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我国的带电作业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初期。由于发电量迅速增长,电力设备明显不足,大工业用户对连续供电的需求日益严格,常规的停电检修因而收到限制。当时,我国最大的钢铁基地鞍山,停电尤为困难。为了解决线路要检修而用户又不能停电的矛盾,当时称之为“不停电检修技术”开始得到发展与应用。
1953年,鞍山电业局的工人开始研究带电清扫、更换和拆装配电设备及引线的简单工具。
1954 年,采用类似桦木的木棒来制作的工具完成了3.3 KV配电线路不停电更换横担、木杆和瓷瓶的作业。尽管工具显得十分笨重粗糙,但却成功地进行了3.3 KV配电线路的“ 地电位”带电作业,也是第一次实现带电作业。
1956年6月14日,鞍山电业局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带电作业专业组,由张仁杰等8人组成,制定《不停电检修工作规程》等措施。
规程要求:作业人员技工等级4级以上,安全技术等级3级以上;工作负责人的技工等级7级以上或技师,安全技术等级5级以上,文化水平小学4~6年级以上等。
1956年进一步发展到带电更 44~66kV的木质直线杆、横担和绝缘子 。
1957年10月,东北电业局设计类第一套220kV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工具,并成功应用于220 kV高压输电线路的带电作业。同时 3.3 ~33kV木杆和铁塔线路的全套检修工具,也得到了改进和完善, 这就为各级电压线路推进不停电检修尊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1958年1月鞍山电业局总工刘承牯主编《3.3~66kV送电线路带电检修暂行安全工作规程(木杆、水泥杆、铁塔)》,3月又制定了《3.3~66kV送配电线路带电检修现场操作规程》(即1955年的悬赏课题)
1958年12月水利电力出版社将鞍山电业局“暂行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操作规程”合编为《不停电检修现场安全工作、操作规程》,安全工作规程共8章85条和5个附录,操作规程共2章13节,总47千字。(等同现在的作业指导书)
1958年,沈阳中心实验所开始了人体直接接触导线检修的实验研究。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高压电场的屏蔽问题,并在试验场成功地进行了我国第一次人体直接接触220kV带电导线的等电位实验,首次220kV线路上完成了等电位作业和修补导线的任务。这次等电位带电作业的实验成功,开创了中国带电作业的新篇章。从此等电位作业技术在中国带电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1959年前后,鞍山局又在3.3~220 kV户外输配电装置上,研究出了一套不停电检修变电设备的工具和作业方法至此,中国带电作业技术已发展成3.3~220kV包括输电、变电、配电三方面的综合性检修技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8日,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与空客直升机公司在北京定陵机场举行国内首架作业类空客H145直升机接收仪式。此次引进空客H145直升机,对于提升国网空间技术公司在高原地区和复杂环境下的电力作业及应急抢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据介绍,H145机型具有卓越的飞行性能,在设计上采用最先进的技术,配备绞
5月12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永耀监理公司工作人员在110千伏唐民变10千伏荣吉P537线85号杆施工现场,开展新装刀闸、避雷器及附件安装的旁站监理工作。每年夏季前,为降低雷电对架空线路造成的损害,提高线路带负荷能力并减少故障发生,供电公司一方面逐步将架空线路上改下变成地下电缆,另一方面对电缆通
4月20日,国网冀北电科院应用自主研发的全国首套35千伏旁路箱变平台在沙河试验站35千伏变电站成功实现负荷转带带电作业。这是国内首次实现35千伏变电站不停电负荷转带作业,为变电站该领域带电作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35千伏变电站检修、预试等工作需要全站或部分区域进行停电,常常给居民生活和企业
4月16日,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全省首条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早在2024年12月,国网山西电科院就针对性地开始了配网自适应的验证研究,经过方案设计和论证,在2025年3月开始进行自适应智能型FA真型试验。实验为期一个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4月21日,湖南岳阳供电公司变电检修人员在220千伏奇岭变电站成功投运DF6908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采用带电作业方式安装该装置仅需10分钟。该装置可实现避雷器在线监测,提升电网避雷器智能化运维水平。该装置由太阳能供电,维护次数少、检测精度高,能够每天自动进行避雷器泄漏电流数据实时采样,并形成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2426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670名,全国先进工作者756名。据北极星电力网不完全统计,电力行业约有200余位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获表彰。其中,国家电网系统共有67名职工
