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本次的电力体制改革,延续了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经验——一是分类改革,一段时间内实行计划电量和市场电量得力“双轨制”,二是明确增量改革,“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三是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大框架下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和创新,算是半“摸着石头过河”。本文重点谈谈对第一个“双轨制”的理解。
中发9号文中提出“推进发用电计划改革,更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其中用电计划在之前电力供应充足情况下,提的不多,行政管理上用的也一般是“有序用电”,更多的计划是在发电侧,也就是对基础电量的分配,在体现“三公”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政策和产业引导,比如多给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和进行超低排放改造机组利用小时等。
在配套文件《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中,进一步详细阐述为“建立优先购电制度”和“建立优先发电制度”,对优先发用电的内容、适用范围、保障措施进行了细化明确。其中用电侧(优先购电)因为基本属于一个“新事物”,且基本都是三产用电(占比不大)和义务,大家关注度不高;发电侧(优先发电)明确了一类和二类优先保障类型,与9号文中只有“确保维护电网调峰调频和安全运行,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依照规划保障性收购”不同,一类优先发电将“以热定电”热电联产机组也纳入了,二类优先发电包括的就更多了,甚至包括“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等火电全部实现超低排放后基本就都是“优先发电”了,笔者认为到那时候都优先也就是都不优先了,也就连累了同是二类优先发电的外送、水、核、余热余压余气发电,都不怎么优先了,有点好心办坏事了的意思……
优先发用电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体现了电改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性,通过一定的行政规定来保障民生和产业政策,减少了改革过程中的顾虑和反对声音,有利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另一方面也相当于画了界限——“计划的是计划,市场的是市场”,明确了那些是计划保护的——新能源、供热、电网安全,那些是市场竞争的——以上其他的以及新投产机组,各管各的,各负其责——计划是体现公平、民生、产业政策和安全,市场是体现优胜劣汰、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体现供求关系和配置电力资源——也就是计划的归计划,市场的归市场。
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优先发用电不匹配的问题。各省的优先发用电计划由各省制定,而各省的电源结构和用电结构差异较大,在不考虑跨省区电力的情况下,有的省份是优先用电量大于(一类)优先发电量(比如部分东南部沿海地区),当然大多数省份是优先发电量大于优先用电量,这跟上面说到的优先发电范围更广有关,也跟当前优先发电标杆电价“过高”有关(要是市场化电量电价高了,可能情况又相反了)。这就存在了一定的结构矛盾——市场化发用电量是匹配的,就决定了优先发用电谁的电量大,谁来确定放开计划(也就是市场电量)的电量上限。但是发用双方又是各自决策的,也就是在当前市场化电量电价低于标杆上网电价的时候,符合条件用户有动力来参与市场交易,而同样情况下,发电侧是没有太大动力主动进入市场交易的,都想享受标杆优先发电权,当然,若是等市场价格高于标杆上网电价时,发用双方参与市场的意愿又会倒转——这就是计划电和市场电“双轨制”天生带来的不平衡和矛盾。
上述矛盾在三北地区表现的特别明显:发电侧,三北地区风电装机占比大,且冬季都需要供热机组“以热定电”,都是强的一类优先发电。用电侧,三北地区居民等三产优先用电比例特别低,而二产中高耗能产业占比极大,当前都有强烈进入市场交易的意愿,而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当地高耗能企业发展,也有强烈的动机来放开市场。三北地区的市场化直接交易电量绝对值可能不是最大的(低于广东、江苏、山东等地),但是占当地全社会用电相对值一定是名列前茅的(内蒙、山西)。而这种矛盾又造成发用双方对市场化交易的“不满”——发电侧说我是风电、我要供热、我是电网电源支撑点保障电网安全,我要优先发电,我不参与市场;用户侧说我不属于优先购电范围,国家要每年放大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我要参与市场。在省内用电市场基本固定的情况下,三北地区只能努力争取电力外送,而电力外送又是另外一个大的课题,本文就不在这细述了。
从这个角度看,应该继续、更大量放开发电计划的应该是东南部地区,虽然市场化电量已经是千亿级别的了,但是其优先购电和优先发电(这里主要说一类优先)占比的约束较少,还有很大空间可以继续放开计划。要不就成了计划多了,计划的多了就容易干市场应该干的事情——分配发电量和用电量资源——不是通过市场竞争而是行政命令来分配电量计划,众多发用电企业中谁能更多的参与市场化交易,行政的手总有乱摸的动力,也容易存在寻租。也就是要变“计划的归计划,市场的还是归计划”为“计划的归计划,市场的归市场”。
同样的,而部分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较大(已经超过一类优先发电限制)的三北地区除非继续深化改革,学习国外电力现货市场的先进经验,用市场的办法来解决部分计划“应该”干的事情(公平、民生、产业政策和安全),变计划电和市场电的“双轨制”为市场的单轨制,用市场的办法来保障优先购电、可再生能源消纳、民生供热、电网调峰调频和电网支撑点安全。要不,必然是在双轨制基础上的修修补补,要通过控制各类发电企业最多、最少(个别电厂参与多了被认为多吃多占了,个别电厂优先供热电量不够,或是电网支撑点要求必须从市场中购买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多买不让,少买了也不行,都通过各种规定来进行限制或者惩罚,这样下去,矛盾必然越积越大,直到“双轨制”推行不下去。也就是要不全部取消计划,进行大改,变“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还归市场”为“全部市场化”,要不就再退回双轨制,变“市场的归市场,计划的还归市场”为“计划的归计划,市场的归市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犹如两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道路,吹响了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标志着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电”向“市场电”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预示
