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市场正文

垃圾发电迎4000亿“小目标” 产业持续获取新动能

2017-12-19 12:08来源:中国环保在线关键词:垃圾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发电项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垃圾焚烧发电,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看都具备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如今,烟气净化技术,渗滤液处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都在稳步提升,“邻避”加速向“邻利”转变,垃圾焚烧发电已经能看到未来8到15年内持续光明的前景。

产业持续获取新动能 垃圾发电迎4000亿“小目标”

生物质发电在“变废为宝”的命题上获得关注,尤其是能够消纳生活和工业垃圾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建设更是如火如荼。根据最新发布的《垃圾发电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共建成270多个,2017年上半年投产项目近300个。

从整体来看,垃圾焚烧发电装机容量占生物质发电总装机4成以上,预计到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将形成4000亿规模的现代化产业,在2035年前有望冲击6000亿的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垃圾发电产业仍需要继续探索将“邻避”化为“邻利”的有效方式。

由于民众对于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了解普遍欠缺,所以垃圾焚烧发电建厂曾一度遭遇居民反对。实际上,垃圾发电焚烧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污染物排放能够实现完全达标,甚至引起过争议的二噁英排放率先达到了欧盟标准。

不得不说,烟气处理也好,废水处理也好,我国的技术创新速度越来越快,遵循的标准越来越高,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从垃圾焚烧炉的改进,到烟气净化设备的革新,从除尘器到活性炭,从膜处理到好氧生物处理,一代又一代环保技术和环保设备出现在垃圾焚烧发电领域。

2017年12月17日,我国首个布局垃圾和危废焚烧的工程实验室在杭州富阳落户。同时,被誉为“中国方案”的全球首套具有商业应用价值的二噁英排放在线快速检测系统亮相。据悉,这个工程实验室将持续提升我国垃圾和危废焚烧处理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而新系统的出现意味着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多了一双“监测眼”。

业界人士还进一步提出,未来,垃圾焚烧发电产业技术将与数字化和信息化以及人工智能绑定在一起。这是新时代下垃圾处理的新选择,在创新的道路上,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也将对接“互联网+”,用“智慧”引领产业发展,用“数据”实现“邻利”,推进技术融合,加快前进步伐。

目前所有垃圾焚烧发电企业都要求完成“装树联”任务,接受环保部门和居民的双重监督。除了强化监管之外,注重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建设、运维信息透明化,向社会开放环保设备使用权等措施都在紧锣密鼓的落实中。即在技术之外,垃圾焚烧各项工作都将臻于完善。

为了冲出“垃圾重围”,焚烧发电是当前环境下最容易实现的最有效的减量化和资源化方式之一。简而言之,技术在进步,监管在加强,模式在创新,建设在完善,垃圾焚烧发电正逐步攻克发展难题,攀登下一个产值高峰。

原标题:产业持续获取新动能 垃圾发电迎4000亿“小目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垃圾发电查看更多>垃圾焚烧发电查看更多>发电项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