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大亚湾核电站的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到如今“华龙一号” 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设备国产化率86.7%,从完全的“小学生”,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先进三代核电技术,并使之成为国家名片,落户海外市场……在过去的四十年我国核电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逆袭之路。
从零到一:连钢筋水泥都需进口
“大亚湾核电站设备国产化率不到1%,连大宗的材料,钢筋水泥都需要进口,仅调试锅炉是中国生产的。” 作为国内第一批核电人,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宫广臣对三十多年前的情况记忆犹新。
彼时,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展开,电力供应却拖了后腿,停电成了家常便饭。
1978年4月、5月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王全国随谷牧副总理出访西欧后,“在广东建设核电站”的构想就挥之不去。随后,1978年12月,中国决定向法国购买两座核电站设备。1981年,在中央11部委审查会上,王全国公开“请战”,不当省委书记来筹建大亚湾核电站。
然而,现实是,大亚湾核电站总投资40亿美元,但当时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仅为206.4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只有区区1.67亿美元。
在此之下,大亚湾核电站尝试了“借贷建设、售电还钱”的全新模式——向银行借贷进行建设,建成后将电卖给香港换取外汇。在国家计委的投资项目表上,大亚湾核电站一栏的投资数额赫然为“零”。有人把这一思路形象地叫作“借钱买鸡,养鸡生蛋,卖蛋还钱,还有钱花”。“借贷建设、售电还钱”也打破了我国重大项目由国家投资的模式,成就了“零资本裂变”的奇迹。
一本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次次谈判、一场场讨论,最终1985年2月9日,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中广核前身)举行了盛大开业典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最大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由此诞生。两年后的8月7日,大亚湾核电站核岛建设浇筑了第一罐混凝土,标志着中国核电的起步。
但当时从核心设备到电话、时钟、地砖,一个螺丝钉、一根钢筋都要进口。由于数量巨大,深圳沙头角海关特意派工作人员常驻大亚湾办公。与这些看得见的进口设备相比,更重要的是看不见的运营水平和管理理念,中国人完全是“小学生”。
1986年,大亚湾开始从全国征集相关人才,常规火电出身的宫广臣与100多名入选人员分三批先后赴法国电力集团和英国通用电气公司进行长达数月乃至数十月的系统培训,因每人费用高达130万法郎,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体重的黄金,因此被誉为“黄金人”。
“那个时候我们有一句话叫‘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当时别人老说,‘中国人连厕所都搞不好,能管好核电站么’。当时的总经理也说,如果你们学不好,我就让法国人来运行。大家憋着一口气,不能让外国人给我们开堆,培训的时候去法国核电站,尽量能去的地方都去。最后虽然有法国顾问,但我们还是自己开的堆。”宫广臣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经过七年建设,1994年5月6日,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建成投入商业运行,实现了我国大陆大型商用核电站零的突破。1997年7月1日,大亚湾核电站首位中方厂长濮继龙走马上任,钥匙交回到中国人手上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年。
从1%到86.7%的
核电装备国产化突破
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1997年岭澳一期核电站开始建设,虽然仍是外方设备总包采购,但中广核利用中方设备采购分包的机会,有意识地推动国内设备制造企业承担核电设备的部分国内采购,一举使设备国产化率达到了30%。
“到了岭澳二期,设备国产化是其一大特色,两台机组国产化率达到64%。在该项目,首次实现了以蒸汽发生器为标志的百万级核电站主设备的国产化。” 谈起这段历史,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伯基感触颇深。在他看来,“中国制造”在核电领域以“岭澳二期”项目为依托,漂亮地完成了令人瞩目的核电设备自主化、国产化进程的跳跃。
2009年,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期间,联合研发中心设备研发和成套供货能力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核岛主设备大型锻件原材料和设备制造全面实现自主化;核电泵阀国产化填补空白、实现突破;核电站电气设备全面实现自主化;核级仪控系统研制成功,广利核公司的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实现全面自主化。
值得注意的是,从二代技术CPR1000,到具备三代核电主要技术特征的ACPR1000,阳江核电项目无疑是中广核20年来在核电核心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真实缩影。据了解,阳江1、2号机组采用CPR1000技术,3、4号机组采用CPR1000+技术,5、6号机组采用ACPR1000技术。
目前,阳江核电5/6号机组国产化率达到85%,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堆内构件、安注箱、硼注箱、控制棒驱动机构、主泵、主管道和环吊、汽轮发电机等重要设备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研发的核级仪控系统(DCS)——“和睦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并应用于阳江5、6号机组、田湾5、6号机组,打破国外厂商技术垄断。
