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本次的电力体制改革,延续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经验——一是分类改革,一段时间内实行计划电量和市场电量得力“双轨制”,二是明确增量改革,“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三是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大框架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和创新,算是半“摸着石头过河”。本文重点谈谈对第一个“双轨制”的理解。
中发9号文中提出“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中用电计划在之前电力供应充足情况下,提的不多,行政管理上用的也一般是“有序用电”,更多的计划是在发电侧,也就是对基础电量的分配,在体现“三公”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政策和产业引导,比如多给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和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机组利用小时等。
在配套文件《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详细阐述为“建立优先购电制度”和“建立优先发电制度”,对优先发用电的内容、适用范围、保障措施进行了细化明确。其中用电侧(优先购电)因为基本属于一个“新事物”,且基本都是三产用电(占比不大)和义务,大家关注度不高;发电侧(优先发电)明确了一类和二类优先保障类型,与9号文中只有“确保维护电网调峰调频和安全运行,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依照规划保障性收购”不同,一类优先发电将“以热定电”热电联产机组也纳入了,二类优先发电包括的就更多了,甚至包括“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等火电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后基本就都是“优先发电”了,笔者认为到那时候都优先也就是都不优先了,也就连累了同是二类优先发电的外送、水、核、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都不怎么优先了,有点好心办坏事了的意思……
优先发用电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体现了电改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性,通过一定的行政规定来保障民生和产业政策,减少了改革过程中的顾虑和反对声音,有利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另一方面也相当于画了界限——“计划的是计划,市场的是市场”,明确了那些是计划保护的——新能源、供热、电网安全,那些是市场竞争的——以上其他的以及新投产机组,各管各的,各负其责——计划是体现公平、民生、产业政策和安全,市场是体现优胜劣汰、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体现供求关系和配置电力资源——也就是计划的归计划,市场的归市场。
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优先发用电不匹配的问题。各省的优先发用电计划由各省制定,而各省的电源结构和用电结构差异较大,在不考虑跨省区电力的情况下,有的省份是优先用电量大于(一类)优先发电量(比如部分东南部沿海地区),当然大多数省份是优先发电量大于优先用电量,这跟上面说到的优先发电范围更广有关,也跟当前优先发电标杆电价“过高”有关(要是市场化电量电价高了,可能情况又相反了)。这就存在了一定的结构矛盾——市场化发用电量是匹配的,就决定了优先发用电谁的电量大,谁来确定放开计划(也就是市场电量)的电量上限。但是发用双方又是各自决策的,也就是在当前市场化电量电价低于标杆上网电价的时候,符合条件用户有动力来参与市场交易,而同样情况下,发电侧是没有太大动力主动进入市场交易的,都想享受标杆优先发电权,当然,若是等市场价格高于标杆上网电价时,发用双方参与市场的意愿又会倒转——这就是计划电和市场电“双轨制”天生带来的不平衡和矛盾。
上述矛盾在三北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发电侧,三北地区风电装机占比大,且冬季都需要供热机组“以热定电”,都是强的一类优先发电。用电侧,三北地区居民等三产优先用电比例特别低,而二产中高耗能产业占比极大,当前都有强烈进入市场交易的意愿,而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当地高耗能企业发展,也有强烈的动机来放开市场。三北地区的市场化直接交易电量绝对值可能不是最大的(低于广东、江苏、山东等地),但是占当地全社会用电相对值一定是名列前茅的(内蒙、山西)。而这种矛盾又造成发用双方对市场化交易的“不满”——发电侧说我是风电、我要供热、我是电网电源支撑点保障电网安全,我要优先发电,我不参与市场;用户侧说我不属于优先购电范围,国家要每年放大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我要参与市场。在省内用电市场基本固定的情况下,三北地区只能努力争取电力外送,而电力外送又是另外一个大的课题,本文就不在这细述了。
从这个角度看,应该继续、更大量放开发电计划的应该是东南部地区,虽然市场化电量已经是千亿级别的了,但是其优先购电和优先发电(这里主要说一类优先)占比的约束较少,还有很大空间可以继续放开计划。要不就成了计划多了,计划的多了就容易干市场应该干的事情——分配发电量和用电量资源——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是行政命令来分配电量计划,众多发用电企业中谁能更多的参与市场化交易,行政的手总有乱摸的动力,也容易存在寻租。也就是要变“计划的归计划,市场的还是归计划”为“计划的归计划,市场的归市场”。
同样的,而部分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较大(已经超过一类优先发电限制)的三北地区除非继续深化改革,学习国外电力现货市场的先进经验,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部分计划“应该”干的事情(公平、民生、产业政策和安全),变计划电和市场电的“双轨制”为市场的单轨制,用市场的办法来保障优先购电、可再生能源消纳、民生供热、电网调峰调频和电网支撑点安全。要不,必然是在双轨制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要通过控制各类发电企业最多、最少(个别电厂参与多了被认为多吃多占了,个别电厂优先供热电量不够,或是电网支撑点要求必须从市场中购买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多买不让,少买了也不行,都通过各种规定来进行限制或者惩罚,这样下去,矛盾必然越积越大,直到“双轨制”推行不下去。也就是要不全部取消计划,进行大改,变“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还归市场”为“全部市场化”,要不就再退回双轨制,变“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还归市场”为“计划的归计划,市场的归市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7月16日,华能国际发布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根据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华能国际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990.4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4%;2025年上半年,华能国际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2025年上半年,华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华能国际7月15日发布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完成情况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华能国际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990.4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4%;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2025年上半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5日,华能国际公告称,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990.4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44%;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按合并报表口径完成上网电量2,056.