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尽管已经入秋,但8月的宁夏“秋老虎”威力不减。银川南郊的戈壁上酷热难当,干燥的空气中没有一丝凉风。±800千伏灵州换流站内,20余名电网员工正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800千伏灵州—绍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年度检修工作做准备。此次检修也是该工程投运以来开展的首次年度检修。
灵绍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之一、国家十二五“西电东送”确定的重点工程。该工程也是继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工程之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第二条电力外送通道。浙江经济发展迅速但能源资源缺乏,而宁夏东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十三大煤炭基地之一,西北地区又有丰富的风、光等新能源。灵绍直流充分发挥大规模资源调配作用,将西北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同时进一步优化浙江能源结构,满足浙江电力持续增长需求。
投资拉动效应显著的标志性工程
数据显示,2016年,在全国电力总体富余的情况下,宁夏火电平均利用小时数4904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多约700小时,排名第四位。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坚定贯彻“西电东送”战略,充分发挥灵绍以及银东两大直流外送通道作用,积极与受电省份沟通协调,宁夏电力外送规模进一步扩大,有效降低区内煤炭电力去产能压力,持续推进自治区能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灵绍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建设,一方面大大加快了宁东火电基地建设步伐,推动宁夏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另一方面使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缓解电煤运输压力,减少能源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与污染。”宁夏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
灵绍工程起于宁夏灵武市灵州换流站,止于浙江诸暨市绍兴换流站,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浙江6省区,线路全长1720公里,换流容量1600万千瓦。工程投资237亿元,其中,该工程线路宁夏段全长85公里,新建铁塔160基,动态投资86亿元。工程带动宁夏配套新建电源装机1000万千瓦,直接拉动宁夏固定资产投资800多亿元,是宁夏历史上投资拉动效应最为显著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工程的建设,每年可就地转化煤炭2300多万吨,相当于一年节约8000余节货运火车的运量。不仅如此,“煤变电、电外送”这神奇的一变,每年可让宁夏实现工业增加值约70亿元,推动自治区新能源设备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进一步发展。
灵绍工程建设条件复杂,技术创新点多。送端首次接入750千伏交流电网,电网适应性更好,工程输送容量大,利用小时数高,降低工程损耗和提高工程可靠性的要求也更高。工程首次采用六分裂1250平方毫米大截面导线,每千公里的输电损耗仅为2.79%。
对宁夏地区的新能源消纳来说,灵绍工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网宁夏电力利用电力外送优势,消减低谷期间风电、光伏的消纳问题,实现新能源发电、输送及消纳的协调统一,实现了新能源打捆外送,推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一位新能源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宁夏适宜新能源发展,风电、光伏项目发展很快,项目建设进度也在不断加快,灵绍直流外送通道的打通,意味着我们的风电项目并网消纳有了新途径。
区外来电让浙江发展动力十足
记者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获悉,灵绍工程投运一年来,绍兴换流站已累计受入电量157亿千瓦时。其中,约90亿千瓦时电量为浙江使用,其余电力经浙江电网转送至江苏、上海。灵绍直流充分发挥了大规模直流输电的作用,将西北能源通过电流以很小损耗、更低成本调配至华东区域。
今年1月至7月,灵绍直流绍兴换流站累计受入电量86.8亿千瓦时。同期,新安江水电厂的发电量为13.9亿千瓦时。浙江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结算处处长高国宁介绍,灵绍直流送到浙江电网的电量中,有14.7亿千瓦时属于调度弃风弃光的现货交易。这些电能如果没有特高压直流送出,都将白白浪费。
在特高压进入浙江之前,浙江电网通过9回500千伏线路分别与上海、江苏、安徽及福建电网相连。在浙江电网内部,则以钱塘江为自然分割,形成南北电网,其间通过4回500千伏过江线路相连接。浙江的火电厂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水电厂主要分布在浙西南山区,中西部地区是区外来电的主要接纳区域。
“钱塘江以南地区负荷占全省70%以上,缺电问题突出,需要500千伏过江通道从北往南输送电力,在浙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前,该通道常处于‘负重’状态。”浙江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朱炳铨介绍,宾金直流、灵绍直流落点金华、绍兴后,改变了浙江电网在电力输送上东向西流的结构,与沿海电源群形成东西互供的网架布局,浙江电网更加坚强。
灵绍工程投运一年来,浙江中部绍兴、萧山等地用电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也更加绿色。“经济增速‘跑赢’电量增速,萧山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8月2日,萧山市民王小刚对萧山刚发布的经济运行数据表示自豪。今年上半年,萧山地区生产总值802.93亿元,同比增长6.3%,全社会用电量81.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
在萧山区新的发展版图中,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钱塘江金融港湾、“拥江发展”等发展战略相继叠加,阿里巴巴、网易、北美最大的跨境电商平台、丝路国际联盟总部等一批跨国企业纷纷落户,逐渐优化了萧山产业生态,萧山区站上了金融、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创新经济的“风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萧山第三产业用电增速明显,同比增长10.5%,高于第二产业增幅7.7个百分点。
有了特高压直流输电保障,浙江中西部区域电网在绿色、智能方面做起了文章。G20峰会主会场所在的钱江世纪城区域,作为“未来电网”建设的“样板田”,国网浙江电力在此投运智能化开关站,建成智能化配电小区,实现了全区域电缆化,建成了浙江首个20千伏高可靠性配电网示范区。该地区配电自动化覆盖率和电缆化率均为100%,供电可靠率高达99.999%,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了解到,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浙江省达成的受电协议,双方将采用年度合约、市场化交易等手段,通过灵绍直流从宁夏输送约155亿千瓦时电至浙江电网,积极落实“西电东送”的国家战略,进一步支持浙江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协议,从电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达成特高压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并由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加快特高压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7月1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然成型。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内,密集部署的服务器为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医疗等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园区供电设备已验收合格,具备送电条件,服务器随时可以启动。”5月23日,在位于怀来县的阿里云计算数据中心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内,张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殷殷嘱托化为实际行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决扛起电力保供
