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电网运行特性发生深刻改变,电网调度控制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特高压长距离、大功率输电,跨越多个气候区,运行环境复杂多变,亟需国分省各级调度同步掌控电网运行态势;二是特高压电网送受端、交直流强耦合,存在局部故障影响全局的安全风险,需要在全网层面实时进行跨区一体化安全预警和风险防控;三是大范围源-网-荷资源的优化配置,亟需提升全网范围精益化调度控制的决策支撑能力。
目前国内外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都是按调度机构独立建设和运行。虽然电网是互联的,但调度控制系统之间却是烟囱型的,不能及时获取管辖区域外的电网信息,难以实现全网范围内的精益化调控决策,尤其不能满足像我国这样的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需要。为解决全网一体化决策需求与各级调度分散控制之间的矛盾,本文将信息通信新技术理念与互联电网强耦合需求紧密结合,提出了支撑一体化大电网的调度控制系统总体架构,具体阐述了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技术,并对系统研发面临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2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面向强互联大电网设计,基于互联网思维,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成熟适用的IT先进技术及其理念,以“物理分布、逻辑统一”为指导思想,将物理分布在各级调度的子系统,通过广域高速通信网络构成一套逻辑上统一的大系统,突破传统的独立建设、就地使用模式的局限,统一为各级调度提供服务。
这里的“物理分布、逻辑统一”是指采集控制分布、分析决策集中,实时性要求高的采集控制类功能面向当地,分析决策优化类功能面向全网。整个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由分析决策中心、模型云平台、分布式监控系统等主要部分构成,如图1所示。其中分析决策中心和模型云平台全网集中部署,监控系统按电网管辖范围分布部署于各级调控中心。
图1 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总体架构
基于全网共享的模型云,各级调度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电网信息的按需访问;基于逻辑统一的全网分析决策,可以实现电网发展态势的同步感知和安全运行的主动掌控;基于物理分布的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大电网的分层分区监视与控制。
系统基于外部环境信息及未来趋势分析,通过全景监视和评估实施控制策略智能调整,完成电网运行自校正,实现电网“自动巡航”;通过源-网-荷精细化调控,电力电量的全局平衡和超前部署,电网事故预想、预判、预控等功能,主动防范电网故障,实现电网主动调度。
3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关键技术
支撑平台是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基础,业务应用功能是系统的核心,验证和运维则是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需要面向调控业务需求,在夯实关键基础支撑技术的前提下,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从而实现大电网的全局监控、全局分析、全局防控和全局计划决策。
1)系统关键基础支撑。分析决策中心既要保证大量周期启动的分析应用功能正常运行,又要协调并快速响应异地高并发计算任务的请求,还要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以保证提供不间断的服务。这些都有赖于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关键基础支撑,需要重点开展中心异地多活和高速并行计算框架等技术研究。
2)按需建模与广域数据分布式处理。全面完整的电力系统模型和数据是分析决策全局化的根本保障,需要解决模型按需服务、数据分布式高速处理等技术难题,提供调控大数据挖掘分析手段,实现电网信息广域同步感知、同景展示和故障协同处置。
3)计及源荷双侧不确定性的大电网智能调度控制。新能源的广泛接入以及柔性负荷与电网双向互动程度的加大,增加了发电计划编制和调度控制的难度;全局分析优化则导致计算规模更大、任务更重,控制策略的协同性要求更为迫切。为实现大电网稳态运行下的自动巡航,需要攻克源荷模型统一构建、多目标经济运行域生成、多维度实时评估及自主优化、分区电网源荷协同优化控制等技术。
4)大电网一体化在线安全风险防控和智能决策。特高压电网送受端、交直流和上下级电网间耦合紧密,只有通过全局防控才能有效降低电网运行风险,而源荷双侧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了电网安全风险防控的难度。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指标,量化评估、感知、预警在线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全局优化预防性控制措施,并对系统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在线协同校核,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5)系统试验验证与运维支撑。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架构复杂,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支撑平台和应用功能进行全面测试,确保系统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满足大电网调度控制运行的需要;分析决策中心和模型云平台的集中部署,给运行维护带来了困难,需要创新系统运维技术,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4系统研发关键问题探讨
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研发建设除了需要攻克上述各项关键技术外,在IT新技术与信息安全、源荷协同调度、智能化技术应用、集中决策与五级调度等方面还面临诸多挑战。
1)IT新技术与信息安全。电网调控有其自身特点,IT领域的新技术不能简单地移植到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中,需要针对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结构、业务特点,进行甄别和选择,尤其是要谨慎使用开源软件,杜绝可能的后门和漏洞。同时,需要在现有调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策略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行业经验,动态采用多种安全防护手段,建立主动安全防护体系。
2)源荷协同调度。通过引导柔性负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控制,可有效解决电力系统功率调节能力不足的问题。而调控量大面广的负荷,必然使调控系统更加面向社会,带来复杂的安全问题。因此,在实施负荷调度时一定要充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才能将发电跟踪负荷的调度模式提升为源荷协同调度的新模式。
3)智能化技术应用。将智能化技术同电力系统分析技术相结合,可以为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但调度控制的高可靠性要求决定了现在的智能化应用仍只能以智能辅助决策为主,未来的终极目标是“智能决策、闭环执行”。