4月25日,国网太原供电公司启用“带电作业+发电车保障”新模式,这意味着,太原市实现配网不停电作业全覆盖。在环网柜更换现场,工作人员将一台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和两台500千瓦低压发电车接带周边供电负荷,同步拆除安装新旧环网柜,整体工作一气呵成,居民和商户用电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在此之前,更
4月23日,在冀北承德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中心胥莹工匠创新工作室内,胥莹向同事讲解配网检修多功能操作杆的设计原理和使用方法。该工具由胥莹工匠创新工作室牵头研发,集9项功能于一体,可用于配网带电消除缺陷及断、接引线等工作中,兼具实用性与便携性。配网带电作业中,绝缘杆是常用的操作工具。不同的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2025年第二季度重点工作研讨班,强化战略引领,强化实干担当,推动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公司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研讨班精神,扎实做好二季度重点工作,以强有力举措推动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国网华东分部全力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扛牢保供首要责任,全力备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作业!”4月12日,云南电网公司首次采用“载重无人机+机器人”联合作业的方式,在丽江地区海拔3200米的500千伏线路上,成功完成带电修补架空地线散股任务,及时消除2项紧急重大缺陷,保障了西电东送重要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一声令下,无人机巡检员操控FC30大载重无人机将地线修补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回复了人大代表关于“两高”项目源头防控、实施光储充一体化工程、电力市场化交易的建议。重庆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单位持续推动市内能源结构优化,强化市内可再生能源资源挖潜开发,持续开展电网设备节能降碳更新改造,积极支持光储充一体化工程在“两
5月5日,国网河南鹤壁供电公司10千伏桥31号富士康I回等6条线路完成新型配电网建设并正式投入自愈运行,实现县域配网自愈线路全域覆盖。截至目前,国网鹤壁供电公司市县城区已经投运110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63.58%;全域投运192条自愈线路,覆盖率为54.86%。据统计,2025年该公司配电线路自愈动作56次,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日前,山西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山西省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相较于传统模式,“三位一体”智能配电线路搭载的自适应智能型FA是指自适应智能型馈线自动化系统,能在线路失电的第一时间启动自动恢
5月6日零时,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圆满完成2025年“五一”节日期间的电力保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辽宁电力优化电网运行方式,加强电网运行监控,针对“五一”期间电网运行特点完善事故处置预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评估分析电网运行风险,做好事故预想和处置方案。
4月16日,晋城市罗泉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861道庄线正式投入自适应智能型FA+五级接地保护+三级短路保护,成为全省首条集三者于一体的智能配电线路。早在2024年12月,国网山西电科院就针对性地开始了配网自适应的验证研究,经过方案设计和论证,在2025年3月开始进行自适应智能型FA真型试验。实验为期一个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介绍了2025年一季度电力可靠性数据情况。邢翼腾表示:从今年一季度电力可靠性数据来看,全国电力供应总体平稳,电力系统及设备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各项电力可靠性指标持续向好,为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日,在湖北省安陆市烟店镇陈河村,国网安陆市供电公司烟店供电所外勤组组员包新桥按下一巢三机式无人机启动按钮,三台无人机依次从机巢起飞,以10千伏德三线24号“T”接杆为起点,向德三线首、末两端及分支线3个方向沿线飞行。在德三线首、末两端,胶囊式无人机移动机场、固定式机巢无人机也同步对线
