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7-10-18 13:51来源:电力头条APP关键词:2017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低风速上海电气收藏点赞
我要投稿
2017年10月16日-19日,2017北京国际风能大会(CWP2017)在北京隆重召开。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全球风电CTO论坛——未来风电畅想”,上海电气风电集团副总裁缪骏就“能源革命下的风电变革”议题进行分享。缪总指出风能技术发展潜力依旧很大,未来新材料、新工艺、人工智能、新结构的使用将大幅度提升风机效率。
以下为演讲内容:
缪骏:各位同仁上午好,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叫缪骏,在这个舞台上可能我是一个新兵,因为我刚接手上海电气研发工作不久,我更想讲的是下面的副标题,风电未来畅想,我刚到以后事实上有一点难度,难度在哪里?在于畅想这个二字,中文畅想不等于空想,所以说我们既要畅想未来,但提出的一些东西还是要接地气的,一会在我的PPT,我们在前期准备里头,我的团队有很多脑洞大开的东西,他们搜集了全球非常多的非常新颖的方案,但是我觉得好像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不太适合,或者说不是我们碗里的菜,就删掉了,比如说飘浮式的机组这些,尽管概念非常好,但是我觉得好像这个不列在我们畅想的范围里面。
事实上从技术风电的技术来讲,我个人有一个感觉,我觉得风电技术可以有两点,一点,它是一个远没有到达成熟阶段的一个技术。第二点,它是一个非常包容的一个技术平台。我看下去在座的各位这个年纪都非常轻,我们从事的这个行业有一点非常幸运的是,至少我们不用在退休之前担心我们这个行业的发展遇到了技术瓶颈,因为我本来从事的是火电,传统的化石能源行业,在火电里头搞技术有一点困难,把煤电效率提升1%,或者说把单位发电量煤耗去降低几克那都是难度非常大的事情,非常有挑战的,是我们的一个梦想,我们需要用十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去提升1%的效率,但是似乎在风电里头我们并不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非常轻而易举的把发电量提升几个百分点,把载荷提升几个百分点以上,一方面说明我们技术进步很快。第二说明我们这个技术远没有成熟。我们把所有的技术打开来看,是否发觉每一个技术点都是非常成熟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每一个技术点我们去跟别的行业,技术是共用的吗,我们比较以后是否发现,在我们所用的技术点上面,在风电里头似乎它又不是最为领先,最为先进的,它被引入到这个行业里头来,我们介入锋利发电机这个平台,非常好的整合在一起,体现了它非常大的包容性,跟我后面所要讲PPT的内容有关,我在团队中提倡不讲究原创性的创新,我们时刻也在问我们如何去创新,我们不想强调在这个行业里要做非常突破性的原创性的创新,我们更应该讲究拿来主意,我们要时刻关注别的行业的发展,关注其他领域内一些最新的科研成果,待到它成熟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引入到这个行业来,本身我们风力发电机组的包容性决定我们可以这样的方式去做,我们在技术上面远没有成熟。
我们当然从工业革命开始讲起,从蒸汽动力到电气化时代,到自动化时代,或者信息化时代,以及到现在推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风电现在是处于第三次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间,我们还在接受信息化时代带来技术的红利的冲击,为什么这么讲,我们看到展会上面有非常多的是信息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在别的领域里头所应用成熟的技术,不断地在被带入到这个产业里面来,但是同时我们也接收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许多技术点的冲击,包括AR,VR,包括无人控制技术,包括点点滴滴,或者是纳米技术,我不知道有没有在座各位,最近国内非常热门的量子通讯技术,不知道未来是否会被我们风电行业所引用,但是我前面看到清华大学实教授也看到量子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有一篇文章还是非常地有意思,有可能也会给我们这个行业带来一些革命吧。
当然在座的各位都希望技术的变革能够给我们这些所从事新能源产业的人带来一些生机,带来一些新的机会,毫无疑问我们现在所有的人都希望未来的能源能够是百分百的可再生能源。
因为我刚才提到了,我们从技术上面来说,希望更多的去借鉴别的领域已经发展成熟的技术,对于风电来说在这个领域来说,从这个点看下去会有非常多的点,我今天主要讲三个方面。一个是超大叶片设计和生产,第二方面精细化风场设计。第三方面是机组智能化。右下角风电面临的挑战LCOE这是我团队加在上面的,如果我们说技术畅想的话,是从技术的发展角度来说,从一开始我们特别去关注这个技术或者关注成本的话,我们很有可能就会抑制了技术发展,技术发展跟经济的关系有它的脉络,在初期肯定是高成本的,我们如果说一味地追求低成本的话,我们就不要畅想了,这也是我本人的另外一个观点。
第一点,风电变革之超大叶片设计和生产,有三个小点,新材料新工艺,新的结构形式,新的翼型和气动附件,新材料和新工艺我主要想讲碳纤维,我估计设计研发机构的话,最近碳纤维的应用非常热门,我们关注到国际上面差不多也就在这个等级上面已经逐步推出了,包括在陆上风场的低风速区域,我们现在似乎是近似于摩尔定律,每一到两年发展提升一倍的这种性能的速度在发展我们的风力发电机,每半年的时间基本上风能直径会更新迭代一次,随之而来我们需要更长的叶片,我们对于设计供应商上的挑战更大。这个也是我说的碳纤维材料在别的行业应用已经非常普及了,近年来的比例也已经是上升的比较快,对于风电来说我们有应用,包括上海电气我们最近也在研究碳纤维的叶片,我记得国家有一个规划,到2022年,玻纤应用的极限也就是在80米左右,再往上涨除非玻纤再有一次突飞猛进的变化,似乎已经达到了它性能的极限,我们要应用新的碳纤材料来提高韧性。