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有了更多可能。(来源:能源新媒文/欧阳昌裕作者系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董事、党委书记)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战略构想。2023年7月11日进一步明确“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
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在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经济-低碳供应、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等方面对能源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十五五”和中长期,源侧生产力结构性变化和荷侧形态多元化对电力系统的影响逐步从量变向质变过渡,电网发展环境面临重大改变,面对当前新能源大发展、电力保供
导语: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发电、电网和用户构成了一个以源随荷动为核心的调节体系。随着新能源和弹性资源的融入,这一体系正向着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这种转变不仅催生了源荷互动的新范式,还推动了用户侧电力系统的演进,使其形成一种具备自我发电及
以民智为钥启能源新篇——国家能源局2024年建议提案办理全景透视以建议提案办理为重要抓手,将人民智慧转化为发展动能;以制度创新破解行业难题,用务实举措回应民生关切。2024年,面对718件沉甸甸的建议提案,国家能源局以谋在深处、干在实处的有力担当,交出了一份“办结率100%、问题解决率近九成”
2024年,我国储能领域步入关键的标准化发展阶段。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首次突破百吉瓦,达到137.9GW。2024年新增投运新型储能43.7GW/109.8GWh,同比分别增长103%和136%。在这一蓬勃发展的产业态势下,储能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显得尤为关键。经不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这是继2021年燃煤发电全面市场化改革后又一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新能源电价全面迈向市场化,对新能源发电行业及电力
关于西北地区煤电转型的分析与研究黄少中1nbsp;汤泰1nbsp;孙沛2nbsp;张葵叶1nbsp;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nbsp;2.西北电力设计院)一、研究背景与意义当前,世界能源结构已经进入油气为主的发展阶段,我国受资源禀赋和基础设施惯性等因素影响,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
12月4日,全联新能源商会在京举办“第十八届中国新能源国际论坛暨展示(NEX2024)”,落基山研究所电力系统与可再生能源部门主任刘雨菁出席主论坛并以《全球电力系统转型趋势》发表精彩演讲。刘雨菁分享了对全球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深刻见解。她指出,全球已达成共识,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核心在于提高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