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5ICD文件校验
2.1.1Schema校验
由于ICD文件是XML文档,其格式应该符合XML文档的规定,因此需要对其进行XML语法检测。
2.1.2应用模型校验
应用模型校验基于《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该文件规定了ICD文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则,例如对ICD的数据类型、数据模板(DataTypeTemplates)、通信参数和命名(Communication)、IED设备控制块(GSEControl)等都做了相关的规定。基于上述规则开发相关的校验软件可以方便准确的进行ICD文件的标准化校验。
2.2SCD文件检测与管控
SCD文件作为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的核心部分,在变电站建设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SCD文件从变电站建设开始,贯穿了调试、竣工、扩建、改建整个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由于系统的变化,SCD文件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对SCD文件的管控成为变电站建设中一个关键议题[5,6,7,8,9,10,11,12]。现阶段对SCD文件管控主要包括标准化校验和版本管理。
2.2.1SCD标准化校验
SCD标准化校验主要对其语法语义进行校验,与ICD标准化校验一致,也是基于IEC61850标准和《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检查是否符合XML语法和模型要求。
2.2.2SCD版本管理
SCD文件的版本管理主要针对在变电站建设过程中SCD文件频繁变更的情况,例如新建变电站IED内部功能的改变导致SCD文件变动,调试过程中修改SCD以及后期改扩建时对SCD的修改等。现阶段针对SCD版本的管理主要有2种方法:一是差异化校验技术;二是虚端子校验码(CRC)技术。
(1)差异化校验技术。SCD文件差异化校验技术利用SCD文件遍历关键节点的对比来实现两个不同文件间的校验。SCD文件通过XML格式编写给实验人员提供了一种结构式的文档,主要由Header(头)、Substation(变电站)、Communication(通信)、IED和DataTypeTemplates(数据模板)组成。通过提取SCL文档关键元素形成元素二维表,转化成DOM树结构,通过对2个DOM数之间的循环比对来完成SCD文件的差异性校验。
(2)虚端子校验码技术。虚端子配置校验码(CRC)分为全站SCD虚端子配置校验码和IED虚端子配置校验码,分别用于SCD文件的管控和装置配置文件(CID)的管控。其中每个IED只配置唯一的CRC校验码,该校验码只与相关的虚端子连接配置及通信参数配置相关,与其他信息无关;SCD的CRC校验码则与全站所有IED虚端子配置有关,当任意IED虚端子配置发生变化时,SCD的CRC则跟随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比较CRC校验码是否一致来确定该SCD文件版本是否发生变化,如图6所示。
图6CRC校验码生成流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四川电网今年两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甘孜500千伏巴塘水电站送出工程、成都220千伏金融城输变电工程投运。作为四川电网新增电源点,巴塘水电站位于川藏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装机容量75万千瓦。巴塘水电站送出工程将巴塘水电站接入500千伏巴塘变电站,与四川电网主网相连。工程本期新建500千伏出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提出,“要提前做好迎峰度夏准备”“按期投产140项度夏重点工程”。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统筹部署、稳步推进迎峰度夏重点工程建设,持续提升电网供电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各单位落实落地落细各项目标任务,抓紧电网建设黄金期,深
近日,河北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牵头编制的《雄安新区绿色变电站全生命周期技术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经雄安新区综合执法局批准正式发布实施。《标准》涵盖了绿色变电站全生命周期内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和绿色运维三大环节,为雄安新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运维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标准》详细规定
4月29日,重庆荣昌区220千伏许溪变电站投运。这是重庆电网今年首个投运的迎峰度夏新建变电站工程,可进一步优化荣昌片区的网架架构,满足广富工业园区、百亿级工业集群及居民用电需求。许溪变电站占地约20亩,安装两台主变压器,变电容量36万千伏安。该站按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应用智能化运维
4月29日,宣城500千伏河沥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正式投运。据悉,该工程为安徽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在原有1台1000兆伏安主变基础上,扩建同规格主变1台。同时,扩建500千伏、220千伏主变进线间隔各1个,并在3号主变低压侧安装2组60兆乏并联电抗器。工程投运后,可满足宣城南部和黄山电网用电负荷
4月30日,四川省甘孜州巴塘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成都金融城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四川电网(2025年)2项迎峰度夏重点工程顺利建成。“十四五”以来,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社会用电需求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夏季,四川最大用电负荷需求将突破7000万千瓦。为此,国网四川省
4月29日,重庆今年首个度夏新建变电站工程——220千伏许溪变电站投运。220千伏许溪变电站位于荣昌区广富工业园区北侧,占地约20亩,该变电站共安装2台主变、容量36万千伏安,总投资约3.8亿元。20千伏许溪变电站按照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标准建设,应用智能化运维系统,实现设备状态实时监测、故障快速处置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2025年第一次物资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052501)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集中规模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W-2025-SNGW-Z02)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推荐的预成交供应商公示(采购编号:GWWZ-NX-292517)
