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现代直流输电技术优势多
据了解,输电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始于直流,但早期直流输电存在电压变换困难、功率难以提升等问题,因此逐步被交流输电取代。近年来,随着广域交流大电网形成,相关技术问题不断涌现,如存在同步、稳定性较低、输电距离有限等问题,同时,其安全隐患也成为业界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高压换流等技术、设备发展,世界各国开始重视加快研究发展现代直流输电技术,柔性直流输电、多端直流、直流电网、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等逐渐发展起来。
常规直流输电当于一条全封闭的点对点高速公路,在大容量、超远距离输电方面具有经济优势,此次核准的云贵互联工程是三端直流。据悉,三端、多端直流输电是直流电网发展的初级阶段,由3个以上换流站,通过串联、并联或混联方式连接起来的输电系统,能够实现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受电,具有换流站可单独传输功率、可灵活切换传输状态、高可靠性等优势。
“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电能远距离、大容量输送问题的有效手段,但对于解决区域性新能源并网和消纳问题,多端直流输电、直流电网将是有效手段之一。”国网相关人士介绍。
加快柔直高电压、大容量示范
在直流输电中,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当属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汤广福曾介绍:“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基于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新一代输电技术,通过改变电压源换流器的输出电压相角和幅值,实现有功及无功独立、快速调节。”与传统直流输电相比,柔性直流输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孤岛供电等方面;与交流输电相比,柔性直流输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长距离输电、新能源消纳、成本控制等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柔性直流输电可携带来自多个站点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通过大容量、长距离的电力传输通道,到达多个负荷中心,这为新能源并网、大城市供电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我国已相继建成上海南汇±30千伏柔性直流、广东汕头南澳±160千伏四端柔性直流、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厦门±320千伏柔性直流等工程。如舟山五端柔性直流输电项目分别在定海、岱山、衢山、洋山、泗礁建设一座换流站,形成了北部主要岛屿间的直流输电网络,加强了诸岛的电气联系。
同时,上述工程表明我国正持续加快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高电压、大容量示范,尤其是今年7月投运的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在位于渝鄂断面的九盘-龙泉、张家坝-恩施500千伏输电通道上,分别新建宜昌、恩施2座柔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每座换流站建设2×125万千瓦柔性直流换流单元,输电电压提升至±420千伏。
此外,在建的张北柔性直流工程首次建设四端柔性直流环形电网,将柔性直流输电电压提升至±500千伏,单换流器额定容量提升到150万千瓦,是我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新突破。该工程将于2020年上半年建成投运,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稳定可靠的清洁电力。
推进混合直流创新应用
我国在发展多端直流、柔性直流等现代直流输电技术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创新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的输电模式。
其中,2016年6月投运的鲁西背靠背工程是世界上首次采用大容量柔性直流与常规直流组合模式的背靠背工程,该工程直流电压达350千伏,一期建设包括100万千瓦柔性直流和100万千瓦常规直流。2017年6月,鲁西背靠背扩建工程投运,再建了一个100万千瓦常规直流单元。
在建的昆柳龙特高压直流工程——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采用的是±800千伏三端混合直流技术,即送端云南昆北换流站采用特高压常规直流,受端广西柳北换流站、广东龙门换流站采用特高压柔性直流。另据悉,规划中的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创新采用混合级联多端柔直技术,其中混合级联即送端采用传统直流和基于电压源控制的柔性直流技术,多端柔直即受端应用多端柔性直流技术,具有兼容性好、可靠性高等优势。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已进入现代直流输电快速发展阶段,未来的电网形态将是强交强直的互联电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14日,在四川省雅安市海拔2300米的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相导线牵引到位,金沙江上游—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牛背山段全线贯通,工程四川段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工程牛背山段起于甘孜州泸定县冷磧镇,止于雅安市荥经县牛背山镇,全长36.469公里,新建铁塔113基,70%铁塔塔位位于20毫米以上的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4月10日,西南地区首座受端换流站——±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渝北换流站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交流系统带电调试。±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起于新疆巴里坤换流站,止于重庆市渝北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省(自治区、直辖
4月12日,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重庆段跨长江段导地线全部牵引到位,标志着该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大基地电量为主的特高压外送通道。工程于2023年10月开工,途经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陕西
4月14日,随着金沙江上游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跨越长江的导线、地线全部牵引到位,该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组织施工单位投入大型牵张设备17台、各类船只4艘、无人机2台,安排93名作业人员分组施工,按期完成本次跨越长江施工,保障重庆段顺利贯通。金上—湖北±80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近日,思源清能电气电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30kW组串式储能变流器成功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构网型“护卫者”产品认证,成为目前业内获得认证的最大功率构网型组串式变流器。该产品在惯量特性、黑启动、过载能力等30项严苛测试中展现卓越性能,100%的测试通过率标志着思源清能在新型电力系统关键
在电力行业,我国长期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力产业的自主发展。作为电力装备领域"国家队",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以使命担当,大力投入研发,成功研制出一系列大国重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独立自主发展开
4月8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疆电入渝”工程)重庆段走线验收完成。此次验收线路起于重庆市合川区沙鱼镇,止于渝北区±800千伏渝北换流站。验收用时10天,由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负责实施。“疆电入渝”工程重庆段线路跨越了渠江、高速公路、铁路和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
近日,湖南省发改委公布2025年省重点建设项目、省重点前期工作项目名单。省重点建设项目289个,省重点前期工作项目51个。其中包含宁夏-湖南直流输电工程(湖南段)、陕煤汨罗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岳阳岳州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大唐华银株洲2×100万千瓦扩能升级改造项目、陕煤石门2×6