这是新材料应用,因为碳纤对树脂的浸润度都有影响,使得我们并不容易利用现在的技术能够完全的浇铸透,可能会有常见的白斑多发,我们要研究新的工艺,新的辅材,这些都是新的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新的结构形式,有两张图,左边这张图展示的是一个欲弯技术,我们在制的时候需要去把这个叶片,夜间远离塔桶壁,但是随着新的耦合叶片的思路推出,右边这张图似乎看起来更有意思,这也是前几天我们看到的是丹麦大学的一个副教授做的一个叶片结构的一个迭代,他做了40次,利用高度的数字仿真,以及自动巡游技术,迭代以后的结果使得我们看起来这个叶片的内部结构非常像鸟类的骨骼,我们现在传统叶片的结构当中是单副板或者双副板的,从理论上面来说,我们一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进化神奇的力量。二是我们不得不惊叹人类的技术,尤其数学的发展,大自然的自然进化规律逐步的被我们用数学模型可以完整地去模拟出来,得益于现在真材技术的发展,现在真材技术,包括3D打印技术在高度发展,我们未尝不可知五年或者十年以后我们就能研发出类似这样结构的叶片,或者在我们叶片哪怕不是整张叶片去利用这样的结构,在某些强度要求特别高的地方,我们是否可以应用类似的结构来降低我们载荷,减轻我们叶片的重量。
第三是新翼型和气动附件,大家应该很熟悉这几张图片,第三张是澳大利亚研究的一个低噪声的风轮,我觉得就风电来说,我们对气动翼型的研究不如我研究的火电,就火电来说,汽轮机和燃气轮机,我们对于翼型的研究不够,没有关注它翼型的本身,这上面三个是典型的气动领域去关注的,尤其前天下午大会上面很多分布式风能发电的发展,风力发电机离居民的距离保持在500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有一款低噪声风机,我们这个噪声水平可以控制的非常低,我们是否又可以有更多的资源,比如说家用空调,家用电器行业里头,各位回想一下我们的空调机,十几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窗式机,到了现在的空调,我们噪声水平大幅的下降了,这里面承载了很多我们的技术,当初是简单的像家里头三叶大的电扇一样是椭圆形的枫叶,现在的枫叶有一个小尾巴钩在那儿,再看叶片上面是布满密密麻麻坑的,但是这些技术减噪的技术,因为我们刚刚开始这个行业,所以我们投入关注的很少,当然我建议我们去看看别的行业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验,有些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可以快速被拿到风电行业里面来。
下一个风电变革的精细化风场设计,题目很多人都在谈,这里主要讲三个,更准确的风资源评估,更精确的风电厂分析和验证,以及更个性化的选址。有三个图,这是一个链条需要串起来来看,第一个是用3D打印技术来打印出来的数字的地形的沙盘。第二个是一个风动。第三个是数字仿真流场的分析。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在考虑的是需要去立两个侧风塔,现在路上一左一右有两个,但是在多山丘陵地区,或者地形表面状况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两个侧风塔是不够的,我们还会结合当地的气象数据,或者是卫星数据,或者是哪里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都不够准确,现在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三个图片串起来设想一下,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地表通过3D图形打印出来,结合我们现在已经非常成熟的风动技术,再结合我们现在高度发达的数字仿真技术,我们以相似的原理,以合适的流体把它模拟出来,我们是不是做得会更加准确,做得会更加好。
第三个是个性化的选址,或者叫个性化的风场的设计方案,里面提三个,一个是不同的塔桶高度,一个是不同的设计方案,一个是不同的基础的控制策略,这三点技术上面来说我们现在全部能够做得到,无非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在投标的过程当中,业主往往要求我们希望精确到某个机位,设想非常好,现在一个风场里头可以做到两种不同高度的塔桶(音),但是如果出现三种塔桶,三种基础,四种基础,或者都有自己的对应的控制策略,对于工程师团队来说他们会碰到一个非常苦恼的问题,他要不断地修改他的设计,或者我们的供应链条线上面,包括质量这些都会碰到问题,每个塔桶出来图纸都不一样怎么办,我们这里强调的是个性化,但是我想在个性化之前我们先要去做好标准化,这个标准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单一,统统做成一个塔桶,这不是我们做出终极的标准化,我们的标准化希望把这个设计过程变成参数化,变成有一定的规律和规模可以去寻找的,希望通过我们设计程序,仿真软件,能够寻找它最优的参数,比如说我们现在在推的塔桶的设计,就可以减轻工程师的工作量,可以快速按照业主的要求不同塔桶高度的要求,提出最新的塔桶图纸,结合塔桶厂的敏捷化的供应链,我们还是完全有可能去跟,我要设计出,并且制造出完全个性化的塔桶方案的。
第三点,风电机组的智能化,同样三小点。第一自我诊断,自我修复和自我感知。这里上面画的是一个汽车的发电机,同样我们也来看看行业外的发展情况,自我诊断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最基本的现在可以去看到齿轮箱里面的裂缝,非常轻微的裂缝,通过振动分析检测能够出来,漏油,泄漏,或者是结冰,超温,我们安排了非常多传感器去进行检测出来,但是根据我们实践经验的结果是,我们设计了这么多传感器之后,它经常会误报警,这里就带来一个问题是我们没有拿系统化的角度去看待一个病症,我们是不是可以借鉴传统中医的理论,系统的角度去确诊这个疾病,望闻问切,同样一个疾病,西医很简单,但是中国通过望闻问切,是不是通过这样系统的角度,系统的诊断,通过一个病灶的发生,我们要去相互印证不同的技术,不同的传感器相互印证,最后来更精确的确定这个病灶的部位,使得我们误报警的几率大部分的降低,以便于节约我们的人工和成本。
