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导语
以华龙一号为代表的第三代核电,由三层钢甲组成安全屏障,发生核泄漏的概率相当于将硬币连续抛24次后正面朝上的情况,概率极低,这都是核电用钢的功劳。核电钢的生产可不简单,要经历重重检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安全文件跟钢板一般厚。
(来源:网易新闻学院 出品|网易新闻)
今年1月28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顺利吊装入堆,这是中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工程压力容器。
作为火电、水电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发电方法,核电因具有清洁环保、经济性高等优势而得到人们的青睐,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隐患。其所产生的放射性污染如果没有“严加看管”的话,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而安全级别达到在9级地震和波音747等大型飞机的撞击下也不会发生泄露的“华龙一号”核电是继高铁之后,又一张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
那么,它为什么可以这么牛?这要归功于核电站的压力容器、安全壳等一层又一层的安全屏障,它们就像“金钟罩”一样,对反应堆形成了密闭保护。
由于核能的特殊性,尤其是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以来,核电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守住安全这条生命线,经过验证性的第一代和标准化系列化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安全性更高、防范措施更完善的第三代。
为防止核反应堆中的放射性物质外泄,包括“华龙一号”在内的第三代核电站反应堆一般都设置了三道防护钢甲:核燃料棒包壳、一回路承压边界、安全壳,每一道防护都有自己的职责,又与其他防护相互补充,三道防护环环相扣、交叉防御,对反应堆形成严密保护。
(核反应堆剖面图)
最内层是核燃料棒包壳,它由可以承受1200℃高温的特殊合金——锆合金制成,主要用来防止核燃料棒跟反应堆的冷却水接触,避免放射性物质随着冷却水泄露到外界。
中间是以压力容器为核心的一回路承压边界,它们是燃料棒包壳破损时的第二道保险,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大规模泄露,同时要承受核反应堆运行时的巨大压力。
反应堆压力容器在高温、高压、流体冲刷、腐蚀、中子辐照等恶劣条件下运行,使用寿命要求在40年以上且中途不能更换。因此,一般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钢材具极高的纯净度、致密度和均匀度,适当的强度和良好的韧塑性,优良的抗辐照脆化和耐时效老化性能,优良的焊接性、冷热加工性能以及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福清核电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
最外层是最厚可以达到1.8米的安全壳,它是核反应堆安全设施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防止发生核泄漏的最后一道防线。这道厚重的钢甲,一方面要防止压力容器爆炸或损坏后,放射性物质及废水由内部泄露到外部,另一方面要保护核反应堆,避免外力和冲击进入到内部。
安全壳的材料一般是高强度、耐低温、大厚度的高强度调质钢板,用钢量较大,占核电站钢板总用量的近80%。
在层层防护下,第三代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的概率已经降至微乎其微。以“华龙一号”福清核电5、6号机组为例,在功率工况下,每个反应堆每年堆芯损坏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大量释放的概率则只有一千五百万分之一,这个概率相当于一个硬币连续抛24次,每次都是正面或每次都是反面的概率。
在核反应堆三层防护中,除燃料包壳是锆合金材质以外,其他均由钢铁材料制成。在核电站的其他部分,更是广泛应用了多种类、多规格的钢材。不过,由于核电钢应用领域的特殊性,钢材的性能、技术质量指标、生产流程要求非常苛刻,因而生产难度大、准入门槛高。
(核电站用钢情况)
首先,由于核电钢长期工作在高温、高压、辐射等环境中,因此必须具有适宜的强度、较高的韧性及较低的脆性转变温度,且为了降低中子辐射影响,要控制合金元素含量。
其次,核电钢力学性能要求复杂、化学成分要求严格,核电关键设备用钢要磷含量小于0.01%、硫含量小于0.0005%,性能检测要在不同位置以及高温、常温及低温等不同状态下进行纵横向检验。
第三,钢板单重高、规格大,属超宽、超厚、超重型,生产难度大,如中国改进型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CPR1000蒸汽发生器筒体用钢,一张钢板单重就接近40吨左右。
最后,在投入使用前,专业人员还要对钢板进行严格的无损检测,包括100%超声波检验和钢板表面磁粉探伤。
(超声波检验和磁粉探伤)
为保证质量,核电钢生产实施终身追责制,每一道工序都必须有责任人签字确认,一旦因钢板质量问题造成事故,制造厂家和责任人也难逃其咎。
生产前,钢厂要先向用户和业务提供质保大纲、质量计划、技术条件等文件,经对方审核通过方可开始生产;生产中,每一张钢板、每一道工序完成,都需要三方共同到现场取样对质量、性能进行检验,确认无误后在质保书上签字。
不夸张地说,核电钢板出厂的时候,相关的文件差不多跟交付的钢板一样厚。
(核电钢生产的体系文件层次)
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始于1942年,不过中国的核电却起步较晚,1985年才开工建设第一座秦山核电站。但中国核电发展迅猛,中国目前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已占全球总量的40%。
核电钢的国产化路径与中国核电站的发展历史一脉相承。自1973年开始,中国启动研制核电钢,在由中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秦山核电站建设中,中国钢厂成功研制和生产了特定型号的核电用钢并投入应用,国产核电钢实现了“零”的突破。
但是当时,核电站关键设备和高级别核电钢中国还不能生产建造,大部分需依赖进口。
2008年,中国首个二代改进型压水堆项目——福建福清核电站开工,国产核岛级蒸汽发生器用钢18MND5、16MND5等成功应用于项目建设,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高级别核电钢的历史。
并且,核电蒸汽发生器的核心部件690U形管于2010年成功实现国产化,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能生产该产品的国家。
(核电蒸汽发生器)
(690U形管)
在第三代核电站建设中,安全性比前两代更加受重视,中国核电团队在反应堆外面增加了钢制安全壳,“华龙一号”更是采用了双层安全壳的设计。
安全壳由SA738Gr.B钢板组成,它采用的是低碳、Ni-Cr-Mo(镍铬钼)成分系列,屈服强度在415兆帕以上,最大厚度106毫米。国内钢厂已经可以自主开发并通过权威机构评审,实现批量生产并应用于相关核电站建设。
目前,中国已经具备了第二代改进型和第三代核电站安全壳、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堆内构件等关键用钢的生产制造能力,“华龙一号”综合国产化率超过85%。与此同时,核电钢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为中国核电设计单位的选材、采购及钢板的生产提供了标准依据,核电钢国产化有了更加坚强的支撑。
(第三代核电站主管道锻造)
相关阅读:盘点丨一图看懂我国三代核电最新进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7日,随着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核岛顺利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我国首个集成三代、四代核电技术的综合性核电基地建设再提速。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工程位于山东省荣成市,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27日,国常会审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分别是:1、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业主单位:中广核地点:广西机型: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其中,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已分别于2023年、2024年并网发电,在技术路线上,3、4号机组以及此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此次获得核准的中核集团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将采用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单台机组额定容量121.5万千瓦,设计寿命60年。项目建成后,两台机组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对于优化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结构、确保电力供应具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一批核电项目。中广核所属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共4台新机组正式落地,全部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
