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突出关键共性、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党的十九大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国家电网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电科院从电力系统安全、调度安全再到设备安全,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以扎实、领先的技术提升电网预防和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
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
保障复杂大电网
安全稳定优质运行
电网运行的一体化特征愈加显现,全局监视、全网防控、集中决策的需求日益突出,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研发建设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进一步提升电网调控技术支撑能力。国调中心组织中国电科院和南瑞集团开展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的全面研发工作。
针对大电网全局监视、全局分析、全局防控、全局决策和市场化调度要求,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将实现模型统一管理、数据集中应用、全局分析决策和就地实时监控。在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中国电科院始终坚持电网主动调度和自动巡航的设计理念:通过源—网—荷精细化调控,全局电力电量平衡超前部署,电网事故预想、预判、预控,主动防范电网故障,实现电网主动调度。基于外部环境信息及未来趋势分析,通过全景监视和评估实施控制策略智能调整,完成电网运行自校正,实现电网自动巡航调度,大幅减轻调控人员工作强度。
在新的架构下,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可以做到“更全局、更快速、更准确”。
“全”——模型全、数据全、功能全。实现全网一次/二次设备模型的时间、空间多维度管理;实现全网实时数据、运行数据、外部环境数据等各类数据的按需共享;在模型全、数据全的基础上,构建监视控制、分析预警、计划决策、综合评估及仿真模拟等全方位应用功能,全面支撑各类电网调控业务;从全局视野的角度设计开发应用功能,做到全局监视电网实时信息,全局分析电网运行态势,全局防控电网运行风险,全局决策新能源消纳和备用支援。
“快”——获取快、计算快、响应快。以广域数据传输技术为支撑,最大限度减少数据转发环节,提升数据共享效率;利用分布式并行计算以及智能化处理技术,确保大电网统一分析计算速度满足在线应用要求;将电网及外部环境变化和预兆第一时间推送给调控人员,电网发生故障后,快速给出分析结果和处置措施。
“准”——信息准、决策准、控制准。通过对传统电网运行稳态数据增加时标,提高电网实时数据断面的时间一致性,采用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新能源及负荷预测准确性;基于分析决策中心,考虑及二次设备实时状态和外部环境变化等信息,进行全网统一分析决策,保证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分区电网实时响应全网分析决策指令,实现设备的就地控制,保证本地控制功能的准确性。
目前,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中。2020年底,中国电科院和其他相关单位将完成示范工程建设。
电力系统仿真计算:
更精确、更快速
电网的规划设计、调度运行离不开准确科学的计算,所有的运行方式安排必须经过严格的定量分析与仿真验证。目前应用于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全国所有网、省、地各级电力调度部门的标准仿真分析程序,长期以来一直由中国电科院研发和维护。过去数十年间,仿真程序用大量计算和分析工作,为我国电网各项里程碑式的工程和日常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目前我国电网正处在快速发展中,新元件、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电网新设备、新系统的准确模拟是仿真计算的核心和重点,正确建模、准确仿真,方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使用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和研究的热点。基于我国实际情况,中国电科院建立了通用化的固定转速、双馈、直驱风电模型和与光伏发电实际特性一致的通用机电暂态模型,为新能源基地电力送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容量高电压等级交/直流输电工程集中投入运行,新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开始陆续建设和运行,也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仿真技术带来了挑战。中国电科院开发的仿真程序常规直流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直流输电系统的响应特性以及直流换相失败特性;对于近年来新出现的分层接入直流系统,也及时开发了相应的仿真模块。为向电网运行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中国电科院的专家制定了直流输电模型参数校核的相关流程。目前所有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均有经过规范校核验证的模型与参数。为了满足未来将要出现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国电科院与国网直流部、国调中心和控制保护厂商密切合作,研发了具备换流阀闭锁、直流线路短路及断路等直流侧故障机电暂态仿真能力的电压源型直流系统仿真模型。
目前,仿真程序里风机、光伏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等一系列新模型已成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须的分析工具。
借助新的高效数值算法、建模方法以及软件的分析能力和计算性能的提高,中国电科院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包含电力系统多个时间尺度动态过程(电磁—机电—中长期过程有机结合)的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可用于解决大电网连锁性故障、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稳定、电压稳定、FACTS技术的应用、电网规划方案比较、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二次系统规划设计等问题,仿真时间跨度从毫秒级到分钟级。该成果为青藏直流联网工程、三峡输变电工程、西电东送、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等重大输电工程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该程序及相关成果“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6年12月,世界上首个电力系统专用的超算中心于中国电科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在交直流大电网复杂运行特性对仿真计算效率带来严峻考验的背景下,超算中心的海量电网仿真计算能力,使之成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强有力的支撑工具,全面支持各级调度开展运行方式计算和规划滚动校核。
