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第二产业用电是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上升的主力
2017年,三次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分别增长6.7%、5.0%、10.5%和7.8%。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速较2016年分别上升0.9、1.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增速较2016年分别下降0.9、4.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70.4%,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58.1%;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合计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7.7%,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接近40%。
工业用电增速上升,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由负转正。2017年,工业用电比上年增长5.0%,增速较2016年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比上年增长2.6%,增速较2016年上升2.9个百分点。受供给侧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影响,先进制造业增长良好,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用电增速分别为11.2%、10.3%、6.8%。
第三产业用电快速增长,交通物流行业增速有所加快。2017年,第三产业用电量比上年增长10.5%,增速较2016年下降0.9个百分点,但仍领先其他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增长13.6%,增速在五大细分服务行业中最高;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用电增速较2016年上升1.0个百分点,其他行业增速较2016年均有所下降。
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回落,城镇增长快于乡村。2017年,居民生活用电量比上年增长7.8%,增速较2016年下降4.5个百分点,主要是2016年气温创1961年以来新高,拉高了用电基数。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用电较上年分别增长8.9%、6.4%。
3.西北地区用电增长最快,增速升幅最大
2017年,华北、华东、华中、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用电量分别增长4.1%、6.7%、6.5%、4.6%、10.1%、5.8%,西北地区增速领先。从增速变化看,华北、华东、西南地区增速较2016年分别下降0.1、0.8、0.1个百分点,华中、东北、西北地区增速较2016年分别上升1.5、1.2、5.5个百分点。其中西北由于高耗能恢复性增长,用电增速升幅最大。分省来看,所有省份用电均实现正增长,其中西藏、新疆、山西、宁夏用电量增速超过10%。
4.火电净增规模明显下降,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进一步提升
2017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净增装机10800万千瓦,同比减少208万千瓦。其中水电、太阳能分别为825万、4830万千瓦,同比分别增加18万、1751万千瓦;火电、核电、风电分别为3800万、109万、1236万千瓦,同比分别减少1578万、256万、143万千瓦。截至12月底,发电装机容量为13.8亿千瓦,比上年增长8.5%。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为48991万千瓦,所占比重为35.5%,较2016年年底增加2.5个百分点。
5.火电发电量占比下降,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快速增长
2017年,公司经营区发电量4.9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0%,增速较2016年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水电、火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增速分别为0.5%、4.5%、17.1%、27.4%和80.6%。火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74.6%,比重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
6.总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继续下降,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止跌
2017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731小时,比上年减少81小时。其中,水电3500小时,比上年减少138小时;火电4245小时,与上年持平;核电、风电、太阳能分别为7018、1895、1113小时,分别增加321、211、53小时。利用小时数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发电装机增速高于电力需求增速2.3个百分点;二是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大幅提高,拉低整体利用小时数水平。
7.固定资产投资“十二五”以来首次负增长,各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2017年,国家电网经营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66亿元,比上年减少2.5%,其中电网基建投资4393亿元,比上年减少2.7%;新开工110(66)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48726千米,比上年增长0.4%,变电容量24742万千伏安,比上年下降7.8%;投产110(66)千伏及以上交流线路48803千米,比上年增长6.5%,变电容量27321万千伏安,比上年下降6.5%。特高压投产规模创历史新高,年内建成“两交五直”特高压工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四交四直”工程全面竣工。
2018年一季度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1.大范围雨雪降温带动采暖用电负荷充分释放,多地最大负荷创历史新高
2018年1月份,大范围、高强度冷空气过程频繁出现,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略偏低,北方多地降温超过10摄氏度;中东部遭遇严重雨雪天气,全国平均累计降雪量为2000以来历史同期第二多。受雨雪降温天气带动“电采暖”负荷充分释放影响,东北、西北两个区域电网最大负荷创历史新高;华北、华东、华中三个区域电网最大负荷创冬季新高,均超过夏季极值的90%;湖南、江西、辽宁、吉林、四川5个省级电网最大负荷创历史新高;江苏、河北、河南、湖南、湖北、江西6个省级电网高峰时段采取有序用电措施。其中,东北地区最大负荷出现在冬季尚属正常;但华中地区个别省级电网冬季最大负荷超越2017年夏季高温导致的历史极值,显示出“电采暖”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的明显态势,在南方个别非集中供暖地区冬季采暖负荷已可与夏季降温负荷“等量齐观”。