4月22日上午,在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800千伏复奉线和锦苏线输电线路通道下方,南川供电公司输变电运检中心员工采用“无人机+人工”巡检方式,重点排查沿线通道有无超高树障及村民用火隐患,全力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重庆市处于长江重点生态区,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重庆电网共有779条输配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立足战略发展要求,统筹推进管理体系升级和企业架构建设,开创性完成公司M-21S管理体系全面设计,打造行业首套网省两级企业架构资产,推进综合性变革、系统性重塑,公司现代企业管理大厦构建成型,有力推动公司管理从“自转”向“公转”转变,从“经验型”向“现代型”转变。公司
内蒙古东部地区配网供电半径长、末端小分支线路分布广,影响故障判断准确率。国网蒙东电力优化管理模式,创新应用技术手段,实现——4月18日,在蒙东赤峰元宝山区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调控室,4名施工人员完成了新建工作站的主机、加密装置和交换机安装工作。“预计6月底,我们将在34个旗(县
在电力巡检领域,高效、精准与安全是无人机作业的核心诉求。大疆全新发布的Matrice4T无人机,热成像、广角中长焦相机及智能算法等技术全面升级,为电力巡检带来智能化革命。本文将深入多个电力巡检场景进行实测,解析Matrice4T如何在画质、效率和安全三大维度,重新定义电力巡检的作业模式。画面细节跃
“五一”假期期间,在500千伏上都至承德三回线路的输电铁塔群间,无人机辅助参与的检修现场一派繁忙。国网冀北电力抢抓五一假期黄金窗口,通过无人机技术集成作业,安全护航“北电南送”能源大通道重要枢纽。▲500千伏上都至承德三回线路检修现场(史文军摄)“吊运准备完毕,请高空作业人员做好接收准
2025年4月29日,为确保夏季用电高峰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修中心抢抓五一窗口期,对500千伏上承三线展开全方位综合检修。同时针对其余线路保电工作,采用无人机+特种车辆+全景平台三维立体巡检模式,投入6架智能无人机、3台特种作业车及24小时输电全景平台,构建起空天地一体
国网江西电力2025年第一次配网(省网)协议库存物资公开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1825AA)
近日,在湖北省安陆市烟店镇陈河村,国网安陆市供电公司烟店供电所外勤组组员包新桥按下一巢三机式无人机启动按钮,三台无人机依次从机巢起飞,以10千伏德三线24号“T”接杆为起点,向德三线首、末两端及分支线3个方向沿线飞行。在德三线首、末两端,胶囊式无人机移动机场、固定式机巢无人机也同步对线
在电力巡检领域,高效、精准与安全是无人机作业的核心诉求。大疆全新发布的Matrice4T无人机,热成像、广角中长焦相机及智能算法等技术全面升级,为电力巡检带来智能化革命。本文将深入多个电力巡检场景进行实测,解析Matrice4T如何在画质、效率和安全三大维度,重新定义电力巡检的作业模式。画面细节跃
4月18日,禄劝国有资本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昆明市禄劝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发布禄劝共享储能项目(EPC+O)招标公告。本项目拟在云南省禄劝县建设200MW/400MWh共享储能项目,主要建设储能电站、220千伏升压站一座、储能仓用房、生活用房、水泵房、危废间及配套外送输电线路。约占地44.87亩。
4月5日14时42分,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内,在±800千伏电压环境下,量子电流传感器与传统纯光互感器的红色波形一致。“接线顺利,波形一致,运行正常!”振奋的声音在现场的上空飘荡着,宣告着量子电流传感器的调试成功。时间倒回20小时以前。广西柳州郊外,高大的铁塔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南方电
2025年4月11日15时,张家口坝上地区气温骤降,大风裹挟着雪粒呼啸而过。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康巴诺尔换流站运维人员白晓飞和同事裹着加厚防寒服,顶着狂风攀上30米高的阀厅顶部。手电筒光束在风雪中摇晃,他们逐段检查金属彩钢板的螺栓紧固情况,手指冻得几乎失去知觉。面对今春最强大风天气,该公司启
“春耕备耕期间,我们反复对涉及温室、灌溉的变压器、配电线路开关、刀闸及进出线电缆等设备进行测温巡检,切实保障春耕春灌期间农户用电无忧。”4月8日,国网讷河市供电分公司检修建设工区工作人员肖晗、王浩穿梭于田坎间,对35kV同长线开展无人机巡检,以更加可靠、安全的电力服务春耕春灌。春耕初始
国网河北电力2025年第一次物资类协议库存公开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批次编号:0425AA)
近年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应用量子通信和区块链技术,在电力交易和能源数据安全方面等前沿技术领域积极探索,参与无人机、卫星遥感巡检,提升电力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电力事业铺就了一条光明坦途。过去,依靠人力的“铁脚板”巡检方式,效率低下且受限颇多。运维人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