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月9日,中核集团举行新春记者见面会,梳理中核集团2017年工作亮点,介绍2018年工作安排。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见面会在军事博物馆举行。中核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明表示,地点的选择,对于中核集团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2017年,我们与军事博物馆合作共建军事科技馆核武器与核技术和平利用展厅,这是中核集团首个面向公众的常设展览,展示了中国的核工业不仅有保障国家强大和安全的压舱石——核武器,还有安全、先进的核技术和平利用。”潘建明说。
记者在见面会上了解到,2017年是中核集团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市场变化的挑战,中核集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各项战略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核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动核工业转型升级,着力实现产业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据潘建明介绍,2017年,中核集团发展稳中求进,经济再创新高,全面优于国资委年度考核目标,连续12年获得国资委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A级。
确保核电安全高效运行,是推动核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石
中核集团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的核电发展战略,不仅追求“高速度”,更要注重“高质量”,以实绩捍卫“国之光荣”,擦亮“国家名片”。
中核集团在役核电机组17台,在建核电机组9台,年度发电量首破千亿千瓦时,负荷因子、能力因子等运行指标连续五年国内第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秦山一期30万机组和秦山二期1号、2号、3号机组的WANO综合指数为100分,排名世界第一。2017年6月10日,秦山核电迎来安全运行100堆年,秦山核电基地用30年的实践证明了核电可以做到安全无事故。
中核集团核电建设从秦山到田湾,从福清到海南,包含30万、60万、70万、100万、VVER、AP1000、华龙一号、快堆等各种核电反应堆,已安全运行140堆年,未发生过一级及以上核安全事件;累计安全发电突破7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消耗标准煤约2.33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15亿吨、二氧化硫约557万吨,减排氮氧化物约370万吨,相当于造林210万公顷,面积覆盖整个北京城,环境效益特别显著。此外,由于核能发电的稳定性,在国际和国内重大事件中,中国核电在役机组圆满完成了安全发电、稳定基荷作用。
大力推动产业发展,落实一批重点项目
中核集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二代、二代改进型到三代,再到四代实现了核电技术更新换代。2017年12月,霞浦示范快堆工程土建开工,我国核能“三步走”战略的关键环节实现重大突破。中国是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建立压水堆、快堆匹配发展,与先进后处理技术形成闭式燃料循环体系,是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示范快堆建设对于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霞浦示范快堆工程采用单机容量60万千瓦的快中子反应堆,计划于2023年建成投产。
中核集团海内外共在建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目前建设各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完成,是全球唯一按照进度计划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华龙一号海内外首堆均已实现穹顶吊装,进入全面安装高峰期。
2017年5月25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提前完成穹顶吊装,正式从土建转入安装阶段;2018年1月28日,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成功吊入反应堆,工程进入到关键部件的全面安装阶段。
落户巴基斯坦卡拉奇的两台华龙一号同样进展顺利。从2017年9月10日至9月30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厂K2项目的4台主设备(蒸汽发生器3台,压力容器1台)全部成功就位;2017年10月13日,K2项目成功实现穹顶吊装。这意味着中核集团在同类核电站建设中首次创新性运用主设备预引入法取得了圆满成功,该机组主关键路径工期显著缩短,为华龙一号海外首堆工程早日建成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华龙一号及后续其它同类电站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AP1000燃料组件实现中国造,首炉换料产品下线。全球首条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生产线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中低放废液处理处置能力全面形成。2017年12月9日,中核集团提前圆满完成年度中低放废液水泥固化处理任务,实现了生产线安全稳定连续运行、产品合格率100%运行目标。这是我国核环保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中核集团中低放液体处理处置能力全面形成,退役治理产业进入了系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成熟生产新阶段。
首批医用钴-60正式生产,百万居里钴-60实现规模化出口,结束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医用钴-60是伽玛刀设备的“心脏”,主要用于肿瘤精确放射治疗。而当前用于生产医用钴-60的加拿大研究堆即将退役,阿根廷重水堆机组已停堆改造,使得医用钴-60供应更为紧张。秦山核电两台重水堆每年可预期向市场提供至少50万居里医用钴-60,不仅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推动国产伽玛刀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中核集团全年研发投入56亿元,占主营收入6.4%,相比去年增长了一倍多。中核集团科学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士禄获最高奖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是继1994年王淦昌院士之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核工业人。
彭士禄,中国著名的核动力专家,是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业界被誉为我国“核潜艇之父”,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装备、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1971年,核潜艇首航。彭士禄在1979年被国防科委国防工办联合任命为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赵仁恺、黄纬禄为副总设计师。
