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是自主开发研制成功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截面达3000mm²的型线阻水导体,这又开辟了一种新型电缆导体技术,电压等级最高达525kV,是国内最高的;
二是输电容量可达3000MW,比目前运行的±320kV直流电缆容量提升了135%,是世界一流的;
三是实现电力传输+光纤通信+同步测温的光电一体化功能;
四是超大尺寸电缆新型金属屏蔽结构的工艺突破,使得本次研发的±525kV直流电缆外径比相同电压等级和规格的皱纹铝套型电缆减小了10%。
中天科技研究院院长兼海缆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工谢书鸿介绍说,公司决策层于2015年底决定启动研制工作,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电缆研究所、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长缆电工等建立产、学、研、用研发机制,经过一年半的刻苦攻关,终于在2017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全性能型式试验。
据谢书鸿介绍,中天科技研制成功±525kV直流电缆系统是践行“两提升、两延伸”指导方针的最好案例。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在2017年《新年献词》提出中天科技经营指导方针:“提升工业生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向高端延伸、产能向国际延伸”。超、特高压电缆是电缆行业技术制高点,我国尚未取得群体性突破,我国超高压电缆难以取得国际市场通行证。此次中天科技受德国电力公司邀请参加德国电力±525kV直流电缆联合研发计划,并且顺利通过型式试验,表明我国超高压电缆技术正式跻身国际一流水平。
上海电缆研究所首席专家毛庆传教授级高工强调,创新是中天科技不断取得突破的重要原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重视创新的企业相当多,勇于创新的剩一半,善于创新的再减一半,有创新结果的企业就少之又少了,像中天这样,能持续不断的创新,并且能几年上一个台阶的,在电缆工业中为数不多。我认为其中的可借鉴之处在于,产学研用一体化,借助社会资源把企业在短时间内推向新阶段,并且时刻瞄准市场,瞄准客户需求。
柔性直流电缆前景分析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以快速跟踪交直流电网各类参数的变化并根据指定的控制策略迅速做出相应调整。这种调整不仅迅速,而且平滑,对系统的影响较小。
与传统直流输电相比,柔性直流输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孤岛供电、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控制等方面。如在孤岛供电中,常规直流输电是点对点单向输电,不能实现双向互通,因此不能向没有电源点的电网送电;采用柔直输电技术,可实现电能灵活双向调配,直接向无电源电网供电。在有功和无功控制方面,可以对有功和无功功率进行独立控制,不再需要配置容量巨大的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方式更加灵活,系统可控性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与交流输电相比,柔性直流输电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长距离输电、新能源消纳、成本控制等方面。如在长距离电缆输电中,交流电缆越长,电能损耗越高,输送的有效电能越少,而柔性直流输电即使到末端,其电能都是恒定的。更为重要的是,柔性直流输电可携带来自多个站点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通过大容量、长距离的电力传输通道,到达多个城市的负荷中心,这为新能源并网、大城市供电等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鉴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特点,由其构成的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接入、孤岛供电、城市供电、能源互联、分布式等领域。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全球对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呈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可再生能源接入
未来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比将会逐渐提高,采用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来进行风电、太阳能等功率输出波动较大的可再生能源接入,可以缓解由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波动引起的电压波动,改善电能质量。当交流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能够有效地隔离故障,保证风电场的稳定运行。
海上风电
拿国内海上风电市场来说,《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而2016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仅仅增加了59万千瓦,这预示着“十三五”期间,海上风电拥有很大市场。国际市场来看,欧洲多岛国,欧洲电网的海上风电需求大,且欧洲风电机组较大,因此,海上风电场输出电力时,就需要更高电压等级、更大容量的电缆。据CIGRE测算,在距离大陆60km以上的海上风电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是唯一技术上可实现、经济上可接受的解决方案。
全球能源互联网
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提高电气化水平,让化石能源回归原材料属性,是解决当前世界能源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我国特高压交直流技术趋于成熟,尤其是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远距离输电,因此,发展超、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解决远距离大容量电能输送问题的有效手段。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建凌表示,在我国提出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倡议后,作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四大电网支撑技术之一,超高压直流电缆(海缆)技术研究受到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的高度重视。“±500kV直流电缆关键技术研究”被确定为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00kV柔性直流海缆设计及制造关键技术研究”被国家电网公司确立为重大科技项目。中天科技作为以上两个国家级科研计划的重要研发单位,本次成功研发±525kV直流电缆系统为我国±500kV直流电缆(海缆)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杨黎明说:“±525kV直流电缆系统是电力行业的急需品,中天研制成功,可以说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和一带一路提供了很好的产品,也打下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电工新材料研究所、教授级高工陈新感慨万千,他认为±525kV直流电缆系统的成功不仅推进了国产直流装备的研发技术水平,打破了未来真正全球能源互联的技术瓶颈,也为更高电压等级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国内直流装备真正走出去特别是走向高端市场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柔直装备想要走出去,没有电缆作为辅助和支撑的话是非常难的,中天真正把高电压直流电缆研制出来,对于装备联合打包走出去是现实的,这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谢书鸿表示:在“一带一路”大形势下,走高端道路,每个企业都有发展路径,我国电缆工业大而不强,这是事实,所以仅仅只有中天也不能代表中国电缆制造业,中国电缆行业必须要群体性突破才能代表电缆制造业的突破,才能让人充分地感受到中国电缆制造业的强大。此次中天科技±525kV直流电缆系统研制成功不仅是企业自身的事,更是整个电缆行业的骄傲!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3月18日,长缆科技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207.13万元,同比上升1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68.20万元,同比上升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918.24万元,同比上升3.86%。实现每股收益0.41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56885
