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4 行业现阶段共性问题
中国绝缘管型母线产品种类众多,不同种类设备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及难点,使得绝缘管型母线行业面临全新的问题和不同的技术需求。典型故障原因反映出现阶段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归纳这些共性问题将有助于找到有效解决途径。
4.1 设备生产商能力问题
(1)产品型式设计能力问题:目前,国内绝缘管型母线产品种类繁多,并非所有生产商都具有相应的能力和经验。应加强行业交流,规范设备型式,提出统一有效的指标依据和设计要素。
(2)生产能力问题:一些厂家缺少完整的工艺文件,生产中凭经验、靠感觉,部分应由机械操作的工艺环节仅靠手工完成,给设备安全可靠性造成隐患。应有完整的工艺控制文件和符合工艺要求的工装、设备从而保障产品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3)全制造行业产品自我完善能力问题:故障发生后,不能简单地更换产品,而应从理论和技术方面深入分析故障的原因,对产品进行完善和提升,防范事故重复发生。
4.2 标准和检测能力问题
由于绝缘管型母线是低压辅助类设备,各界缺乏重视,对于产品结构,缺乏统一的行业限定;对产品质量缺乏公认的考核标准。这使得有关部门有心对行业和设备质量进行监管却缺乏统一公认的、具有科学研究支撑的标准和规范作为依据。
同样,在检测方面也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可以有效检验绝缘管型母线质量特别是长期运行可靠性的型式试验方法。(2)缺乏检验设备生产、安装质量的生产过程检验、出厂试验和现场交接试验方法和手段。(3)缺乏运维状态检测手段和评价依据。
目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国家电网公司等正在出台基于绝缘管型母线的体系化研究成果的有关设备型式结构、技术指标及其检测方法、交接验收直至运行维护、状态检测等全环节的系列化标准。推动标准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标准,将使得检测暴露出来的问题被有效解决。
4.3 体系化理论基础研究问题
该类设备在国外技术较为单一且成熟,公开可查的文献材料少有见到。仅见2017年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Egor Moskvichev等开展的环氧浸渍类绝缘管型母线机械强度特性研究[11]。
而在国内,该类设备品种众多,且在应用中出现大量问题,因此已引起部分研究者关注,并在以下方面开展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工作。
材料基础特性及其工艺方面:文献[12]研究了不同制备工艺和结构特性对微孔聚四氟乙烯(PTFE)电缆绝缘材料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备工艺改变会导致PTFE的结晶度、力学性能、介电强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文献[13]研究不同掺杂配比的PTFE试样时,发现材料的配比能够极大地影响聚合物内空间电荷的积聚特性,进而影响其电气性能。文献[14]在研究环氧树脂机械特性时发现,不同配比的环氧树脂断裂截面明显不同,而且温度对不同配比环氧树脂的影响也不相同。文献[15]研究了用于绝缘管型母线主绝缘的环氧树脂在热老化环境下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热老化作用下环氧树脂抗拉强度基本呈线性下降,且老化过程中脆性断裂的概率增加。
缺陷发展及其表征方面:文献[16]总结了聚四氟乙烯绝缘带绕包式绝缘管型母线的局部放电典型故障,同时进行了聚四氟乙烯材料的电、热联合老化试验,研究老化对材料击穿电压和介电特性的影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从现场使用适用性的角度出发,对可能用于绝缘管型母线的检测状态量和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
安装工艺方面:文献[17]在研究管型母线安装过程工艺时指出,弯曲扰度、轴向偏移等控制量十分重要,安装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检测手段方面:文献[18]研究绝缘管型母线接头处局部放电特性时指出,管型母线的接头是一个易出现故障的环节,其关于接头局部放电的研究结果为绝缘管型母线接头处沿面放电的早期检测提供了试验基础。文献[19]采用局部放电检测中的超声波检测法和超高频检测法对全绝缘管型母线局部放电进行检测和分析诊断,结果发现通过综合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提高局部放电测试的效率。文献[20]得到了聚四氟乙烯绕包类设备缺陷的局部放电图谱典型特征。文献[21]和文献[22]则根据特定的检测方法得出设备在运维过程中的状态评估方法和运维建议。
这些研究都对了解绝缘管型母线的材料特点、典型放电性缺陷及其发展、部分工艺要点和检测方法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科学构建该类设备相关问题研究体系,才能在根本上从提升设备质量和增强设备性能检测两方面遏制事故频发现状,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5 研究展望
结合绝缘管型母线本身绝缘材料和绝缘结构特点、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认为:必须围绕绝缘管型母线在材料选取、绝缘设计、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检测及运行维护等全过程,从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两个层面开展体系化研究工作,才能找出目前设备故障多发的根本性解决方法,提高产品运行稳定性,并推动该类设备向更高电压等级及更广泛应用领域发展。