超算中心使用的作业调度平台、仿真计算程序都是由中国电科院自主研发的国产软件系统。超算中心的使用刷新了方式计算人员对计算速度“快”和计算效率“高”的认识。“在超算中心建成之前,我们也使用后台服务器进行批量作业的计算,但是由于CPU个数有限,我们不得不把同一批1000多个计算任务手工分成几批,分批次提交后台计算,再拼接结果,手工拆分作业计算的方式还容易出错,我们方式计算人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现在不一样了,超算中心机房配有810台服务器,近24000个计算核心,理论峰值计算能力高达918万亿次每秒,在电力系统计算领域真是首屈一指。原来我们10个计算人员一周的计算任务,现在通过超算中心配套开发的批处理计算调度平台软件提交后台计算,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速度提高了3000倍。”一名国调中心方式计算工作人员在利用超算中心资源进行2017年的夏季滚动方式计算后,对平台的强大能力称赞不已。
电网关键设备:
攻克世界难题站在世界前列
电网线路和变电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大气污染使电网遇到潮湿天气或者雾霾天气极易发生污闪,造成大范围停电。这些问题在欧美、日本、前苏联的工业区都曾发生,在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至今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电网大面积污闪几乎每年发生。1990年2月,该问题跨越京津晋冀鲁豫辽5省2市,1996年末至1997年初波及长江中下游6省1市,2001年初再次覆盖京津冀鲁豫辽4省2市。
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组织下,中国电科院会同相关研究机构,在电网外绝缘饱和积污特性、全工况污秽试验及外绝缘配置方法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我国近30年的电网大面积污闪难题,全国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已得到有效遏制,输电线路污闪跳闸率从2001年的0.12次/(百千米˙年)大幅下降到近年的0.001次/(百千米˙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目前,由中国电科院牵头制定的新的污区划分标准和污区图在全国电网运行管理和各大区电力设计院的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得到全面使用。新建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全面推广采用等价自然污秽的全工况耐受电压进行外绝缘设计,显著提高了输变电工程建设与运行的经济可靠性。
中国电科院在外绝缘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提升了行业国际话语权。污区分界线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污秽地区绝缘子选用标准IEC60815-1所采用。“中国的污区图是这类文件中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提供了可为世界各国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学习的实际解决方案和经验。”美国电力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介质与绝缘学会副主席Gubanski如是说。
特高压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电网的关键控制和保护设备,包含多种电气设备,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随着特高压工程建设推进,盆式绝缘子和VFTO(特快速瞬态过电压)的影响日益凸显。
盆式绝缘子是GIS中大量使用的关键绝缘和支撑部件,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绝缘水平高、结构尺寸大,对材料、设计、工艺和质量控制均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我国在大型环氧绝缘件浇注领域研究基础薄弱,特高压盆式绝缘子在工程建设初期主要依赖进口,增加了工程采购成本和建设周期,尽管如此,运行中依然出现了多次放电和开裂等严重质量问题,给电网安全造成了巨大隐患,研制国产化高水平盆式绝缘子迫在眉睫。
顶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压力,中国电科院联合国内顶级开关厂、科研院校开展协同攻关。克服重重困难,国产盆式绝缘子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制成功,经检测,在电气和机械性能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皖电东送工程。目前,工程应用的国产化特高压盆式绝缘子数以万计,长期运行状况良好。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的国产化研制成功,是我国绝缘子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有力地支撑了特高压工程的规模化建设,保障了电网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在验收会上指出:“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的国产化代表我国在环氧绝缘件浇注领域已经站在了世界前列,对国内其他相关行业也是一次极大的促进与鼓舞。”
VFTO是GIS内部特有的电磁瞬态现象,幅值高,波前时间短,严重威胁GIS内部绝缘安全。对其深入认知和有效防护成为保障特高压GIS质量和电网安全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电科院整合包括国内数所知名高校和制造厂商的优势研究资源,并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及国家电网公司三期重点项目支持。经过历时8年的持续攻关,中国电科院研究全面掌握了VFTO测量、特性、仿真、绝缘及防护方法,为VFTO防护提供了经济有效手段。研究成果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技术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认为:“项目推动了我国特高压GIS变电站VFTO防护技术的进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7个1000千伏工程,全面提升了特高压GIS变电站VFTO防护水平,为保障特高压电网的运行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2月6日至2月14日电网项目动态。其中包括10项110kV电网工程、3项220kV电网工程、5项500kV电网工程2项、750kV电网工程、5项±800kV电网工程。广东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2月7日,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发布。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拟投资39