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7%;2025年上半年,公司中国境内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
甘肃电力交易中心发布甘肃电力市场运营报告(2025年5月),5月,甘肃省内中长期市场化交易电量8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88%,均价215.79元/兆瓦时,同比下降20.99%,其中省内直接交易54.18亿千瓦时,代理购电15.95亿千瓦时;跨省区外送电量57.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25%,外购电量4.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024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795.7亿千瓦时,各省份市场化交易电量与售电公司数量之比平均为6.86亿千瓦时/家[1]。在全国5个转入现货正式运行的省份中,甘肃、山东、山西三省虽然市场化电量规模较大,但售电公司间竞争尤为激烈,平均每家售电公司分摊市场化交易电量分别为3.73
新能源主导地位凸显——中电联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解读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电联”)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在2024年电力行业发展中,新能源主导地位持续凸显,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万亿千瓦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11日消息,2025年1月至6月,广东绿电交易电量8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2%。绿电指电力在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其主要来源包括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新能源在广东蓬勃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广东省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超785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10日,华电新能首次上市新股发行结果公告,网上投资者认购数量为21.86亿股、认购金额为69.53亿元,网上投资者弃购数量为823.09万股,网上弃购率为0.375%。经核查确认,共有419家网下投资者管理的4883个有效报价网下申购,申购数量为101312500万股,网下投资者全额认购。另外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初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28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溆浦县红花水库电站等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的批复。文件明确,溆浦县红花水库电站、溆浦县卫星水电站、溆浦县小横垅拱桥冲水电站、靖州县坳上镇九龙水电站、益阳市鱼形山水电站、益阳市赫山区新河大闸事务中心水电站、安化县清塘铺牛锅塘水电站7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
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风电、光伏发电、生
秦海岩:贯彻落实“136号文件”,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件”),这是新形势下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我国电化学储能已开始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新能源+储能”、常规火电配置储能、共享储能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商业模
导读随着“垃圾围城”问题逐渐成为历史,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快速发展,全国已有超过1000个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超过110万吨/日。到2025年,垃圾焚烧行业的投资新建正在落下帷幕,行业的焦点已经变成了日益突出的产能过剩、国补退坡和排放提标带来的行业盈利挑战等运营痛难点问题。不论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一纸文件宣布我国新能源结束了“固定电价”时代,全面进入电价市场化发展时期。回溯历史,电价政策的变迁也代表着行业发展进程。自2008年商业化电站启幕后,我国历经固定电价、标杆电价、指导电价+竞争电价,再到平价上网及全面市场化多个时期,十余年间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2月12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2022年1月1日以后,新核准(备案)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四川省同期燃煤发电基准价,现行标准为0.4012元/千瓦时(含增值税13%,下同)。通知如下: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国
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27号),详情如下: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27号)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各地方电网企业、增量配电网企业,四川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12月31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苏发改价格发〔2024〕1432号),其中提到,调整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对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实行分类标杆电价,按照平均先进成本,考虑社会效益、电网运行调度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类型天然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