近日,重庆市经信委公开征求对《2025年重庆市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参与主体包括电网企业和电网企业经营区范围内的电力用户、虚拟电厂,按照本方案开展需求响应、削峰移峰。其中,电力用户自愿选择参与需求响应、削峰移峰,进行用户注册与响应能力申报,签订和履行协议;准确提
近日,国能日新自研「旷冥」大模型完成了自正式发布以来的首次迭代升级,迎来了「旷冥」2.0版本。本次升级,除了对模型稳定性和整体性能进行优化,更是在技术层面全效升级。首先在大模型技术方面,创新采用了多维度patching注意力机制架构,并显式嵌入了平流、对流方程,构建物理驱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下文简称《规则》)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对调频、备用等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电网调节能力,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与高效。《规则》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4月20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精神,进一步规范新疆电力中长期市场运营管理,维护市场经营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新型电力体制改革浪潮翻涌,市场形势复杂多变。面对挑战,国家电投集团河南公司持续深化改革,扎实开展“一分钱”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从“五个强化”全面发力,一季度同比增利1.52亿元。强化市场营销。面对省内电力需求疲软、全产业电价下调的严峻挑战,河南公司积极求变,深化国家电投集团“113”营销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虚拟电厂因地制宜发展,针对省级、地市级电力调节需要,培育不同特点的虚拟电厂主体,完善虚拟电厂发展体系。此前,多地已针对虚拟电厂建设和运营开展了积极探索。为了解当前虚拟电厂建设情况,中能传媒记者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贵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年度报告》。其中指出,2024年,贵州电力市场累计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941.1亿千瓦时,占省内售电量的62.9%。绿电交易结算电量完成3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6%,在南方区域各省交易机构中率先实现100%消费绿电绿证。贵州电网继续保持
5月9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河北电力”)在石家庄举行发布会并发布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向社会披露2024年其聚焦保供电、助转型、促发展、惠民生的履责实践。在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方面,国网河北电力健全“电力+气象”“电力+应急”合作机制,打出机组顶
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犹如两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道路,吹响了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标志着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电”向“市场电”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预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山西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年报》,其中显示当前山西注册独立储能企业16家,在批发市场结算均价441.42元/兆瓦时,远远高于其他发电种类的结算价格。截至2024年底,山西电力交易平台在册经营主体20202家,其中直调发电企业627家,售电公司452家,电力用户19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吉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市场总体运行情况。详情如下:(一)市场成员注册情况截至2024年底,吉林电力交易平台已注册经营主体5473家,同比增加480家。其中,发电企业390家,同比增加26家;电力用户4977家,同比增加443家;售电公司106家,同比增加11家。(二)电力交易结算情况1.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山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山西电力市场交易年报。截至2024年底,山西电力交易平台在册经营主体20202家,其中直调发电企业627家,售电公司452家,电力用户19058户,新型主体65家(包括:独立储能企业16家,虚拟电厂6家,辅助服务聚合商39家,分布式电源4家)。2024年,累计组织市场
甘肃风光资源富集。近年来,甘肃省紧抓机遇,发挥“风光”无限的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扎实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立足西北电网“总枢纽”、西电东送“主通道”、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重基地”发展定位,以创新为驱动,以技术为