2月14日,科林电气与敬业集团旗下敬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敬业新能源”)在科林产业园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科林电气总经理王永,副总经理陈贺,敬业集团副总经理康雪元,敬业新能源总经理杨利文等双方领导出席见证签约仪式,共谋合作新篇章。双方将围绕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13日,16届93次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规划明确,以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源电力供应保障为底线,以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重点,系统电网供电能力在2024年2680万千瓦的基础上,力争到2027年、2030年、2035年分别提升达
关于“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回望“十四五”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电力负荷增长远超预期,以及“双碳”目标带来转型进程变局是三件大事,深刻影响了行业发展与运行规律。这一历程清晰显示行业新历史阶段新发展特征,就是电力一般基础设施属性下全面强化产业属性,提供增长新动能
北极星储能网讯,根据外媒报道,2月以来,古巴多次发生全国大面积停电。截至2月13日,古巴的国家电力系统再次陷入危急状态,且部分地区大面积停电已持续超24小时。古巴再发大停电,停工停产应对危机在2月8日,古巴的AntonioGuiteras热电厂曾发生故障,并在2月10日恢复满负荷运转,但古巴的能源危机仍在
2月12日,广东电网公司印发《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基建“两个工程”建设工作方案》,标志着广东电网公司全面启动电网基建实体工程与数字工程建设。在未来一年内,广东电网公司将生产运行对数字工程的需求全面融入电网基建项目,依托试点项目建成支撑“两个工程”的标准、架构、流程、平台。“为贯彻南方电
这里的电从海上来——广东阳江,波涛汹涌间,巨大风机叶片迎风矗立,风机转动间点燃了大湾区璀璨的不夜灯火。这里的电从天上来——贵州六盘水,错落山谷间,一排排屋顶光伏板熠熠闪光,为整个羊场乡纳木村送来光明……上天入地,翻山越海的电力图景正在南方五省区徐徐铺开。2月10日,广东、广西、云南
2月12日,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与内蒙古电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海峰一行座谈。座谈中,贺海东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张海峰一行表示欢迎,感谢内蒙古电力集团给予首府的大力支持。他说,当前首府正全力培育“六大产业集群”,加快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离不开电力的重要支撑。希望双方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2月10日至2025年2月14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国家电投重庆公司与陕煤电力签约双槐2×100万千瓦项目2月6日至7日,国家电投重庆公司协同陕煤电力与合川区人民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重庆公司将在石柱县投资建设总装机容量15万千瓦
1月23日21时47分,云南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500千伏圭山变扩建主变工程4号主变冲击正常,工程第一阶段顺利完成投运,标志着南方电网西部地区2025年首个500千伏项目建成投产。该工程位于昆明、曲靖、红河三个地区交界处,兼顾三地用电需求,本期扩建2台1000兆伏安主变压器及配套设备,由云南电网公司投资
“大家仔细巡视,及时处理通道内易燃物,不放过任何微小隐患。”2月9日,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鸡场乡摆夺村,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输电管理一所巡检人员采取“人巡+机巡”的方式,对线路开展特巡,清理防火通道周边枯草,防患于未“燃”,确保线路安全运行。贵州山地众多,植被丰厚,进入春季,受气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2月6日至2月14日电网项目动态。其中包括10项110kV电网工程、3项220kV电网工程、5项500kV电网工程2项、750kV电网工程、5项±800kV电网工程。广东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2月7日,韶关220千伏华韶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意见的函发布。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韶关供电局拟投资39
关于“十五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回望“十四五”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电力负荷增长远超预期,以及“双碳”目标带来转型进程变局是三件大事,深刻影响了行业发展与运行规律。这一历程清晰显示行业新历史阶段新发展特征,就是电力一般基础设施属性下全面强化产业属性,提供增长新动能
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关于调整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的通知(工信部联重装〔2025〕26号)。其中《进口不予免税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目录(2025年版)》中包括超、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原文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能源局
记者从南网超高压公司获悉,截至2月4日,昆柳龙直流工程累计输送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404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97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00万吨。昆柳龙直流工程是世界上首个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工程,创造了19项电力技术领域的“世界第一”。该工程线路全长1452公里,将乌东德水电站的清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河北承德牌楼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形成“6站3通道”输送网络;积极推动大同北——天津南1000千伏承德特高压开关站扩建变电站、平泉500千伏站、围场220千伏低频输电通道争列国家和省级规划。2024年,承德市全力推动49个风光电项目并网,新增清洁能源并网装机858.8万千瓦,
2月12日,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2025年新疆新建、续建超特高压电网工程41项,较2024年增长50%,创历史新高。新疆是党中央明确规划建设的“三基地一通道”,具有独特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就加快电网建设、外送通道落地、支撑产业发展、服务新能源发展等
