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首次研发了13大类73种主要电气设备,实现了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引领,为全球能源互联提供了中国方案。
●项目的成功,显著提升了我国电工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行业骨干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电工装备成为中国制造的“金色名片”。800万千瓦级特高压直流设备已具备全部国产化的能力。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由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李立浧主导的“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同时,南方电网公司历时十余年创新实践的“特大型交直流电网技术创新及其在国家西电东送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依托该两项科技成果,南方电网目前建成了17条“西电东送”大通道。2017年全年,南方电网公司西电东送累计输送电量达2028亿千瓦时,减少发电标煤0.5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1.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万吨。
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引领,特高压成为中国“走出去”名片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实现了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引领,对于加快我国能源转型升级、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国外没有的东西,中国能不能搞,敢不敢搞?”“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第一完成人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主任李立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电力工业走到现在,必须要靠自主创新,在核心技术、标准上拥有话语权,才能在世界电力行业中有一席之地。
“原来我们国家的±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技术壁垒,因此我们决定要研究突破±800千伏直流输电技术,实现我们国家在这个领域的真正主导权。因此这个特等奖正是因为国家需要而取得的重大突破。”李立浧对此表示。
特高压±800kV直流技术面临特高压、大电流下的绝缘物理特性、电磁环境、设备研制、系统控制等四大挑战和难题。以外绝缘技术为例,云广特高压跨越滇、桂、粤三省,线路长度1400多公里,超长距离面临重污秽、高海拔、重覆冰等复杂环境,常规的绝缘材料无法满足特高压直流的安全运行要求。李立浧结合自身数十年在直流工程建设运行的丰富经验,创新提出了重点从材料上突破,采用硅橡胶复合绝缘材料的技术路线。但由于当时尚无经验和产品,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与风险,争议较大。李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夜以继日,广泛搜集国内外的运行数据及资料,开展方案论证与研究,最终力排众议确定了硅橡胶复合绝缘是云广工程的最佳选择。
为了进一步确定设备定型和设计方法,李立浧与项目团队组织了国内厂家在短短半个月时间拿出了试验样品,并研究制定了“全电压全尺寸”复合绝缘子污秽耐压试验验证方案,克服了国内不具备相关试验条件等困难,取得了试验成功,推动了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大规模应用。从云广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7年以来,从未发生过因外绝缘导致的设备安全和系统运行问题,充分验证了此技术路线的优越性。
李立浧介绍说,通过160多家单位联合攻关,攻克了设备研制、系统控制等一系列难题,在世界首次研发了13大类73种主要电气设备,形成国家标准54项,行业标准38项。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创新引领,中国在特高压领域已完全摆脱了西方的技术封锁,掌握了话语权。
目前,我国在运在建特高压直流工程14项(12项在运、2项在建),累计换流容量2.2亿千瓦、线路长度2.5万公里,总输电能力11060万千瓦,输送电量中80%以上为清洁能源,将成为我国清洁能源运输的主干线、大动脉。
项目的成功,推动我国能源领域高新技术强势“走出去”,为全球能源互联提供了中国方案。我国先后成功中标巴西美丽山水电送出±800kV直流一期和二期项目,实现特高压直流技术和设备的双输出。
南网首创特大型交直流电网技术17条西电东送通道成就我国能源搬运史高峰
南方电网的特大型交直流电网技术项目属于国际首创,成功开辟出交直流并联电网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道路,确立了我国在世界大电网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悉,南方电网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通过自主创新,历时十余年,创新了交直流并联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理论,攻克了一系列重大难题,形成了贯穿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的完整技术体系,采用的交直流混联大电网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正是国家寄予我们的使命。”李立浧院士介绍说,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大部分地区用电负荷都是两位数在增长,急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而我国的能源资源和负荷极不平衡。负荷主要在东部发达地区,像长三角、珠三角,而能源资源主要在西部和中部,那就需要远距离输送能源。电力的输送是能源输送最核心的部分,所以大量远距离的输送电力,就需要有新的技术手段。
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李庆奎表示,“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西电东送可持续发展,促进东西部资源优化配置,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南网力量”。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曹志安表示,南方电网作为央企,是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引导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必须主动肩负起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历史使命,当好创新的主力军和引领者。
目前,南方电网已建成“八条交流、九条直流”共17条500千伏及以上西电东送大通道,最大送电能力超过3950万千瓦。其中,2009年12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建设的世界上第一个±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推动我国在世界电力领域成功迈上了一个重要的制高点,该工程跨越云南、广西、广东三省区,像一条电力超级“高速公路”,将水电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用电需求较大的沿海地区连接起来。
“这是能源搬运史上的新高峰,将极大解决我国东西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其技术的提升就如同从‘绿皮火车’提速至‘复兴号高铁’那样,大大提升了西电东送的效率。”南方电网公司总工程师汪际峰这样形容。
南方电网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建立的一整套大电网管控技术,保障了电网连续15年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提升了驾驭复杂电网、防控风险的能力。
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南方电网公司西电东送累计输送电量达2028亿千瓦时,减少发电标煤0.5亿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1.4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0万吨。预计到2020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规模将达到6250万千瓦。2017年,南方电网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50.2%,全国领先。
科技创新正成为推动南方电网公司迈向国际一流企业的引擎。截至2017年11月30日,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有效专利数已达10506件。在2016年央企排名中,南方电网公司位列第19位,比2015年提高21位,同时专利质量也明显提升,发明专利占比从15.5%上升到34%。“十二五”至今,南方电网公司承接27个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已完成19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山东省出现了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带动用电负荷迅猛增长。在这场电力保供的攻坚战中,入鲁外电成为保障山东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有效支撑山东电网负荷四次刷新历史纪录。7月3日至7日,山东电网负荷:3日11:18达1.1483亿千瓦4日13:09达1.2051亿千瓦5日11:25达1.2229亿千瓦7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大唐集团发布《大唐集团新能源项目收益率动态管理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大唐集团公司新能源项目收益率差异化控制标准,其中包括境内光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国家级和省级大基地项目收益率差异化控制标准。《方案》指出,税前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作为主要
7月8日,塔拉滩上捷报传来,黄河公司新能源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铁盖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标志着黄河公司继5月30日成功建成贡玛储能电站后,再次为保障“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增添了一个“稳固器”。至此,黄河公司储能装机容量增加至623兆瓦/1768.23兆瓦时。铁盖储能电站
