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技术正文

【技术汇】燃煤电厂烟气三氧化硫控制冷凝法测试分析

2018-05-05 09:06来源:《洁净煤技术》作者:王凤阳 等关键词:燃煤电厂脱硫SCR催化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此外,为了将烟气温度控制在烟气酸露点以下,且在烟气中水蒸气、酸性气体的露点之上,使得三氧化硫与烟气发生分离,测试方法要求螺旋离心管须通过水浴加热至65~75  °C。考虑到测试点位不同,基本的测试环境亦不同,特别是烟气温度差异较大。当烟气温度较高时,螺旋离心管温度上升,此时,需要调节水浴温度以避免螺旋离心管温度过60高,当烟气温度较低时,螺旋离心管温度下降,此时需要提高水浴温度。因此,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实际测定螺旋离心管温度,以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这可以通过调节水浴温度或者水浴流量来实现。

此外,由于控制冷凝法是依靠降温使得三氧化硫形成硫酸雾被捕集,因此,在测试之前,螺旋离心管必须经过彻底干燥,否则其管壁上存在的液态水滴会对烟气中的酸性成分,特别是二氧化硫产生吸收。被吸收的二氧化硫在后续过程中发生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将使测试结果产生误差。

2.2 离子色谱法分析结果

本文使用离子色谱法对控制冷凝法采样得到的样品进行分析。

图2以SCR入口处的采样溶液分析结果为例展示了测试过程中的离子色谱分析谱图。

图2 控制冷凝法采样-离子色谱法分析结果示例

可见,在本研究实验条件下,高纯水清洗液中包含的离子成分主要有氟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3种。

控制冷凝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采样温度在烟气酸露点以下,使得烟气中的三氧化硫发生凝结,形成硫酸雾,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被捕集在螺旋离心管的管壁。当采样温度控制较高时,三氧化硫无  法凝结捕集,而当采样温度较低时,除了三氧化硫凝结形成硫酸雾以外,烟气中的水蒸气和酸性气体也会发生凝结,形成雾滴,被螺旋离心管管壁捕集,雾滴会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溶解,形成亚硫酸溶液,然后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发生氧化,生成硫酸根,对三氧化硫的测试结果造成影响。考虑到烟气中HF、HCl等酸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SO2,因此,如果采样过程中水蒸气发生凝结,产生雾滴,那么HF、HCl等酸性气体将被大量捕集,最终得到的采样溶液中将含有较高浓度的氟离子和氯离子。

这说明,采样得到的清洗溶液中的氟离子、氯离子等酸性气体的离子浓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作为采样控制温度是否合适的标志,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测试误差的大小。

但是,由于烟气环境复杂多变,酸性气体的含量也不尽相同,使得烟气中水蒸气和酸性气体的凝结温度和三氧化硫的凝结温度有可能发生接近,甚至重叠,造成采样温度的准确控制困难,采样清洗溶液中不可避免的会含有一些酸性气体离子。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冷凝法的测定准确性会受到影响。此外,  由于并不能保证烟气中的卤素离子全部被捕集,因此,这里测定的氟离子、氯离子等浓度并不能作为烟气中HF、HCl浓度的计算依据。

2.3 燃煤电厂烟气三氧化硫迁移转化

测试得到的燃煤电厂4个不同采样点位烟气三氧化硫浓度如图3所示。

图3燃煤电厂烟气三氧化硫测试结果

SCR前、SCR后、空预器后和除尘器后烟气中三氧化硫的浓度分别为0.94、3.79、0.52和 0.56mg/m3。

可以看到,SCR对于烟气中的三氧 化硫浓度影响很大。

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在通过SCR催化剂床层时,部分二氧化硫被催化氧化成为三氧化硫,烟气中的三氧化硫浓度提高了大约3倍。SCR催化剂中的钒元素对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氧化起主要作用,钒元素含量越高,转化温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

因此,开发对二氧化硫低催化氧化效率的SCR催化剂是实现三氧化硫控制的重要途径。

烟气在经过空预器时,约86%的三氧化硫被去除。在空预器中,烟气温度不断下降,  气态三氧化硫发生冷凝,形成硫酸雾,且由于此时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飞灰,在颗粒物参与的情况下,  三氧化硫形成的硫酸雾可能被颗粒物吸附,从而提高了三氧化硫的冷凝效率。但是,被去除的三氧化硫会黏附在空预器表面,一方面提高了飞灰的黏附性,造成空预器表面积灰变得严重,影响传热效率,另一方面,硫酸会对空预器表面产生腐蚀,影响空预器的使用寿命。本文静电除尘器前后的三氧化硫浓度并未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是由于三氧化硫浓度较低造成的。

3结论

(1)采样过程中的过滤装置和螺旋离心管对采样准确性有重要影响,控制冷凝采样过程中宜采用撞击除尘与过滤除尘相结合的方式,冷凝温度控制宜实现实时调整,精确控制。

(2)控制冷凝-离子色谱法采样溶液中含有的卤素离子部分反映采样误差大小,可以根据其浓度相对高低来调整冷凝温度以降低采样误差。

(3)SCR能够强烈氧化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其浓度升高约3倍,空预器对三氧化硫的去除效率约为86%。目前控制冷凝法采样过程的误差仍较大,有待进一步改进。

作者简介:王凤阳,男,工程师,博士,从事燃煤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工作。

本文发表于《洁净煤技术》 2017年04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电厂查看更多>脱硫查看更多>SCR催化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