近日,±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高端换流变压器首次本地工厂化检修正在进行,此举标志着中国高海拔地区特高压设备就地检修能力取得新进展。据悉,此次检修在位于青海西宁的国家电网高海拔特高压检修试验基地进行,这也是国网系统内首次在生产制造厂之外开展换流变压器工厂化检修,相较于返回原厂可节约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生态环境部拟对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作出环评意见公示。项目名称:甘肃~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地点: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建设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全年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4.38万公里。这3项特高压工程分别是分别是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交流项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甘肃省将打造以国家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新能源消费转型引领区、能源产业融合集聚区、能源领域深化改革先行区、能源多边合作试验区等“五个功能区”为支撑的全国重要的
日前,±800千伏宁夏—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和±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光纤通信工程的模块化通信机房吊装工作分别在陕西110千伏麻柳变电站、甘肃330千伏晒金变电站完成。至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完成了该公司首批特高压通信工程模块化机房吊装工作。据了解,模块化通
2月12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模型服务云MSC(Model-Service-Cloud)平台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MSC平台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将提高平台智能化生产能力,实现需求精准解读、交互极致体验、缺陷智能防控、性能优化策略及文档自动生成等关键功能,提升电网数字化项目研发效率,赋能业务快速响
近日,±800千伏青豫特高压工程高端换流变压器首次本地工厂化检修正在进行,此举标志着中国高海拔地区特高压设备就地检修能力取得新进展。据悉,此次检修在位于青海西宁的国家电网高海拔特高压检修试验基地进行,这也是国网系统内首次在生产制造厂之外开展换流变压器工厂化检修,相较于返回原厂可节约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024年,国家电网投资首次超过6000亿元,建成投运3项特高压工程,累计建成“22交16直”38项特高压工程,同时全年投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4.38万公里。这3项特高压工程分别是分别是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武汉-南昌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张北—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交流项
北极星输配电网2月12日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获悉,2024年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74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8%。此外,2024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甘投资首次突破200亿元,完成工业产值736.79亿元。分产业看,2024年我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用电量均保持正增长。第一产业用电量18.84亿千瓦时
2月1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建设环保工作会议召开。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潘敬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公司建设环保战线攻坚克难,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基建“六精四化”三年行动成效显著。2025年,电网进入大规模集中建设、高强度创新攻关、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阶段,迎来技术创新区
新春伊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聚焦全面完成全年电网建设任务,积极推动输变电工程有序复工复产,保障电网加快建设,助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月5日,国网江苏、重庆电力和国网特高压公司3家单位的4项工程顺利复工复产。按计划,2月底前,公司将全面进入复工复产高峰,为全年电网建设工作奠定基础。今年春
2月1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在公司总部与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汪庆华、校长毕天姝举行会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推进科技创新,深化人才培养,开展联学共建,推动国际合作。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陈国平,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郭孝锋参加会谈。张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国网西南电力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基础地质勘查、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水利相关咨询服务、气象信息服务、气象观测服务、水文服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记者近日获悉,截至2024年12月3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各级单位累计完成办公购电绿电消费达10.9亿千瓦时,整体较去年同期增长21%,其中,绿电结算量为6.7亿千瓦时,购买绿证42万张。2024年,为了落实国家电网“双碳”行动方案重点任务,国网后勤部持续开展公司系统办公购电绿电消费工作,于当年4月印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2024年辽宁省经济运行情况及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召开。会上,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长征表示,2024年辽宁省聚焦绿色化,培育省级绿色制造单位152家、国家级47家,全省绿电交易量在国家电网营业区中排名第2位,大连长兴岛获评工信部无
DeepSeek的回答电力央企员工的薪资水平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企业性质、岗位层级、地区差异以及行业政策等。以下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供参考:1.薪资结构特点电力央企的薪酬体系通常包含:基本工资:与职级、岗位挂钩,相对固定。绩效奖金:与企业效益、个人考核相关,波动性较大。补贴与津贴:包括住房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