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煤改气”的是是非非

2018-06-04 15:26来源:标准天然气作者:王善才关键词:煤改气天然气大气污染防治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煤改气”并不是一个新政策,在2015年的时候,全国多地就陆续开始实施了“气改”计划,但效果并不理想。客观而言,此次政府主导下的“煤改气”引起了诸多的争议。

(来源:标准天然气 作者:王善才)

2017年3月,环保部等四部委联合京津冀豫鲁晋六地政府联合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2+26”城市列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首批实施范围。2017年也是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因此京津冀地区的雾霾治理更是令人关注。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2+26”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煤改气”行动。事实上,“煤改气”并不是一个新政策,在2015年的时候,全国多地就陆续开始实施了“气改”计划,但效果并不理想。客观而言,此次政府主导下的“煤改气”引起了诸多的争议。

“煤改气”引发“气荒”

从中央到地方,我国早已下定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未来的冬季将不再是雾霾的集中季。冬季重污染天气“削峰”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作为北方雾霾的重要来源,冬季取暖的散煤燃烧自然在整治之列。2016年10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七次会议后,国家陆续在京周边设立“禁煤区”。同时,各省市也都开始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

2017年,在环保重压之下,各地掀起了“煤改气”热潮,随着冬季保供期来临,天然气供应形势愈发严峻,采暖季来了,却出现“气荒”的尴尬情形。每年的11月15日前后是中国华北地区开始采暖供暖的日子,但2017—2018年采暖季,华北很多城市和农村居民至今还在零摄氏度以下的寒冬中等待着暖气的到来。这是因为一个席卷华北的大工程——“煤改气”,出现了未按时完工和无气源供应的窘境。

由于工期太赶等原因,许多地区没有按时完成“煤改气”的施工改造,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多地出现“煤改气”工程接续不上、无法正常供暖导致群众受冻的情形。在华北农村,冬天取暖烧的散煤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为在2017年这个“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之年和考核之年,完成北京市年均PM2.5浓度降至60微克/立方米等目标。随着“煤改气”等工程的推进,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一些天然气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的问题。

目前,部分地区LNG的价格甚至达到了9000元以上,相当于每立方米价格为6.5元,这可以视为增加天然气供应的边际成本。而居民供暖的门站价格仅为2元/立方米,工商业的门站价格为3元/立方米左右。价格的倒挂,导致了天然气供应缺乏增加供给的积极性。此外,我国天然气储气设备的设施基础还十分薄弱。目前我国的储气库还不到20座,有效储气量仅占天然气消费的2%左右,远远低于16%的国际水平。因此,大规模推行“煤改气”,气源短缺的问题已严重凸显。

激进“煤改气”背后的动因

据河北省发改委2017年10月23日下发的《十九大和迎峰度冬期间煤电油气运要素保供方案》(下称《保供方案》)称,“当前各市推进气代煤热情高涨,各市上报的计划改造户数超出省下达任务量近100万户,严重超出气源的保供能力。”11月7日,河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省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于文学介绍,截至10月底,全省共完成“双代”验收通气通电户数233.9万户,与原计划180万户相比,超额完成近30%。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部副主任雷宇认为,地方超额、超前完成上述《供保方案》的原定任务,其动力可能是因为财政补贴和政绩冲动,“国家目前对煤改气、煤改电有支持,未来的补贴支持政策尚不明确,有些地方希望趁着有补贴加紧推进。另外有些地方可能认为干得多有政绩,干得少要挨批,因此争取超额完成任务。”

中央财政的确对2017年华北地区的“煤改气(电)”工程投入了巨额财政补贴。据2017年5月财政部、住建部、环保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的通知》中规定,在3年的“煤改气”试点示范期间内,中央财政按照城市规模分档予以补贴,其中直辖市每年安排10亿元,省会城市每年安排7亿元,地级城市每年安排5亿元。如此,在“2+26”城市群中,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每年分别可以获得20亿、28亿、110亿元的中央财政支持,28个城市每年可获得中央财政奖补158亿元,3年总共474亿元。

据上述河北省发改委《保供方案》,按照河北新增“气代煤”用户220万户(含2016年未完工的40万户)测算,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全省天然气需求约65亿方,同比增加约30亿方。按此计算,去年迎峰度冬期间河北省天然气需求量约为35亿方。2017年10月31日,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高建民表示,河北省经与“三桶油”等供应商对接,已基本落实了2017—2018年采暖季65亿立方的气源供应,基本上能够保障“煤改气”后居民用气需求。这65亿方中,仅中石油一家公司就给河北安排了50.2亿方,同比增长58%。

但计划还是没赶上变化。在上述12月11日的媒体座谈会上,河北省发改委能源局综合处副处长梁义科表示,2017年河北省对天然气的需求可谓“前所未有”,按照河北省发改委的摸底测算,在2017—2018年采暖季需要耗费天然气大约82亿方,如果加上其他的工业用气,至少需要110亿方。也即是说,2017年采暖季河北省天然气的需求量将同比增长234%,以65亿方的供给量算,目前该省天然气缺口高达26%。在河北省的8个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中,目前已经有石家庄、保定、邢台、衡水启动了应急预案或限气措施。不仅是华北,据《湖北日报》12月8日消息,受华北地区“煤改气”、清洁供暖等因素影响,就在华北几省市天然气供应告急的时候,湖北地区的天然气供给也受到了较大影响,气源日渐紧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改气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大气污染防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