第二点自我修复。同样来自于汽车行业,自我修复的轮胎,事实上在我车后备箱里头我放了两个液体,高压充气液体,液体是用于什么呢?轮胎万一被扎了的时候,把这个罐子直接冲到轮胎里头就可以。左边这个是复合材料的关结构,对于叶片来说它是典型的复合材料结构,如果叶片上面出现细小裂纹几率还是非常大的,这个裂缝出现以后很容易进入湿气,如果我们遭到雷击的话,叶片就会被撕裂掉,我们可以在比较容易发生这些裂缝的地方去应用一些这样的技术,右边这张图同样的也是自我修复技术,这张图是国外的F15吧,当然我前几天看到我们歼20的总工程师,他在谈我们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五代战机的时候,很重要的是,我们第五代战机具有一个自动修复功能,我去网上查了一下,这个概念不是最新的,英国的公司在他的战机里面也是同样具备了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这个功能还不是针对复合材料,是针对金属以及合金的,我不知道具体的原理是什么?但是从这个思路开去的话,我们风机如果在远海的风机在某些关键部位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这个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四点自我感知,我们叹了很多场控的技术,我们现在不再以单台风机的角度来提升效率,从这个角度来讲,风机它有自我的思维,本来它就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产品,是不是我们可以这样讲,它已经具备了一个社会的初级形态,在这个风电厂里面,不同的每一个风机尽管是一个单元,但是它具备了分工和协调,第一台风机会考虑我的哥们发电量是不是好,这是典型的分工合作,我们人类开始研究群体化的这些方式,一个是蚂蚁,一个是蜂群,我们中国最厉害的是无人机技术,但是里面最厉害的是无人机的蜂群战术,我看到已经被我们攻克掉了,我们战时的时候可以出动无人机去攻击其他的目标,同样引入到我们风电里面来,每一台风机担任不同的业务,我们的发电量我想应该是可以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好,就这些,我这些畅想纯粹是畅想吧,我希望未来十年能够看到部分的技术在我们风电业务里头,风电行业产业里头能够得到实现,谢谢各位的聆听,谢谢。
(发言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光伏們获悉,国家能源局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已调任至法制和体制改革司担任副司长。据了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改版)开始,梁志鹏副司长(时任新能源处处长)便开始分管光伏、光热等新能源业务,其间,中国光伏产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取得
联合动力于2007年成立,致力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生产、销售、运维服务。历经十年,联合动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快速攀升,连续5年新增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二,年新增装机位居全球第六。近年来联合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201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力创新奖一等奖,连续第二年进入
势在必行的平价上网面临着多方博弈:政府、电网公司、开发商和整机商都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巨量财政补贴一向是政府扶植某一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心剂,但补贴绝不是长久之计。国家能源局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最早愿景里,一直强调最终取消补贴的概念。2014年出台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十年对于一个行业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拐点。如今,高速发展的风电已步入瓶颈期,风电企业绞尽脑汁上山、下海、进军低风速,不断盘活存量。但是,补贴的抽离、强烈的电价下调预期、抢装潮之后的业绩遇冷、艰难的走出去,面临这些问题的风电后十年,能否延续前十年的辉煌?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杂志ID:en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ABB十分注重本地化,努力将全球领先的技术与中国的工况相结合,从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角度研发更加多样化的高可靠性电气设备,积极推动中国风电开发的数字化水平,实现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李锋,ABB中国副总裁、中国区风电业务负责人《风能》:在CWP2017上,ABB为行业带来了
当下,数字化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核心特征之一,这在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风电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随着互联网+与风电的深度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开发、运维环节,极大地提升了机组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运维转向预防性则让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正在成为现实。而随着下一阶段
受访嘉宾:张启应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启应认为,新能源不仅是能源,更是一种理念,关乎每个人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当全体社会成员为多用绿色电力实现绿色生产和生活而感到自豪时,各方将会用更加包容的心态看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能源转型才能走得更远。《风能》:今年的风
