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导读: “和整车相匹配的部分,我们必须自己做。”日前,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在一次媒体大会上表示。
“和整车相匹配的部分,我们必须自己做。”日前,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在一次媒体大会上表示。
可见掌握产业链的相关资源绝对是一个企业或产业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资源定成败”已成行业共识。
而近期,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引发了业内对资源的高度重视,一场“备胎”争夺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锂电企业疯狂圈占锂矿资源,大有群雄逐鹿之势。
锂电大数据梳理发现,抢占锂矿资源的主要有四种类别:①资本跨界者,通过购买原材料公司的股权切入上游原材料行业;②材料企业自身收购国内外矿业公司股权,扩大资源占有率;③电池企业收购材料企业股权,为自身原材料供应提供强有力的保障;④车企收购矿业公司股权,将锂电池核心产业链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受制于人。
资本跨界者
1、中葡股份:10月10日,中葡股份宣布拟以27亿元左右的对价,从青海国安手中收购刚刚置入盐湖矿产的国安锂业的100%股权,布局电池级碳酸锂和钾肥行业。
据悉,中葡股份主业为葡萄酒,但长期不振,欲引入优质资产改善现状。而按照同国安锂业的业绩“对赌”承诺,中葡股份在经营面上有望摆脱尴尬处境。
2、藏格控股:8月31日,藏格控股发布公告称,藏格钾肥拟投资设立藏格锂业有限公司(下称“藏格锂业”)。藏格锂业以购自贤丰新能源的“卤水提锂并制取工业级碳酸锂产品的相关先进技术”使用权为基础,从事碳酸锂生产与销售,自此切入锂产业。
据了解,贤丰新能源为贤丰控股的子孙公司,与2017年5月23日成立。
藏格锂业将投入不超过14亿元人民币建设年产2万吨碳酸锂项目,建设周期约为18个月。项目全部达产后,碳酸锂生产规模达到2万吨/年,按近期市场价格计算,预计每年将产生营业收入24亿-30亿元,利润总额增加约18亿元。
但市场对藏格控股和贤丰控股所规划的产业目标能否实现尚存疑虑。
材料企业
1、华友钴业:8月13日,华友钴业公告称,公司通过子公司华友国际矿业投资1302 万澳元(折合人民币约6842 万元)认购澳大利亚AVZ 公司增发的1.86 亿股股份,完成增发后,公司持有AVZ 公司11.2%的股权。
据悉,AVZ公司拥有刚果(金)Manono 项目60%的权益,Manono 项目为勘探权项目,存在一定的锂资源找矿潜力。
2、赣锋锂业:5月4日,赣锋锂业曾与Pilgangoora锂矿签订了一期和二期项目的长期承购协议。4月7日,赣锋锂业发布公告,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以自有资金不超过9600.108万美元收购RIM不超过13.8%的股权。
本次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RIM不超过56.9%的股权。据了解,RIM拥有Mt Marion锂辉石矿项目100%的股权,已经于2017年2月投产。
另外,2014年,赣锋锂业受让国际立业爱尔兰公司51%股份;2015年,收购河源锂辉石和澳大利亚锂矿公司RIM。
近年来,赣锋锂业发展迅速,从单纯的锂产品加工,到掌控上游的锂矿资源,到中游锂盐产业,再到下游的锂电池生产及回收领域,逐步实现全产业链的布局。
电池企业
坚瑞沃能:7月11日,坚瑞沃能与参股公司Altura签署协议,拟对其生产的部分锂精矿石进行包销。以保障产业上游原材料供应稳定。
资料显示,坚瑞沃能每年承销其至少10万干吨锂辉石精矿。首批产品将在2018年6月30日前销售,约束性承销协议最短期限为5年。
车企
1、长城汽车:9月28日,长城汽车发布公告称,同意子公司亿新发展拟认购Pilbara Minerals 5600万股的新增股份,交易金额2800万澳元(约合1.46亿元人民币),认购完成后将持有标的公司不超3.5%股权,并获得Pilgangoora锂矿项目的部分产品包销权。
Pilbara Minerals主要经营锂矿及钽矿勘探、矿产开发。公司拥有位于西澳黑德兰港以南120公里处的Pilgangoora锂矿项目100%权益。
据了解,Pilgangoora锂矿属于Altura旗下。Pilgangoora锂矿矿石总资源量为1.56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95.2万吨,平均品位达1.25%。
长城汽车一直都在谋划新能源布局,早在2015年就募集了不超过168亿元的总金额,并将其中117.8亿元用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这次入股Pilbara Minerals公司,或许就是瞄准新能源电池,为新能源产业链铺路。
2、比亚迪(这里将其划入车企):2010年,以2亿元获取西藏矿业18%股权;2014年,比亚迪副董事长吕向阳成为融捷股份第二股东;2016年,比亚迪与青海盐湖成立合资锂矿公司。
锂是锂电池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而锂电池是当前电动车选择搭载的主要电池种类。资本跨界者以上游重要稀缺资源为切入点进军锂电行业,可见其先见之明;材料企业大面积收购锂矿股权,扩大资源储备率,为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行业需求向上爬坡局面提前做好了准备;电池企业和车企提前布局核心资源,不仅是前瞻性布局,更是以此掌握上游主动权,提前避免受限于材料价格上涨。
由此可见,善于掌控稳定优质的上游重要资源,并延伸产业链的企业,在未来的新能源市场中更加具有竞争力,胜算更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作为推进能源向清洁化转型的关键产品之一,锂电池本身需要做到低碳、零碳,既有政策的迫切性要求,也是企业自身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据电池中国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动力、储能电池主流企业,都已经在积极推进零碳产品、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的构建或规划。与此同时,部分头部企业,已经制定了明确的碳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科力远披露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科力远表示,随着锂电材料和大储能业务加速推进,公司为吸引和留住核心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特制定并推出激励计划。根据业绩考核目标,2027年度,科力远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3.50亿元。据了解,科力远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关税大棒如期而至。