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为什么需要特高压?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最好的证明
2×1050千米,特高压交流工程电能传输最远距离再一次被刷新,8月14日,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投运。如今,国家电网公司“八交七直”建设投运,“二交四直”正在建设,21条特高压工程如巨龙纵横东西南北,输送数千万千瓦的清洁电力,一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已经成形。
从“示范”到全面大规模建设,回顾特高压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波澜壮阔,犹如一股激流,经历山谷中的冲突激荡,不断积蓄力量,最终以磅礴的气势冲向大海。
转型升级承载能源革命创造巨大价值
为什么需要特高压?问题的答案已经有了最好的证明。
我国能源与生产力布局呈逆向分布,76%的煤炭资源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80%的水资源分布在西南部,陆地风能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和华北北部,而70%以上的能源需求来自东中部。能源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能源发展方式“后天失调”,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刻不容缓。
专家预测,202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比2000年净增3.25万亿千瓦时,其中2/3以上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这些地区大多缺少一次能源。随着国家能源开发的西移和北移,以及东部老矿区资源逐步枯竭,能源产地和能源消费地之间的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规模越来越大,现有500千伏输电系统在输送规模及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越来越难以胜任。
如果说500千伏输电线路相当于快速道路,那么具有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特性的特高压线路就相当于高速公路。当在全国范围内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成为一种必然,发展电力“高速公路”就成为必须和必然。
早在2004年,国家电网公司就提出发展特高压电网。
特高压是应对气候问题的利器。
随着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持续增大,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使用,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严峻,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尽快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实现清洁能源占主导,是大势所趋。美国前能源部长比尔˙里查德森认为,特高压可以使煤炭消费最优化,使远距离输电损耗降到最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这是大多数工业化国家面临的挑战。
特高压是保障能源安全的产物。
能源是现代化的动力,是长期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因素,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中国只有立足独立自主解决能源问题,才能保证能源安全,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特高压,加大输电比重,形成能源输送方式相互保障格局,可以促进能源输送方式多样化,减少煤炭运输压力,提高能源供应安全和高效经济运行。
从2009年第一条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建成运行,到2014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这一切,离不开国家能源的战略转型升级。
2014年6月,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继续建设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继续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此前,在2014年2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实施跨区送电项目”“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5月,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列入12条输电通道建设,公司的8个特高压工程入选。特高压建设迎来了战略发展的“大年”,特高压电网在治理雾霾、跨区输电、资源配置的优势也充分显现。
十余年艰苦不寻常,公司特高压建设获得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技术上持续提升、理念上不断突破、视野上越来越开阔,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电网科技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与“中国引领”,完成了从追赶到超越的历史性转变。
创新突破自主知识产权中国标准体系
特高压迈出的每一步,都闪现着“创新驱动”的灵光。
2009年1月6日22时,备受世人瞩目的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建成投运。这一史上首个实现商业化运行的特高压输电线路,集当时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输送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于一身,宣告中国已在世界上率先系统掌握了特高压输变电核心技术及其设备制造能力。
在其后几年间,“运行电压最高、输送能力最强、技术水平最高”的指标一次次被刷新:
2010年7月8日,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正式投入运行;2011年12月16日,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在建成投运近3年之后,其扩建工程正式投产;2012年6月13日,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贯通,具备带电运行条件。加上分别于2012年5月和7月开工建设的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溪洛渡—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它们的“身份标签”上,无一例外都注明“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长、技术水平最高”。每一项工程,都使中国在国际高压输电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和工程应用领域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表示,我们的特高压输电的技术理论、机理、工程建设、设备制造能力方面都创造了很多纪录。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引领,占领了世界电网技术的制高点。
特高压的身后是一批世界级的创新成果——
2011年4月,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获中国工业大奖。这项工程被国际大电网组织誉为“一个伟大的技术成就”。
2013年1月,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国际电工委员会认为,中国建成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能力最强的交流输电工程,是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目前,公司建成“四基地、两中心”特高压试验研究体系,攻克了特高压电磁环境、过电压、潜供电流、绝缘配合等一系列世界性难题,抢占了电网技术制高点。
特高压的身后是中国标准体系和中国话语权的确立——
中国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特高压交流标准体系框架全面建立。特高压实践大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电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制定国际标准14项、国家标准50项、行业标准73项、企业标准189项。
布局全球带动产业升级加快“走出去”
已建、在建、将建的一批批特高压工程,使中国输变电装备制造业迎来大发展的黄金期。靠项目带动,中国电工装备制造企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数年内迅速崛起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声名赫赫、具备相当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群。
许继集团研制出世界首套±800千伏直流输电控制保护系统,完成世界首套±1100千伏控制保护系统开发,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南瑞集团研发的统一潮流控制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国内电工装备企业成功研制了特高压变压器、开关、高抗、串补等全部关键设备,创造了一大批世界第一。
在特高压带动下,我国电工装备企业不仅主导了国内高端市场,而且进军国际市场,巴西美丽山二期换流阀、控制保护项目签约,国内特高压关键核心设备首次走出国门。此外还有德国、澳大利亚、南非、美国、韩国……目前,公司高端电力装备已经进入世界80多个国家,惠及亿万人口。数据显示,我国500千伏及以上电力设备出口额年均增长超过40%,推动了设备出口的良性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不能偏安一隅,必须走出国门,融入世界。”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思考。
2014年2月,公司与巴西电力公司联合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一期项目,公司占股比51%,实现特高压技术“走出去”;2015年7月,独立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二期项目,首次独立实现特高压投资、建设、装备一体化“走出去”,特高压成为彰显中国自主创新的一张靓丽名片。
2016年1月,在南美大陆,巴西美丽山水电±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一期项目正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它与巴西美丽山二期项目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蔚为壮观的巴西南北特高压互联大通道。
