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山城”重庆是我国四个直辖市之一。近年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推动电能替代,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多赢”。如今,从机场“油改电”,到港口岸电,再到CBD“水空调”,重庆的电能替代已经覆盖了市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国网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员工在朝天门港8号码头对智能港口岸电系统的设备进行检查。新华社供图
江北机场:
桥载电源覆盖115条机场廊桥
9月7日,重庆。
上午10点30分,记者乘坐的航班平稳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前的跑道上。一段滑行之后,飞机顺利靠港,200多名旅客沿机场廊桥有序走下飞机。
事实上,包括记者在内的大部分乘客,都是第一次踏上江北机场T3A航站楼的地界——这座全新的航站楼连同机场的第三条跑道投运于8月29日,至今也不过正式运营10天时间。
T3A航站楼及第三条跑道的投运,使江北机场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首个拥有3个航站楼3条跑道的机场。记者探访发现,如今的江北机场除了建设规模外,还在很多方面走在了国内机场前列,其中一点便是机场的绿色节能发展。
“T3A航站楼投运后,江北机场115条登机廊桥实现了桥载电源及地面空调机组全覆盖,完成了针对飞机APU系统的‘油改电’工程。”在位于航站楼外不远处的一座灰色建筑内,记者见到了江北机场动力能源保障部能效监管中心负责人范明华。在他看来,用桥载设备替代机载APU系统,对于飞机靠桥后的节能减排十分必要。
范明华口中的一连串专业术语,归结到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谁给靠桥后的飞机供电”。
通常情况下,一架飞机降落靠桥后,需要在机场停留几十分钟到几小时的时间,以为下一次飞行做好准备。在这段时间内,飞机内部同样需要充足的电力供应及空气输送。机载APU是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的简称,在“油改电”实施前,飞机靠桥后的电能及空气供应,便依赖于它。
“但机载APU主要靠燃油提供动力,这在带来噪声的同时,也排放出大量污染气体。以波音737、空客A320这类的中型客机为例,机载APU地面的平均耗油量达150公斤/小时。”范明华告诉记者,用桥载设备代替机载APU,实质上就是用地面上清洁的电力代替了燃油一类的化石能源,从而减少了机场的噪声及污染气体排放。
此外,对航空公司而言,使用桥载设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飞机的运营成本。“以目前油价计算,每架飞机机载APU运行一小时,消耗150公斤燃油的费用超过650元,如使用桥载设备,每架飞机靠桥一小时,需要花费的电费及服务费不过450元。”范明华说。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一直将服务航空、机场领域的“油改电”工程作为电能替代的一项重要工作。
2012年,江北机场T3航站楼和第三条跑道工程开工建设,重庆江北供电公司也随之开通“绿色通道”,优化业扩报装流程,在电力供应方面保证机场“油改电”工程的顺利实施。
“我们根据机场‘油改电’的需要,第一时间完成了机场周边电网的改造升级,确保齐心、楚田两座110千伏机场专用变电站按时投运。”江北供电公司营销部市场拓展班班长谢曌渊告诉记者,在新的航站楼和跑道投运后,供电员工还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确保每一套桥载设备的正常运行。
如今的江北机场,每年运输旅客超过3500万人次,每天的航班数量超过750班次。在繁忙的机场中,129套廊桥设备分布在全部115条廊桥之中,如果全部靠桥飞机使用桥载设备供电送气,每年可减排一氧化碳320吨、氮化物80吨。
朝天门港:
全年使用港口岸电182万度
9月7日下午,重庆出现了难得的晴天。在嘉陵江与长江交汇的河道上,来自湖北宜昌的“长江探索”号游轮安静地停靠在朝天门8号码头的泊位上。当晚9点半,这艘游轮将搭载新一批100多位游客从这里起航,游览长江三峡,在60多小时后返回宜昌。
62岁的姚榜是“长江探索”号游轮的轮机长,在对船上机械设备及各类电器进行检查后,姚榜喜欢站在游轮的甲板上,吹着江风,静静等待旅客的到来。
“长江探索”号始航于1995年,姚榜在这艘船上工作了22年。然而谈到站在甲板上吹江风,姚榜坦言这是近两年才有的“特殊待遇”。
“特殊待遇”源于游轮用上了港口岸电。
以“长江探索”号这次的航行安排为例,游轮在9月7日凌晨2点停靠朝天门码头后,要等到当晚9点半才能再次离港起航,在这之间的20个小时,船上同样需要充足的电力来支撑各类电器及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之前,游轮靠岸后,我们依然使用船上的燃油发电机为其提供电力,发电机的噪声及排放的污染气体布满整个甲板,船员们根本不想在船上待,更别提站在甲板上吹江风了。”姚榜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长江探索”号对船上的电源接口进行改造,用上了港口岸电,这才使船员在靠岸后的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好客的姚榜带记者参观了整艘游轮。上下6层的游轮称得上是一座长江上的“移动酒店”,酒吧、宴会厅一应俱全,60多个客房内配备了各类电器设施。姚榜介绍道,“长江探索”号5000吨的排水量与其他游轮相比算不上大,但这艘船经历数次翻新后,各类设备十分先进,即便是在游轮靠岸后,船上的中央空调、全电厨房依然处于运行状态,最高用电负荷可以超过400千瓦,每次靠岸期间,都要用上4000多度电。到目前为止,“长江探索”号共在重庆港停靠20余次,使用岸电8万度。
“长江探索”号游轮只是朝天门港推行港口岸电的一个代表。记者从重庆港九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朝天门港停靠的船只以“长江探索”号这样的游轮为主,夏季最多一天停靠7、8艘船。为了使靠岸游轮都可以用上清洁的港口岸电,重庆市区供电公司对朝天门港的供电设施进行了改造升级。