截至6月26日,闽粤联网工程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1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超143亿千瓦时,其中福建送广东96.33亿千瓦时,广东送福建47.12亿千瓦时。闽粤联网工程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于2022年9月30日竣工投产,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电力项目,实现了两省间电
在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这样一位工程师:她扎根电力行业十余载,从交流输电到特高压直流输电,再到海上风电柔直送出,从工程设计到技术攻坚,始终以“把不可能拆解成下一步”的信念,在电网建设的浪潮中勇立潮头。她,就是王凤云——一位用专业与创新书写能源变革篇章的巾帼标兵。从“设计尖兵”
近日,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以下简称“陇山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首次应用基于全国产芯片的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等设备。国家级专项攻关成果从实验室正式走向工程现场,成功实现示范应用。特高压直流规模化建设关键技术突破迫在
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多重要?关注电力的朋友肯定知道,我国独有的特高压输电技术,破解了能源供需逆向分布难题,支撑了“西电东送”这一伟大工程实施,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但您知道吗?在动辄2000千米甚至3000千米长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有一个不到30米长的管状设备,曾让我们“卡了脖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开展电力规划,应对“不确定性”是其中的关键命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叠加用户侧用电结构变化和大量新型负荷的崛起,源荷双侧不可预测性显著增强,传统“源随荷动”的平衡模式难以适用,电力系统安全韧性面临的挑战在“十四五”期间已逐步显现,“十五
5月8日,中国能建研发投资建设的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敦煌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通过可研评审,标志着我国压气储能行业迈向单机功率600兆瓦级新时代。项目位于甘肃酒泉敦煌,是“敦煌全绿色电站基地”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用“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单机功率660兆瓦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7日,中国能建发布接待机构投资者调研活动的公告,提到公司正通过“源网荷储一体化”方式整合能源和算力全产业链,积极参与建设智慧高效运行的“国家算力网”和绿色低碳运行的“绿色电力网”,推动两网深度融合发展。中国能建充分发挥在绿电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的
3月2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主办、内蒙古能源研究院承办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专家论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该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科技部签署《部区联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框架协议》的首批落地项目。自治区副主席孙俊青,中国科
日前,±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和±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的模块化通信机房吊装工作分别在陕西110千伏麻柳变电站、甘肃330千伏晒金变电站完成。至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完成了该公司首批特高压通信工程模块化机房吊装工作。据了解,模块化通
众所周知,电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电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激烈的世纪电流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角,爱迪生和特斯拉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更适合输电”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个坚持直流,一个力推交流。结果呢?这场大战以交流电胜出告终,但直流也没下岗,爱迪生成为电灯之父,直流、交流各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7月4日,由中国能建广东火电承建的世界首个城市中心全户内紧凑化柔性直换流站——广州220千伏天河棠下柔直背靠背工程正式开工。项目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智谷广棠片区,是南方电网2025年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十大工程”之一。本期新建1组700兆瓦直流线路和3组450兆瓦直流线路,新建电缆长0.18千米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国三峡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三峡广东阳江青洲五、六、七海上风电场项目海上辅助平台EPC总承包工程重新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
7月8日1时03分,极I高端换流器送电成功,±800千伏苏州换流站主控室内响起一阵欢呼——至此,这场历时5天、关乎苏州近五分之一电力供应的特高压“心脏”手术,在高温与时间的双重压力下,终以“零缺陷”画上句号。在抢修的战场上,工作人员安全帽下流淌的汗水生动地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
“监测点位位移小于40毫米,未超过阈值范围,设备运行正常!”7月9日,黄石大冶±800千伏特高压永兴换流站值班员李瑶认真记录北斗地质沉降监测系统监测的数据,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黄石部署湖北省首套北斗地质沉降监测系统,以数智科技助力特高压电网安全运维,助力迎
“监测点位位移小于40毫米,未超过阀值范围。”7月9日,在湖北黄石±800千伏永兴换流站,值班员李瑶记录北斗地质沉降监测系统监测到的相关数据,确认站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湖北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为解决地质监测依赖人工、精度不够等问题,国网湖北省电力
7月2日,由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主办的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盛大召开,此次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会上,华电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施工工艺室副主任赵辉做出深远海导管架施工技术创新实践分享。赵辉介绍到,我国海上风电发展正朝着大兆瓦、深远海、规模化及智慧化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