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7-05-25 14:30来源:中国能源网作者:王旭辉关键词:背靠背联网工程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换流站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5月25日,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开工。该工程总投资64.9亿元,输送总容量500万千瓦,2016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计划2018年建成投运。工程将新建宜昌、恩施2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宜昌换流站位于重庆与湖北500千伏联网线路北通道上,落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境内,安装2×125万千瓦柔性直流单元,额定直流电压±420千伏,电流1500安;恩施换流站位于重庆与湖北500千伏联网线路南通道上,落点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境内,安装2×125万千瓦柔性直流单元,额定直流电压±420千伏,电流1500安。
建设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是贯彻中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充分发挥电网投资在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对于促进我国电力和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工程建成后,川渝电网和华中东四省电网将实现异步互联,国家电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构建西南电网上迈出关键一步,能够从根本上解决500千伏跨区长链式电网存在的稳定问题,有效降低特高压电网“强直弱交”带来的结构性风险,简化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策略,提高电网运行灵活性和可靠性。同时,为下一步加强西南、西北不同资源类型电网互联,构建西部送端大电网奠定基础。
我国西南地区水电资源丰富,总量约占全国一半以上,但开发利用程度总体不高。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建成后,渝鄂断面送电能力将从目前的260万千瓦提高至500万千瓦,大幅提高川渝电网与华中东部电网间的互济能力,有利于缓解“弃水”矛盾,促进西南水电开发和大规模外送,改善东中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和大气环境质量,推动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据介绍,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将应用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420千伏)、单体换流单元输送容量最大(125万千瓦)的柔性直流技术,是我国柔性直流技术发展的新突破。同时,采用柔性直流技术,还将大大降低工程土地占用面积,大幅节约土地资源,有效提升工程综合效益。
此外,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可有力带动电工装备产业等发展,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数据显示,该工程投资达64.9亿元,有利于改善供给侧结构,化解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带动电工装备等相关产业投资41亿元,拉动GDP增长,推动我国能源转型升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闽粤联网工程将在福建省内新建1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通过两回500千伏交流线路,分别接入福建东林和广东嘉应500千伏变电站。该工程输送容量200万千瓦,计划于2022年建成投产。
12月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关于闽粤联网工程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20〕1824号),标志着闽粤联网工程获国家核准,距离2022年投产的目标更进了一步。在工程规划和前期过程中,闽粤两省电网公司通力合作,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最终按期完成了闽粤联网工程核准工作。据了解
9月1日-5日,国家优质工程奖专家组对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开展了国家优质工程现场复查,并给予高度评价。国家优质工程奖由中国施工企业协会主导,代表建设工程领域国家级综合性最高质量的优质工程奖项。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于2019年5月16日竣工投运,工程共采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7)中的9
渝鄂柔性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北通道换流站近日投运。此前,6月24日凌晨,该工程南通道换流站已投运,因此北通道投运标志着该工程全面投运。据了解,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于2016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工程投资64.9亿元,于2017年5月25日开工建设。该工程分为南北两个通道,在位于渝鄂断面九盘-龙泉
6月24日3时07分,湖北电力检修公司对±420千伏施州换流站完成调试操作,西南电网送华中电网15万千瓦功率运行正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的渝鄂柔性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正式投入运行,重庆与湖北电网、川渝与华中电网通过该工程成功异步互联。渝鄂柔性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于2016年12月26日通过国家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工程——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换流站近日完成试运行,同时,北通道进入调试阶段,这表明该背靠背工程将于近期投运。回顾我国背靠背工程的建设历程,从灵宝背靠背工程、黑河背靠背工程到高岭背靠背工程、鲁西背靠背工程,再到即将投运的渝
25日下午,随着最后两台超级变压器安全抵达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换流站,这一重要输电工程顺利完成全部13台超级变压器的运输任务。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输电电压±420千伏,输电容量500万千瓦,为我国又一领先世界的重要输电工程。这一工程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的南通道换流
8月28日,在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换流站主变区,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员工开始第一台联接变压器附件安装工作,该站电气安装进入攻坚阶段。自今年5月以来,面对一项项施工挑战,该公司技术人员创新攻坚,勇攀柔性直流输电施工技术高峰,确保工程按节点和计划顺利推进。阀塔子模块吊装。彭怀胜
8月26日14时10分,经过4天长途运输,首台单重318吨的超级变压器成功从恩施运抵位于咸丰县高乐山镇杉树园村的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换流站。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联网能力最强的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工程,其输电电压为420千伏,输电容量为500万千瓦,
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今天启动大件运输,运输的联结变压器共有13个,每台重达318吨,运输车辆是车轮多达144个的巨无霸。整个运输里程长达113公里,一次往返需花费6天时间。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能源战略布局关键工程及国家投
4月18日获悉,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为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研发制造的500kV40MVA站用变压器通过全部出厂试验,产品的各项性能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和技术协议的要求。本项目变压器型号为S11-40000/500,具有容量小、电压等级高、设计制造难度大等因素。为保障产品的可靠性,技术人员通过吸取同
9月1日-5日,国家优质工程奖专家组对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开展了国家优质工程现场复查,并给予高度评价。国家优质工程奖由中国施工企业协会主导,代表建设工程领域国家级综合性最高质量的优质工程奖项。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于2019年5月16日竣工投运,工程共采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7)中的9
