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3月2日第一场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发言人王国庆回答了16个问题,以此拉开了2018年“两会”序幕。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年一度的盛会,成为全球瞩目焦点,也让中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各界代表和委员共商国是,各产业发展新风向逐渐明晰。而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能源领域依然是关注焦点。
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对外发布的名单上,共有96位能源代表,其中光伏3位、电力59位、油气22位、煤炭12位。另外,47位政协委员也来自能源行业。
上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哪些建议、提案? 新的一年,能源政策与趋势又将走向何方?今日,《能源》编辑部继续推出“两会观察”系列报道,以下刊发第八篇。
3月14日,全国“两会”进入下半场。机构改革、新电改、“三弃”等攸关能源发展的话题被反复提及,尤以涉及电力通道外送的话题不断发酵,持续升温。
《能源》记者梳理发现,此次两会电网领域共有23名代表、委员参加,主要来自两大电网公司。其中,国网公司21名,南方电网公司2名。
而在国网公司21人当选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团队中,有14名是各省公司的一把手或二把手(其余7名均为一线员工),占据国网27个省级公司的半壁江山。
针对电力外送通道等热点议题,各代表、委员提取了哪些意见、建议?电力产能整体过剩、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如火如荼的当下,电网公司又将如何保持高质量发展?
舒印彪:推进电网技术升级跨越发展
提案:
以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如何加强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使用新技术促进新能源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在提案中指出,随着电驱动、电加热、电取暖等设施的应用,民用、工业、商业、建筑、运输等领域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力度将越来越大。
舒印彪认为,要破解能源发展难题,就要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从国家层面制定实施再电气化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我国“再电气化”进程。
他还透露,到2020年,国家电网拟建成12万台充电桩,并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力争让汽车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
短评:随着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对电力格局的重塑,电网企业经营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未来的电网,不仅要向新一代电力系统演进,也要向“能源互联网”的方向大步迈进。
2018年以及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内,如何友好接纳清洁能源,深度推进再电气化、提升大电网平衡调节能力等都将是能源互联网的具体特征,也将是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曹志安:更大范围优化配置清洁能源
提案:
为进一步加快构建清洁能源发展体系,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曹志安建议,应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主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努力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
在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方面,曹志安提出,应加强电网跨省跨区互联互通、互济互补通道建设,实现清洁能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
在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方面,曹志安建议,应按照“计划+市场”的原则推进清洁能源的跨省区交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决破除省间壁垒,完善交易机制,大力推动清洁能源与煤电等化石能源进行发电权置换;完善新能源补贴机制;加快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综合运用好清洁能源的减排效益。
短评:截至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约6.56亿千瓦。过去五年,新增装机规模占全球40%,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均稳居世界第一位。但与此同时,由弃水、弃风、弃光所带来的“三弃”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何综合施策,确保清洁能源的有效消纳,需要各方通力解决,也是电网公司积极推进清洁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义不容辞的责任。
全生明:打造能源互联网的青海样本
观点:
2018年,青海电力建成了我国首个覆盖全产业链的新能源互联网平台——绿能互联平台。这是我国首个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是以电网为平台,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全生明表示,“平台的建设突破了电网企业的思维惯性,不再单纯以电网利益为立足点,而是站在推动整个电力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创新建设。”
短评:青海的实践根植于我国深厚的电力发展基础。一是依托于大电网优势的支撑,二是全国大电力市场的支持,三是新能源和电网技术的进步。
进入新时代,国家电网提出了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将传统电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由传统业务向综合能源转变也将是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石玉东:加快建设四川特高压外送通道
建议:
受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影响,四川省用电需求一直处于中低速增长阶段。加之省内市场消纳能力不足,外送通道建设滞后,造成全省电力供大于求,清洁能源消纳难题凸显。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董事长石玉东建议,发展特高压,能把以四川为代表的西南丰富的清洁能源输送到中东部负荷中心,对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点评:尽管四川电力外送能力已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但与集中大规模水电的开发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缺口。
若今后三年无法新增电力外送通道,四川也必将面临更加巨大的弃水压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已迫在眉睫。
李永莱:黑龙江应融入全国统一大电网
建议:
黑龙江省是国家确定的“北电南送”煤电基地和九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建设黑龙江及东北地区交流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黑龙江及东北地区清洁能源,刻不容缓。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永莱建议,应将哈尔滨东至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纳入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把黑龙江及东北电网融入全国统一大电网。
“在全国范围消纳黑龙江及东北清洁能源和富余电力,可以促进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黑龙江及东北振兴。”李永莱说。
点评:经济疲软、电力装机过剩、窝电,俨然已成东北之痛。近年来,包括吉林、蒙东、黑龙江、辽宁在内的东北地区电源结构分布、电力外送通道建设等问题备受争议,弃风弃火弃核现象频发。
从供应能力看,目前黑龙江省列入国家规划、获得国家“路条”的项目已经超过5000万千瓦。而在满足黑龙江本省的需求下,每年富余的800亿千瓦时电力如何外送,亟待解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打通电力“丝路”共筑全国大市场——访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蔡葆锐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制定的《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这份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的顶层设计甫一亮相,便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政策的关键突破点在哪里,如何更有效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在该机制框架下,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成功达成南方送华东7至9月电力互济交易,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自7月1日起至9月15日,超20亿度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
