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产业市场正文

全球能源展望2040:预计全球风电、太阳能投入资金总额将达6万亿美元

2017-11-14 10:52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作者:陈敏曦关键词:风电投资新能源产业海上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述预测中45%的电池发展属于大型公共事业范畴,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小规模电池发展。可以预见,小规模电池发展将随着屋顶光伏系统的发展而逐渐壮大,特别是在2025年,混合能源系统逐渐为主流消费者所接受。

在澳大利亚、德国以及智利这样担负高电价并拥有充裕阳光资源的国家,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已经如“平价插座”一般被广泛利用。通过市场及时间的验证,持续不断的成本下降使得“自发自用”光伏系统成功着陆于上述国家电力市场,并且这股风潮将席卷中国、欧洲以及巴西等拉美国家。到2025年,中国、美国及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将加入“平价太阳能”行列。包含小型太阳能发电装置、小型电池以及符合配电等级需求响应的混合系统,将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缔造更多的分散型电力模式。

通过“behind-the-meter”电储能计划,将引发新一轮太阳能发电产业的爆发。在此方面澳大利亚先行一步,该国将在2040年完成总装机容量中45%的容量,达成 “behind-the-meter”电储能计划目标。同时,巴西、日本、墨西哥以及德国的电能分散率将超过30%。这也表明,处于电力产业链终端的消费者将在电网范畴内占据更多的能源设备资源。

电动汽车产业的崛起有效抑制了电力需求的下降。电动汽车的竞争力取决于电池的造价,同样,电池的价格也正如人们所期待地持续下调。从2000年至今,锂电池组的价格已经下滑近73%,到2040年,该价格有望继续下调至73美元/千瓦时,这将带动电动汽车产业在英国市场的需求上升11%,在澳大利亚和法国上升10%。

当然,这不仅关系到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同时也关系到电动汽车充电装置。据统计,到2040年近半的电动汽车可以实现智能充电——利用日间电价低谷期进行充电。当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富余时,尤其是到2040年,光伏发电量达到极值输出量时,可以利用智能充电来推进电动汽车的发展。这样,电动汽车的需求跟随电力供应的增长而加大,有助于平顺负荷曲线,更好地促使可再生能源并网。同样也可以有效支持光伏电站发展,否则它们将很难寻找到相应的电力需求。

“新兴”与“现役”的博弈

设备老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导致了目前煤电衰退的现状。到2040年,欧洲及美国的煤电产能将分别下降87%和51%。但预言煤电产能全部退出市场还为时尚早,以亚洲为例,煤电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在能源系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目前世界最大的煤电产能仍在中国持续运行,煤电产能仍将在该国增长20个百分点,到2026年达到产能峰值后将有所下降。在印度,煤电保持稳定增速,但受到经济性更佳的太阳能发电产业冲击,煤电的增长速度将有所放缓,2020~2040年印度煤电产能的增长率仅为50%。总体而言,到2040年,全球煤电产能较目前水平将下降5个百分点。

气电到2040年将保持10%的增长率,但其在能源系统中仅扮演由碳密集型的煤电向零碳资源的可再生能源“让位”过程的过渡性资源。随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强势发展,气电在目前电力市场中的占比不足1/3。且当“临界点”真正到来时,气电的发展年限也将受限。

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气电更可称之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粘合剂”——当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不足时,气电可以满足灵活的供给侧需求来抵御需求峰值。预计到2040年气电将拥有超过8000亿美元的新增投资以及发电容量16%的增长。

原标题:全球能源展望204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投资查看更多>新能源产业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