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多个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巴西、英国实施10%的对等关税,对瑞士实施31%的对等关税,对印度实施26%的对等关税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数据中心用锂电池正在崛起成为新的市场增量。近日,宁德时代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数据中心及配储需求较大将成为未来优质的增量市场,大型项目带动的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也将快速增长。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热潮,带动了云计算、大模型、AI智能体的发展,相应的对于算力需求也越来越高,根据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3月7日,在布达佩斯多瑙河岸的匈牙利对外贸易及外交部大楼内,昆仑新材正式举行了匈牙利投资项目的官宣仪式。董事长郭营军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全球的大势所趋。当前,尽管欧洲电动汽车市场受到价格较高、基础设施薄弱(如充电桩数量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但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在两会提案中建议,应警惕专利“武器化”破坏产业创新生态、加剧行业“内卷”。由于供应增加、行业竞争激烈,锂电池企业间的知识产权诉讼现象越来越常见,专利也成为锂电企业巩固自身技术和产品研发壁垒的主流方式。刘静瑜在建议中表示,
多个圆柱电池海外投扩产放量。近期,亿纬锂能、海四达、冠宇集团等海外圆柱电池项目接连传来消息。其中,亿纬锂能位于马来西亚的首个海外大型圆柱电池基地在2月16日正式投产,目标年产能达6.8亿只;普利特2月18日宣布,旗下控股子公司海四达将在马来西亚投建2.5GWh圆柱电池基地,投资额达7.5亿元。此外
写在前面:随着2016年新版危废名录的出台,以及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危废行业有望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业界普遍认为,危废黄金时代已然吹响号角,未来5年危废处理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据远卓分析预计,危废产生量将按复合年增长率10.5%由2017年的4,990万吨增加至2021年的7,440万吨。未来三年
危险废物有量大、类多、成分复杂等特点,我国的危废行业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管理体系尚不够健全,统计数据与企业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可以说,危废行业处于“家底未摸清”的状态。我国的危废行业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管理体系尚不够健全。图片来源:百度图片近日,环保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危险废物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欧洲最大的锂电池企业Northvolt破产后,一系列后续问题接踵而至。5月5日,沃尔沃旗下锂电池公司NOVOEnergy宣布启动深度重组计划,将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并调整运营规模,这将导致50%的员工面临裁员。据了解,此次裁员涉及多个部门,仅保留关键技术团队及首期工厂运维人员。其位于瑞典谢莱夫特奥的首期电池
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41%,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长120%。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210GWh、90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1%、120%。2024-2025Q1中国锂电池出货量(GWh)说明:动力锂电池含乘用车、商用车、工程
为满足海外市场客户需求,优化全球产能布局,提升整体竞争力,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今年以来,众厂商对马来西亚的布局力度明显提速,截至目前投资金额将近200亿元人民币。今年4月,仅仅十天之内就有两家中国企业加码马来西亚市场。4月24日,金杨股份公告称,该公司拟投资建设马来西
据中央空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实名登记注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目前已超220万架,通用航空器超3200架;2024年,空管系统共保障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3.4亿余架次、2600万余小时,保障通用航空飞行120万余小时,运行态势处于历史高位,后续还将呈现持续快速增长势头。作为低空领域的重要载具,多家车企旗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4月24日,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率队到访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双方就深化合作事项举行交流会谈。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吴晓曦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昊,四川时代副总经理杨伟平参加会谈。吴晓曦对朱云峰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四川时代长期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4月21日以来,碳酸锂期货价格再次连续大跌!21日跌破7万元/吨心理防线,22日跌破6.9万元/吨,23日一度跌破6.8万元/吨。海外矿价下跌,美国关税带来的需求增量担忧,以及宁德时代“钠电池”的量产与技术替代,这三大因素的叠加导致碳酸锂市场接连遭遇成本坍塌、需求未卜、技术替代的“打击”。下一步,
2023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正式生效,对电池企业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严格约束,涵盖碳足迹、回收责任、材料使用、安全标准等多个维度。其中,储能电池属于工业电池范畴,从时间节点来看,进入欧盟市场需要在2026年2月前提供产品碳足迹报告。具体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要求电池制造商必须提供包括电池材料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