近期,在国家电网海洋输电工程技术实验室,浙江舟山供电公司“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正开展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的升级工作。超高压直流电缆综合性能试验平台由“国蛟一号”海洋输电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于2024年8月26日建成投运,填补了国内高压直流海缆长期运行综合性能评估试验的空白
1、中电建海南万宁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公示!最大单机18MW2、输出210万千瓦!这一海上风电送出工程获核准2024年12月26日,福建省发改委发布《关于长乐外海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根据批复,长乐外海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新建输出容量为210万千瓦,建设±525千伏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和陆上
12月26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长乐外海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根据批复,长乐外海集中统一送出工程项目位于长乐区松下镇及其外海海域,新建输出容量为210万千瓦,建设±525千伏的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和陆上集控站(含储能、容量21万千瓦/42万千瓦时)各1座、±525千伏直流电
2023电网建设再次迎来黄金期。在这篇盘点中,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2023年的一些重点电网工程,希望可以描摹出我国电网建设领域的“硬核”能力。福州—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12月16日,国家电网福州至厦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工程投运后,将提升华东特高压主网架支撑能力,增强福
10月30日,重庆首套低压柔性直流互联系统在渝中区西来寺公用配电房和天伦华苑公用配电房投运。该系统投运后,两个台区实施低压柔性直流互联,实现两个相邻变压器台区的供电互济,变压器由单电源变成双电源供电。当其中一个台区变压器重载时,部分用电负荷自动转移到另一个台区,在不增加现有变压器容量
近年来,国家启动布局海上风电产业,山东省规划半岛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为威海风电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威海经开区拥有成型码头泊位且紧邻主城区,土地面积、泊位水深及地质条件等相对优势明显。中国电气装备抢抓机遇,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山东省威海市建设山东电工电气海缆基地,并亮相山东省
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开发继续引领全球。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吊装容量516万千瓦,约占全球的54%;累计吊装容量3051万千瓦,同比增长超过20%。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已全面进入无国家补贴发展阶段,不仅要大规模发展,更需
深远海域海上风电技术是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是我国风电赶超国际前沿的契机,是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一片蓝海,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深远海风力发电发展现状、深远海与近海风电装备的区别,这一篇文章将从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难题及施工难题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为我国深远海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提供指导价值。技
11月6日,中天科技海洋及轨道交通系列7项新技术新产品通过鉴定。鉴定会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组织召开,电力、海洋、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参与评审。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525kV直流海缆系统、±525kV直流陆缆系统、三芯66kV大水深干式海缆系统、轨道交
三峡能源江苏分公司海上风电场黑启动协调运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为解决三峡能源江苏分公司海上风电场黑启动协调运行与控制关键技术问题,三峡新能源南通有限公司拟进行三峡能源江苏分公司海上风电场黑启动协调运行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科研项目招标,项目已获批准,项目资金来
前不久,“±500千伏直流电缆关键技术”通过课题绩效评价。专家组认为,研究成果从系统运行、装备研制等方面推动了我国直流电网领域的技术进步,并带动了国内高端电气装备产业的发展。该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了我国高压直流电缆技术整体自主创新能力。高压直流电缆有什么技术优势?高压直流
由5G、特高压领衔的“新基建”赛道已开启,围绕新技术、新动能、新市场的商业角逐一触即发。广发证券经过推测粗略计算得出,新基建七大领域年内投资规模约在1.1万亿元左右。备战新基建,产业链各方正加快布局。记者日前从中天科技了解到,作为线缆行业领军企业,站在5G新起点,中天科技已和中国移动、
继成功研制160千伏、200千伏和320千伏直流电缆及500千伏交流海底电缆后,7月29日,中天科技集团(简称中天科技)又一项重量级科研成果发布,世界最大输送容量、我国第一根525千伏交联聚乙烯绝缘柔性直流电缆系统在该公司研制成功。这一突破性创新,标志着我国超高压直流电缆技术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处
全球能源互联网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从倡议走向实施的新阶段。但必须凝聚全行业力量,在战略、技术、装备、标准等方面持续创新,全面抢占制高点。7月29日,中天科技宣布的一项科研成果表明,公司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电网传输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是电力行业推动能源