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可推广的清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01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5月6日,漳州核电2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完成,试验结果表明安全壳整体密封性良好,结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此次试验为机组后续调试启动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02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SC11-12层模块吊装就位重试5月6日,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
截至2025年3月31日,我国商业运行核电机组共58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61007.74MWe(额定装机容量)。2025年1-3月全国共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详见表1。(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表1:2025年1-3月商运核电机组信息一、核电生产情况2025年1-3月,全国累计发电量为22668.5亿千瓦时,运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我国核电建设运行整体情况。张星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核电发展始终贯彻安全第一方针,通过持续不断的核电项目建设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电工
近日,由国家电投集团上海核工院牵头申报的国际标准《压水堆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分析方法》顺利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核能、核技术和辐射防护技术委员会(ISO/TC85)投票表决,成功立项,标志着国家电投集团在核能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核电厂正常运行放射性源项在屏蔽设计、辐射监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4月16日,新奥集团能源研究院对外称,其球形环氢硼聚变装置“玄龙-50U”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氢硼聚变等离子体100万安培放电。而在不久前,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也传来好消息,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了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亿度
2025年04月21日15时58分,随着主管道窄间隙自动焊机的弧光缓缓熄灭,华能海南昌江核电4号机组反应堆冷却剂系统主管道完成最后一道焊口3U6的焊接工作,标志着4号机组核岛主管道焊接工作顺利完成,为后续一回路冷态功能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核岛主管道被称为核蒸汽供应系统输出堆芯热能的“大动脉”,其
2025年4月11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第53期“CNEA国际天然铀价格预测指数(2025年4月)”。一、短期-月度现货价格预测指数(月度更新)上期预测结论是:利空与利好因素影响参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交、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持续酝酿市场观望情绪,一是美俄关系逐步改善后,美方可能放宽对俄浓缩进口豁免
4月29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华东院中标华能霞浦核电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常规岛及其BOP设计和技术服务项目。华能霞浦核电项目规划建设4台“华龙一号”机组和1台高温气冷堆机组,将分期实施,此次获得核准的为一期工程,拟建设2台“华龙一号”机组。项目建成后,将对保障福建能源安全、提高供电可靠性发挥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中国西电“聚焦价值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西开电气坚持以“11563”战略目标为指引,以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奋勇争先、勇挑重担,在市场开拓、科技创新、工程建设等各方面团结奋进,不断刷新高质量发展“成绩单”。西开电
5月7日,随着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2号机组核岛顺利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一期工程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我国首个集成三代、四代核电技术的综合性核电基地建设再提速。华能石岛湾核电扩建工程位于山东省荣成市,规划建设4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近日,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工程获国务院常务会核准,标志着公司即将进入两台机组运行、四台机组并行建设的新阶段。三门核电迅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集团公司和中国核电的指导下,第一时间召开5、6号机组工程开工动员会,组织各参建方为项目高质量开工共谋良策。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才主
据媒体报道,4月27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包括华能福建霞浦一期工程在内的5个核电项目。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营核电机组,持续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切实兜牢核电安全保障网。华能福建霞浦核电项目位
据新闻联播4月27日消息,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在此次国常会上获批的新项目分别是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共计5个工程、
4月27日,国常会审议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10台机组,分别是:1、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业主单位:中广核地点:广西机型:华龙一号防城港核电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其中,防城港核电3、4号机组已分别于2023年、2024年并网发电,在技术路线上,3、4号机组以及此
截至4月24日,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AI大模型已完成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中广核AI、“云中锦书”等大模型构建稳步推进,核电智慧运维水平显著提升,“智慧工地”系统建设精准升级,一批高价值的“AI+”典型场景应用在中广核清洁能源发展各关键领
此次获得核准的中核集团三门核电项目5、6号机组,将采用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单台机组额定容量121.5万千瓦,设计寿命60年。项目建成后,两台机组预计年发电量将达到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对于优化长三角地区的能源结构、确保电力供应具
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一批核电项目。中广核所属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共4台新机组正式落地,全部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会议强调,发展核电必须确保安全万无一失,要压实参建单位和业主单位主体责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建设和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