4月14日,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到国家级新型科研事业单位——怀柔实验室调研,与怀柔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汤广福座谈交流。明阳集团党委副书记刘连玉参加座谈。汤广福对张传卫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实验室成立三年多来,在能源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突破,回顾了与相关
4月8日,世界首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量子电流传感器在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投入运行超过72小时,标志着我国电力领域首个量子传感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依托量子特性,这套传感器可以在-40摄氏度至+85摄氏度极端环境下,实现从毫安级到10千安级的超宽量程覆盖,成功将量子精密测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4月4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3月底,江苏依托龙政、锦苏、建苏三条直流输电线路累计接收中西部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2003年,国家“西电东送”主动脉、三峡首条外送输电通道——±500千伏龙政直流工程投运,至今年3月底已累计向江苏输电超2500亿千瓦
2025年4月11日15时,张家口坝上地区气温骤降,大风裹挟着雪粒呼啸而过。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康巴诺尔换流站运维人员白晓飞和同事裹着加厚防寒服,顶着狂风攀上30米高的阀厅顶部。手电筒光束在风雪中摇晃,他们逐段检查金属彩钢板的螺栓紧固情况,手指冻得几乎失去知觉。面对今春最强大风天气,该公司启
4月7日,广东阳江三山岛500千伏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全面开工,这是我国首个海陆一体送出工程,将广东阳江三山岛的海上风电源源不断送往粤港澳大湾区。据介绍,该工程起于广东阳江三山岛风电场,止于广东江门,线路总长293公里,其中,海底电缆长115公里、陆上输电线路为178公里。工程总投资约103亿元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以首台(套)示范应用为突破口,加强关键技术攻关,畅通技术攻关和工程应用渠道,推动科技创新
4月3日,笔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电力”)获悉,三大“水电入苏”工程累计向江苏输送来自西部的清洁水电超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亿吨,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江苏作为经济强省,年用电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省内能源资源相对匮乏,难以
4月7日,南方电网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孟振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广东省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陈敏,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毅出席会议。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绍武主持会议。王伟中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对项目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7日举行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其间透露,2025年,该公司在粤投资规模将保持在千亿元(人民币,下同)以上,粤港澳大湾区的供电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南方电网公司表示,今年将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重点输配电项目建设,推动三山岛海上风电送出等
4月7日,记者从南方电网公司在粤重大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上获悉,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仍将保持在粤投资规模千亿元以上,全力支撑广东省“再造一个新广东”的战略目标。作为服务经济大省的能源“顶梁柱”,南方电网公司当前正以“三加快”战略布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新增支撑性和保障性电源送出项目建设,加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2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主办、内蒙古能源研究院承办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署《部区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框架协议》的首批落地项目。自治区副主席孙俊青,中国科
日前,由中国能建广东院负责勘察设计及海上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陆上工程)佛山段开工建设。该项目是国家示范项目,也是世界首个超大规模、海陆一体超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包括海陆两部分,将在海上建设一座±500千伏海上换流站,通过1回115公
近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陆上工程)佛山段开工建设,这是新一年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首个开工的工程。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国家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例陆海统筹建设的±500千伏大容量柔直电力输送项目,也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统筹陆上电网和海上电网资源,推进“再造一
如何挖掘资源禀赋,推动形成南方电网独有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案?如何强化“电算协同”,为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互动提供强大支持?在第五届新型电力系统国际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南方电网国际技术论坛上,南方电网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南方电网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发展与布局。本版将持续推出系列主旨演
10月25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陆上工程)项目获批复,意味着继三峡如东海上风电、青洲五/七海上风电之后,国内又一个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站在近海资源逐渐饱和、远海风电开发比例大幅上升、国家深远海发展规划即将出台的当下,除了机组大型化、深远海船舶装备等一
2023年3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工程突破了三大技术难题,创造了12项“世界第一”,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的世界级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01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以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贯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电规模持续扩大,能源转型步伐显著加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超过31亿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4亿千瓦,同比增长49.8%;风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19.8%。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
1964年,曾南超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西北电管局工作,主要从事科技研究和技术服务。在这里,他走上了直流输电技术研究的卓越之路。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国内直流输电领域基本空白,国际先进直流输电技术封锁严重。面对技术封锁,曾南超尽一切努力研究发展动态。凭着满腔热情和钻研精神,他不断
上海SNEC第九届国际储能和电池技术及装备大会暨展览会9月25日启幕,特变电工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以“光储柔直助力双碳”为主题精彩亮相,带来多款明星产品,并推出多项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主动构网精益存储为储能保驾护航新能源公司创新型组串式构网储能系统解决方案融合先进的储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