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现在国内汽车动力回收产业刚刚起步。2015年,报废动力电池累计为2万~4万吨,对应的电池回收率仅为2%,以现在的回收产能根本无力负担2020年预计的12万~17万吨的报废电池。因此,在回收利用管理制度建设、先进技术创新、模式探索、标准体系构建等方面存在的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现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主要问题
1)废旧汽车动力电池拆解工序复杂且具有安全隐患
由于国内动力电池在尺寸及结构规范尚没有统一的可依据的法规,现在国内各电池厂家属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电池系统设计完全不同使得无法采用同一套拆解流水线适合所有的电池包和模组,导致电池拆解时极为不便。如果要进行自动化拆解,那面对现在大小不一,形状不一的电池包及模组,需要对生产线的灵活性有很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处置成本过高。现国内基本都是靠人工拆解,工人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电池回收过程效率,同时由于电池包本身具有高能量,可能会发生短路、漏液等各种安全问题,进而可能造成起火或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需要企业仔细研究电池包拆解过程中安全及效率的问题。
2)产品一致性差且剩余寿命及电池状态无法系统评估
废旧汽车动力电池在重新进行梯次利用时必须经过品质检测,将电芯分选分级,包括安全性评估、循环寿命测试等,将电芯分选分级,再重组后才可以被再利用。但是如果动力蓄电池在服役期间没有完整的数据记录,再利用过程进行电池寿命预测时,准确度可能会下降,电池的一致性无法保障,同时测试设备、测试费用、测试时间、分析建模等成本都会增加。由于不同电池的内阻特性、电化学特性、热特性相同,电池的不一致性和可靠性可能也无法保证,如果一些存在问题的电池在筛选过程中没有被检验出来,而再次被使用,会增加其他整个电池系统的安全风险。所以,如何做到快速无损准确的检测,是该种情况下梯级利用的关键所在。
近日,国家发布了GB/T32690《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于管理系统技术规划》,法规将新能源汽车运行数据收集及监控列入为企业强制要求,未来推广执行后将会弥补这方面的数据空缺。
3)系统集成技术不成熟
由于电芯之间的连接通常都是激光焊接或其他刚性连接工艺,难以做到无损拆解,动力蓄电池梯级利用时最合理的是拆解到模组级,然而不同批次甚至不同厂家生产的电池模组,要实现在同一系统中混用,需考虑并解决以下系统集成技术:分组技术:根据材料体系、容量、内阻、剩余循环寿命等参数重新对电池模组进行分组并建立数据库。分组参数设定要合理,若参数设定区间过大,模组离散性大,成组为系统后,对系统性能和寿命影响大;若参数设定区间过小,分组过于严格,会导致可匹配的模组少,系统集成困难。系统柔性设计:设计系统结构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模组可能具有的尺寸、重量和串并联数,所以设计时应该是在空间上有很大的弹性,以兼容不同的模组,固定方式既要考虑紧固性和可靠性,又要考虑弹性和便于快速装卸。
4)回收利用经济性欠佳
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前必须先进行预处理,包括放电、拆解、粉碎、分选。拆解之后的塑料和金属壳体可以回收,但代价高昂:因为残余电压仍然高达数百伏(不包括18650电池),有一定危险;电池壳体为了安全需要,封装为不可自拆卸的形式,打开颇费功夫。就预处理环节而言,肯定是赔本买卖。
就算是锂电池,正极材料也是五花八门,主流的就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磷酸铁锂等。用酸碱溶液浸出,然后再经过多种化工程序,对金属氧化物进行萃取。但这些氧化物的成分萃取条件不同,混合液更为棘手。事先按照正极材料对电池分类,成本也不低。回收正极金属,已经是电池回收行当中最有利可图的一个环节。但是程序太过复杂,会算账的企业都对之却步,除非金属价格高到2011年的份儿上。现在大宗商品和有色金属、稀土产品价格都在低谷徘徊,用这些方法回收金属相当不划算,更别提事后麻烦更大的废液处理。照目前的技术水准,单只废液处理一项,就足以吃掉可怜的回收金属收益。而负极材料都是石墨(硅电池只是试验室规模),该材料太便宜,只能做丢弃掩埋处理。幸好石墨本身并不污染环境,只占用空间。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没有公司会主动投入回收产业。
总结:国内动力蓄电池品种繁多,电池构造复杂且没有固定标准,造成拆解回收工艺复杂,回收成本高,企业缺乏回收热情,难以形成产业化经营,且重组技术手段不成,加之政府缺乏监管及鼓励政策,动力蓄电池回收面临极大困难。
二、回收产业发展方向及趋势
1.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奖罚需分明
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规范行业和市场秩序,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及其配套《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今年以来,政府部门着力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的研究制定工作,该《办法》的制定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理念,立足于对动力蓄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办法》涵盖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回收、梯级利用、再生利用等相关阶段,明确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汽车生产企业、梯级利用企业以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等承担各阶段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相关责任。目测这也是为了以后强制性监管作准备,在环保这个基本国策的前提下,没有哪个企业敢触高压线,哪怕只是应付监管将废旧电池在仓库堆放起来,也能避免在无监管状态下的大规模二次污染。
2.急需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对退役动力蓄电池的残余价值评估、健康状态评价等关键技术还不成熟,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环节相关技术研发相对滞后,需行业专家协同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攻坚克难,突破技术难点。比如在电池拆解方面,需要进行柔性化的配置,将拆解流水线进行分段细化,针对不同的电池pack,在制定拆解操作流程时,要尽可能复用现有流水线的工段和工序,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重复投资。同时,需要完整记录动力蓄电池在服役期间运行数据,梯次利用的厂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建立电池模组的寿命模型。
现动力电池回收急需技术标准,电池容量达到需要进入回收程序,何种程度可以进入下一阶梯利用,何种程度不能再进行梯次使用,都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以参照,这需要政府层面建立相关规范和标准。更深层次,如果以后将动力电模组的外形尺寸,内部结构作一个较为统一的法规规范,那将为下游电池回收产业节约庞大的支出,也将进一步降低梯次使用的电池成本,为自动化电池拆解创造了可能,对电池回收产业推进有极大的帮助。根据小道消息,目前这方面法规在酝酿中,不知是否会很快发布并实施。