彭士禄院士获得这项殊荣不仅是对其一生奉献祖国核事业取得突出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我国潜艇核动力、核电技术发展的充分肯定,对于新形势下推动核工业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核集团设立了“彭士禄核动力创新奖”。
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正式发布,为冬季供暖提供新的选择方案,是中核集团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具体措施,据测算,一座400MW的“燕龙”低温供热堆,供暖建筑面积可达约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万户三居室。中核集团“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已具备产业化能力,目前泳池堆示范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进行初步设计工作。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铀浓缩专用设备研制进展顺利,预计2018年3月全面达产,该工程工业化应用,对保障我国核燃料供应至关重要、为核燃料出口提供支持和保障。示范工程的建成标志着中核集团专用设备实现了升级,具备大型商用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也意味着我国向专用设备强国迈出坚定步伐。这是中核集团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核燃料生产的自主化能力,落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又一重要举措。
华龙一号核燃料实现自主化制造:N36锆合金具备批量化生产和应用条件,解决出口受限问题。CF3A先导组件研制成功,完成产品交付。
CF3燃料组件是中核集团组织研发的先进压水堆燃料组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将用于华龙一号自主三代压水堆核电站,与当前国际先进燃料组件相当,可用于长周期换料。锆合金是评价燃料组件研发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锆合金N36,综合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CF3A先导组件在CF3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定位格架,拥有更为优异的热工水力性能,基本实现了全部原材料的国产化。几年来,伴随每一型号、批次的燃料元件研制成功和入堆考验,技术的成熟度不断提高、先进性日益突出。中核品牌核燃料已步入系列化、型谱化的快速发展新阶段。
完成230兆电子伏质子治疗核心部件研制,具备总装集成条件。2018年1月26日,中核集团“癌症治疗23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核心部件——高频腔系统通过源地验收。至此,中核集团已成功完成该加速器主要大型设备研制工作,标志着中核集团全面掌握该加速器设计和制造技术,下一步将进入整机总装和测试阶段,向实现临床应用、造福广大癌症患者迈出坚实一步。
中核集团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首次获得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获一等奖3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申请专利2300余项,获专利授权1100余项。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去”取得新成绩
2017年11月21日,中核集团与巴基斯坦签署恰希玛核电5号机组商务合同,将以华龙一号技术在巴基斯坦恰希玛建造1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至此,国内外华龙一号都实现了小批量化建设。
2017年9月8日,中国出口海外第4座核电站——恰希玛核电4号机组竣工,恰希玛核电一期工程4台机组全面建成。
截至目前,中核集团在巴合作建设的核电项目总装机容量已达463万千瓦,在运装机容量超过130万千瓦,有效缓解了巴基斯坦电力紧张问题,推动了巴基斯坦国家经济建设,提升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2017年,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签署了重水堆和华龙―号总合同;中核集团和沙特签署铀钍资源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核能全产业链合作新篇章;加纳微堆高浓铀燃料安全、顺利从加纳运还中国,中核集团参与的加纳微堆低浓化项目圆满完成,标志着习近平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提出的“加纳模式”成功实现;行波堆中美合资公司成立,中美两国核能合作迈入新阶段。
深入推进改革,取得新进展
2017年,中核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和产业架构持续完善。具体而言,2017年,中核集团组建中国铀业、中核环保公司,集团公司事业部全部完成实体化。同时,成立市场开发与资本经营部、核军民融合办公室/核技术应用产业部。此外,中核集团还对原子能公司和核燃料公司进行重组整合,并构建国际市场、装备制造、集中采购平台。
2017年,中核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尤其是,地矿调整改革工作已经全面完成人员分流安置任务,取得了7家硬岩铀矿山企业调整改革三年目标两年实现的决定性胜利,为做优做强天然铀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基本实现了产能中心从南方硬岩转向北方砂岩。
写好新时代核工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潘建明表示,中核集团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深刻认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深刻认识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强保证,在实现中核集团高质量发展上开好局、起好步。
潘建明表示,党的十九大为中核集团当前和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中核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重组为契机,把握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集团公司的工作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强军首责,坚持创新引领,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发展,坚持安全发展,以实际行动写好新时代核工业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6月26日,中核(浙江)科创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注册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元帅庙后88号336室,法定代表人为赵欣。经营范围包含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等。该公司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核(北京)科创有限公司
7月12日14时,河南五岳抽水蓄能电站2号机组在完成调试、试验后,顺利进入15天考核试运行,机组正式移交华中网调调度管理。2号机组自2023年3月1日开始首节尾水管安装以来,从设备基础施工到安装调试,在充分总结3、4号机组经验基础上,不断改善提升施工工艺,严格执行施工计划要求,切实遵循精品机组打
