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突出关键共性、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党的十九大为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国家电网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电科院从电力系统安全、调度安全再到设备安全,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以扎实、领先的技术提升电网预防和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
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
保障复杂大电网
安全稳定优质运行
电网运行的一体化特征愈加显现,全局监视、全网防控、集中决策的需求日益突出,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研发建设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进一步提升电网调控技术支撑能力。国调中心组织中国电科院和南瑞集团开展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的全面研发工作。
针对大电网全局监视、全局分析、全局防控、全局决策和市场化调度要求,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将实现模型统一管理、数据集中应用、全局分析决策和就地实时监控。在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中国电科院始终坚持电网主动调度和自动巡航的设计理念:通过源—网—荷精细化调控,全局电力电量平衡超前部署,电网事故预想、预判、预控,主动防范电网故障,实现电网主动调度。基于外部环境信息及未来趋势分析,通过全景监视和评估实施控制策略智能调整,完成电网运行自校正,实现电网自动巡航调度,大幅减轻调控人员工作强度。
在新的架构下,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可以做到“更全局、更快速、更准确”。
“全”——模型全、数据全、功能全。实现全网一次/二次设备模型的时间、空间多维度管理;实现全网实时数据、运行数据、外部环境数据等各类数据的按需共享;在模型全、数据全的基础上,构建监视控制、分析预警、计划决策、综合评估及仿真模拟等全方位应用功能,全面支撑各类电网调控业务;从全局视野的角度设计开发应用功能,做到全局监视电网实时信息,全局分析电网运行态势,全局防控电网运行风险,全局决策新能源消纳和备用支援。
“快”——获取快、计算快、响应快。以广域数据传输技术为支撑,最大限度减少数据转发环节,提升数据共享效率;利用分布式并行计算以及智能化处理技术,确保大电网统一分析计算速度满足在线应用要求;将电网及外部环境变化和预兆第一时间推送给调控人员,电网发生故障后,快速给出分析结果和处置措施。
“准”——信息准、决策准、控制准。通过对传统电网运行稳态数据增加时标,提高电网实时数据断面的时间一致性,采用大数据等技术提高新能源及负荷预测准确性;基于分析决策中心,考虑及二次设备实时状态和外部环境变化等信息,进行全网统一分析决策,保证决策结果的准确性;分区电网实时响应全网分析决策指令,实现设备的就地控制,保证本地控制功能的准确性。
目前,新一代调度控制系统的研发工作正在有序地开展中。2020年底,中国电科院和其他相关单位将完成示范工程建设。
电力系统仿真计算:
更精确、更快速
电网的规划设计、调度运行离不开准确科学的计算,所有的运行方式安排必须经过严格的定量分析与仿真验证。目前应用于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和全国所有网、省、地各级电力调度部门的标准仿真分析程序,长期以来一直由中国电科院研发和维护。过去数十年间,仿真程序用大量计算和分析工作,为我国电网各项里程碑式的工程和日常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目前我国电网正处在快速发展中,新元件、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电网新设备、新系统的准确模拟是仿真计算的核心和重点,正确建模、准确仿真,方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使用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技术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发展和研究的热点。基于我国实际情况,中国电科院建立了通用化的固定转速、双馈、直驱风电模型和与光伏发电实际特性一致的通用机电暂态模型,为新能源基地电力送出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容量高电压等级交/直流输电工程集中投入运行,新型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开始陆续建设和运行,也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仿真技术带来了挑战。中国电科院开发的仿真程序常规直流模型能够准确模拟直流输电系统的响应特性以及直流换相失败特性;对于近年来新出现的分层接入直流系统,也及时开发了相应的仿真模块。为向电网运行提供更准确的依据,中国电科院的专家制定了直流输电模型参数校核的相关流程。目前所有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均有经过规范校核验证的模型与参数。为了满足未来将要出现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国电科院与国网直流部、国调中心和控制保护厂商密切合作,研发了具备换流阀闭锁、直流线路短路及断路等直流侧故障机电暂态仿真能力的电压源型直流系统仿真模型。
目前,仿真程序里风机、光伏电站、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等一系列新模型已成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必须的分析工具。
借助新的高效数值算法、建模方法以及软件的分析能力和计算性能的提高,中国电科院经过十多年的研发,包含电力系统多个时间尺度动态过程(电磁—机电—中长期过程有机结合)的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可用于解决大电网连锁性故障、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多直流馈入的受端电网稳定、电压稳定、FACTS技术的应用、电网规划方案比较、安全稳定控制策略、二次系统规划设计等问题,仿真时间跨度从毫秒级到分钟级。该成果为青藏直流联网工程、三峡输变电工程、西电东送、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等重大输电工程系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该程序及相关成果“互联电网动态过程安全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16年12月,世界上首个电力系统专用的超算中心于中国电科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在交直流大电网复杂运行特性对仿真计算效率带来严峻考验的背景下,超算中心的海量电网仿真计算能力,使之成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强有力的支撑工具,全面支持各级调度开展运行方式计算和规划滚动校核。
超算中心使用的作业调度平台、仿真计算程序都是由中国电科院自主研发的国产软件系统。超算中心的使用刷新了方式计算人员对计算速度“快”和计算效率“高”的认识。“在超算中心建成之前,我们也使用后台服务器进行批量作业的计算,但是由于CPU个数有限,我们不得不把同一批1000多个计算任务手工分成几批,分批次提交后台计算,再拼接结果,手工拆分作业计算的方式还容易出错,我们方式计算人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但现在不一样了,超算中心机房配有810台服务器,近24000个计算核心,理论峰值计算能力高达918万亿次每秒,在电力系统计算领域真是首屈一指。原来我们10个计算人员一周的计算任务,现在通过超算中心配套开发的批处理计算调度平台软件提交后台计算,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速度提高了3000倍。”一名国调中心方式计算工作人员在利用超算中心资源进行2017年的夏季滚动方式计算后,对平台的强大能力称赞不已。
电网关键设备:
攻克世界难题站在世界前列