01省间市场化交易情况4月,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完成842亿千瓦时。1-4月,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完成37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02特高压直流交易情况4月,特高压直流交易电量完成406亿千瓦时。1-4月,特高压直流交易电量完成18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7%。03省间清洁能源交易情况4月,省间清洁能源交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浙江东阳市人民政府印发《东阳市关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5年版)》(以下简称《政策》)的通知。《政策》指出,全年新增光伏装机5万千瓦以上。保障全社会电量供给85亿千瓦时左右、天然气供应1.8亿方左右。新增公共充电设施300根以上。力争实现市场化电量46.4亿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25年一季度,在“双碳”目标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下,我国能源保供扎实有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记者调研发现,国家能源行业转型升级浪潮下,越来越多民营企业逐“绿”而行,在加速布局能源领域中开辟发展新空间。阳春三月,湖北大冶。特变电工集团自主研发的±800千伏特高压
截至2025年3月底,青海电力交易平台共注册市场主体1644家。其中,发电企业813家,同比减少0.5%;售电公司70家,同比减少62.6%;电力用户742家(含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用户),同比增长8.3%;独立储能企业7家,同比增长133.3%;辅助服务聚合商12家,同比增长33.3%。3月份,省内电力用户市场化交易结算电量78亿千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
日前,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能源局甘肃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燃煤发电基准价有关事项的通知》,甘肃省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按照0.3078元/千瓦时执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中包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风电、光伏发电、生
秦海岩:贯彻落实“136号文件”,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25年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以下简称“136号文件”),这是新形势下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现能源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
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催生国内能源新业态、抢占国际战略新高地的重要领域。我国电化学储能已开始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进步,“新能源+储能”、常规火电配置储能、共享储能等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商业模
导读随着“垃圾围城”问题逐渐成为历史,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在过去十年间经历了快速发展,全国已有超过1000个垃圾焚烧厂,处理能力超过110万吨/日。到2025年,垃圾焚烧行业的投资新建正在落下帷幕,行业的焦点已经变成了日益突出的产能过剩、国补退坡和排放提标带来的行业盈利挑战等运营痛难点问题。不论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一纸文件宣布我国新能源结束了“固定电价”时代,全面进入电价市场化发展时期。回溯历史,电价政策的变迁也代表着行业发展进程。自2008年商业化电站启幕后,我国历经固定电价、标杆电价、指导电价+竞争电价,再到平价上网及全面市场化多个时期,十余年间
北极星垃圾发电网获悉,2月12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2022年1月1日以后,新核准(备案)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自2025年1月1日起执行四川省同期燃煤发电基准价,现行标准为0.4012元/千瓦时(含增值税13%,下同)。通知如下: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国
近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27号),详情如下: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生物质发电上网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25〕27号)各市(州)发展改革委,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各地方电网企业、增量配电网企业,四川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12月31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优化完善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苏发改价格发〔2024〕1432号),其中提到,调整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对天然气发电上网电价实行分类标杆电价,按照平均先进成本,考虑社会效益、电网运行调度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类型天然
1月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报送2023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量相关材料的通知。随文公布12家享受垃圾发电价格补贴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名单。详情如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报送2023年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处理量相关材料的通知各市发展改革委,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