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数字如透视区域经济与电力发展的瞳孔,见证江苏行进的律动。
2017年夏季,江苏电网调度用电负荷11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并在全国省级电网中率先突破1亿千瓦。随后,冬季调度用电负荷又3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今年前5月,江苏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9.29%,增速同比上升5.61个百分点。江苏电网始终保持了安全平稳运行,至今已连续安全稳定运行45年多。
作为我国负荷最为密集、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江苏电网支撑着占全国超过10%的经济体量,以坚强智能的动力之网托举着江苏前行的每一个脚步。
党的十九大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紧扣国家电网公司新时代发展战略,开启了建设高端电网的新征程。以“结构、装备、技术、管理、质量”高端和“智能尖端”为基本特征,以“坚强、智能、绿色、高效”为战略内涵,江苏电力正引领新时代电网功能形态与技术特征的转变,构筑新一代电力系统,搭建能源互联网,绘制辐射万千的电力经纬,为地方发展铺就坚强的骨骼与畅达的经络,为转型中的江苏注入振翅之力。
骨健筋强 迈向高端锤炼坚实网架
“江苏电网要以欧美先进国家电网为标杆参照,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向国际高端迈进。”2017年8月,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在江苏考察时对江苏电力提出了创造电网建设新高度的希冀。将眼光投向电网建设的世界最高标准,江苏有着由内而外的底气与魄力,也有着由外而内的压力与使命。
早在2014年,江苏电力就开始了建设以“不限电、少停电、用好电”为核心特征的世界一流电网的研究与实践。经过多年发展,到2017年底,江苏电网已建成“一交三直”特高压网架,初步形成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电网格局,建成“六纵五横”的500千伏电网骨干网架,220千伏电网细化为28个分区运行,110千伏及以下配网基本形成了灵活可靠的网架结构,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坚强的网架支撑了全省11457万千瓦发电机组的安全并网,满足了去年全省5808亿千瓦时的用电需求,保障了2330万千瓦区外来电平稳落地,实现了2027万千瓦清洁能源的全额消纳。”江苏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控处处长江叶峰介绍。
高质量发展大幕已经拉开,江苏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动势强劲,拉动全社会用电量连续两年增幅超过6%,作为经济强省、用能大省、资源小省的江苏,迫切需要引入更多的省外电力,同时增加省内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区域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转型。
步入新时代,始终坚持实施“排头兵”战略的江苏电力把目光伸向了更远处。江苏电网发展规划随之调整,“高端电网”成为江苏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新的战略目标与定位。
“从世界一流到国际高端,改变的是更为丰富的电网发展内涵,更适应江苏经济发展特点和需求的电网发展目标路径,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发展规划。”全程参与了江苏高端电网规划设计的江苏电力发展策划部副主任程亮说。
目前,到2025年的《江苏电网发展滚动规划》已编制完成,进入特高压、大电网、高负荷时代的江苏高端电网建设节奏紧凑而稳健,我国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图景正在江苏变为现实。
“年内,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工程将核准开工,陕西彬长直流入苏工程也将于‘十三五’末启动。到2019年10月,特高压苏通GIL管廊将建成投运,华东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环网将正式形成。到2020年,江苏500千伏电网网架将形成‘六纵七横’格局,区外电力承接能力达到3700万千瓦左右。”程亮介绍。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锤炼庞然刚毅的电网骨架,江苏电力为打造新一代电力系统、实现能源互联筑起了坚强基础。
经脉通达 瞄准一流锻造现代配网
“示范区供电可靠率达99.999%,年平均停电时间少于5分钟,两项指标均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去年11月15日,江苏泰州国家级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迎来了新一批入驻企业。泰州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贾俊告诉记者,供电的高可靠性让这个“中国医药城”独具吸引力。
具备可靠性高、互动友好、经济高效的世界一流现代配电网是高端电网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江苏电力瞄准世界一流加快现代配电网建设,逐步满足区域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高精度制造企业集聚对电能高质量的要求,不断增强电网适应分布式清洁能源、电能替代等多元化负荷发展的能力。
今年1月27日晚,无锡突降暴雪,该市110千伏金匮变电站10千伏诚产线突发故障停电。“运用配电自动化系统,我们用不到半小时时间就准确定位了故障点,排除了故障。而在以往,这样的故障至少需要巡线一个半小时才能定位。”无锡供电公司配电室运检四班抢修指挥人员周云峰说。
将故障处理时间从小时级降为分钟级,在江苏电网,这样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率已达80%。应用该技术,配网故障定位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效提升。配合新型智能配变终端的推广,低压配电网还可实现故障主动上报,并主动快速开展抢修。