7月8日获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中分部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通过优化调度运行、强化跨省互济、深化市场交易等举措,保障湖南汛期富余清洁能源电力高效消纳。6月下旬,湖南遭遇持续强降雨,重点流域来水激增,水电满发导致清洁能源电力消纳压力陡增。国网华中分部滚动分析研判负荷、清洁能源发
日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依托仿真实验室ADPSS平台完成±800千伏昭沂直流近区新能源全电磁暂态仿真分析,初步建立了仿真实验室全电磁仿真流程。本次仿真分析针对昭沂直流控制区新能源500千伏汇集站单线送出场景,对极端工况下可能出现的非全相过电压问题开展精细化分析。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更
6月16日,山西电力交易大厅内,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紧盯屏幕,浏览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的价格曲线图。“今年6月至11月的连续电力交易正在进行,市场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博弈让价格更透明。”他介绍。今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在全国首次开展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市场主
7月4日从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宁夏今年上半年外送电量466.32亿千瓦时,同比提升约6.8%,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28%,有力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6月15日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电网负荷不断攀升。以宁夏为送端的三条电力外送“大动脉”——银东直流、灵绍直流和中衡直流持续保持高负荷运行状态,保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6月25日至29日,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青海西宁盛大举行。会上,玉树州称多县政府与三一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签订称多县500MW集中式风电场项目,签约金额达22亿元。据介绍,当地丰富的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为发展绿色能源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签约项目将
6月27日,吉林白城傅家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工程将为区域内12个新能源项目的消纳与输送提供关键支撑,满足白城通榆地区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接网与电力外送需求。工程建设中,在国内首次应用免观测数字紧线技术,通过采用数字紧线装置替代传统经纬仪观测弧垂,有效解决了大风、浓雾、高落差以及多分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回答了记者关于“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但在消纳方面仍面临压力。请问相关部门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的提问。李超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风
6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回答了记者关于“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但在消纳方面仍面临压力。请问相关部门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的提问。李超: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风电、光伏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协议,从电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达成特高压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并由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加快特高压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7月1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然成型。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内,密集部署的服务器为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医疗等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园区供电设备已验收合格,具备送电条件,服务器随时可以启动。”5月23日,在位于怀来县的阿里云计算数据中心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内,张
7月14日,甘肃发改委员发布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电网侧新型储能,均不含直流配套电源。容量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跨电网经营区中长期、绿电、现货等各品种和场景的交易规则。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打通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关键堵点的重要突破性举措,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正式迈入跨电网
我国自2022年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发改体改〔2022〕118号)以来,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总体要求下,电力行业加速市场化转型,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电力资源正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高效流动与优化配置。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明确,本机制适用于不同类型机组,考虑到风电、光伏在用电高峰时段提供可靠电力供应的能力有限,抽水蓄能电站尚处于建设初期,实施范围暂包括合规在运的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发改体改〔2025〕915号,以下简称《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方案》接受采访,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
7月9日,新疆办市场监管处关于印发《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指出,新疆省调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的并网公用火电(以下简称火电),风电、光伏、光热(以下风电、光伏、光热统称新能源),全厂容量5万千瓦及以上的水电,抽水蓄能
山东省作为国内储能发展的先行区域,其政策环境持续引导着独立储能项目的运营形态与收益模式深刻演进。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化,尤其是电力现货市场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山东独立储能项目已从早期主要依赖容量租赁和容量补偿的单一模式,逐步转向更为复杂多元、与市场波动紧密关联的运营格局。本文旨在解读现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迈向常态运行之后,中国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突破经营区域限制,建立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今年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标志着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从“试行验证”迈向“常态运行”。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