3.建立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寻找盈利点
对于动力电池回收,只有不停钻研技术,提高金属冶炼效率及降低成本,如果产生规模效应,在国家的补贴和扶持政策下能够站稳脚跟,那以后还是可以大有可为的。
对于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衍生产品,客户在知情的情况下,会对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等心存疑虑,产品的推广会存在一定的阻碍。在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方面,要充分考虑客户的现状和诉求,多种商业运作方式相结合,在充分帮助客户获利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利益。可充分借鉴其他行业的一些成功经验,如分期付款、分时租赁、盈利后结算、托管运营、甚至免费供货(靠后续增值服务)等,探索梯次利用方面的有效商业模式。
总结:目前国内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运营模式总体还处于摸索阶段,现在急需政府介入,在制定政策和建立标准体系上引导企业逐渐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也需要产业上下游一起成立产业联盟,建立健康的产业链,寻找可行的盈利点。
三、借鉴日本的经验
直到今天,日本没有针对动力电池的专门法规。但日本环保法规(《资源有效利用法》、《节能法》与《再生资源法》)明确的情况下,没有理由单独为动力电池制订一部法律,况且法律本身也不能解决技术问题。
日企在新能源车领域起步比我们早十几年,丰田的普锐斯诞生于1997年。按照日本人极其重视垃圾回收(全国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推理,日本应在新能源车诞生5年内建立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链,但实际上并没有。即便对于丰田而言,回收镍氢电池(混动车用动力电池),同样面临无利可图的困境。
日本直到2011年才在本土启动回收镍氢电池项目的。在本土,丰田与住友金属合作,借助后者世界一流的高纯度提取技术,丰田实现了混合动力车动力电池中镍的多次利用,该项业务可回收电池组中50%的镍;同时丰田化学工程和住友金属矿山配置了每年可回收相当于1万辆混合动力车电池用量的专用生产线;而2012年,本田则与日本重化学工业公司合作做了类似的事情。不过,本田回收项目可以回收超过80%的稀土金属,用于制造新镍氢电池。在几年前,混合动力车电池中回收的镍只能用来生产不锈钢。随着高精度镍提取及分离技术的发展,现在回收的镍可以用来生产新电池。丰田已经将镍回收利用技术推广到海外工厂。
回收电池虽然是责任所在,但日企也是依靠回收金属(包括对日本来说极为宝贵的稀土元素)作为回收产业驱动力。
在欧洲,丰田则表现出更积极的态度,这与欧洲更为苛刻的环保法规有关。丰田去年宣布,实现对混动车电池100%的回收目标,之前回收率91%。丰田同时延长SNAM公司(法国)、优美科(Umicore)集团(比利时)合作关系,由后两者分别对镍氢电池和锂电池进行回收。而丰田(含雷克萨斯)自2000年起,已经在欧洲累计销售了85万辆混动车,比目前我国的新能源车车保有量还要大。同时,为了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避免处理高峰的产能限制。丰田还推进动力电池梯次利用项目。去年,丰田将凯美瑞混合动力车的废旧电池用于黄石国家公园设施储能供电。日产也与住友合作,利用电动车聆风的废旧锂电池开发蓄电池系统,作为太阳能发电的辅助储能系统,用于在夜晚和光照不足天气下的独立供电。住友商事与日产合资成立的4REnergy公司,以电动车EV废旧锂电池的商业再利用为目标,其公司成立5年来,已经成为商业上最成功的锂电池回收企业。
总结:
从日本的经验可以看出,日本企业是借助专业的回收冶金公司或者拥有先进电池回收企业的技术,将废旧电池中的提炼金属化为新的回收产业的驱动力。如果国内也能通过一些优惠政策或者以合资的方式吸引国际上先进公司大规模投资,哪怕出卖一些经济利益,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缓现在国内电池回收的困境。不然大型汽车集团在2020年,得修建极其浩大的仓库才能避免厂区被回收的废旧汽车动力电池淹没。
文献参考:
[1]黄耀鹏.动力电池产业大发展回收的技术路线不成熟
[2]祝叶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助跑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3]王攀.我国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建议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五矿新能公告公布了关于与丰田等设立合资储能企业的进展。五矿新能表示,拟出资1500万元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明和产业(上海)有限公司(简称“明和上海”)、湖南云储循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储循环”)设立湖南云储斯蔚普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
LG新能源4月29日宣布,与法国环境服务商Derichebourg成立电池回收合资企业,将投建电池回收工厂。按照计划,两家公司在合资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各为50%,电池回收工厂选址于法国北部瓦兹河畔布吕耶尔,预计2026年动工,2027年投产,年处理能力超2万吨。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兴起,动力电池回收正逐渐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再生利用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显示,项目主要回收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报废光伏机组、风机叶片等,项目建成后年梯次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1万吨、拆解破碎废旧锂离子电池2万吨,拆解报废风电、光伏机组2万
4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22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据悉,日前上海市与丰田汽车达成合作意向,丰田汽车将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以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丰田汽车将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公司,建设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以及丰田先进动力电池生产能力。按照协议约定,双方还将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合作、智能驾驶、氢能、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再利
