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专列安全抵达乌鲁木齐火车站后,原子弹由一架改装的伊尔—12飞机连夜运至大漠深处孔雀河下游的开屏,再用直升飞机送到靶心——701铁塔。由221厂派出的第九作业队在铁塔的半地下装配车间对原子弹进行最后组装。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世界为之震惊。
我国氢弹研究始于1960年。当时九院正忙于原子弹的攻关,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钱三强所长领导下,成立一个由黄祖洽、于敏为组长的“轻核理论组”,开始秘密进行热核材料性能和热核反应研究。
以邓稼先为主任的九院理论部1963年9月完成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后,也开始了氢弹的研究。后来,为加强科研力量,黄祖洽、于敏带领“轻核理论组”31名科研人员并入九院。
1965年底,于敏提出氢弹理论设想新方案,即:“利用原子弹作为‘扳机’来引爆‘被扳机’的两级氢弹。”新方案经过三次核试验获得成功。包头核燃料元件厂1964年9月生产出合格的氘化锂—6,为氢弹研制提供了所必需的热核材料。
1967年6月5日,一列看似普通的旅客列车——实际是经过专门改装的专列——在最严密警戒下,从221厂开出。专列载有在221厂完成制作、总装、联测的我国第一颗氢弹。
1967年6月17日8时,徐克江机组驾驶挂有氢弹的轰—6甲飞机飞临靶区上空,但驾驶员过于紧张,投弹时忘记按自动投掷器,氢弹没有投下。经请示现场指挥聂荣臻后,空军地面指挥员发出“重飞”口令。20分钟后,飞机再次飞临靶心上空,驾驶员准确地打开弹舱抛出弹体。降落伞拽着弹体在碧蓝的天空中滑翔,霎时间,一道强烈的闪光,一个巨大的火球,伴着惊雷般的巨响生成一组蘑菇状的烟云,腾空而起,一颗33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在靶心地面预定高度2960米上空成功爆炸。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中国在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获得完全成功。
曾经的最高机密
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成功后,中央派“春雷文工团”来221厂慰问演出,连续一个多星期,每天轮流上演舞蹈、话剧等节目。实际上,基地的许多单位和职工并不知道原子弹是在他们这里研制、组装的。一分厂主要负责引爆控制系统、弹体结构的研究工作。但该厂的一位技术员在听到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后,竟然问周围的同事:“威力这么大的武器是在哪儿制造的?”
原二二一厂遗址
原子弹研制是国家最高机密,221厂所有工作都在极其保密状态下进行。基地对外称“青海矿区国营221厂”,但还有其他掩护名。直到今天,仍有一些人只记得那里是一个普通的矿区。
221厂最后一任厂长王菁珩在《金银滩往事》中回忆:1960年,他和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系的四位同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九院工作。报到时,他们才知道九院除基础研究外,其他人都在“前方”工作。他们真正要报到的地方是:西宁市胜利路105号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到了西宁招待所他们遇到了同一个卧铺车厢的人,他是来青海综合机械厂报到的,当时谁也不敢多问,实际上都是到221厂报到的,只是掩护名不同。
基地内车间、工号、实验室、哨所等区域的安全警戒、骑兵巡逻任务由青海独立师6团负责。所有厂、车间、产品、实验任务等一律使用代号;每个工号门口都有荷枪实弹的解放军站岗,如一分厂的102核材料车间,只有出示盖有“102”字样图章通行证的人才能进去;甚至个别工位旁都有解放军站岗。
新人进厂第一天都会发给一本保密手册并接受保密纪律的谈话。哪些该说、该问;那些不该说、不该问,都有严格规定,即使在同一办公室、同一车间工作的同事也不能过问对方的工作;技术人员下班时要把记录一天科研工作的笔记本等所有资料装在帆布包里,用线绳系好封上娃娃泥,盖上印章交到保密室保管,第二天上班时再取回;夫妻多年,在家的老婆不知道丈夫在哪儿上班、从事什么工作也并不奇怪,连双方来往的信件都要经北京某地转一圈后才能送到对方手里。
笔者在新落成的原子弹纪念馆里看到陈列的一些展品,仍能感受到基地当年严密的保密制度。如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红塑料本保密手册、《科研工作手册》、各种出入证等。还有一张十四组保密守则:“提高思想认识,切实遵守国家、厂规定的保密制度手则,做到万无一失;不准泄漏我车间的工作性质,生产能力;提高警惕,与窃密和失密的行为作斗争……”署名和日期为“一分厂保密委员会、1984年6月7日”。对221厂的许多员工来说,涉及国家安全的秘密要终生埋在心里。
胡耀邦同志在二二一厂视察
回到草原
有36年建厂史的221厂,对共和国作出卓越贡献。其功绩正如矗立在原221厂办公楼前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上所镌刻的一句话:“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专委的统帅和指挥下……攻克了原子弹、氢弹的尖端科学技术难关,成功地进行了十六次核试验,实现了武器化过程,生产出多种型号战略武器装备部队,壮了国威、壮了军威。”
上世纪80年代,中央对战略武器发展重新进行规划,221厂所在地区不属于未来发展地区。邓小平看了221厂的报告说:“可惜是可惜,15年打不起仗来,就是要压缩。”1987年6月,国务院和军委联合下文,批准221厂撤点销号。
西海镇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核武器研制生产基地红色旅游景点。
与221厂几个已成废墟的分厂不同,六分厂现已对公众开放。这是一个处在低山环抱中的炮轰试验厂,半地下掩体正面一块数平方米大小、约100毫米厚坚硬钢板上累累弹痕,令人触目惊心。李成虎曾在《国家地理杂志》中撰文写道:
1963年11月20日,221厂第一个原子弹试验产品在二分厂总装车间完工后,被拆成几个安全部件,分装在几辆汽车上运往六分厂进行试验。原子弹最主要的部件装在一辆专用车里,遵照吴际霖的指示,部件的下面放了两个紫红色的沙发来减震。车子到达试验场后,工人们要把原子弹重新组装起来。最后插雷管的时候,李觉发现那个负责插雷管的总装工人战战兢兢地非常害怕,他就搬来一个凳子坐在炮轰塔下面说:“你好好插,插上了咱们俩一起离开。”这次试验,揭开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序幕。”
距离炮轰试验厂以西不远的一处高爽之地,竖有核退役工程纪念碑,碑下是一座7米深的核废料填埋坑,坑内填埋有放射性污染工号铲下的墙皮、各爆轰试验场表层的土壤、低放射性污染的器皿、工具、手套、工件服等6100多立方米。
221厂在撤离前,按世界最严格的核污染处理标准对厂区土壤中铀残留量和贫铀等核废料进行集中焚烧填埋,使之达到国际公认的“三级退役标准”,不加任何限制地永久性开放。青海省环保局每年定期派人到填埋坑周边的井下取水样检测,厂区周边土壤、牧草和牛羊肉的取样分析都没有超出国家标准。
221厂区完整地移交给青海地方政府后,原来迁出的1700余户牧民赶着牛羊又回到这块肥美的草原。原221厂的数万职工分别落户西宁、淄博、廊坊、合肥等地,有的去了四川绵阳继续共和国的核能事业。
金银滩草原的那些岁月,却成了他们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3年美国核电厂使用了3,200万磅进口铀精矿(U3O8),而本国生产的U3O8仅为5万磅。进口铀精矿占2023年美国核燃料生产中U3O8使用量的99%。外国生产商主导了美国核燃料供应链的上游,但美国联邦政府最近实施了一些政策,力图发展美国国内的核燃料供应链。美国能源部(DOE)最近获得了国会拨款的27亿美元
近日,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研制的ATF耐事故特征化燃料组件,完成了两个长循环辐照运行考验,在反应堆中运行三年并顺利出堆,至此,我国完成ATF耐事故特征化燃料组件全周期商用堆运行考验。这标志着我国ATF燃料组件自主研发迈出了关键一步,是我国自主化核燃料研发保持与国际核燃料前沿
为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新形势、新要求,围绕企业主责主业,全速推进数字核工业建设,中核集团官微特开设“主要领导谈数字化转型”栏目,交流展示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领导围绕企业主责主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理解、实践和成效,进一步推进核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打造世界一流核工
6月14日,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常宇一行到访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并与中核北方党委书记、董事长邹本慧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后续将围绕各自专业领域优势,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整体·协同”新标杆。中核北方副总经理田春雨、纪委书记冯兴利,中核四川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5日宣布,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已批准其重启新潟县柏崎刈羽核电站7号机组,当天下午,该机组反应堆开始装填核燃料。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后,东电停运其所有核电站,装填核燃料是东电为重启核电站所做预备工作,重启时间尚不清楚。2007年7月18日,一名记者在日本东
近日,从国家核安全局获得喜讯,中核建中成功取得核燃料芯块运输容器制造许可证。该核燃料芯块运输容器由中国原子能牵头、中核七院设计、中核建中制作,是国内首个获批的可与规模化燃料生产相匹配的芯块运输容器。作为保障核燃料元件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稳定的重要关键装备,该芯块运输容器由中核集团团队
3月7日,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一行。双方就推动企地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和中核集团《深化合作框架协议》、协同助力包头核燃料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马文军、申彦锋,包头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俄乌战争开始不久,美国禁止进口所有俄罗斯石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但并非所有能源供应都包括在美国的制裁中,也不包括在其欧洲盟友的制裁中。相反,西方大国小心地确保不中断从俄罗斯国有核巨头Rosatom及其子公司Tenex进口核燃料。(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
铀价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一直保持迅猛增势,目前已达到16年来最高水平。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60座核反应堆在建中,110座核反应堆在建设规划中,这无形中拉大了铀燃料供需缺口,导致铀价不断上涨,2023年下半年更是开启了加速上行模式。截至2024年第一周,国际铀价创纪录的91美元/磅,同比猛增86.28%。在
日前,国核运行运用自主研发的检查技术和装置,历经两个月奋战圆满完成了海阳核电站国产化锆包壳燃料组件第一阶段池边检查,为集团国产化和自主化燃料组件研发和后续性能验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海阳核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落实了生态环境部关于严格核安全责任,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
