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发生已分别有31年和6年,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至今众说纷纭。对健康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当前需要澄清、明确和研究的问题。国际上,涉及研究和评价辐射影响的单位较多,但其权威单位应该是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文中介绍了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向联合国大会报告并发布的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影响报告的主要结论,分析了产生一些误解的主要原因。
问题的提出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已经过了3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也已过了6年。其影响如何?至今众说纷纭,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死亡人数的报道从几十人到几千人,更有甚者说几万人。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也有许多差异很大的报道。这种报道不仅是个人看法的差异,也包括不同机构(含国际机构)的不同看法。对同一事物存在不同看法是自然的,但从科学上分析,其影响究竟有多大?什么机构和团体发布的结论是权威的?这是当前需要澄清、明确和研究的问题。
▲福岛第一核电站
国际上研究和评价辐射影响的权威单位
国际上,研究和评价辐射生物效应以及制定辐射防护标准的机构主要是:联合国原子辐射影响科学委员会(UNSCEAR),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和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下面分别阐述这三个机构在研究和评价辐射影响方面的主要作用和任务。
UNSCEAR
UNSCEAR是根据1955年12月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913(X)号决议成立的。作为联合国大会的一个科学委员会,是在联合国系统内唯一授权的、评价和报告有关电离辐射照射水平和影响的机构。世界各国政府和组织依赖委员会对辐射源和影响的评估,将其作为评估辐射危害、制定辐射防护和安全标准以及审管辐射源的科学基础,在联合国系统内,IAEA应用这些评估结果,履行其法定的制订辐射防护标准和导则的职责。UNSCEAR最初由联合国大会确定的15个成员国组成,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埃及、法国、印度、日本、墨西哥、瑞典、英国、美国和苏联。要求成员国政府委任1名科学家(包括相应的候补者及其顾问)作为国家代表。1973年12月14日,联大通过第3154C号决议,UNSCEAR的成员国可以增至20个,新增成员国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秘鲁、波兰和苏丹。1986年12月3日,联大通过第41/62B号决议,成员国增加至21个,邀请中国为成员国。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和捷克分别代替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2011年12月9日,联大通过第60/70号决议,成员国可以增加至27个,新增成员国是白俄罗斯、芬兰、巴基斯坦、韩国、西班牙和乌克兰。UNSCEAR办事机构1974年前设在美国纽约,之后设在奥地利维也纳。通常,每年召开一次大会。大会除成员国代表团参加外,通常邀请IAEA、国际卫生组织(WH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以及国际辐射单位和测量委员会(ICRU)等国际组织参加。UNSCEAR自1955年成立以来,在辐射水平和影响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出版了近30部科学报告。这些报告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组织对辐射源影响评估的依据,将其作为评估辐射危害、制定辐射防护和安全标准以及审管辐射源的科学基础。正如IAEA原总干事汉斯˙布里克斯(HansBlix)在庆祝科学委员会50周年庆典大会上说,“没有UNSCEAR多年来的巨大工作,就不可能实现安全事务必要的国际协调一致”。
ICRP
ICRP是非盈利、非官方的独立的国际科学组织,由放射防护领域杰出的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组成。成立于1928年,一直致力于开发、阐述为全球使用的放射防护标准、立法和导则的共同基础的国际防护体系,向国际的、地区的和国家的监管与咨询机构提供适宜放射防护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和建议。委员会现在由主委员会和4个执行委员会组成。第1委员会为辐射效应,第2委员会为辐射剂量,第3委员会为医学防护,第4委员会为委员会建议和应用。在2004年到2016年期间,曾设立第5委员会,环境保护。委员会在1928年出版了第一份建议书,从1958年开始发布按现行序列编号的第1号出版物,随后发表的基本建议书有第6号(1964年)、第9号(1966年)、第26号(1977年)、第60号(1990年)以及2007年最新发表的第103号出版物。我国科学家于1978年参加第3委员会,1986年参加主委员会。现在主委员会和4个执行委员会都有中国科学家参加。
IAEA
IAEA是世界各国原子能领域开展科学和技术合作的政府间机构,成立于1957年。其机构内设有核安全和核安保司,司下设核设施、辐射、运输和废物安全处,以及核安保办公室,并成立了相应的专家委员会。根据UNSCEAR有关辐射效应和水平的研究结果和ICRP提出的防护原则和建议,制定相应的执行标准,供各成员国参考执行。我国在1984年参加IAEA。
▲国际上研究和评价辐射影响及制定辐射防护标准的机构
图1描绘了三个机构在研究和评价辐射效应及制定辐射防护标准方面的相互关系。如前所述,UNSCEAR是“在联合国系统内唯一授权的、评价和报告有关电离辐射照射水平和影响的机构。……IAEA应用这些评估结果,履行其法定的制定辐射防护标准和导则的职责”。由此可见,UNSCEAR是联合国唯一授权的评价电离辐射照射影响(效应)的机构;ICRP是制定辐射防护原则和基本标准的权威学术团体;IAEA则是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制定辐射防护标准和导则。UNSCEAR应该是研究和评价重大核事故辐射后果的权威单位。
▲普里皮亚季废弃的切尔诺贝利城
UNSCEAR的评价结果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