2.春节不同期因素大幅拉高1月用电同比增速
数据显示,1月份国家电网经营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3.4%,月度增速同比上升约25个百分点。究其原因,除工业生产用电平稳增长、冬季采暖用电充分释放外,春节不同期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其中,2017年春节假期为1月27日至2月2日,2018年春节假期为2月15日至2月21日,相差19天。据国家电网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测算,春节不同期因素拉高1月份用电增速近10个百分点。
3.春节前后用电变化恢复往年走势
通常情况下,春节前后日用电变化呈现“V字型”走势:约在农历腊月十五左右稳步进入下行通道;春节放假期间降至谷底,最低值一般出现在农历正月初二;谷底过后缓慢回升,农历正月十五后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从国家电网经营区看,2018年春节前后用电变化恢复往年走势,与2017年存在明显不同。在调度发受电量方面,2018年春节假期日均值约101.0亿千瓦时,农历同比提高6.0%,增速较2017年同期下降9.9个百分点;最低值约96.4亿千瓦时,出现在农历正月初二,较上年最低值提高6.8%,增速较2017年下降7.4个百分点;最低值占春节假期前(农历腊月初一至十四)平均水平的比重约64%,与2014、2015、2016年水平基本相当,低于2017年水平约5个百分点。2017年春节前后用电与往年存在明显不同,一方面是受宏观经济周期性回暖影响,2017年春节期间西北高耗能恢复生产且假期持续生产,中东部多地工业企业开工较早;另一方面是2017年春节假期较早且经历较强冷空气影响过程,而2018年春节假期较晚且全国大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摄氏度左右。
4.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望踏上两位数台阶
考虑2月气候变化及工业生产情况,预计2月份经营区用电量同比增速略高于2%,远低于1月份的高水平;1~2月用电量同比增速在14.0%左右。预计3月份气温逐步回升,“电采暖”拉动效应逐步消退,工业生产用电平稳增长,整体用电增长有限。一季度经营区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有望踏上两位数台阶,增速在10%左右。整体来看,预计2018年一季度国家电网经营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电力供需偏紧;其中3月份江西、西藏电网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其他地区基本平衡或平衡有余。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刚刚过去的周末,席卷全国多地的极端大风天气成为热点话题。在气象部门的频繁预警下,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周末居家,躲避大风。气象监测显示,自4月11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大风天气,阵风风力8级以上,影响国土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千米;内蒙古、华北、黄淮部分地区阵风11至13级,局地14至15级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记者17日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宁供电公司获悉,中国首台搭载全自动失电自启动系统的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近日投入使用。在青海省西宁市10千伏山五路变电站更换电流互感器现场,中国首台搭载全自动失电自启动系统的1000千瓦中压发电车于16日成功启动并平稳交接负荷,实现城市配电网与发电车电源无缝切
上海电网新能源发电功率近日首次突破400万千瓦关口,达到410.3万千瓦。在能源领域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上海出台了一系列绿电市场建设配套文件,推动绿电交易常态化进行,并于2024年11月实现上海市内绿电交易破冰开市。当前,上海的风电光伏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攀升,截至3月底已达55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4月1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启动信息通信调度异地备调轮换运行。国网信息通信调度由主调切换至备用调度并开展信息通信调度值班工作,标志着国网信息通信调度备用体系由建设完善阶段进入实战深化阶段,为构建更具韧性的信息通信调度指挥体系积累了经验。据介绍,国网信息通信调度是公司最
4月17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获悉,一季度,东北电网跨区外送电量合计170.15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新能源电量跨区外送139亿千瓦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东北地区驶入新能源发展的快车道,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截至2024年年底,东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03亿千瓦,占总
17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再次向定点帮扶的玛多县捐赠1500万元帮扶资金,通过实施医疗巡诊、阳光助学等6个项目,助力玛多县乡村全面振兴。玛多县是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国网自2011年起定点帮扶玛多县,截至2024年底,累计捐赠资金及实物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4月16日上午,上海交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余旭峰带队拜访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电网”)。国家电网总会计师、党组成员陈西接待余旭峰一行。双方围绕加强沟通对接、深化多领域业务合作进行深入交流。余旭峰感谢国家电网热情接待,简要介绍了上海交易集团业务布局及创新发展情况。他表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3月全省发用电情况。详情如下:一、用电情况3月全社会用电量238.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0%;第二产业用电量14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6%;第三产业用电量48.06亿千瓦时,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3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3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196.66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512.59万千瓦,非统调电厂6684.07万千瓦。3月份,全省发电量55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年累计发电量1565.94亿千瓦时,同比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10年来,广东电力市场实现了从“价差传导”向“顺价联动”、从“只降不升”向“能升能降”、从现货“间断运行”向“连续运行”等根本性突破,从2015年全国第一个实现中长期集中交易,到2019年全国第一个开展现货结算试运行,再到2021年全国第一批现货市场“转正”,广东电力市场为电