英国政府宣布投资3亿英镑启动高科技的高含量低浓缩铀(high-assaylowenricheduranium,HALEU)核燃料项目,成为欧洲第一个建设HALEU的国家,力图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投资是到英国到2050年建设高达24吉瓦清洁、可靠核能供应计划的一部分,将占英国电力需求的四分之一。在COP28上,英
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东风起舞,壮志千军鼓。苦斗百年今复主,矢志英雄伏虎。”1964年10月16日15时,新疆罗布泊戈壁滩上空,伴随着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和惊天动地的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首次核
在第四十个教师节前夕,9月9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一行赴核工业学院天津校区指导工作,向教师们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参加交流。余剑锋听取了核工业学院教培主业、硕博教育及天津校区校园建设等情况的汇报,向天津市对核工业人才培养给予的大力支持表
星辰陨落精神永存——沉痛悼念周光召先生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光召先生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光召先生提出了相对论性螺旋散射振幅概念,奠定了赝矢量流部分
在全球核电行业步入复苏与转型的关键节点之际,核电作为一种兼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特性的能源形式,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中国作为积极推动能源革命的先锋力量,正引领核能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旨在确保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多样性,面临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为全面
为持续提高企业组织管理绩效,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增强集团公司“整体·协同”合力,7月1日下午,中核集团召开提高组织管理绩效专题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申彦锋主持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凯出席会议。会上,战略规划部对集团公司新发布的组织管理大纲进行解读,科技质量与数
中核集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核工业发展道路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竞争优势(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国核工业领域捷报频传:福建福清,“华龙一号”获得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满分,充分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
当地时间5月7日-10日,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率团赴西班牙,与西班牙核公司(ENUSA)、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等合作伙伴就深化全产业链优势,深化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在与西班牙核公司总裁马里亚诺·莫雷诺·帕冯(MarianoMorenoPavon)会谈期间,余剑锋充分肯定了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效,并表
作为清洁、稳定的能源,核能在过去半个世纪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低碳电力,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核能也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中国核工业走过了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
六天三地,跨越近5000公里。近日,一场中国核工业的追寻之旅展开。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明年1月15日是核工业创建70周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传播宣传核工业、核科学,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今年1月15日,中核集团启动了“大国底气从核来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2024年1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复,由中核集团组织开展的《中华人民共和
1月22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在京会见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一行,双方就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产业协同,凝聚发展合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申彦锋,中广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郭利民出席会议