“目前,朝天门港1至4码头有两台500千伏安配变为嘉陵江沿岸船只提供岸电;5至8码头则有两台800千伏安配变,为长江沿岸船只提供岸电。此外,10至14码头的3台630千伏安配变也正在建设之中,计划于今年年底投入使用。”重庆市区供电公司营销部市场专责李劲告诉记者,在2016年,停靠朝天门港的各类船只共使用港口岸电182万度。
下午5点钟,采访临近结束,“长江探索”号的旅客开始陆续登船,姚榜穿上了西装皮鞋,站在船上迎接每一位旅客。忙碌之余,他悄悄告诉记者,在这样一艘豪华游轮上,每位船员都应该是一名绅士,“这还多亏了港口岸电,让我脱下沾满油渍的工作服,西装革履地面对每一位乘客。”
江北嘴CBD:
“水空调”减少能耗30%
“山城”重庆是全国著名的“火炉”,每年夏天,人们使用空调频率的增加,都会导致电网用电负荷的大幅度提升。但在重庆江北嘴CBD区域的写字楼中,一种利用嘉陵江江水温差供冷供热的“水空调”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用能负担,提升了电能的利用效率。
9月8日,记者在位于千厮门大桥北岸的江水源2号能源站内,见到了江北嘴水源空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波。他告诉记者,“水空调”是江水源热泵集中供冷供热电能替代项目的通俗说法,该项目目前两期工程已经为江北嘴CBD区域内155万平方米的公共区域提供了冷热源,第三期工程年内投运后,将覆盖江北嘴CBD区域400万平方米的公共区域,“这也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水空调’项目。”
江北嘴CBD区域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被定位为重庆市高档商务中心区及金融核心区,其特有的水资源优势,也为“水空调”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能。
“我们利用水泵抽取嘉陵江的江水,经过处理后的江水通过主管道流向附近的公共建筑,利用江水冬暖夏凉的特点,为CBD区域内的建筑提供相应的供冷供热服务。”张波向记者讲述了“水空调”的运行原理,以夏季为例,“水空调”在提供冷气时,供水温度一般为3.5摄氏度,进入建筑物内的空调管道,人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室内的空调温度,“例如供水温度3.5摄氏度,回水温度13摄氏度,这就意味着江水带走了与10摄氏度相当的室内热量。”
张波告诉记者,与常规空调相比,江北嘴CBD公共建筑用上“水空调”后,至少节能30%以上。此外,“水空调”的电力设备装机容量也比常规空调系统少了52646千瓦,并取消了常规冷却塔设备,每年可节约用水198万立方米,“根据我们的测算,使用‘水空调’相当于每年节约燃烧2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减排粉尘16000吨。”
虽然是“水空调”,但背后离不开充足电力的支撑。江北供电公司的谢曌渊在负责江北机场“油改电”工程的同时,也负责对接眼前这项庞大的“水空调”项目。他告诉记者,“水空调”对电压稳定的要求很高,江北供电公司通过对全网电压状况的实时监控,确保电网电压稳定,从而保证“水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也正是因为电网企业的强力支持,今年夏天,从6月15日起,“水空调”一直为江北CBD区域提供着稳定的制冷服务。
如今,行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绿色氛围。夜晚,长江两岸灯火阑珊,绿色电能在给“山城”带来亮丽色彩的同时,也进一步践行了绿色发展的城市理念,并为国家电网公司正在推广的电能替代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一、我国经济与用电增长的历史变化趋势我国用电总量与经济总量长期高度相关,用电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周期基本一致。电力弹性系数(同一时期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比值)是表征经济与用电量增长关系、反映我国产业和用电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十五”末至“十二五”,随着我国由重化工
5月6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等。全文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
北极星氢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共发布33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6个,地方层面28个。截至目前,2025年度共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96条,4月份为峰值。注:以上统计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4月28日,国家发展改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镇北营子村房屋白墙灰瓦,道路干净宽阔。村北就是角山长城。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登长城、参观村史馆、品农家饭、采摘大樱桃。4月25日,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孟姜镇供电所所长孟令楠和员工徐东泽、曹洪利来到北营子村,检查为该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并义务为民宿、餐馆等用电量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北极星环保获悉,4月28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7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园区应开发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区内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按照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扩大绿色电力占比。有条件的园区应开发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生物质