7月14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华赴京与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新华水力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座谈,就深化水利水电、抽水蓄能、新能源、新型储能等领域务实合作深入交流,并达成广泛共识。张焰对谭华一行到访表示欢迎。他说,当前,中核汇能正深入贯彻落实“3060”碳达峰、碳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近日发布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A股每股现金红利0.16元(含税)。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
7月9日,中核供应链召开干部大会宣布中核咨询党委对中核供应链干部调整决定。中核咨询党委书记、董事长董宏亮,中核咨询工会主席、党群工作部主任安娜出席会议。中核供应链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张云主持会议。中核咨询党群工作部宣读了任免文件,推荐王琰为中核供应链副总经理。王琰作了表态发言,
2025年5月份的装机数据公布,单月92GW的装机、同比暴涨388%,1-5月累计装机量已逼近200GW大关,相当于2023年全年装机量的70%,远超市场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在此前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光伏电站EPC工程总承包价格也呈现同步下降态势。这种“量增价减”的组合,一方面源于产业链成本端的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指出,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量需求,开展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核电安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发布人事公告,经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会议审议,聘任1名国家电投集团技能大师与18名国家电投集团首席技师。此次聘任的19位高技能人才,均是从生产一线摸爬滚打成长起来的“行家里手”,他们在各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精通技艺,屡破技术难题,为国家电投集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年5月27日,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处于大修完全卸料状态。3:02,现场执行常规岛配电盘辅变切换至厂变供电操作,由于厂变进线开关合闸超时,导致一列应急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事件过程中,台山核电厂1号机组处于安全状态,无放射性物质对外释放。根据《国际核与辐射事件分级手册》,该事件被界定为0级运行
2025年5月2日,田湾核电站6号机组处于完全卸料工况,主变、500kV超高压断路器处于冷备用状态,2列220kV辅助外电源为机组供电。23:04,220kV辅助外电源中的一路电源发生接地故障,该线路主保护动作跳闸后自动重合闸。跳闸触发6号机组A列应急柴油发电机自动启动。由于辅助外电源重合闸后继续带载,应急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本办法适用于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工作,本办法中所称的核电工程主要包括核岛工程、常规岛工程及其相关附属(BOP)工程。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核电工程定额与造价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140号)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发展耐心资本。中央企业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科技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当前,电力行业承担着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
4月27日至29日,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电投集团国核自仪在此间发布和睿全系列产品,标志着“和睿”品牌布局三大平台、八大产品体系战略已迈入成熟化产业应用全新阶段。随着中国核能安全发展、创新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核电技术服务核心能力得到持续增强。本次发
在国家“双碳”战略稳步推进的大背景下,西电东送南通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这条连接云南、贵州、广西与广东的能源主动脉,其电力供需格局正在遭受新的挑战: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西电东送南通道供受两端地区电力需求迅猛增长,2024年广东省发用电差额飙升至2165.7亿千瓦时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并网风电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其中陆上风电4.8亿千瓦,海上风电4127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8.9亿千瓦,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
7月10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举办新闻发布会,中电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郝英杰发布《中国电力行业年度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电联连续20年发布年度发展报告。作为中电联“1#x2B;N”年度系列报告的主报告,《报告》以电力行业统计与调查数据为依据,系统回顾了我国电力行业2024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近期,国家能源局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集中发布了一批重点行业标准。一、引领能源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分布式调相机并网技术规定》。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设计和测试,规定了分布式调相机的并网原则,并在无功电压控制、运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
第六章非化石能源发展本章作者伍梦尧(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一总体发展概况01非化石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长主要力量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达到84.2%。其中,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2024年度发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