内忧外患、出海突围、融资并举已成企业生存现状的关键词。更长远地看,化债、融资也将带来新的财务隐忧。3月25日消息,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哪吒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在本次债转股供应商名单之列。而本次债转股是哪吒面对
3月21日,天津市静海区政府在北京举办“大美静海循环子牙”2025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推介会,并与巴特瑞科技举行战略合作签约。此次子牙经开区与巴特瑞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将强化双方在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产业集聚优势,是“技术+平台+政策”三重优势的叠加,将有效推动子牙经开区建成全国动
3月20日,格林美发布《第七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此次会议的审议通过了多项重要议案,对公司管理层进行了调整,总共涉及到23位高层的任命。01重量级的内部调整作为锂电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格林美此次调整或将对其未来发展战略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次调整中,格林美决定聘任许开华先生
3月10日上午,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战略投资湖北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在武汉隆重举行,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长江产业集团湖北生态公司签署股权投资合作协议。湖北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出席活动。项目签约活动中,副区长王海兵代表区政府与湖北生态公司签订《共建全国大宗固废循环利用基地战略合作协议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已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今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会议指出,全面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能力水平尤为重要,要强化全链条管理,着力打通堵点卡点,构建规范、安全、高效的回收利用体系。近日,国轩高科与晋景新能就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要下硬功夫——从两会“热词”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路径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直击新能源等领域发展痛点,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已实现全球领先。但技术同质化、低价格竞争等“内卷”现象
电池回收势在必行,产业“拐点、洗牌、破圈、谋变”等问题正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2472万辆。7月,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首破50%。种种数据表明,新能源车正在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而伴随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的除了“安全焦虑”“里程焦虑”“补能焦虑”,还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在快速成长,回收企业正在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保持核心竞争力。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也在快速成长。此前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给回收行业带来极大热度,资本随之大量涌入。潮水退去,面对动力电池退役潮来临而回收利用率不高的现状,《中国能源报》记者
有业内人士表示,废弃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相关政策标准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将加速步入快车道。(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ID:cnenergy作者:姚美娇)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需求也日趋
9月6日,蜀矿环锂公司10万吨/年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一期在射洪市锂电产业园正式投产。项目分三期进行建设,主要产品为电池级硫酸镍、电池级硫酸钴、电池级硫酸锰和电池级碳酸锂。据了解,蜀矿环锂是蜀道新材料旗下专注电池回收业务的公司,而蜀道新材料的背后则是四川路桥和路桥集团两家国资企业。
7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资源循环利用能力不断增强,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稳步提高。2023年1月份-5月份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11.5万吨,超过去年全年总量。陶青还在会上表示,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不
BRS2023|中国国际动力电池回收峰会ChinaInternationalPowerBatteryRecyclingSummit2023October26-27,2023Shanghai,China会议语言:中英双语(提供同传)关于BRS2023峰会在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以及“欧盟电池最新法案”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2022年以来开始升温,资本
在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以及“欧盟电池最新法案”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2022年以来开始升温,资本、车企、电池生产商逐渐涌入电池回收赛道,电池回收企业更是成为了合作中的“香饽饽”。国家溯源管理平台预测数据显示,未来3-5年,我国动力电池平均每年退役量将达到20-
“当前,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动力电池行业,都深受非法回收乱象困扰,正规回收拆解企业获得的资源有限,亟待集合力量共同发展。”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富宝新能源锂电供应链协同发展峰会上,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高延莉向《中国能源报》记者“吐槽”。中汽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
