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政策正文

高原风机、分散式风电、智能运维、装机600万千瓦.....这份文件勾画了贵州“十三五”风电发展蓝图!

2017-10-26 14:39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作者:北极星关键词:贵州风电分散式风电风电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八)数字创意产业

依托我省自然环境优越、民族文化丰富优势,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构建先进数字创意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与新兴科技深度融合、相关产业相互渗透,推动以文化创意、创新设计为核心的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重点推进创意技术装备、数字出版、数字教育、数字娱乐、创意设计等产业繁荣发展,创造新型文化供给,在特色民族文化、民族服饰、工艺品、生态旅游、大健康养生、生物医药等领域创造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数字创意精品。到 2020 年,数字创意产业实现总产值 350 亿元以上。

1.数字文化创意技术和装备。加大数字创意领域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提升数字艺术的呈现技术和文化企业的装备水平。加强计算机图形图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自然人机交互、三维打印、智能语音、裸眼三维图形显示等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发力度,推动研究成果产业化。加快新型灯光、音响、视效、特效等技术研发,提高艺术展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支持文物保护装备产业化及应用示范。

2.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和形式。加快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智能文化遗址建设,支持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加强对文物、艺术品等文化资源的保护,创新展览展示方式,提升交互体验感受。鼓励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文学、在线演出等数字创意产品发展,不断提高原创水平和文化品位,创新产品开发模式,促进不同内容形式之间的融合转换。

3.创新设计。推动数字创意内容与技术在设计、制造、商贸、旅游、教育、医疗、展览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和融合发展,提高相关产业附加值,形成多向交互融合的新业态。支持运用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开展设计服务工作,提升设计服务创意水平和整体实力。

4.产业融合。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综合利用工业设计、品牌策划、营销推广等文化创意手段,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我省转型发展五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等融合发展。

四、空间布局

以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为基础,以综合交通运输条件为依托,以产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以龙头骨干企业为引领,以产业集聚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大数据产业

按照“一核多极”空间布局,以贵阳—贵安为核心,打造贵阳—贵安—遵义大数据产业带,带动全省各市州大数据产业统筹发展。重点依托贵阳˙贵安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贵阳国家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贵阳˙贵安国家大数据核心示范区、黔中大数据应用服务基地、黔西南大数据应用服务基地、遵义软件园、惠水百鸟河数字小镇数据产业园、新蒲新区财富之舟产业园、贵安电子信息产业园、小河大数据安全产业园、铜仁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凯里电子信息产业园、碧江经开区智慧产业园、金沙电子信息产业园、印江电子科技产业园、毕节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区、深圳—毕节智慧产业园、钟山北斗大数据产业园和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北斗卫星产业园等,构建大数据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台层、增值服务层和配套端产品层等五个产业层级,打造端产品制造、电子商务、大数据金融等产业集群,建成在全国有特色、可示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

(二)生物产业

按照“一核多极”空间布局,推动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贵阳为核心区。依托医药骨干企业,在全省 38 个重点县(市、区)打造道地特色中药民族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现代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壮大益佰、乌当等百亿级医药产业园,修文、龙里等 50 亿级医药产业园,清镇、普定、贵安等 30 亿级医药产业园。加快建设 1—2 个综合性现代医药物流园区、4—6 个产地交易市场,构建现代医药流通网络。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制造、生物技术服务主要以贵阳市为核心,形成产业集聚区。生物农业主要依托各地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的集聚区。生物能源重点依托黔南、黔东南生物质能风能开发基地建设生物能源聚集区,在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建设生物能源发展区。

(三)高端装备产业

按照“一核两翼三带”空间布局,加快发展高端装备产业。 “一核”即重点依托贵阳国家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双龙临空经济区和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综合保税区等,打造贵阳—贵安高端装备产业区。“两翼”即重点依托安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等,打造安顺、遵义高端装备产业区。“三带”,即重点依托相关产业园区和基地,打造毕节—六盘水—兴义、长顺— 惠水—龙里—贵定、都匀—凯里—丹寨三条高端装备产业带。

(四)新材料产业

按照“三基地多园区”空间布局,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三基地”即贵阳、遵义、福泉三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重点建设白云和清镇铝及铝加工基地、贵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息烽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开阳磷煤化工生态工业基地、贵阳白云区聚合物材料基地、贵阳新添寨复合反渗透膜组件加工基地、贵阳(沙文)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中电振华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遵义钛及钛合金精加工基地、遵义高性能钢绞线生产基地、遵义锰业精深加工基地、桐梓和习水煤电化循环经济工业园,福泉市磷化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瓮安磷煤化工工业集聚区。“多园区”即其他区域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六盘水围绕煤化工材料和新型建筑材料,重点建设六枝煤电化冶循环经济工业区、六盘水新型墙体材料加工基地;铜仁围绕锰系列新材料,重点建设大兴高新区、大龙经开区、松桃经开区、万山工业园区;毕节以磷酸酸铁锂系列、石墨烯复合材料为核心,重点建设新型电池材料产业园;安顺以高纯度钡盐系列产品为核心,重点建设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等。

(五)节能环保产业

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在全省范围特别是产业园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发展。加快建设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园,着力打造节能环保产业高端集聚发展平台。推动贵阳市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茅台生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建设,支持六盘水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铜仁市万山区创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支持毕节市、兴义市积极申报建设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推进贵安新区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和黔西南州、贵阳市、黔南州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六)新能源产业

按照“一带三区、多基地、一中心”空间布局,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一带三区”即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综合开发聚集带、黔北页岩气及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区、黔东核电页岩气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黔南和黔东南风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多基地”即毕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煤层气开发基地、黔西南及盘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煤层气开发基地、威—赫风能太阳能开发基地、盘州风能太阳能开发基地、黔西南风能太阳能开发基地、遵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煤层气开发基地、黔东北页岩气开发基地、黔东南生物质能风能开发基地、黔南风能生物质能开发基地。 “一中心”即贵阳高端装备制造及能源交易中心。

( 来源: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作者: 北极星 )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贵州风电查看更多>分散式风电查看更多>风电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