日前,中天科技宣布:世界最大输送容量、我国第一根525kV交联聚乙烯绝缘柔性直流电缆系统研制成功。这是中天科技继成功研制160kV、200kV和320kV直流电缆,及500kV交流海底电缆后的又一突破性创新,也标志着中国超高压直流电缆技术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处于同一先进水平。据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高级技
29日,世界最大输送容量、我国第一根525kV交联聚乙烯绝缘柔性直流电缆系统在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宣布研制成功。这一突破性创新,标志着中国超高压直流电缆技术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处于同一先进水平。上海电缆研究所首席专家毛庆传评价说,此次成功开发525kV直流电缆,是中天科技在实现了我国高压直
日前,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500kV直流电缆关键技术》项目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研发重要参与单位,承担500kV柔性直流电缆的整体结构设计技术、大截面大厚度绝缘电缆制造工艺技术和直流电缆与附件配合安装技术三方面主要研究内容。高压直流电缆作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关键装
4月9日,能源和电信电缆系统行业全球领导者普睿司曼获得丹麦国家电网公司(Energinet)的一份新合同,为丹麦荷斯韦夫3(Horns Rev3)海上风电场的地下连接开发一个高压电缆系统。项目包括供应一条245千伏高压交流电缆连接,由45千米陆地电缆路线、Click-Fit™网络元件和运营服务组成,来连接荷斯韦夫海上风电场。用于荷斯韦夫3海上风电场连接的地下电缆将在芬兰的皮卡拉工厂制造。该工厂是普睿司曼高压电缆技术和制造中心之一。项目预计到2015年底完工,2016年最终交付。“我们很荣幸与丹麦国家电网合作这个项目。&rdquo
近日,科学技术部文件通知国科发计【2011】685号,经同行专家可行性论及综合专家评审论证,依托汉缆股份组建的“国家高压超高压电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列入2011年度国家工程中心组建项目计划。作为电线电缆行业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依托汉缆股份,整合社会优势资源开展超高压电缆、电缆材料、电缆附件、高压超高压海洋工程电缆、高压超高压直流电缆、智能电网以及新能源、新兴产业等领域特种电缆的研发。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在高压超高压电缆领域处于行业龙头地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具有较完备的实验与中试化条件,承担
4月1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配网物资联合采购示范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招标共8项物资,分别是10kV电力电缆(山东)、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山东)、低压电力电缆(山东)、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山东)、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天津)、10kV电力电缆(重庆)、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
近日,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下属控股子公司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陆续收到《中标通知书》或签署项目合同,确认中标国内外多个海洋能源项目,中标金额共计24.99亿元。其中,国内项目中标金额约为19.19亿元,包括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及附件项目-包1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3日,《南方电网公司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海底电缆及附件专项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发布。《公示》显示,海底电缆及附件包1: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天科技海缆股份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0600.7584万元;海底电缆及附件包2: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八批采购(输变电项目第一次变电设备(含电缆)招标采购)中标结果公示。本次招标物资共18类,554个标包。招标物资包含开关柜、组合电器、变压器、电力电缆、隔离开关、断路器、避雷器、支柱绝缘子等物资。招标物资情况如下:据公示信息显示,本次共272家企业实现中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0日,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有限公司再开启5MWh液冷电池系统框架协议采购,招标范围为总容量200MWh液冷电池系统,包含储能系统电气分部件及电气汇流系统预制舱。储能系统电气分部件包括:磷酸铁锂电池、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盒、内部电缆及附件;电池采用不低于314Ah的磷
近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2025年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盛大启幕,能源领域相关提案一跃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而氢能,这一被视作撬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双碳”宏伟目标的关键力量,已然成为各省市布局政策、推动产业升级的重中之重。在
新年伊始,国内储能市场延续强劲增长态势。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2025年1月国内储能招标规模达9.66GW/35.12GWh,较去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共涉及148个招标项目。在项目落地方面,得益于多个大型集采项目的集中实施,139个开标项目总规模达到8.34GW/61.95GWh,与2024年1月相比同比增长187%/968%。价格战
开年利好,已有35家储能企业掀起股份回购潮。北极星储能网了解到,2025开年以来,一大波储能行业上市公司“真金白银”提振信心的回购方案接踵而来。截至目前,发布回购或已进行回购的储能概念股超30支,包括了天合光能、中天科技、北京科锐、亿纬锂能、永福股份、多氟多、天能股份等,涵盖了储能产业链
灵蛇献瑞,岁序更新。2024年,氢能行业在全球范围内迎来快速发展,政策支持加强,产能规模扩大,投融资活跃,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国内氢能产业链各环节均取得显著进展。新的一年,将是氢能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更是氢能续写新篇的一年。值此新春佳节之际,氢能行业优秀企业大咖通过北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榜单,本次入围的储能厂商共有37家,其中30家厂商来自中国,占比超过80%。相较于2024年Q4一级储能厂商榜单,本次整体数量有所下降,但中国企业上榜占比仍保持在八成以上。有9家企业为本季度新增上榜,包括德赛
在能源领域的发展征程中,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如东分公司(简称“国华投资如东”)的“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创新与突破的光芒。近日,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成功并网发电,引起了广泛关注。该项目地处如东豫东垦区堤外滩涂,占地4300亩,总装机达400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