4)集中决策与五级调度。统一调度、分级管理是我国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体制性优势。集中决策更多体现了“统一调度”的思想,而就地控制则反映了“分级管理”的原则。集中决策依赖于统一部署的分析决策中心,为了减轻分析决策中心的计算负担,只涉及本级电网的分析计算尽量在当地监控系统完成,真正需要全网统一分析计算的任务才放到分析决策中心完成,切实发挥“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体系架构优势。
5结语
本文着眼于特高压交直流混联大电网一体化调度运行控制重大需求,提出建设“物理分布、逻辑统一”的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与以往系统相比,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总体架构: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监控功能分布部署,决策功能集中部署;
电网监视:实现模型数据同源,运行信息广域同步感知,电网故障协同处置;
分析应用:实现电网优化运行的“自动巡航”和安全风险防控的“智能决策”。
大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应用将改变调控中心各自孤立进行分析决策的现状,显著提升大电网调度的“预想、预判、预控”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为大电网安全经济运行保驾护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山东省出现了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带动用电负荷迅猛增长。在这场电力保供的攻坚战中,入鲁外电成为保障山东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有效支撑山东电网负荷四次刷新历史纪录。7月3日至7日,山东电网负荷:3日11:18达1.1483亿千瓦4日13:09达1.2051亿千瓦5日11:25达1.2229亿千瓦7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南网科技公示了独立海岛微电网分布式储能设备采购中标候选人,珠海瓦特电力预中标。据悉,该项目招标预算为835万元,而在开标结果中,珠海瓦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其报价为755万元,第二名为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报价831万元、第三名为珠海市椿田能
在光伏或储能系统中,组件和电池输出的是直流电,经变流器转换后变为交流电,并与大电网同步,实现并网运行。在一些特殊场景下,“直流”代表“备用电”。例如,变电站的站用电系统中,会有一组蓄电池为二次设备提供备用电源。这组蓄电池也被简称为“直流”,这是电力行业的一种“黑话”,意味着直流代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出台《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650号文试图在电网的“主干道”供电之外,给与市场主体一个新的绿电采购选项:以用户为中心,开辟一条点对点的“专属通道”,允许新能源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供给
在云南大理苍山洱海之间,一排排白色的风机叶片随风飞旋;楚雄的荒山坡地上,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云岭大地绿能涌动,新能源发展跑出了“加速度”。6月8日,云南新增集中式新能源并网容量跨越5000万千瓦大关,达5006.8万千瓦,提前半年完成云南省“十四五”规划目标。2021年至今,云南全省新能源
7月7日(今天),江苏电网最高用电负荷年内第三次刷新历史新高,达1.52亿千瓦。就在前一天晚上,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控中心的统一指挥下,江苏全省93座新型储能电站在晚间用电高峰集中向电网放电,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实现了我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的集中调用,在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时段
西葡大停电的系统“振荡”终于“落下最后一只靴子”。据媒体报道,对于大停电的原因,西班牙政府发布报告说是由于电压激增,但电网和电厂等有关运营商未能有效应对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管永生)此前,西班牙电网运营商将大停电责任归咎于大型发电厂,母公司董事长指控部分大型发电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电力交易是服务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和新能源全面入市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实现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党总支副书记谢开。《国家电网》:
近日,一则重磅政策落地#x2014;#x201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创新性地提出以“绿色电力直供#x2B;市场交易#x2B;绿证认证”为核心的新型能源消费机制。这一政策犹如一颗投入能源领域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它不仅是落实“双碳”战略的关键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6月30日-2025年7月4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内蒙古鄂尔多斯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6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谷山梁3GW/12.8GWh储能电站项目开工建设。项目位于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镇,总投资112亿元,占地面积约1100亩,
近日,西门子能源协助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卡麦换流站完成首批两台换流变压器的安装工作,为该站于今年12月实现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续还将有12台换流变压器陆续进场并进行安装。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直流线路全长约1784公里,采用特
近日,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山东省出现了持续性高温高湿天气,带动用电负荷迅猛增长。在这场电力保供的攻坚战中,入鲁外电成为保障山东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力量,有效支撑山东电网负荷四次刷新历史纪录。7月3日至7日,山东电网负荷:3日11:18达1.1483亿千瓦4日13:09达1.2051亿千瓦5日11:25达1.2229亿千瓦7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大唐集团发布《大唐集团新能源项目收益率动态管理方案》(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大唐集团公司新能源项目收益率差异化控制标准,其中包括境内光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国家级和省级大基地项目收益率差异化控制标准。《方案》指出,税前全投资内部收益率作为主要
7月8日,塔拉滩上捷报传来,黄河公司新能源建设分公司负责建设的铁盖储能电站正式并网,标志着黄河公司继5月30日成功建成贡玛储能电站后,再次为保障“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安全增添了一个“稳固器”。至此,黄河公司储能装机容量增加至623兆瓦/1768.23兆瓦时。铁盖储能电站
