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导语
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由三层钢甲组成安全屏障,发生核泄漏的概率相当于将硬币连续抛24次后正面朝上的情况,概率极低,这都是核电用钢的功劳。核电钢的生产可不简单,要经历重重检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文件跟钢板一般厚。
(来源:网易新闻学院 出品|网易新闻)
今年1月28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吊装入堆,这是中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工程压力容器。
作为火电、水电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发电方法,核电因具有清洁环保、经济性高等优势而得到人们的青睐,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其所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如果没有“严加看管”的话,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而安全级别达到在9级地震和波音747等大型飞机的撞击下也不会发生泄露的“华龙一号”核电是继高铁之后,又一张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那么,它为什么可以这么牛?这要归功于核电站的压力容器、安全壳等一层又一层的安全屏障,它们就像“金钟罩”一样,对反应堆形成了密闭保护。
由于核能的特殊性,尤其是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守住安全这条生命线,经过验证性的第一代和标准化系列化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安全性更高、防范措施更完善的第三代。
为防止核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外泄,包括“华龙一号”在内的第三代核电站反应堆一般都设置了三道防护钢甲:核燃料棒包壳、一回路承压边界、安全壳,每一道防护都有自己的职责,又与其他防护相互补充,三道防护环环相扣、交叉防御,对反应堆形成严密保护。
(核反应堆剖面图)
最内层是核燃料棒包壳,它由可以承受1200℃高温的特殊合金——锆合金制成,主要用来防止核燃料棒跟反应堆的冷却水接触,避免放射性物质随着冷却水泄露到外界。
中间是以压力容器为核心的一回路承压边界,它们是燃料棒包壳破损时的第二道保险,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大规模泄露,同时要承受核反应堆运行时的巨大压力。
反应堆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流体冲刷、腐蚀、中子辐照等恶劣条件下运行,使用寿命要求在40年以上且中途不能更换。因此,一般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钢材具极高的纯净度、致密度和均匀度,适当的强度和良好的韧塑性,优良的抗辐照脆化和耐时效老化性能,优良的焊接性、冷热加工性能以及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
最外层是最厚可以达到1.8米的安全壳,它是核反应堆安全设施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防止发生核泄漏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厚重的钢甲,一方面要防止压力容器爆炸或损坏后,放射性物质及废水由内部泄露到外部,另一方面要保护核反应堆,避免外力和冲击进入到内部。
安全壳的材料一般是高强度、耐低温、大厚度的高强度调质钢板,用钢量较大,占核电站钢板总用量的近80%。
在层层防护下,第三代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的概率已经降至微乎其微。以“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6号机组为例,在功率工况下,每个反应堆每年堆芯损坏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大量释放的概率则只有一千五百万分之一,这个概率相当于一个硬币连续抛24次,每次都是正面或每次都是反面的概率。
在核反应堆三层防护中,除燃料包壳是锆合金材质以外,其他均由钢铁材料制成。在核电站的其他部分,更是广泛应用了多种类、多规格的钢材。不过,由于核电钢应用领域的特殊性,钢材的性能、技术质量指标、生产流程要求非常苛刻,因而生产难度大、准入门槛高。
(核电站用钢情况)
首先,由于核电钢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辐射等环境中,因此必须具有适宜的强度、较高的韧性及较低的脆性转变温度,且为了降低中子辐射影响,要控制合金元素含量。
其次,核电钢力学性能要求复杂、化学成分要求严格,核电关键设备用钢要磷含量小于0.01%、硫含量小于0.0005%,性能检测要在不同位置以及高温、常温及低温等不同状态下进行纵横向检验。
第三,钢板单重高、规格大,属超宽、超厚、超重型,生产难度大,如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CPR1000蒸汽发生器筒体用钢,一张钢板单重就接近40吨左右。
最后,在投入使用前,专业人员还要对钢板进行严格的无损检测,包括100%超声波检验和钢板表面磁粉探伤。
(超声波检验和磁粉探伤)
为保证质量,核电钢生产实施终身追责制,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有责任人签字确认,一旦因钢板质量问题造成事故,制造厂家和责任人也难逃其咎。
生产前,钢厂要先向用户和业务提供质保大纲、质量计划、技术条件等文件,经对方审核通过方可开始生产;生产中,每一张钢板、每一道工序完成,都需要三方共同到现场取样对质量、性能进行检验,确认无误后在质保书上签字。
不夸张地说,核电钢板出厂的时候,相关的文件差不多跟交付的钢板一样厚。
(核电钢生产的体系文件层次)
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始于1942年,不过中国的核电却起步较晚,1985年才开工建设第一座秦山核电站。但中国核电发展迅猛,中国目前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已占全球总量的40%。
核电钢的国产化路径与中国核电站的发展历史一脉相承。自1973年开始,中国启动研制核电钢,在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秦山核电站建设中,中国钢厂成功研制和生产了特定型号的核电用钢并投入应用,国产核电钢实现了“零”的突破。
但是当时,核电站关键设备和高级别核电钢中国还不能生产建造,大部分需依赖进口。
2008年,中国首个二代改进型压水堆项目——福建福清核电站开工,国产核岛级蒸汽发生器用钢18MND5、16MND5等成功应用于项目建设,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高级别核电钢的历史。
并且,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核心部件690U形管于2010年成功实现国产化,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能生产该产品的国家。
(核电蒸汽发生器)
(690U形管)
在第三代核电站建设中,安全性比前两代更加受重视,中国核电团队在反应堆外面增加了钢制安全壳,“华龙一号”更是采用了双层安全壳的设计。
安全壳由SA738Gr.B钢板组成,它采用的是低碳、Ni-Cr-Mo(镍铬钼)成分系列,屈服强度在415兆帕以上,最大厚度106毫米。国内钢厂已经可以自主开发并通过权威机构评审,实现批量生产并应用于相关核电站建设。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第二代改进型和第三代核电站安全壳、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堆内构件等关键用钢的生产制造能力,“华龙一号”综合国产化率超过85%。与此同时,核电钢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为中国核电设计单位的选材、采购及钢板的生产提供了标准依据,核电钢国产化有了更加坚强的支撑。
(第三代核电站主管道锻造)