近日,由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变电站无人机巡检系统正式投入应用。该系统通过实时感知三维空间特征信息实现自主导航,成功突破传统无人机在变电站(换流站)室内因卫星信号弱而无法飞行的行业难题,实现变电站(换流站)室内外无人机巡检的无缝衔接,为电网安全运行和应急保障提供了可靠数据
7月7日获悉,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防爆燃用550千伏旁路触发间隙于日前在±800千伏姑苏换流站完成现场交接试验和模拟内部故障触发试验,启动带电考核。该设备将故障清除时间较常规方法缩短80%以上,实现了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防爆燃技术的创新升级。旁路触发间隙是一种高速关合设备,可通过快速旁路实现换流变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超67.8亿!上半年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超65.05亿!上半年220kV、330kV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33项,总投资规模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超67.8亿!上半年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894.92亿3项特高压!上半年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220kV、330kV电网工程40项,总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达65.05亿!上半年220kV、330kV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894.92亿3项特高压!上半年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58项,总
7月3日获悉,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自6月10日投运以来,累计外送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新疆哈密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经特高压线路直抵重庆,缓解重庆迎峰度夏供电压力。来自新疆的电为持续高温的山城送去清凉。据测算,10亿千瓦时电量可满足重庆市全市家庭约42.9天的用电需求,可保障重庆
据国家能源局,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创历史新高。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挑战、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迎峰度夏工程建
日前,±800千伏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咸宁长江大跨越和荆州长江大跨越工程导线防振及测振工作完成。测试结果表明,由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导线防振专业技术团队设计的工程用导线防振方案满足技术要求,防振效果达到预期水平。金上—湖北特高压工程是我国“西电东送”大动脉之一,也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储能获悉,2025年7月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言中指出,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3.46万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1.6倍;高速公路充电桩数量4年翻了两番多,覆盖了98.4%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大大减
第五章电力行业发展本章作者王雪辰(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电力生产01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6.7%,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国全年电力系统运行保持稳定,供需总体平稳,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10
近年来,英国电力系统饱受可再生能源并网积压困扰,高峰时期超过770吉瓦新能源项目等待接网,这一数字远超英国目前60吉瓦左右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最新数据显示,当前英国可再生能源项目从提交并网申请到接入电网的平均等待时间超过了6年,其中约有30%的装机需等待长达10年以上才能并网。并网积压问题导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盐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进方案》。方案指出,为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盐城市将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探索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碳排放规划、碳数据监测、碳预算管理、碳综合评价和产品碳足迹等政策机制,实施重点产
面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可深度调峰的灵活性煤电起到了促进电网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同时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经济、低碳运行的关键作用。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煤电灵活性改造工作的不断推进,为加快
一、原煤生产情况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182.03万吨,同比下降3.0%。其中,一般烟煤3968.25万吨,下降2.9%;炼焦烟煤185.58万吨,下降3.1%;无烟煤28.21万吨,下降15.7%。1-5月份,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原煤销售量2082.22万吨,同比增长6.1%。截至5月末,全区原煤生产库存533.99万吨,库存周转
6月13日,第十八届SNECPV+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展览会(以下简称“2025SNECPV+展”)圆满收官,华昱欣凭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产品技术突破和项目落地实践中的出色表现,接连斩获“全球新能源ESG百强榜”、2025SNECPV+展“十大亮点荣耀奖”以及APVIA亚洲光储奖(以下简称“APVIA奖”)——“光储应
连日持续高温带来用电需求持续攀升,7月9日17时10分,中国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5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其中,广东成为中国内地首个电力负荷突破1.6亿千瓦的省份。近日,南方电网广东梅州供电局工作人员开展线路检修、设备预试等工作,以确保迎峰度夏期间电网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资料图。南方电网公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南网科技公示了独立海岛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珠海瓦特电力预中标。据悉,该项目招标预算为835万元,而在开标结果中,珠海瓦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其报价为755万元,第二名为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报价831万元、第三名为珠海市椿田能
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第四批信息化项目招标公告(采购编号:CG0000022002081525)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第四批信息化项目,招标人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资金已落实,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本项目进行公开招标。2.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2.1项目概述:依据公司数字化部2025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南方电网公司近日正式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一项名为“电网碳排放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的专利,公开号CN120262577A,申请日期为2025年06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网碳排放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构建电网负
全球绿色低碳浪潮下,中国绿色认证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2030年中国绿色认证服务行业全景评估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0—2024年中国绿色认证市场规模从28亿元激增至1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30年将突破800亿元。本文将深入梳理南方电网公司绿色低碳评价认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南方电网公司近日正式印发《南方电网公司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9年,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
据国家能源局,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创历史新高。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挑战、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迎峰度夏工程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双重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4日午间,国家电网经营区负荷达11.96亿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