4月19日,从国网浙江电力获悉,全国首座建成投运的500千伏智能变电站——金华500千伏芝堰变近日完成了500千伏母线的保护改造。这是浙江首次实施500千伏老旧智能变电站保护改造升级,为我国智能变电站保护改造工程树立了样板,同时也为停电难、施工难、风险大的智能变电站改造提供了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
2020年,国家电网75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并网和输送工程总投资119亿元,满足1161个集中式和42万个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的需求。“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并网和输送工程累计投资550亿元,满足3.1亿千瓦新能源新增发电项目并网的需求。按照国家能源局“能并尽并”要求,主动对接项目业主,高效、规范保障符合并网技术条件的新能源电站及时并网。2020年12月,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63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2020年,国家电网750千伏及以下新能源并网和输送工程总投资119亿元,满足1161个集中式和42万个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的需求。“十三五”期间新能源并网和输送工程累计投资550亿元,满足3.1亿千瓦新能源新增发电项目并网的需求。按照国家能源局“能并尽并”要求,主动对接项目业主,高效、规范保障符合并网技术条件的新能源电站及时并网。2020年12月,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63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今年1月,“柔性变电站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及工程应用”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暨2021年工作会议上获得2020年度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自2013年起,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专业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柔性变电站”概念,把打造未来交直流混合配电网枢纽作为奋斗目标,历经数年技术攻关,实现了柔性变电站技术从科研理念到应用实践的全面突破。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电力系统也在不断发展创新,各种先进的技术不断得以应用,而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变电站的智能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技术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变电站的人员投入与人工操作引起的失误,通过运用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新型智能设备等可以显著
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10千伏多能互补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土建日前封顶。该工程将实现柔性变电站技术在重要负荷绿色供电场景下的应用,有力支撑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助力“绿色办奥”。崇礼区10千伏多能互补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撑低碳冬奥的智
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电力“配得下、用得上”的关键环节。长期以来,我国电力系统“重发轻供不管用”,配电网建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加之配电网涉及电压等级多、覆盖面广、项目繁杂、工程规模小,智能化改造难度相对较大。如今上述问题正得到有效缓解。为让客户“用好电”,各地电网公司
该工程采用的微电网网架可实现配电网、可再生能源、储能等之间无缝切换,提高能源利用率。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冀北电力”)获悉,张家口市崇礼区10千伏多能互补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土建日前封顶。该工程将实现柔性变电站技术在重要负荷绿色供电场景下的应用,有力支撑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
柔性变电站是电力电子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它以多功能电力电子变压器替代传统变电站中的变压器等一次设备,推动变电站关键设备由“多种设备组合”向“单一设备集成”方向发展,具有灵活组网和“一站多能”等优势。柔性变电站可满足分布式电源、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等新兴负荷大规模接入对配电网提
6月22日,湘能楚天通威东营200MWp光伏发电升压站工程项目部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标志着220kV升压站和送出线路工程的正式动工,吹响全面建设的号角。湘能楚天定将与通威集团共同发展、通力合作完成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建设,打造出一张亮眼的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名片。按照政策配置储能设施通威东
6月22日,湘能楚天通威东营200MWp光伏发电升压站工程项目部举行了隆重的开工仪式,标志着220kV升压站和送出线路工程的正式动工,吹响全面建设的号角。湘能楚天定将与通威集团共同发展、通力合作完成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建设,打造出一张亮眼的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名片。按照政策配置储能设施通威东