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是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周围居民4000人死亡,这种说法主要来源于IAEA等国际组织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周年发表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评价[1]中,“在受到较明显照射的60万人群(在1986—1987年的清除人员、撤离人员和严重污染区居民)中,由于辐射照射癌症死亡率最高可能增加百分之几。这可能意味着在这些居民中由于其他原因预期致死癌症人数约10万人的基础上最高增加约4000人。”实际上,这个评价中也不是简单地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导致周围居民约4000人死亡。即使这样,IAEA等国际组织的提法也是不恰当的。在2007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年会上,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些代表提出了意见,经过深入的讨论,各国代表和各国际组织(包括IAEA、WHO和ICRP等)代表,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些意见反映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2008年上报联合国大会的报告中[2]。这个报告中有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主要内容是:“虽然有相当大量的新的研究材料,但有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健康影响后果的大小和性质的主要结论实质上与委员会1988年和2000年报告是一致的。主要结论如下:
1)总计134名工厂职工和应急工作人员受到高辐射剂量照射,导致急性辐射综合症,由于受到β辐射照射其中很多人也存在皮肤损伤。
2)在事故后的几个月内,这些受到高辐射剂量的人群中有28人死亡。
3)到2006年,虽然有19名急性辐射综合症幸存者已经死亡,但这些人的死亡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通常与辐射照射无关。
4)急性辐射综合症幸存者的主要后遗症是皮肤损伤和辐射相关的白内障。
5)除应急工作者之外,有几十万人参加了恢复工作,在这个人群中,除接受较高剂量的人群可察觉到白血病和白内障升高外,没有观察到归因于辐射照射的可察觉的健康效应。
6)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4个受影响较大的区域,在1986年处于儿童和少年的人群中观察到甲状腺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在1991—2005年期间,报道了6000多例。其中,明显的部分可归因于1986年饮用了被碘-131污染的牛奶。虽然甲状腺癌还存在上升的趋势,但到2005年仅有15人死亡。
7)在一般的公众中,没有观察到能够归因于辐射照射的任何其他健康效应。虽然已有出版物发表了对一般公众采取基于模式预测的固体癌发生率的可能增加;对于全体公众,考虑剂量相对较小,其剂量与天然本底辐射的剂量差不多。
委员会决定不采取模式估算受到低剂量照射的居民的效应的绝对数,因为这种预测存在不可接受的不确定性。然而,委员会考虑继续调查是适宜的。”有关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影响的详细报告可以参考UNSCEAR2008年出版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产生的辐射引起的健康效应”[3]。这一报告虽然收集和研究了大量的新资料,但其主要结论与委员会1988年和2000年报告实质上是相同的,IAEA等机构产生这种不当估算的原因是集体剂量的误用。即采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清除人员、撤离人员和对严重污染区居民产生的集体剂量乘辐射随机效应标称概率系数等于预期死亡人数。实践上这完全是对有效剂量和集体有效剂量的误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在其2007年建议书内容提要中[4]明确“(j)有效剂量被用作防护量,主要用途是对放射防护设计和最优化中的预期剂量进行评价,衡量是否符合监管剂量限值要求。有效剂量不推荐用于流行病学估算,也不应用于个人照射和危险的详细的专门的回顾性调查。”“(k)集体有效剂量是最优化的一个工具,主要是在研究职业照射的过程中比较放射防护技术和防护方法。集体有效剂量不能用作流行病学危害评价的工具,在危险估计中采用它也是不合适的。用非常低的个人剂量在长时间尺度上进行聚合是不合适的,特别是应该防止基于来自很小个人剂量的集体有效剂量计算癌症死亡人数。”也就是说集体有效剂量是仅在辐射防护最优化中使用,用于比较不同辐射防护和方法,以达到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后果。不能用于危害评价,更不能用于估算癌症死亡率。
福岛核事故影响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大地震引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厂6个反应堆中多台发生了严重的堆芯损坏,委员会在2013年报告书中对其影响进行了评估:100~500PBq碘-131和6~20PBq铯-137释放到大气中,约为切尔诺贝利的1/10和1/5。先后约撤离居民88000人。产生了大量放射性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估计成人在撤离前及撤离中所受有效剂量平均不到10mSv(世界居民平均所受天然本底辐射约为每年2.4mSv),1岁婴儿所受有效剂量约为成人的1倍。到2012年10月底,大约有25000名工作人员参加了福岛第一核电厂现场减灾等活动,事故后19个月期间平均所受有效剂量约为12mSv,0.7%的工作人员所受剂量超过了100mSv。受到超过100mSv的160人的人群未来癌症风险将增加,但预计难于察觉发病率的增加。对海洋和陆地非人类物种产生的照射通常都太小,很难观察到急性效应。对海洋生物的影响限于高放射性水释放点附近。在放射性物质沉降很高的有限区域内,不能排除某些生物的生物学指标发生连续变化。总体而言,笔者认为福岛核事故产生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但对人和环境的辐射影响是有限的,然而,其影响仍是社会和公众难以接受的。
在2013年之后,委员会继续关注和分析了新出版的有关文献,这些文献的大部分其主要结论与UNSCEAR报告是一致的,没有文献提出与UNSCEAR报告主要结论不同的意见,但有一些数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在2017年年会上讨论了现在的情况和今后的工作。