5.1 技术问题研究
5.1.1 绝缘管型母线性能优化及检测能力提升的基础研究
主要是绝缘结构缺陷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的研究。归纳绝缘管型母线在原材料、生产、运输、安装及运行中产生的多发性缺陷种类,研究其受电、热、机械及环境因素作用下发展的过程特性及其在绝缘管型母线服役特征参量上的相应变化。一方面,支撑改进工艺,控制缺陷;另一方面,为在运行中选取相应的试验方法,检测缺陷种类和影响程度提供理论依据。
5.1.2 绝缘管型母线体系化设计方法的研究
全面分析绝缘管型母线的材料、结构、工艺条件及应用环境等条件,建立完整的绝缘管型母线设计体系,体现设备特征,对关键尺寸、参数以及生产过程中须要达到的工艺要求进行全面、科学的设计。使得设备的设计有章可循,同时能顺利向更高电压等级、更广应用领域升级。
5.1.3 基于多维服役状态特征参数的绝缘管型母线服役状态综合评估技术研究
在分别研究不同缺陷的发展特性及其宏观服役状态参数表征的研究基础上,建立两者间的交叉对应管理,利用运行中测得的多种服役参数,综合分析判断是否有缺陷,缺陷的种类及其发展程度,从而综合判断绝缘管型母线的服役状态,为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指导。
5.1.4 绝缘管型母线服役状态关键特征参数的连续监测系统研究
为进一步提高绝缘母线运维水平,应基于多维服役状态特征参数的绝缘管型母线服役状态综合评估技术研究成果,利用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技术实现绝缘管型母线服役状态关键特征参数的连续监测。
5.2 管理问题研究
随着绝缘管型母线在中国各行业的推广应用,绝缘管型母线行业管理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编制绝缘管型母线系列标准。这对有效解决当前绝缘管型母线在产品设计、材料选型、生产管控、性能检测、建设施工、日常运维、状态检测等全过程缺乏技术标准可供依据的难题,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绝缘管型母线的技术优势与特点提供坚强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部分厂家在产品全工艺过程的管控,部分运行维护单位对设备的交接、运行等环节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之相关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以这些工作的成果为基础,建立该类设备系列化标准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6 结论
本文着重分析了绝缘管型母线在中国的发展现状、技术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绝缘管型母线当下发展亟待解决的多项问题。主要有以下结论。
(1)中国绝缘管型母线设备起步较国外晚,目前行业尚处在发展初期,但设备种类繁多。
(2)绝缘管型母线主要有浇注、绕包和挤包3类,不同种类的结构设计、工艺控制关键点差异甚大,技术特点各有其突出优势和不足之处,生产、使用中应扬长避短。
(3)绝缘管型母线故障频发,暴露出设备在设计、生产、安装、运行和全过程检测中均存在问题之处且目前的研究基础不足以支撑解决存在的问题。
(4)为提高绝缘管型母线设备运行稳定性,促进产业升级,应从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两方面着手开展研究,以研究该类设备材料可能产生的缺陷的发展特性和检测方法为科学依据,在技术上建立该类设备的综合设计体系,在运行中建立设备状态检测和评价方法体系,研发带电检测、在线监测系统,同时在管理层面建立围绕设备生产、安装、交接验收及运行维护全环节的标准体系,为设备质量监管提供依据。
作者:阮羚 , 刘睿 , 赵健康 , 许志斌 , 杨帆 , 朱思瑞 , 李文佩
参考文献
[1]周远翔, 赵健康, 刘睿, 等. 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关键技术分析及展望[J]. 高电压技术, 2014, 40(9): 2593-2612.
ZHOU Yuanxiang, ZHAO Jiankang, LIU Rui, et al. Key technical analysis and prospect of high voltage and extra-high voltage power cable[J].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2014, 40(9): 2593-2612. (1)
[2]王永文. 电网运行中低压电器设备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13(4): 61-62.
WANG Yongwen. Analysis and ermeasures of power grid op-eration of low-voltage electrical equipment failures[J].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2013(4): 61-62. (1)
[3]张星海, 刘凤莲, 邓元实, 等. 35 kV绝缘管型母线运行异常分析及结构探讨[J]. 高压电器, 2016, 52(1): 190-197, 203.
ZHANG Xinghai, LIU Fenglian, DENG Yuanshi, et al. Analysis on abnormal operation and structure of a 35 kV insulating tubular bus bar[J]. High Voltage Apparatus, 2016, 52(1): 190-197, 203. (1)
[4]张北宁. 管形绝缘母线和矩形铜排母线性能比较及应用[J]. 水电与新能源, 2010, 92(6): 60-64.