6月8日,正在哈萨克斯坦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了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习近平饶有兴致地问道:“听说你们的特高压项目还走进了巴西?”“是的,国家电网公司在巴西中标两个特高压工程,实现了技术、装备、标准、人才、文化全方位‘走出去’。”国家电网公司底气十足。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协议,从电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达成特高压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并由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加快特高压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7月1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然成型。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内,密集部署的服务器为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医疗等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园区供电设备已验收合格,具备送电条件,服务器随时可以启动。”5月23日,在位于怀来县的阿里云计算数据中心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内,张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近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印发《国家能源局关于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水平进一步加强全国电网主网架规划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将赣江—赣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纳入国家电力发展规划,对江西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工程计划新建赣南1000千伏变电站,安装2台3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殷殷嘱托化为实际行动,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坚决扛起电力保供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5月初,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建成投运。该工程输电距离927公里,总投资202亿元。6月10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送电。这是我国首个投产送电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同时也是是西
引言冀北电网具有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优势,在这里新能源建设正全速推进。2025年6月最新数据表明,冀北新能源总装机已突破8000万千瓦,达8167.4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5.8%,居全国首位。冀北电网已成为全国新能源发展的“排头兵”和“风向标”。面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导致的系统惯量降低与电压失稳
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2025年1~5月,国家电网公司建成投运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至此,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投运“22交17直”39项特高压工程,“西电东送”“北电南供”规模不断扩大。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家电网公司多项特高压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让我
5月30日,基于新版《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行规则》(以下简称“新版《规则》”)的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正式开市。当日至6月6日运行首周成交量达到去年全年成交总量的三成,抽水蓄能等灵活性调节资源实现市场化跨省调用。升级版川渝一体化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在成交时段、市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重庆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市六届人三次会议第1243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答复文件明确,重庆实施“百万千瓦屋顶部署推进”光伏式和“千乡万村驭风”行动,截至2025年3月,全市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256万千瓦、35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将从“十三五”末提升6.3%至16.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5月26日~5月30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四川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送出500千伏“铜梁-圣泉”线路近日,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送出500千伏“铜梁-圣泉”线路全线贯通,为该线路6月投运奠定基础。该工程配套送出项目包括500千伏“铜梁-板桥”和“铜梁-圣泉”两条线路,分别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回答了记者关于“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但在消纳方面仍面临压力。请问相关部门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的提问。李超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风
6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回答了记者关于“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但在消纳方面仍面临压力。请问相关部门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的提问。李超: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风电、光伏
6月20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推进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出席会议并讲话,18家中央能源保供企业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电、中国三峡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5家企业现场汇报了保供工作情况。会议要求,各中央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
6月12日,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境内,国网甘肃超高压公司与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开展联合作业,顺利完成±1100千伏吉泉线两处直升机带电消缺。在百米高空之上,直升机悬停在吉泉线铁塔上空,通过40米绝缘吊索,将作业人员精准投放至消缺作业点快速开展消缺作业,而后直升机吊挂着作业人员转场至数
在全球能源变革的十字路口,中国正以“三场替代战役”与“四大突破”为战略支点,开启一场颠覆传统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关乎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的承诺兑现,更将重塑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竞争规则。当欧美国家还在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徘徊时,中国已用特高压电网贯通山河,以光伏矩阵点亮
湖北电网是三峡水电外送的起点、“西电东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枢纽,有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277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超3.6万千米。国网湖北电力在变电站、输电线路巡检中推广应用无人机、机器狗、全景摄像机等设备,进一步提升线路和设备运维管理质效。5月13日9时许,湖北荆门供电公司变电智
近日,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新能源项目、“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新能源项目——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首台金风科技GWH221-11.1MW陆上风电机组吊装完成。金风科技将为该项目一标段提供90台该型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新疆华电天山北麓基地61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3日,甘肃政府新闻办召开“以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新闻发布会。介绍《电靓陇原——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有关情况。其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苏少刚指出:团结治网、合力保供,在政府的主导下,电源、电网、用户、
4月9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研制的特高压防舞复合相间间隔棒在1000千伏豫阳Ⅰ线挂网安装,开始试运行。这种间隔棒应用于垂直排列的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相间防舞,经仿真验证可降低线路舞动幅值80%以上,抵御极端天气条件下的线路舞动停运风险,增强电网韧性,保障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近年来极
3月27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用“无人机+双光检测”“无人机+三维建模”等智能巡检技术对1000千伏曹湖线、湖高线等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展全面巡检。针对曹湖线、湖高线等特高压输电线路湖区段空气湿度常年在75%以上、鸟类活动多、植物生长迅速等实际,国网山东电力运维专业员工在巡检中首次应用双光融合
3月28日,±500千伏德阳—宝鸡特高压直流输变电工程累计交换电量达2039亿千瓦时,通过跨区电力交换,累计替代发电用煤652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99亿吨。德宝直流工程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支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国内第一个实现远距离、大功率直流输电自主设计、制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