电网线路和变电站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大气污染使电网遇到潮湿天气或者雾霾天气极易发生污闪,造成大范围停电。这些问题在欧美、日本、前苏联的工业区都曾发生,在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至今仍威胁着电网的安全运行。在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电网大面积污闪几乎每年发生。1990年2月,该问题跨越京津晋冀鲁豫辽5省2市,1996年末至1997年初波及长江中下游6省1市,2001年初再次覆盖京津冀鲁豫辽4省2市。
在国家电网公司的组织下,中国电科院会同相关研究机构,在电网外绝缘饱和积污特性、全工况污秽试验及外绝缘配置方法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我国近30年的电网大面积污闪难题,全国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已得到有效遏制,输电线路污闪跳闸率从2001年的0.12次/(百千米˙年)大幅下降到近年的0.001次/(百千米˙年),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电网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目前,由中国电科院牵头制定的新的污区划分标准和污区图在全国电网运行管理和各大区电力设计院的输变电工程设计中得到全面使用。新建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工程全面推广采用等价自然污秽的全工况耐受电压进行外绝缘设计,显著提高了输变电工程建设与运行的经济可靠性。
中国电科院在外绝缘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与创新,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提升了行业国际话语权。污区分界线被国际电工委员会污秽地区绝缘子选用标准IEC60815-1所采用。“中国的污区图是这类文件中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提供了可为世界各国电力系统运行人员学习的实际解决方案和经验。”美国电力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电介质与绝缘学会副主席Gubanski如是说。
特高压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电网的关键控制和保护设备,包含多种电气设备,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随着特高压工程建设推进,盆式绝缘子和VFTO(特快速瞬态过电压)的影响日益凸显。
盆式绝缘子是GIS中大量使用的关键绝缘和支撑部件,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绝缘水平高、结构尺寸大,对材料、设计、工艺和质量控制均提出了很高要求。由于我国在大型环氧绝缘件浇注领域研究基础薄弱,特高压盆式绝缘子在工程建设初期主要依赖进口,增加了工程采购成本和建设周期,尽管如此,运行中依然出现了多次放电和开裂等严重质量问题,给电网安全造成了巨大隐患,研制国产化高水平盆式绝缘子迫在眉睫。
顶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压力,中国电科院联合国内顶级开关厂、科研院校开展协同攻关。克服重重困难,国产盆式绝缘子仅用一年时间就研制成功,经检测,在电气和机械性能等方面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并成功应用于皖电东送工程。目前,工程应用的国产化特高压盆式绝缘子数以万计,长期运行状况良好。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的国产化研制成功,是我国绝缘子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有力地支撑了特高压工程的规模化建设,保障了电网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雷清泉在验收会上指出:“特高压盆式绝缘子的国产化代表我国在环氧绝缘件浇注领域已经站在了世界前列,对国内其他相关行业也是一次极大的促进与鼓舞。”
VFTO是GIS内部特有的电磁瞬态现象,幅值高,波前时间短,严重威胁GIS内部绝缘安全。对其深入认知和有效防护成为保障特高压GIS质量和电网安全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电科院整合包括国内数所知名高校和制造厂商的优势研究资源,并获得国家973计划项目及国家电网公司三期重点项目支持。经过历时8年的持续攻关,中国电科院研究全面掌握了VFTO测量、特性、仿真、绝缘及防护方法,为VFTO防护提供了经济有效手段。研究成果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技术鉴定,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认为:“项目推动了我国特高压GIS变电站VFTO防护技术的进步,成果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项目成果直接应用于7个1000千伏工程,全面提升了特高压GIS变电站VFTO防护水平,为保障特高压电网的运行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0年3月,一份承载着行业期待的国家标准正式“出炉”——由金友集团主导起草的《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标准》成功发布,为中国电力装备产业竖起了全新的品质标杆!。国家标准的制定向来是行业发展的“指南针”,其背后是对技术实力、行业经验和责任担当的多重考验。金友集团能担此重任,源于其在新能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7月18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转发广东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广东电网虚拟电厂并网调度服务指南的通知,本手册适用于符合国家、行业相关技术条件,接入广东电力系统,以所在现货市场出清节点(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母线)为单位聚合为交易单元,且单个交易单元的调节能力不小于1兆瓦、连续响应时间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西北地区新能源高比例并网的技术攻坚中,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松山滩风电场的实践具有标杆意义。该风电场虽坐拥优质风能资源,却长期受风电间歇性、不稳定性导致的并网难题制约。通过配套30MW/120MWh储能系统,依托国能日新的储能智慧EMS⁺系统,项目成功实现绿电高效消纳与灵活调度,此外,国能日新储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协议,从电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达成特高压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并由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加快特高压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7月1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然成型。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内,密集部署的服务器为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医疗等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园区供电设备已验收合格,具备送电条件,服务器随时可以启动。”5月23日,在位于怀来县的阿里云计算数据中心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内,张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10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邀请省内废旧管理专家,现场观摩研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快配网改造,变压器更换和报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变压器箱体内存在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绝缘油,如何高效绿色拆解报废变压器成为被集中关注的话题。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