本周风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2017.10.23-2017.10.29)要闻,以供大家参阅。相关阅读:风电一周要闻回顾(10.23-10.29)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中国10大风电业主前三季度成绩单来了!2017年前三季度风电增速趋缓,新增装机970万千瓦左右,风电累计装机为1.57亿千瓦。2017
ldquo;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不到数一数二迟早会被市场淘汰,因此三一重能要做就要做到行业前列。rdquo;三一重能董事长周福贵在接受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专访时说道。三一在决定进入风电之初,集团董事长梁稳根的构想就是ldquo;再造一个三一重工rdquo;,10年间,中国风电在变,不变的是三一人践行
今年3月18日,三一重能发布了905平台产品,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三一重能906超低风速平台的发布。农机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理事长杨校生在10月18日三一重能有限公司(简称三一重能)召开的以新机遇,新三一为主题的906超低风速2.5平台产品发布会上如是说,未来风电行业可能会面临新的变数和挑战,他认为,
10月17-19日,2017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17)在京盛大举办。18日,岳能科技携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树根互联,面向全行业正式启动以ldquo;智能制造,智启能源rdquo;为主题的联合产品发布会。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田德博士、岳能科技董事长赵子刚、树根互联副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784号建议答复意见的函。文件明确,积极支持巴中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绿色供电园区,并帮助协调电网企业做好供电提供兜底保障和系统备用服务。详情如下: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784号
4月11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14040784号建议答复意见的函,文件指出,《四川省光伏风电资源开发管理办法》(川发改能源规〔2023〕512号)要求,按照“成熟一个、开发一个”的原则推进风光项目建设,地方对具备开发条件的风光资源编制拟开发项目的初步实施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元宝100MW陆上风电项目、贵州龙里县谷龙100MW一期、龙庆100MW一期陆上风电项目发布中标公告,电气风电成功中标。这也意味着电气风电贵州龙里基地自2024年3月开工日建设以来,累计中标订单总量突破1GW。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电气风电“十四五”在西南区域战略布局的成功,更为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截至去年底,新疆集中建成哈密、准东和南疆环塔里木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清洁能源的高效并网与远距离输送,需要超特高压电网的支撑。近年来,新疆加速推进超特高压电网建设,助力“风光”变“绿电”,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构建“绿电大通道”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8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国家第二批大基地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其中30万千瓦风电项目48台风机已全部吊装完成。该项目采用先进的风电3D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整体优化,科学配置48台单机容量6.25兆瓦的陆上中低风速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机组采用115米高轮毂和200米大风
4月16日,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东川在西宁会见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一行,表示坚定支持明阳扎根青海创新高质量发展,链主拉动风电产业集群、应用场景和实证示范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张传卫在座谈中指出,作为青海首批新能源战略性合作和风电整机制造企业,明阳通过自
2024年,中国海上风电机型大型化发展有所加速,下线的机型数量与2023年基本一致。2024年,有6家整机企业下线了8款海上风电机型,其中7款的单机容量在16MW以上。这表明中国整机企业对海上风电市场的产品规划已达成一致。越来越多的中高风速风电项目,出于对度电成本的考量,将采用16MW级海上风电机组。
2025年3月底,国际能源巨头壳牌(Shell)宣布终止在巴西的太阳能与陆上风电大型电站投资项目,理由是“调整投资组合”,保留其子公司PrimeEnergy分布式光伏业务,进一步引发新能源投资企业思考。(来源:微信公众号“走出去情报”作者:国复咨询)这一决策的背后,一方面是巴西可再生能源市场近年来投
2023年,金风科技完成全球首台185米混塔样机吊装,在其稳定运行一年有余后,金风185米混塔在黑龙江、河南、山西等5个省份实现累计交付超100台,为风电行业在超低风速区域的资源开发担当“支撑点”。混塔是通过钢混结构创新突破钢塔物理极限,支撑大兆瓦机组高空化发展的运行支撑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跨