北极星固废网获悉,3月1日,旺能环境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旺能城矿与安徽巡鹰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深化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协同合作。备忘录有效期为2023年2月28日-2025年12月31日。本次与安徽巡鹰签订合作备忘录,有助于双方充分利用各自的产品优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日,旺能环境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浙江旺能城矿科技有限公司与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为发挥双方的资源、技术等优势,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双方共同签订此合作备忘录以深化紧密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协同合作。
目前动力电池退役潮仍未到达爆发期,行业存在过热风险。材料循环利用的价格基本上与矿山开采原材料形成价格倒挂;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在20万吨左右,但目前的规划建设产能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仍存在“小作坊”与“正规军”间的货源之争,部分非正规企业抢夺货源,不正当竞价扰乱了市场有序竞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液流电池企业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宣布完成A轮融资,获得兴湘资本的数千万元投资方,资金将用于产能扩张、原材料采购等。据悉,银峰新能源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事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研发、制造与应用,目前在长沙设有总部研发中心,另外在宜春、商洛、古丈、娄底等地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局旗下企业陕西金州汇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安康高新区6MW/24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工程EPC总承包招标公告。项目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本项目规模为6MW/24MWh,分为6个1MW/4MWh的独立子站,拟采用模块化全钒液流储能装置,每个1MW/4MWh子站系统由8个
日前,西澳大利亚州能源开发商Sy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部署的2GWhCollie电池储能项目中的640个电池组已经安装完毕。电池组和逆变器的安装工作于2024年10月初启动,该项目于2024年3月在退役的Collie燃煤发电厂原址上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接入西南联网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宁夏电投发布了关于永利中卫3GW光伏基地项目300MW/600MWh储能电站EPC招标的答疑,其中明确投标人编制第三年通过增容方式满足原直流侧200MWh,首年连续充电时间不小于2小时。另外方案要求BMS使用被动均衡方案,且投标方许提供3个储能场站对应的3套EMS系统。原文如下:宁夏电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在慕尼黑Intersolar展上,保加利亚储能企业IPS正式发布大储能系统#x2014;EXERONX-BESS8。据了解,目前EXERONX-BESS的系统容量有5MWh和6.5MWh两种,但在eesEurope上展示的为最新一代产品,具8.1MWh容量,在标准的20英尺集装箱式外形尺寸内集成了4MW逆变器。X-BESS8采用全自主研发的、
在全球能源转型及“双碳”战略推动下,我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迅猛增长,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储能行业电力储能装机累计规模突破百吉瓦大关,达到137GW。然而,安全事故频发成为行业痛点;据相关统计,2024年全球储能电站火灾事故超80起,其中热失控占主因的75%。传统储能温控系统存在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5月,据相关报道孚能科技新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储能系统专利引发行业关注,涉及一种热能自适应循环燃料电池电堆结构。旨在提升燃料电池性能一致性及寿命,专利名为“电池箱体及电池包”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包,是电池箱体中隔板设置在下箱体内,通过紧固上盖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上海长兴岛10MW/20MWh用户侧储能项目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启动建设。此次启动建设的储能电站由4套储能系统、4套预制仓、4台升压变组成,建设工期约5个月。在电网电力供应充足且价格较低时,储能电站可通过功率转化系统将电网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存储到储能电池中;当电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9日,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新能源有限公司杭锦旗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储能部分PC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联合体以0.62元/Wh预中标。该项目为鄂尔多斯市1030万千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的第一批子项目,于2024年8月取得备案,项目建设额定容量为1000MW,配置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国中车发布公告,公司及下属企业在近期(主要为2024年12月至2025年5月)签订了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为547.4亿元,占2024年营业收入的22.2%。中国中车及其下属企业签订了6项重大合同,金额超过100亿元的重大合同有3项。其中有一项包含储能设备,中国中车下属企业与
开工又中标,近期,中国电建喜讯连连,连续中标、开工多个项目,新能源、水利设施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为公司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战略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开工大吉江苏连云港抽水蓄能电站开工该项目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实施项目,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建设4台30万千瓦机组。建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