在中广核及其他核电产业链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国内核电建设的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从红沿河1号机组的75%,提升至“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二期的86.7%。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映坚表示,中广核依托20台CPR1000在建机组逾2000亿的设备总投资市场,带动了整个产业链企业共同发展。通过消化吸收引进技术、自主创新和大规模技术改造,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核电装备制造基地,掌握了核岛和常规岛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核心技术。目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作为牵头企业,联合87家核心企业成立核电设备研发中心,共享资源共同进步,带动5400家供应商,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推进核电产业链发展。
开始逆袭走向世界
5月23日上午,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中广核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穹顶开始吊装。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人也在通宵关注着进程,并计划几天后来检查吊装过程并深入交流。
2015年10月21日,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签署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一揽子合作协议,其中布拉德维尔B(BRB)项目将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并以广西防城港核电二期为参考电站。目前,拟使用在BRB项目的“华龙一号”,已进入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的第二阶段审查工作,预计年内将进入第三阶段审查。
“英国确实是把防城港核电二期真正当作运行项目一样,不光是通用审查在参与,英国环境署和安全局还会经常派工作人员过来,了解国内华龙一号的建设等相关情况。”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防城港项目部总经理朱泽亮介绍说。
据了解,穹顶是核电站安全的重要屏障,是保证反应堆厂房完整性和密封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穹顶吊装是核电站建设的里程碑节点,标志着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经济参考报》记者看到,防城港3号机组现场塔吊林立,其穹顶是一个直径为45米、高13.6米、由70块壁板组成的双曲面半球体,像个“大帽子”,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篮球场的大小,内部设置有安全系统和控制系统,自重220多吨,加上穹顶内诸多安装管道及钢索等吊具,其起吊总重达260吨。要把这样一个穹顶吊到63米高空,落在核岛筒体上,并且偏差控制要在毫米级别,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此次穹顶吊装,我们创新使用了三维建模等智能核电建造技术,对穹顶吊装过程进行沙盘推演,提前发现吊装难点并制定解决方案,确保穹顶精准就位,一次吊装成功。”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龙一号示范项目总指挥郭宗林表示,通过“互联网+核电工程”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围绕设计建造业务搭建系列先进工具与平台,高度集成工程全周期业务、数据与资源,实现核电设计建造的全面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
在他看来,作为“走出去”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也具有竞争性,一是优化参数,提高热效率和输出功率,出力增加。二是工作人员可以在线检修,把机组可用率提高,而且降低了维修成本,增加了发电量。三是通过设计优化增加了换料周期,降低了燃料成本,减少了大修时间和大修次数,燃料后处理费用也少了。四是核电寿命从40年增加到60年。“随着进入批量化建设阶段,造价将大幅降低。”
据介绍,近年来中广核还在中东欧、非洲、东南亚等地不断加大力度推动“华龙一号”出海,并在国内推进“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表示,出口一座“华龙一号”核电站相当于出口200架商业客机,并将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5400多家企业“走出去”,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影响力。
“现在,中国和英国签约,将英国大学生送往中国,为英国培养新一代的核电工程师,实现了逆袭。” 宫广臣回顾过去三十年的经历,不禁感慨万千。他指出,从大亚湾核电站开始,中国核电成功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道路,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并且成功落地海外市场,实现了从“徒弟”到“伙伴”、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国内发展到全球发展的重大跨越。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未来全球核电产业的中流砥柱。(来源:“能源新媒”文/王建华李言瑞作者供职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核电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形式之一。自1954年全球首座核电机组并网以来,核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的清洁能源,并且现在仍是全球第二大清洁电力来
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表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及示范取得重大成果。”他说,中国已形成了自主化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国产化品牌,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
7月29日,中国核电两台华龙一号在建机组双双传来喜讯,福建漳州核电2号机组首台蒸汽发生器吊装成功、海南昌江核电3号机组非能动堆腔注水箱模块二吊装成功,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漳州核电蒸汽发生器采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的ZH-65型蒸汽发生器,作为一回路承压边界主