近日,由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变电站无人机巡检系统正式投入应用。该系统通过实时感知三维空间特征信息实现自主导航,成功突破传统无人机在变电站(换流站)室内因卫星信号弱而无法飞行的行业难题,实现变电站(换流站)室内外无人机巡检的无缝衔接,为电网安全运行和应急保障提供了可靠数据
7月7日获悉,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防爆燃用550千伏旁路触发间隙于日前在±800千伏姑苏换流站完成现场交接试验和模拟内部故障触发试验,启动带电考核。该设备将故障清除时间较常规方法缩短80%以上,实现了特高压换流变压器防爆燃技术的创新升级。旁路触发间隙是一种高速关合设备,可通过快速旁路实现换流变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超67.8亿!上半年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超65.05亿!上半年220kV、330kV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33项,总投资规模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超67.8亿!上半年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894.92亿3项特高压!上半年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220kV、330kV电网工程40项,总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电网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各地区2025年上半年的电网核准情况。相关阅读:总投资达65.05亿!上半年220kV、330kV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总投资894.92亿3项特高压!上半年550kV及以上电网工程核准汇总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核准110kV及以下电网工程58项,总
7月3日获悉,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自6月10日投运以来,累计外送电量超过10亿千瓦时。新疆哈密的风电、太阳能发电经特高压线路直抵重庆,缓解重庆迎峰度夏供电压力。来自新疆的电为持续高温的山城送去清凉。据测算,10亿千瓦时电量可满足重庆市全市家庭约42.9天的用电需求,可保障重庆
据国家能源局,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创历史新高。为应对夏季用电高峰挑战、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迎峰度夏工程建
为加强调度自动化专业对新型调度体系建设支持保障能力,强化区、地调度自动化人员故障处置协同能力,提升调度自动化系统涉控功能安全运行水平,7月4日,公司调控中心联合吴忠供电公司开展2025年“迎峰度夏”调度自动化区地联合应急演练,银川供电公司、宁东供电公司等相关单位现场观摩演练。本次联合应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至6月,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察哈尔新能源公司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首批120万千瓦就地消纳工程发电量达21.723亿千瓦时,完成年度发电任务的62.1%。今年上半年,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察哈尔新能源公司紧盯年度发电任务目标,建立健全“运检联动、度电必争”机
2025年4月份,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公布了《浙江省虚拟电厂运营管理细则》和《浙江电力领域新型主体市场化响应方案》两份征求意见稿,同时配套发布了浙江虚拟电厂注册的相关规则。(来源:鱼眼看电改作者:俞庆)这代表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5〕357号)》在浙江的落地细则的
全球绿色低碳浪潮下,中国绿色认证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25—2030年中国绿色认证服务行业全景评估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2020—2024年中国绿色认证市场规模从28亿元激增至18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7%,远超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30年将突破800亿元。本文将深入梳理南方电网公司绿色低碳评价认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期,全国多地出现高温闷热天气,叠加经济增长双重拉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4日午间,国家电网经营区负荷达11.96亿千
7月4日午时,武汉电网最大负荷达1704.8万千瓦,同比增长26.48%,相较于去年同水平负荷提前了20天。据悉,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目前严格执行迎峰度夏期间值班制度,24小时不间断监控电网负荷和设备运行监控情况,超前谋划编制2025年武汉电网主网迎峰度夏运行方案,提前修订完善变电站“一站一案”事故应急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7日午间,合肥电网最大负荷达1341.2万千瓦,同比增长8.14%,这已经是合肥电网在今夏第三次刷新历史纪录。合肥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密切监控电网运行情况,累计优化调整运行方式138处。同时,合肥虚拟电厂接入资源总容量达1205.3兆瓦。
7月7日,江西电网调度口径最高用电负荷374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全省用电保持较快增长,1-6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105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3%。进入7月份后,受持续晴热高温天气影响,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单日负荷较去年同期均保持12%以上增速。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加强统筹协调,落细
车网互动需要提升系统支撑能力,仍面临硬件革新、平台完善、运行安全等多重挑战。从用户体验角度看,车网互动技术包括智能有序充电和双向互动放电两大环节。目前业内认为,智能有序充电技术相对成熟,反向放电能力提升仍面临挑战。从整体运营角度看,V2G技术的关键突破点有两个:一是电池的耐久性,直
摘要随着光伏渗透率和用户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配电网经常出现源荷功率差异大的情况,进而导致部分节点电压上、下界严重越限问题,既增加电网功率和电能损耗,又影响用户正常用电。从配电系统供需平衡角度出发,构建了一种虚拟电厂和配电网的协同调度模型,利用虚拟电厂能聚合多种分布式能源的特性,通过
近年来,随着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占比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固有的“刚性”调节能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王睿佳)今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