我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公司推动构建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促进能源电力资源和相关要素市场化配置,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下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加快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全国统
4月29日,中国能建江苏院总承包、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一公司承建的如东凌洋农场315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光伏发电厂区二标段工程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是江苏省沿海集团示范工程,地处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项目拟利用3540亩养殖鱼塘进行建设,采用“上可发电,下可养殖”的渔光互补模式进行综合开发,
4月29日,我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在福建实现全容量并网。东山海上光伏项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全年风速都较大,最大风速超过48米/秒,这是我国首个建设在如此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
4月29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海域,随着最后一组光伏发电单元完成调试发电,中国首个建设在高风速海域的海上光伏项目——三峡集团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电站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装机容量180兆瓦,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靖海陆上升压站和18兆瓦/36兆瓦时的储能系统,年平均可提供清洁电能约3
4月28日上午,宝钢股份湛江钢铁——华润电力分散式风电场项目顺利开工,挖机轰鸣声与海浪声交织,海滨工地上“钢铁蓝”与“生态绿”交融的画卷缓缓铺开。湛江钢铁与华润电力合作建成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大型分散式风电项目,首次在钢铁厂区应用抗台风海上风机,实现“就地发电、就地使用”的新模式。通过
4月23日18时18分,±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受端±800千伏渝北换流站500千伏交流系统调试结束,进入带电运行阶段。这标志着该站正式接入重庆500千伏主网,为下阶段双极直流系统按期投运打好基础。渝北换流站带电调试包括交流系统、直流低端和直流高端三个调试阶段。本次交流系统调试涉及2
近日,由正泰新能供应300MWASTRON7组件的宁夏大唐中卫500MW源网荷储项目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将绿色电力源源不断注入全国性算力枢纽#x2014;#x2014;中卫大数据中心,标志着新能源与数字产业的深度融合迈入新阶段。大唐中卫500MW源网荷储光伏项目大唐中卫500MW源网荷储光伏项目坐落于腾格里沙漠边陲的宁
2025年4月19日,粤电阳江海上风电公司下属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广东能源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迈入高效运行阶段。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项目位于阳江青洲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规划场址东北侧,项目水深范围37至4
4月14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总书记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会谈时指出,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并提出“拓展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系牢更加广泛的民意纽带”等六点举措。习近平主席在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时
随着能源消费绿色转型步伐加快,电力市场主体对多年期绿电交易的参与度不断增强。多年期绿电交易在更大范围的应用,将在稳定用电预期、保障发电收益、激励源荷互动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沿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在“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三峡安怀一体化光热电站内,光伏板呈矩阵式排列,远处排排风机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我们采纳供电公司的建议,在园区规划时就融入了节能减碳的环保理念。”4月7日,在位于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风猛士科技智慧园区内,该园区制造支持室主任吴青海说。此前,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建议下,园区利用员工停车场、焊装车间及总装车间屋顶,安装了总容量为6200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