6月13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设计、采购,由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承制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3台ZH-65型蒸汽发生器顺利通过出厂验收。本次验收是继漳州核电1号机组蒸汽发生器成功发运后的再次三台齐发,并首次以现场加视频验收形式实现对核岛主设备的验收。ZH-65型蒸汽发生器采用
今年的两会上,来自各领域的代表和委员都带来了很多新的消息。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表示,我国已掌握第四代先进核电技术,其首个示范工程——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已经并网发电。我国自主研发的第四代核电技术——高温气冷堆,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3.4%,首个示范工程
核电发电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少,且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高、经济性好、可利用率高等优势,是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重要力量。作为当今世界先进核电技术的代表,我国三代非能动核电技术体系已全面建成,核电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重大专项标志性成果就是“国和一号”。
从大亚湾核电站起步,到24台核电机组在运,再到成为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技术主要创造者之一,中广核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核电开发商和服务商。近日,记者走进中广核,与“华龙一号”中广核总设计师王鑫展开对话,倾听核电产业发展的声音,把握核电技术创新的脉搏。
作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研发要追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只不过,那时这个技术还不叫华龙一号,而是叫自主百万千瓦级核电型号——CNP1000。
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跨越。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海斗一号”完成万米海试,“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核能可持续发展论坛2021年春季峰会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AP1000、EPR三代核电技术全球首堆相继在我国建成投产并完成首炉燃料循环运行,自主核电品牌“华龙一号”成功并网,标志着我国在三代核电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
作为技术密集、科技含量高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核电产业科技创新的势头缘何没那么强劲了?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批准《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项目质量保证大纲(建造阶段)》(C版)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批准《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项目质量保证大纲(建造阶段)》(C版)的通知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中核苏能核电有限公司:你公司《关于审查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项目质量保证大纲(建造阶段
2025年2月10日,田湾核电站7号机组主控室全面施工完成,主仪控系统及配套设施同期投入使用,运行人员可入驻办公,具备整体可用条件。为确保主控室可用顺利实现,田湾项目部工程管理三部成立7号机组主控可用专项组,深入落实集团公司“追求卓越年”专项工作要求,密切协作、默契配合,统筹推进主控室各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表示,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进行,一些储水罐已被排空,将从2月13日起开始拆除部分排空的储水罐。报道称,这将是自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开始后约一年半,首次开展空罐拆除作业。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1000多个此类储水罐,东电公司计划
《越南新闻报》1月16日消息,越南总理范明政1月15日主持召开越南核电站建设指导委员会首次会议并表示,宁顺核电站必须2030年前投产,献礼越共百年华诞。范表示,核电是越南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要实现GDP两位数增长,电力增长必须达到15%-18%。在新时代国家繁荣发展进程中,越南必须实现科技突破,包括
越南《在线年轻人报》2月4日报道,越南总理范明政当天上午主持越南核电站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指定由越南国家电力集团(EVN)和国家油气集团(Petrovietnam)分别担任宁顺一号核电站和二号核电站投资商。报道称,宁顺核电项目由两座核电站组成,每座核电站有两台机组。1号核电站位于顺南县富营乡
《科学美国人》发表署名MichaelRiordan的文章,题目是:AI’sEnergyDemandsThreatenaNuclearWasteNightmare(AI的能源需求可能引发核废料噩梦)。(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美国核工业长期处于衰退状态,如今却希望在两个最大的失败地点——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和华盛顿州的汉福德基地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国家电投集团9个项目入选。630°C等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山东院联合研发的“630℃等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依托大唐郓城国家电力示范项目落地实施,应用我国自主研发的G115材料,发电热