作者简介:潘自强,男,中国工程院院士,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同时废止。《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如下。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表示,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进行,一些储水罐已被排空,将从2月13日起开始拆除部分排空的储水罐。报道称,这将是自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开始后约一年半,首次开展空罐拆除作业。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1000多个此类储水罐,东电公司计划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做工作报告,其中涉及核电相关内容如下:2024年,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深入贯彻落实核安全观,召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联合开展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有效运转
海上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马杰刘林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源系统通过集成电力、热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欧洲北海综合能源系统的成功实践表明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和海因里希·波尔基金会联合发布《2024年世界核能产业状态报告》,提供了全球核能产业的最新数据和深入分析。报告涵盖了核能发电、核电站建设、核燃料供应、核废料处理等多个方面,并对主要核能国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探讨。(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
位于日本西部岛根县首府松江市的岛根核电站2号机组7日重启。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事故后,日本各核电站陆续停运以升级安全措施。岛根核电站2012年1月停运,时隔近13年后重启,使日本全境运行中的核电机组增至14座。岛根核电站是日本唯一建在县首府的核电站,由日本中国电力公司运营,重启的
AI的爆火引发了全球性的电力短缺恐慌。核电、绿电轮番上阵,谁才是AI能耗的救世主?(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武魏楠)1979年3月16日,一部名为《中国综合征》(TheChinaSyndrome)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美上映。这部由大导演詹姆斯#xB7;布里奇斯执导、大明星简#xB7;芳达和迈克尔#xB7;道格拉斯主
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期间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重启核能发电是“合乎逻辑且理性的”。德国最大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也呼吁重启核电,引起多方激辩。德国去年正式关闭该国最后三座核电站。如今,重启核电又在德国成为热议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目前,核电在我国发电量中的占比为4.8%,低于全球10%的平均水平,与OECD国家18%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加明显。随着“双碳”战略实施,我国核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持续壮大核电产业,充分利用核电产能,“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保持较大规模、稳定的建设节奏。到2035年,核电发电量
近日,中国电力中电华元核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改进型核岛设备闸门铰链螺母紧固用套筒组件,正式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在核电站的日常运营中,设备闸门的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核辐射安全控制的有效性,任何细微的疏漏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传统的套筒紧固方式在操作
2023年以来,我国核电行业成绩斐然,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投入商业运行,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浙江金七门核电项目等获国家核准,安全运行纪录连续多年保持全球领先。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当前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新质生产力在核电领域如何落地?全国两会期间,中能传媒记者专访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5日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4日召开。来自中核集团的3名全国人大代表和5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参加此次全国两会。中核集团8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结合碳达峰碳中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走出去”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1月31日,GE宣布,它已被AbukumaSouthWindPowerLLC选为日本福岛县磐城市和广野镇地区AbukumaSouth风电场的供应商,将为该风电场提供28台3.2-103风电机组。据悉,该风电场将建设在2011年福岛灾难影响地区。项目总装机容量约为90MW,将为AbukumasouthwindPowerLLC供电,以增加其可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10月13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征集2023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申报重点方向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其中工业方向包括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监测、评估与核算,碳足迹、碳标签评价,碳排放交易与管理,碳中和实施与评估等。
北极星环保网获悉,10月13日,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征集2023年度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的通知,申报重点方向工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四个领域,其中工业方向包括生态环境: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核辐射安全防护、污染物防控与治理、环