走进位于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的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只见生产车间里设备飞速运转。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等一系列工序,纺纱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作为当地的纺织行业重点企业,今年一季度以来,铜仁福建天翔纺织实业有限公司火力全开,满负荷生产,每天能生产近17吨产品。数据显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国网能源研究院同日发布《山东省分时电价政策创新与实践蓝皮书》。山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和用电大省,电价市场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深入分析山东分时电价政策近年来的创新与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数据显示,山东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0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实现开局稳、开门红。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反映经济活力,彰显发展潜力,折射经济韧性。一季度,山东第一产业用电量37.8
4月14日,从国网浙江电力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显示经济运行开局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数据显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7.18亿千瓦时、987.19亿千瓦时、280.95亿千瓦时和251.63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2.03%、5.35%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居民生活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居民生活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分时电价政策有力促进了全省需求侧移峰填谷,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保障电力安全供应、提升电力系统经济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什么是分时电价政策?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无法大规模存储,生产与消费需要实时平衡,不同用电时段耗用的电力资源不同,供电成本差异很大。在集中用电的高峰时段,电
4月17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北分部获悉,一季度,东北电网跨区外送电量合计170.15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新能源电量跨区外送139亿千瓦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东北地区驶入新能源发展的快车道,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截至2024年年底,东北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03亿千瓦,占总
截至3月底,甘肃电力交易平台注册市场经营主体6569家,独立储能、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快速涌现,多元主体竞争格局加速形成。近年来,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锚定“双碳”目标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要求,立足新能源高占比的独特省情,全面推进电力市场体系优化升级。随着甘肃电力中长期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4月9日上午,由公司第一分局承建的灵寿抽水蓄能电站在砂岭沟大桥桥尾举行主体工程暨输水发电系统工程开工仪式,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高峰期,主体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灵寿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寨头乡,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上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开关站、下水库等部分组成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带来重大变革,在此转变中,需要实现顶层机制与底层技术的有机结合,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入市提供有力支撑。在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的同时,行业面临两大挑战:顶层机制层面,需优化新能源与火电、新型经营主体同台竞价的制度设计;底层技术层面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健全完善市场运营体系,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持续创新交易机制,全面服务新能源入市,不断提升跨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助力电力保供与能源转型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动汽车(EV)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压力日益凸显。传统充电站依赖电网供电,面临用电高峰期电力紧张、扩容成本高、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光伏发电+储能调节+智能充电”,成为调节电网稳定性的有效途径,并逐渐
4月1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勇从分时电价机制的重要意义、目前的主要创新点、未来的深化方向3个方面,作了详细介绍。具体如下:一、分时电价机制的重要意义分时电价机制的实施,为山东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即1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电价政策,目的在于引导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