近日,主题为“运筹帷幄技胜千里”的第四届风电运维技改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2025“北极星杯”风电影响力企业在会上揭晓。金风慧能荣获“优秀运维服务商”和“技改提升优秀案例”两项大奖。金风慧能荣获“优秀运维服务商”金风慧能荣获“技改提升优秀案例”金风慧能多年来深耕风电后服务领域,秉承“
3月20日,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材科技”或“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中材科技实现营业收入239.84亿元,同比下降7.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2亿元,同比下降59.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80.48%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9日,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标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总容量10MW/40MWh。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电气(安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160万元,折合单价2.290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大连融科储能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7日,上海电气集团同来访的延锋国际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锋国际”)举行会谈,双方围绕绿色能源、智能驾驶舱技术及全球化协同等话题达成共识。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表示,延锋国际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智能座舱和电动化等领域的前瞻布局更是令人印
当地时间5月7日至9日,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的新能源行业盛会——2025慕尼黑国际光伏展(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举行。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下称“电站集团”)携太阳能、氢能、多元储能等全矩阵产品及一站式解决方案重磅亮相,与全球能源行业领袖共探清洁能源技术革新与零碳未来。可复制解
近日,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1996.02kW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光伏项目和上海华电闵行虹梅南路全影型隔声棚1.35MW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分布式光伏项目相继正式并网,为上海工业及交通领域注入绿色电力。高斯图文分布式光伏项目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1996.02kW光伏建筑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9日,吉林市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长客”)召开专题会议,正式推进“吉林-松花湖-北大湖氢能市域列车”项目。该项目以氢能源为动力,计划构建连接吉林市区与松花湖、北大湖两大滑雪场的快速交通网络。吉林市委书记胡斌指出,该项目是推动城区与景区联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二〇二五年度第14批集中招标(上海电力外高桥电厂扩容量替代2×1000MW绿色高效煤电项目第一批辅机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一、标段:DNYZC-2025-02-01-517-01送风机1.第一中标候选人:上海电气鼓风机厂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081.4万元。2.第二中标候选人:沈阳鼓风机集团通风装备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为深化中越能源合作,助力越南实现绿色转型目标,4月25日,电气风电与全球权威认证机构ULSolutions在越南河内联合主办“电气风电2025年越南客户推介会”,吸引了来自越南及东南亚能源领域的行业领袖、技术专家及企业代表近100人参会。本次推介会以“上海电气共赢新程”为主题,聚焦风电技术创新、本土
4月25日,凌源滨河供热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广州市天赐三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报价:85800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报价:9430000.00元元;第三中标候选人:中瑞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报价:8500000.00元。凌源滨河供热有限公
4月24日下午,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在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党委副书记、总裁朱兆开的陪同下调研上海电气核电产业。董保同一行首先来到上海电气上重铸锻有限公司,实地走访大型铸锻件生产车间,深入了解上海电气核电大型铸锻件工艺、质量管控及核电产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