ZHANG Beining. Comparison of acteristics of insulated tubular copper busbar and rectangular copper busbar and their application[J]. Hyower and New Energy, 2010, 92(6): 60-64. (1)
[5]邓显波, 欧阳本红, 孔祥海, 等. 大截面高压电缆导体交流电阻的优化[J]. 高电压技术, 2016, 42(2): 522-527.
DENG Xianbo, OUYANG Benhong, KONG Xianghai, et al. Opti-mization of AC resistance of large cross-section high-voltage cable conductor[J].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2016, 42(2): 522-527. (1)
[6]杨帆, 张耀东, 周启义, 等. 一起绝缘管型母线故障的综合缺陷分析及防范措施[J]. 湖北电力, 2015, 39(8): 42-44, 49.
YANG Fan, ZHANG Yaodong, ZHOU Qiyi, et al. Comprehensive defect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for an insulated busbar fault[J]. Hubei Electric Power, 2015, 39(8): 42-44, 49. (1)
[7]陈贤熙, 李国伟. 一起变压器变低全绝缘管型母线绝缘缺陷综合分析[J]. 中国电业(技术版), 2014(11): 25-28.
CHEN Xianxi, LI Guowei. Synthetical analysis of a transformer low voltage side insulated tubular busbar fault[J]. China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Edition), 2014(11): 25-28. DOI:10.3969/j.issn.1002-1140.2014.11.009 (1)
[8]赵志刚, 李光范, 李金忠, 等. 基于有限元法的大型电力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分析[J]. 高电压技术, 2014, 40(10): 3214-3220.
ZHAO Zhigang, LI Guangfan, LI Jinzhong, et al. Analyzing the short-cinuit withstanding ability of large power transformer based the FEM method[J].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2014, 40(10): 3214-3220. (1)
[9]卓金玉. 电力电缆设计原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78-93. (1)
[10]刘子玉. 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上册, 电力电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1: 271-275. (1)
[11]MOSKVICHEV E V, FILIPPOVA Y F, EREMIN N V. Research tasks of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fracture of -resin insulated busbar systems[J]. Journal of Siberian Federal University. Engineering & Technologies, 2017, 10(1): 17-23. (1)
[12]程欢. 微孔PTFE电缆绝缘材料的制备和结构、性能的研究[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9.
CHENG Huan. Reasearch on the preparatio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s of power cable insulation matierial of microporous 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 [D]. Shanghai: Fudan Univercity, 2009. (1)
[13]赵凯, 党智敏.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电气性能研究[J]. 绝缘材料, 2011, 44(3): 49-52.
ZHAO Kai, DANG Zhimin.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T-ZnO_w/PTFE composites[J]. Insulating Materials, 2011, 44(3): 49-52. (1)
[14]尹桂来, 李建英, 王诗航, 等. GIS用氧化铝改性环氧浇注材料的热学与力学性能研究[J]. 绝缘材料, 2014, 47(5): 50-54.
YIN Guilai, LI Jianying, WANG Shihang, et al.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epoxy ing materials modified by Al2O3 for GIS [J]. Insulating Materials, 2014, 47(5): 50-54. (1)
[15]张晖, 阳建红, 李海斌, 等. 湿热老化环境对环氧树脂性能影响研究[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0, 33(3): 41-43.
ZHANG Hui, YANG Jianhong, LI Haibin, et al. Effects of hydro-thermal aging on properties of epoxy resin[J]. Ordnance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0, 33(3): 41-43. (1)
[16]张黎明, 朱晓辉, 王永宁, 等. 含缺陷PTFE绝缘管型母线模型的局部放电信号特征分析[J]. 电气应用, 2017, 36(3): 18-22, 73.
ZHANG Liming, ZHU Xiaohui, WANG Yongni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alyses of the partial disge signals of insulated tubular busbar models[J]. Electrotechnical Application, 2017, 36(3): 18-22, 73. (0)
[17]郑国彪. 管型母线安装工艺的改进[J]. 中国电力, 2009, 42(7): 80-83.
ZHENG Guobiao.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 for tubular bus-bar installation[J]. Electric Power, 2009, 42(7): 80-83. (1)
[18]张亮, 李军浩, 谭家勇, 等. 绝缘铜管母线接头处沿面局部放电特性研究[J]. 高压电器, 2013, 49(11): 94-98.
ZHANG Liang, LI Junhao, TAN Jiayong,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surface partial disge on joint of insulated copper busbar[J]. High Voltage Apparatus, 2013, 49(11): 94-98. (1)
[19]郑云海, 吴奇宝, 何华琴. 全绝缘管母线局部放电的检测与分析诊断[J]. 绝缘材料, 2010, 43(4): 63-66.