近日,斗山创新参加了韩国“氢能经济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本协议的签署包含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国防部、环境保护部等三部委,以及斗山创新、现代汽车两家企业。协议签署由韩国国务总理丁世均主持进行。(来源:微信公众号“势银能链”ID:energylink)通过本次协议的签署,培养韩国移动型氢燃料电池
5月16日下午16时,由电建集团投资建设的新疆荣和电站首台风机并网发电。新疆荣和电站是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可再生能源局域网项目,是一个集“风、光、柴、储”于一体的局域网项目,也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复杂、运行环境最恶劣、装机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局域网系统。该项目自2018年8月18日开工建设以来,新能
快速实现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产品经营向资本运营的转变,经济指标逐年攀高,2018年更是交出收入、利润同比双增长60%的优异成绩单……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限公司六院11所航天源动力公司,将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成果进行转化,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形成了集新技术探索、工程总包、装备制造和
全军首个高原地区军民融合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国家示范项目追踪①国家主导、地方支持和军民广泛参与,充分彰显了示范项目的优势一体化办公这样催生“亮了!亮了!”2018年12月26日,随着驻新疆某边防团所在营区总电闸打开,点点灯光犹如燎原之火,迅速点亮了整个营区。这对亘古高原的边防哨所来说,是第一
1月18日,湖南白沙绿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衡阳举行。这是中核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园,打造中核集团新经济增长极,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新引擎做出的又一举措。(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ID:cnncgzwx作者:米成坤)
新年伊始,从驻新疆某边防部队传来喜讯,由国家能源局和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推进、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承建的全军首个军民融合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国家示范项目成功发电。从此,该部官兵将用上安全稳定的长明电,战备工作生活有了充足的电力保障。可再生能源局域网是指在国家大电网未连通地区,综合利用风电、
未来,氢能将成为绿色环保动能的主流引领。制氢、储氢、运氢、供氢和用氢的整个氢能应用产业链,产业化模式正在逐步清晰。2018年6月,依托氢氧火箭发动机研制经验,以六院北京11所和101所两家单位为依托,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成立氢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这也是我国首个军民融合氢能开发利用平台。规
新年伊始,从新疆某边防传来喜讯,由国家能源局和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推进、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承建的全军首个军民融合可再生能源局域网国家示范项目成功发电,从此边防官兵将用上安全可靠稳定的长明电,为战备工作生活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为探索军民融合解决边远地区部队用电难题中蹚出一条新路。相关
日前,由中国电建集团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国家能源示范项目——新疆荣和电站成功发电。新疆荣和项目是中央军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确立的2018年军民融合重点示范项目之一,是集“风、光、柴、储”于一体的局域网项目,也是当前国内军民融合装机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离网型项目。据悉,
12月26日,由中国电建集团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首个军民融合国家能源示范项目——新疆荣和电站实现并网发电。新疆荣和项目是中央军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确立的2018年军民融合重点示范项目之一,是一个集“风、光、柴、储”于一体的局域网项目,也是当前国内军民融合装机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一个离
证券日报中核“龙鳞”系统发布解决核电中国制造“心脏病”问题12月6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军民融合核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NASPIC)正式发布。(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ID:cnncgzwx)据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介绍,龙鳞系统作为中核集团安全级DCS平台,拥有完全自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