根据日本核监管局的数据,2024年日本公用事业公司重启了两座因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而暂停运营的核反应堆,使得自事故发生以来重启的反应堆总数达到14座。11月,东北电力公司重启了其796兆瓦(MW)的女川2号反应堆,12月,中电公司重启了其岛根2号反应堆(789兆瓦)。女川核电站是距离2011年3月地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12日表示,正在对庆尚北道庆州市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非正常排放29吨核废液展开调查。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当日在其官网发布公告说,负责运营该机组的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当地时间12日10时23分报告,月城2号机组正常运转时,储藏罐内的核废液未经样本分析阶段就被排放入海。据估计,排
近日,随着“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综合绩效评价。华能牵头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5项课题全部通过验收。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也是全球首座投入商业运行的第四代核电站。为推动工程建设、设
12月5日,英能源大臣埃德·米利班德在重新当选后发表的首次核电演讲中表示,建设新核电站对于英国能源系统脱碳“至关重要”,原子能的弊端“与我们面临的能源安全与气候威胁相比微不足道”。他坚称将纳税人的钱投资新建核电项目可以为国家带来“巨大回报”,尽管“这是一个面临巨大挑战的时期”,但政
以奋斗之姿,启未来新程。2月13日,金七门项目工程运行服务支持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象山县鹤浦镇举行。中核浙能能源有限公司工程总监袁忠东、象山县清洁能源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开、鹤浦镇人大主席杨新建及中核二二、中核咨询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此次开工仪式。袁忠东强调,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
1月7日至8日,三门核电召开了5、6号机组初步设计与中国先进压水堆用户要求文件(以下简称CUR)符合性专家审查会。三门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国才出席会议。陈国才指出,CUR凝聚了中核集团四十余年核电站建造、运行经验,针对“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技术从用户角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和技术要求,是
中广核融媒体中心于2025年1月1日开启网上投票活动,投票总票数达37100票,综合投票情况和专家评审意见,中广核2024年度“十大新闻”结果出炉,一起来看!1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4年以来,集团公
2025年1月1日0时17分,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迎来新年“开门红”,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漳州核电基地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
当前,中广核各“华龙一号”项目现场,全体建设者紧盯目标任务,铆足干劲,奋力推进项目建设,全力冲刺年度目标。目前,“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正按计划稳步推进,高质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建设节点。福建宁德核电项目目前福建宁德核电项目二期工程5号机组正处于土建施工高峰期。12月5日,宁德核电项目二
奋战四季度,跑出加速度。12月17日,华龙一号漳州核电4号机组迎来“双捷报”,中核二四同日完成首个钢衬里模块吊装和十字筏基混凝土浇筑收官两个关键节点,为4号机组反应堆厂房安全壳主体工程及主关键路径工作贡献力量。首个钢衬里模块吊装就位钢衬里模块一是核岛厂房安全壳筒体的第一部分,主要分为加
12月14日,哈电集团设计制造的首台“华龙一号”海南昌江核电二期3号汽轮机组1号低压转子在汽轮机公司顺利发运。本次发货的低压转子是核电汽轮机核心部件之一,总重达248吨,最大外圆直径6.45米,正反向共计22级动叶片,叶片零件总数达4000余只,是公司目前制造的尺寸和重量最大的汽轮机低压转子,在转
12月10日,中核二四圆满完成华龙一号漳州核电3号机组模块四吊装,吊装过程安全、有序、受控。模块四是核岛厂房安全壳的重要部分,是3号机组反应堆运行的安全保障。该模块由核岛反应堆厂房安全壳筒体第6段+筒体第7段+176个锚固件组成,整体重量220余吨。漳州核电项目团队整体协同,全面贯彻中核集团“六
近日,“华龙一号”海外首堆K-3项目国产首台190千安发电机断路器设备顺利投运!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发来感谢信,向所有关心、支持卡拉奇核电项目建设的领导和同仁致以由衷的感谢!K-3机组190千安GCB灭弧室更换工作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华龙一号机组解决了最后一台主要设备的“卡脖子
11月28日7时46分,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开始向电网送出第一度电,这标志着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国家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双碳”目标做出新的贡献。经现场确认,漳州核电1号机组状态良好,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要
11月11日11时18分,中核华兴三澳核电项目部(以下简称项目部)承建的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外穹顶结构顺利实现封顶,标志着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最高厂房主体结构全线完工,高度达63.4米,为后续1号机组热态功能试验和安全壳密封性试验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澳核电项目1号机组采用双层安全壳设计,其中外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