ZHENG Yunhai, WU Qibao, HE Huaqin. Detecting and diagnosis of partial disge in a fully insulated pipe type bus bar[J]. Insulating Materials, 2010, 43(4): 63-66. (1)
[20]GAO Y, CHEN L Y, ZHANG L M, et al. PD acteristics in PTFE insulated tubular busbar models measured with HFCT and acoustic sensor[C]//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Dielectric Materials. IEEE, 2015: 736-739. (1)
[21]刘凤莲, 薛志航, 邓元实, 等. 绝缘管型母线运行特性及状态评估方法[J]. 高电压技术, 2017, 43(12): 4088-4095.
LIU Fenglian, XUE Zhihang, DENG Yuanshi, et al.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operation acteristics and states of insulated tubular busbars[J].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2017, 43(12): 4088-4095. (1)
[22]郑钏, 林肖斐, 沈璟, 等. 主变低压侧管型母线缺陷分析与运维建议[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30(1): 5-7.
ZHENG Chuan, LIN Xiaofei, SHEN Jing, et al. An analysis of defects and maintenance advice for insulating tubular bus bars on low voltage side of main transformer[J]. Journal of Ji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2017, 30(1): 5-7. (1)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主变、母线、隔离开关等设备运行温度在正常范围,站内设备运行正常……”7月17日,在35千伏城南变电站内,永清公司工作人员正手持红外测温仪,紧盯设备数据,开展变电站设备巡视巡检工作,确保在高温天气下可靠供电。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持续,设备极易因温度过高出现发热、放电等故障,威胁电网安全稳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给电力保供带来“烤”验。中国电建各个项目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技术亮剑,推进电网建设“加速跑”江西吉安南部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顺利投运,项目位于江西吉安市南部,工程共分新建、换接、改造3个部分。整个项目跨越作业任务繁
7月16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永耀监理工作人员正在浙江宁波江北2025年慈二变07线1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的施工现场开展旁站监理。据悉,为解决10千伏迪迦线、黄山线负载率过高、母线负荷较大等问题,本工程计划通过慈二变新出线至迪迦开关站,童家开关站与迪迦开关站联络,改造迪迦开关站为双环网供电,完工
日前,沃太能源为立新化纤建设打造的60MWh储能电站项目已并网运行,成为苏州单体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之一。“储能+化纤”的融合应用,为高负载工业场景的低碳转型探索出一条更智慧、更可持续的用电路径。此次电站共部署12台沃太能源曜方5000——5MWh液冷储能系统,配套12台2MW逆变升压一体舱,通
7月8日,国网辽宁丹东供电公司孔家沟22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顺利投运,进一步优化了辽宁丹东地区电网网架结构,满足远期经济社会发展供电需求。孔家沟220千伏变电站是丹东主城区重要变电站之一,于1987年投入运行。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用电需求激增,以现有用电增速预估将于2028年达
继Monet、Alice系列之后,亿兰科工商储家族又添新成员——CanOn系列!该系列适配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PCS)、柴油发电机等多种电源接入,针对多能互补场景,提供储能,光伏,油机,负载,电池,等多种交流母线的汇流,分流,通断,检测,联动等功能,内置双模式控制逻辑(并网/离网),实时检测电
7月13日,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场一期改造项目24MW/48MWh配套电化学储能系统设备采购招标公告发布,项目业主为湖北能源集团齐岳山风电有限公司,招标人为三峡物资招标管理有限公司。本项目厂址位于位于湖北省利川市南坪乡齐岳山风电场升压站,本项目不划分标段,招标范围为湖北能源齐岳山风电场一期改造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大家普遍认为,绿电直连的实施,能使新增负荷企业降低用能成本,助力存量自备电厂企业实现低碳甚至零碳运营,减少新能源项目的“弃风弃光”现象,还能帮助相关外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1日,高台华景丝路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EPC总承包工程,项目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工期270日历天。北部滩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建设容量为1200MWh,建设功率为300MW,储能电站分为储能场地区域和330kV升压站区域。储能场地区域采用户外一体舱
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宁夏电力大武口热电#1、#2汽轮机通流改造EPC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406481,招标人为国能大武口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大武口热电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机构为国家能源集团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该项目进行国
国华投资国华(齐齐哈尔)风电有限公司富裕风电场一期项目等容升级改造项目勘察设计服务公开招标中标候选人公示项目概况:富裕风电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境内,富裕风电场一期项目于2008年1月10日并网,共安装33台华锐公司的SL1500/77双馈风力发电机组,5台华锐公司的SL1500/82双馈风力发电机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