核电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项——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柴之芳(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闻”作者:白歌)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是当前国家明确的核电发展方针,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选择。核能对促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有怎样的作用?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4日表示,为确保今后电力稳定供应,政府考虑新建并重新启动更多核电机组。岸田当天在首相官邸以线上方式出席一场能源政策会议时说:“为了重新启动核电机组,中央政府应带头采取一切可能的对策”。他呼吁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专家考虑“建设具备新安全机制的新一代核反应堆”,同时“最大
伴随着春日暖阳,2021至2022年采暖季正式结束。燃煤取暖是我国北方城市最主要的取暖方式之一,大量煤炭燃烧带来温暖的同时,也产生了大气污染。就在刚刚结束的这个供暖季,山东海阳市,出现了一种新办法——核能供暖,这使得海阳成为了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核能供暖也随之进入大家的视野,并以“
摘要:本研究通过梳理我国重大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包括制度建设、工程标准体系建设、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等,结合“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和任务要求,分析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建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我国重大生态环境项目组织管理的框架和路线图,提出“十四五”加强和提升我国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日前,上海生态环境局发布了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市司法局关于增补和更新上海市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登记评审专家库专家的公告。全文如下
5月10日,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最后一台核主泵启程发往海南昌江核电站。至此,哈电集团为“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研制的4台核主泵关键主设备全部实现验收交付。核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核岛主设备内唯一旋转的最关键、最核心且制造难度最大的设备。哈电集团研制的“玲龙一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4月21日,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秘书长布达维出席论坛并致开幕辞。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刘敬、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主席哈立德以及科威特、卡塔尔、阿联酋等国驻华代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2025年3月27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在深圳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2024年中广核电力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引领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保持稳健,年度
3月10日,中核二三举行徐大堡核电3号机组主管道焊接完工仪式。随着3号机组主管道最后一道焊口焊接完成,标志着徐大堡核电3号机组主管道焊接完成关键里程碑顺利实现,为后续冲堆及冷试工作的高效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核辽宁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雄、工程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凯,中核工程徐大堡项目部
近年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然而,当前我国核聚变研究总体水平在全球处于何种地位?未来核聚变能源将与风光电等清洁能源形成怎样的能源架构?在核聚变能研发过程中,中国如何统筹“国家队”与市场力量……今年“两会”前夕,记者带着这些疑问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
2025年2月24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中国华能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交流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华能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党组副书记、总经理张文峰,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涛等参加。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强调,要
2025年2月21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与国家电投集团召开核安全监管年度对话会,反馈重点关注的核安全问题。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主持,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栗宝卿,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等参加会议。生态环境部(国家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