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评论正文

英国600亿英镑新建核能市场和第三方国际核能市场 中英核电企业谁能得到更多?

2017-06-19 08:51来源:能源杂志作者:徐沛宇 余娜 席菁华关键词:核电市场核电企业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供应链的异同

一台新的核电机组大约需要200件复杂的或重型锻件,它们的背后有着复杂而庞大的供应链。而中英两国的核能供应链其实存在着较大差别,如核电管理结构和流程、供应链的条件和标准均有所不同。如何克服差异,更深入地进行合作,构建双赢的合作局面,是中英两国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

窥一斑而见全豹,以中英两国不同的标准和法规为例,劳氏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全球核能主管Simon Emeny在4月25日新建供应链合作专题研讨会上表示,英国的核能监管更多的是一种目标设定式的,并不是规范性、强制性的,而是非常灵活的监管方式。授权方和被授权方只要有许可证,就可以去建设核电厂,许可证就是最主要的基础。

相比之下,中国核电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划分的标准更为复杂。从1982年开始,中国就广泛地收集、研究核电发达国家的核安全法律法规,积累了相应的工程经验并且确立了自己的核安全法规体系,一共分为5级体系,首先是法律,第二级是国务院条例,第三级是部门规章,第四级是安全法则,最后一级是技术标准,包括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的张宏伟介绍说,在法律的层面,我国只有一部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第二级的国务院条例,则包括国务院500号文以及HIF001。第三个级别的规章,包括GIF001,HIF101。第四级是指导性文件,第五级是技术标准和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NB,一种是EJ。

此外,在中国的核能发展过程中,为了加强对进口民用核安全设备的监督管理,中国环境保护部制定了进口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规定(HAF604)。进口民用核安全设备在遵守HAF601的同时,还必须要遵守HAF604的相关规定。

不过,比较中国和英国的标准,也很多都有相似之处。张宏伟表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能涵盖的部分,中国核能产业还需要参考相应的国外标准,如RCCE,和IEEE等相关标准,质量保证主要应用核安全法规HAF003及HAD003系列,并适当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差异的存在并不阻碍中英长期合作关系的发展,相反,这正是两国之间合作的坚实基础。在4月25日的新建供应链合作专题研讨会上,Amec Foster Wheeler、劳氏工业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莫特麦克唐纳咨询有限公司、罗尔斯罗伊斯有限公司、傲创电子核控制系统公司等十余家英国核能企业来华交流。中英两国核企分别介绍了两国的市场机会,对接需求以增进两国企业的了解。

Simon Emeny建议,希冀进入英国市场的中国供应商首先应要了解英国当地的文化。中广核工程公司采购部经理邱逵达对此表示赞同,他说:“如果想要进入英国市场,首先需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供应商,了解英国的文化,了解运作的环境,还有采购的流程、惯例和技术方面的要求。”

中广核工程公司高级商务经理陈志林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介绍了华龙核级设备审核的基本要求:“对于海外的供应商来说,必须向中广核工程技术公司提交文件以供审核,对于潜在的供应商来说,主要一点是要去进行HAF604的注册,要向国家核安全局注册,这个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个注册文件,没有核安全局发布的证书,那我们就没得谈。”

中英核能市场的潜力

出于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客观需求,英国频频释放核电市场利好的信号,英国政府机构也给予了政策及立法的支持。在英方核能代表团于4月27日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保罗介绍说,目前英国核行业拥有超过40亿英镑的营业额。英国计划新建核能的市场价值约为600亿英镑,未来十年将吸引150亿~180亿英镑的额外投资。此外,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简化新一代核能建设的审批程序。专利盒子、研发税收抵免和24亿英镑的区域增长基金等一系列政府支持措施现已就位。

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全面推进加快了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步伐。30年来辛苦耕耘的中国核电企业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更加积极地开拓海外市场,英国则是投资与技术合作的理想选择。

保罗在4月27日举办的媒体见面会上指出,未来中英两国在核能领域的合作将集中于三个重点领域:第一是在新建项目、核废物处理以及核反应堆退役等领域;第二,在英国新建核能项目中,许多英国企业已经同中国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核能项目供应链方面进一步加深洽谈与合作;第三,双方未来还将在第三方市场展开更多合作,更多地推动民用核能项目的发展。

智升科对《能源》杂志记者表示:“中英之间合作的领域将非常大,再借着中英之间黄金十年的开始,现在中英核能企业的合作恰逢其时。两个产业链的对接在这样的黄金时刻下,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前景。”

但毋庸讳言的是,中英核能合作蓝海的背后,也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欣克利角C等三个工程均由中方联合体(中广核和中核)同法国电力公司EDF合资,采用股份制方式。第一个项目欣克利C,中方只是以提供资金的方式参与,具有“乘船出海”的特点,仅是为后面的布拉德维尔B的“造船出海",创造条件。

欣克利角C核电站采用的是法国核电EPR技术,中国强大的设备制造能力并不等同于能够转化为英国的订单。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田力在接受《能源》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英国目前开工的新建核电站项目中,中国供应商企业取得定单不会太多,大多已被法、英企业占了。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计划部原副总工温鸿钧则告诉《能源》记者:“现在都在提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是中国和英国的合作,这个说法并不确切,该项目原是法国EDF全面负责建设、经营,卖电给英国,是英法合作项目。由于法国EDF遇到资金困难,搞不下去了,这时由中国出资,帮助法国解决筹资困难,所以该项目实际是法国主导,中法合资,在英国建设的三个合作项目”,“项目受法国控制,中国帮助法国解决资金。中国企业出的钱很多,但资金能否回收,效益能否获得,还存在较大风险。”温鸿钧补充道。

华龙一号进入布拉德维尔B项目的前提是通过评审,但评审的结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温鸿钧忧虑地说,对于“华龙一号”的GDA审查,需要5年多,英国公众对中国技术的不信任很严重。布拉德威尔B核电项目,采用“华龙一号”核电技术,何时真正落地,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而最令温鸿钧担心的是“华龙一号”的知识产权问题,“在GDA审查中,采用与法国人合作的方式,会不会影响到知识产权?GDA审查应由我们自己独立完成,自主设计,应该有自信。”

另一方面,欣克利角C项目固定价总投资180亿英鎊,加上建设期间利息,高达250亿英镑以上,数额巨大,而英、法商定的执行电价(92.5英镑/MWh、35年、随通胀率浮动),尚有争议,特别是随通胀率浮动问题,英国公众反映强烈。执行电价能否保证投资和利润的回收,存在重大风险。媒体有专家评论说,对法国可能是旱涝保收;对英国,电价补贴将成沉重负担;对中国,巨额投資可能打水漂,当冤大头。对此中国核企应高度重视。

最后,中国核企还需要花时间去理解中英两国市场商业运作方式的差异。朱利安在4月27日的群访中表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一大挑战是国际项目经验不足,这将是打入新市场的壁垒”。

原标题:特别报道 | 英国600亿英镑新建核能市场和第三方国际核能市场,中英核电企业谁能得到更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市场查看更多>核电企业查看更多>核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