渝鄂柔性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北通道换流站近日投运。此前,6月24日凌晨,该工程南通道换流站已投运,因此北通道投运标志着该工程全面投运。据了解,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于2016年12月获国家发改委核准,工程投资64.9亿元,于2017年5月25日开工建设。该工程分为南北两个通道,在位于渝鄂断面九盘-龙泉
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工程——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换流站近日完成试运行,同时,北通道进入调试阶段,这表明该背靠背工程将于近期投运。回顾我国背靠背工程的建设历程,从灵宝背靠背工程、黑河背靠背工程到高岭背靠背工程、鲁西背靠背工程,再到即将投运的渝
25日下午,随着最后两台超级变压器安全抵达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换流站,这一重要输电工程顺利完成全部13台超级变压器的运输任务。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输电电压±420千伏,输电容量500万千瓦,为我国又一领先世界的重要输电工程。这一工程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的南通道换流
8月28日,在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换流站主变区,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员工开始第一台联接变压器附件安装工作,该站电气安装进入攻坚阶段。自今年5月以来,面对一项项施工挑战,该公司技术人员创新攻坚,勇攀柔性直流输电施工技术高峰,确保工程按节点和计划顺利推进。阀塔子模块吊装。彭怀胜
8月26日14时10分,经过4天长途运输,首台单重318吨的超级变压器成功从恩施运抵位于咸丰县高乐山镇杉树园村的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换流站。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联网能力最强的柔性直流背靠背输电工程,其输电电压为420千伏,输电容量为500万千瓦,
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今天启动大件运输,运输的联结变压器共有13个,每台重达318吨,运输车辆是车轮多达144个的巨无霸。整个运输里程长达113公里,一次往返需花费6天时间。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实施西部能源战略布局关键工程及国家投
4月17日下午,国家电网公司直流部副主任余军在咸丰主持召开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现场协调会。县领导张志奇参加会议。余军一行首先赶赴杉树园村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南通道)工地与业主项目部、工程设计单位、监理项目部、施工项目部代表及工程相关专家、技术人员交流,了解现场四通一
国家电网公司2016年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第一批设备公开招标(招标编号:0711-16OTL02812002-12008、12010-12017)中标候选人公示活动已经结束,涉及换流阀、电抗器、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交流穿墙套管、断路器、互感器等。现将中标人名单公告如下。请成交人按照附件一:《中标(成交)通知书领取说明》领
2016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发改能源〔2016〕2754号),核准建设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在渝鄂断面现有九盘龙泉、张家坝恩施500千伏输电通道上,新建2座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每座换流站建设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目前,汕头海上风电潮阳登陆点集中送出项目(陆上部分)正在有序推进。该项目于去年12月启动建设,选址在潮阳区海门镇滨海地区,对接汕头主要海上风电场的风电集中接入。计划总投资约90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项目核准、用地批复,正全面推进前期工作,计划今年6月份正式动工建设。
2月10日,在“十四五”重点工程±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渝北换流站内,300余名作业人员分布在各个作业点,井然有序开展交流场GIS套管、直流场PLC电抗器等设备的安装、二次调试等工作。自2月4日以来,渝北换流站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已全面复工。作业人员在渝北换流站直流场安装平波电抗器
1月28日至2月4日,春节假期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达19.37亿千瓦时,日均送电2.42亿千瓦时,实现了新春“开门红”。春节假期,新疆部分区域迎来强降雪天气,对电网设备运行带来极大挑战。为确保疆电外送通道节日期间平稳运行,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增加设备巡视频次,利用数字化换流站平台
2月6日,“疆电入渝”工程新疆送端站——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正式复工。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该工程是新疆首个春节假期后复工的输变电工程,目前已经进入建设冲刺阶段。目前,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电气安装进度达56%。2月6日,首批返岗的60名管理和施工人员已经通过安全准入考试入场
1月21日,宁夏发布《2025年自治区本级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其中包括其中包括多个电网项目: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宁夏西岭750kV输变电工程建设750千伏变电站一座,容量630万千伏安,线路737公里。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宁夏烽燧750kV输变电工程建设750千伏变电站一座,容量300万千伏安,线路115公里。国
1月16日,宁夏最长室内GIS主设备在中宁换流站安装完毕。GIS设备是指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国际上称为“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InsulatedSwitchgear),简称GIS。该站GIS设备主设备全长500米,目前是宁夏最长室内GIS设备。“宁电入湘”工程,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
近日获悉,由国网安徽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制定的电力行业标准DL/T2828-2024《换流变压器隔声罩技术条件》获国家能源局批准并发布。为响应生态环境部要求,落实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多批次开展换流站噪声超标滚动治理工作,在换流站噪声治理中广泛应用隔声罩。然而在实际应用中,
2024年12月30日,上海±500千伏华新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综合改造工程完工,来自三峡的清洁水电更加安全稳定地汇入上海电网,为上海电网迎峰度冬提供更为可靠、充沛的清洁能源。华新换流站是宜华直流的终端站点,自2006年投运以来累计接收电量近1900亿千瓦时。随着运行年限增长,该站设备老化、直流
12月18日,新疆巴里坤县的茫茫雪原上,凛冽的寒风吹起地面的积雪。在冰天雪地之中,±800千伏巴里坤换流站建设现场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目前,该站已有6台换流变压器一次设备安装完成。巴里坤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起点。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
12月16日,湖北±500千伏宜都换流站控制保护系统改造工程进入调试阶段。改造期间,国网湖北直流公司应用新技术提升改造施工质效,将原计划的75天工期缩短为60天。宜都换流站是三峡工程配套工程宜华直流的送端站。该站控制保护系统运行18年来故障率逐年上升,原厂为外国企业,备品备件已停产,采购困难
近日,由南方电网公司牵头,南网科研院、南网超高压公司、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所属西开电气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共同研发的首台±550千伏直流GIS(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在金中直流±500千伏桂中换流站成功投运。这是该装备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工程应用,标志着全国产±550千伏直流GIS率先进入实用化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