4月22日上午,在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800千伏复奉线和锦苏线输电线路通道下方,南川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员工采用“无人机+人工”巡检方式,重点排查沿线通道有无超高树障及村民用火隐患,全力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重庆市处于长江重点生态区,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重庆电网共有779条输配
4月10日,西南地区首座受端换流站——±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渝北换流站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交流系统带电调试。±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起于新疆巴里坤换流站,止于重庆市渝北换流站,途经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省(自治区、直辖
4月14日,随着金沙江上游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重庆段跨越长江的导线、地线全部牵引到位,该工程重庆段全线贯通。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组织施工单位投入大型牵张设备17台、各类船只4艘、无人机2台,安排93名作业人员分组施工,按期完成本次跨越长江施工,保障重庆段顺利贯通。金上—湖北±80
4月8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简称“疆电入渝”工程)重庆段走线验收完成。此次验收线路起于重庆市合川区沙鱼镇,止于渝北区±800千伏渝北换流站。验收用时10天,由国网重庆超高压公司负责实施。“疆电入渝”工程重庆段线路跨越了渠江、高速公路、铁路和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
3月5日,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在对110千伏花鸡南北线沿线山林地区安装智能监控装置,并接入输电线路监控全景平台,实现了监控效率与精准度双提升,全面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完成国网重庆、山东、江苏、浙江、陕西、福建、辽宁、四川、湖南电力9家单位“一码双流”实用化评估验收工作,标志着公司2024年“一码双流”试点建设工作全面完成。“一码双流”工作是公司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通过贯通电网规划设计、需求计划、招标采购、生产制造
“在这里给车加完油,还能顺带充电,真是省时省事。”2月12日,在重庆黛山超充站,市民王先生不到半小时就给爱车充满了电,快速、智能的充电体验,让他不禁竖起大拇指。黛山超充站不仅配备了2个单枪功率480千瓦的超充桩和10个单枪功率250千瓦的快充桩,还提供洗泊车服务以及配套的便利店和休息区,既提
记者14日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为保障2025年春运期间市民出行无忧,国网重庆电力全面升级充电网络建设,做好出行高峰充电保障,提升运维保障能力,助力充电设施“乡乡全覆盖”,确保市民便捷绿色出行。当日,2025年春运启幕,据中国交通运输等部门预计,为期40天的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
1月13日,为配合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安全有序推进疆渝工程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建设,支撑保障疆渝特高压工程按期投运,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按照市公司统一部署安排,加快疆渝特高压配套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作。据了解,稳控系统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极端状况时,通过主站控制相关执行子站切除相应故障
近日,国网重庆信通公司经过数月的精心策划与实施,依托国网公司移动门户“i国网”,开创了企业移动业务运营的全新模式,为电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国网公司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基层员工对移动办公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移动办公的核心平台,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用户体验,国
1月8日,从国网重庆江津供电公司获悉,为保障新能源车主出行充电需求,江津地区新建成投运30座超(快)充电站,大大方便了居民绿色出行。据悉,在江津白沙镇,国网重庆江津供电公司完成了白沙港九农贸市场超(快)充电站建设,该站配置600千瓦一体式直流充电桩1台、250千瓦一体式直流充电桩1台。新建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