1、整体竞争格局电力自动化行业处于行业第一梯队的有:国电南瑞、南瑞继保、国电南自、许继电气、北京四方,他们生产110KV以上电力自动化产品,产品品种比较齐全。第二梯队的厂商大多数采用专注化战略,主攻市场的几个细分市场。代表公司有银河科技、东方电子、万力达,他们的产品为110kV以下电压等级
一、研究背景随着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尤其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给主站和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阶段电网生产管理的业务需求来看,因调控一体化模式实施,使得电网设备监控业务需要从远端掌握更多的变电站设备运行状态信息,仅仅依靠告警直传、远程浏览等方式还无法满足监控业务需求;从未
为了提高智能化变电站维护水平,加强员工技术能力,系统运行部继保自动化班日前专门邀请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来到班组,以授课的方式,对全班进行智能化变电站相关技术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智能化变电站SCD解析及比对分析软件的使用方法和IEC61850标准介绍。培训老师首先介绍了智能化变电
自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推进智能电网战略以来,基于IEC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智能变电站投运数量最多的国家。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基于SCD展开,采用三层两网架构,增加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机等,且在应用模式中体现了过程层就地化的模式,带来了运行维护
美国能源部日前授予阿尔斯通“微电网研究开发和系统设计项目”合同,价值120万美元,以支持美国总统奥巴马气候行动计划(Climate Action Plan)。具体来说,阿尔斯通将为费城工业发展公司和费城水利局研发和设计微电网系统。这一微电网试点项目将在原费城海军基地进行测试,这里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园,有145家以上企业在这里落户。此外,阿尔斯通还将为能源部的微电网研究开发和系统设计项目提供能源管理和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使得整个微电网系统更加智能化、协同化。据了解,美国电网经常受到极端天气威胁,能源部此次推出微电网研究开发和系统设计项
10月9日,110kV智果变新建工程的现场一片繁忙。110kV星智1572线开始冲击送电,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持续到夜里22时,此时已完成变电站内所有新设备的冲击试验,为今天12条10kV出线割接送电做准备。110kV智果变自去年12月份破土动工,到电气安装、调试投产历时近10个月,是嘉善县供电公司所辖首座110kV智能化变电站,智能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进行充实以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功能。110kV智果变的落成,将对完善嘉善电网网架结构,为用户提供良好的用电环境提供多一分有力的保障。
摘要:当前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技术使得电力无论是在控制、操作,还是处理过程中变得较为简便易行。然而目前电力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加之我国自动化发展技术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还有一段差距,所以,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还应不断汲取他国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朝向更为健康的方向发展。相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会迎来科技含量更高的电力系统。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利用电气监控纳入分散控制系统实现热工控制协调,标志着电气系统开始进入DCS时代。DAS是早期进入DCS的数据采集系统,主要是在DCS中实现对重要电气开关量和模拟量以及
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与环保要求推动了电力新技术的发展及演进,如:改善电力系统效率,分布式发电的集成,电网需要统一管理、可视性和协调的控制,电网需要增强可靠性及增加电力调配弹性度等。电网运行时需确保其基础设施有强可靠性、高稳定性和大安全性,在电能消耗与日俱增,电力管理相对落后的形式下电力行业需引进能更为先进的管理及控制手段以达到对电力供求关系精确管控的管理目的。在电网中,由于无线网络的发展不受限于地面线路结构,且最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已经具备非视距传输能力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强、部署周期短、安全传输等优点,无线通信在电网配用电网中应用有着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可靠
摘要(Abstract) 回顾了国内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过程,分析了国内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强调了继电保护和监控在技术和管理上的一体化发展,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以及IEC61850标准应用的趋势。关键词(Keywords) 变电站自动化 现状与发展 分层分布式结构 集成化 数字化1 引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SAS)名词,国际电工委员会解释为“在变电站内提供包括通信基础设施在内的自动化系统(SAS-Substation Automation Sy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技术也不断进步。目前很多变电站,特别是110KV以下变电站已逐步实现无人值班或值守。音视频监控系统已经逐步取代值班人员成为变电站日常管理和安全防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单纯仅仅能满足监视或监听的需要,管理中心人员无法与变电站本地人员进行音视频同步的沟通。在电网发生故障或检修时,本地工作人员需要配备手机或者对讲机与指挥中心进行语音沟通,影响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成本。而如果在传统音视频监控上加上双向语音对讲功能,实现工作区域内的音视频同步的监听和对讲,那么当电网发生故障或检修时,指挥中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