相关阅读:盘点丨一图看懂我国三代核电最新进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推进原创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随着AI技术的爆火,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与之相关的应用潜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我国核工业的“国家队””,中核集团如何以“硬核”科技支撑国家能源安全?如何在开放合作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系统阐述了履职一年来的思考与建议,并分享了中核集
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近日,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
2月25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电机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三门核电5、6号机组循环水泵设备供货合同签约。签约仪式上,双方围绕核电技术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等展开深入讨论。签约前,与会人员参观了东方电机大型清洁能源装备重型制造数字化车间、屏蔽泵事业部、水力试验台等。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2月24日11时3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FCD),标志着该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广东陆丰核电项目双三代核电机组建设序幕全面拉开。广东陆丰核电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已核准4台机组。其中,项目5、6号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
2月12日,中国能建江苏装备公司中标中核漳州核电二期支吊架项目。该项目位于福建漳州核电基地,是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也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本次中标是继中核漳州核电一期项目后与漳州核电项目的再度签约。“华龙一号”是我国
4月15日,徐大堡核电2号机组CA05模块顺利运输吊装就位,为核岛反应堆厂房内部结构后续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CA05模块为钢结构墙体,是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安注箱的主体构筑结构。2号机组CA05模块运输吊装作业具有模块结构不规则导致受力易变形、运输装车难度大、落位钢筋干涉多、就位精度高的特点。为
4月16日,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中核集团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主泵成功就位,这进一步彰显了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为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日前举行的“报国讲坛”上获悉,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获重要突破,目前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积极与骨干企业合作,加快推进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徐洪杰研究员,在题为
“核电巨无霸”系列这次迎来新的重量级成员,来自陆丰核电的百吨“钢锅”。4月9日7时5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首个大型模块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精准吊装就位,这个钢制底封头可不简单,吊装总重量约843吨,封头呈半球状,高11.4米,最大内径39.6米,是守护核岛的关键“盾牌”,想知道这
数据中心正在寻找传统电网之外的电力来源,以满足支持先进人工智能所需的电力需求。尽管引入了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但现有的电网基础设施仍难以跟上多个领域急剧上升的需求,尤其是数据中心对电力需求增长迅速。当前的电网无法承载这种扩张的规模和速度。仅是审批新的大型输电项目和并网就可能耗时长达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AI的能源悖论——是“耗电巨兽”还是“转型利器”?过去两年,ChatGPT和DeepSeek的爆火让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AI)的颠覆性潜力。但鲜少有人意识到,每一次AI对话、视频生成或自动驾驶的背后,都是海量电力在支撑。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布的《能源与人工智能》特别报告首次全面揭示:AI既是能源消耗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运营情况的公告。根据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之统计,2025年1月至3月份,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简称“本集团”)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601.74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9.25%。总上网电量约为566.89亿千瓦时,较去
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热试是通过主泵运转和稳压器电加热器投用,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升温升压,并在各特定试验平台执行一系列调试试验、运行定期试验的综合性试验。该阶段在尽可能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4月6日4点6分,由中核五公司承建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汽轮发动机首次冲转至1500转/分并稳定运行,标志着非核冲转试验圆满完成,为后续机组核蒸汽冲转和并网发电奠定坚实的基础!2号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在冲转过程中利用反应堆冷却剂泵和稳压器电加热器的能量使一回路升压升温,使蒸汽发生器二次侧产生饱和蒸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4月15日,中核二三举行漳州核电3、4号机组核岛安装及BOP配套建安工程开工动员会,标志着3号机组开始进入核岛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动员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决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进一步强化核安全
“核电巨无霸”系列这次迎来新的重量级成员,来自陆丰核电的百吨“钢锅”。4月9日7时5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首个大型模块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精准吊装就位,这个钢制底封头可不简单,吊装总重量约843吨,封头呈半球状,高11.4米,最大内径39.6米,是守护核岛的关键“盾牌”,想知道这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热试是通过主泵运转和稳压器电加热器投用,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升温升压,并在各特定试验平台执行一系列调试试验、运行定期试验的综合性试验。该阶段在尽可能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泛应用在核电站、大型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及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由于研发制造难度大,长期以来只有个别跨国公司生产,且价格昂贵。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