配网运行的灵活性、自愈性和互动性日渐提升的背后,是江苏配电网从被动控制到主动控制、再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在南京,在苏州,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试点建设正带来更显著的改变。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苏州主动配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我国首批主动配电网建设试点。和舰科技公司是苏州工业园内的一家台资电子信息企业。“有了主动配电网,公司所在区域中压配电网每年的电压暂降由15次降至2次,有效提升了精密生产线的安全性。”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实现高比例分布式能源灵活消纳、高品质电能智能配置、网源荷储协调控制,并探索配网直流供电新模式,示范区供电可靠率将达到6个‘9’,满足客户对电能质量的高要求。”苏州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徐近龙说。
“将畅达的经络延伸至每一个发展肌体,江苏配电网所追求的不仅是技术指标上的世界一流,更是用户体验上的润物无声。”江苏电力运检部主任陈晟说。
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要求城市核心区域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不超过5分钟,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让人们基本感受不到停电。南京供电公司溧水开发区“不停电”试点示范区探索的就是客户用电的“无感知”。“今年,示范区内将实现不停电作业全覆盖,保障全区‘零计划停电’。”南京供电公司运检部副主任王永强介绍。
此外,南京将在全市全面推广配变智能台区,建设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实现配电自动化100%覆盖。
放眼全省,江苏电网正进一步加快配电网架优化提升,应用高端设备,提升精益运维和智能互动水平,预计于2019年实现全省配电自动化全覆盖。
智能高效 以网为核走向能源互联
“由于大规模引入季节性强的水电,在冬季枯水期,苏州南部电网3条500千伏电力通道容易发生 ‘有的过载堵塞、有的空置浪费’现象,影响安全稳定供电。而有了UPFC (统一潮流控制器)这一智能装备,这3条电力通道可实现电流的最优分布和功率的智能匹配,最大可提升供电能力130万千瓦,有效增强供电的安全稳定性。”江叶峰介绍。
去年底,苏州南部500千伏UPFC示范工程投运,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500千伏电力潮流的灵活、精准控制。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500千伏UPFC成套设备技术的国家,占领了国际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制高点。
准确把握能源电力技术演进趋势,以智能尖端为基本特征的江苏高端电网建设引领着新时代电网技术特征和功能形态的转型,不断提升电网安全稳定、灵活可调、柔性可控的水平,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大云物移、人工智能与电网深度融合,构建以电网为物理基础的能源互联网。
“电网事故应急处理告别以往的‘一刀切’断电,转变为快速精准地控制客户的可中断负荷。”江苏电力调控中心副主任罗建裕介绍,江苏电网建成的世界首个大规模源网荷友好控制系统将电网事故应急处理能力提升至国际领先的“毫秒级”,从调控电源转变为调控负荷,可最大程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电网设备安全。
目前,该系统具备260万千瓦毫秒级可中断负荷控制能力,并实现了全省各地市负荷控制全覆盖。今年,配合储能电站及需求侧响应的友好互动,该系统将进一步实现源网荷储间交互,推动电力“移峰填谷”和智慧用电。
6月21日,江苏电力建设的世界最大规模储能项目———10.1万千瓦“镇江电网侧储能项目”之一的0.5万千瓦丹阳建山储能电站并网运行,同步接入“源网荷”系统,标志着该系统正式升级为“源网荷储友好互动”系统。同时,用户侧10万千瓦储能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
柔性灵活、互动友好的电网技术提高了电网接纳和配置多种能源的能力,推动实现不同能源、不同负荷、不同特性、不同地域、不同时段互补互济的能源资源配置和消费格局,提升能源系统的运行质效。电网由此逐步具备多种能源灵活转换、高效存储、智能协同的能源互联网基础。
兼具配电自动化、负荷控制、新能源接入实时监测、用电信息采集等功能的电力无线专网有着智慧 “神经末梢”之称。“无线专网作为电力物联网的核心要素,为电网、电源和负荷的广泛互联和实时互动提供了基础支撑。”江苏电力科信部主任崔恒志说。目前,该公司已建设无线专网基站88座,覆盖近3000平方公里,接入各类终端7000余台。
以电力物联网为基础,江苏电力推动电网统筹电、冷、热、气、光、风等多种能源形态的转换与消纳,将智能电网与热力管网、天然气管网、交通网络等多种能源网络互联互通,融合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处理与智能决策,能源系统运行质效将逐步优化。以电网为基础的能源互联技术正在多个领域加速布局,促进能源互联网的延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协议,从电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达成特高压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并由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加快特高压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7月1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然成型。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内,密集部署的服务器为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医疗等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园区供电设备已验收合格,具备送电条件,服务器随时可以启动。”5月23日,在位于怀来县的阿里云计算数据中心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内,张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随着户用光伏市场的发展节奏逐渐放缓,众多经销商开始积极探寻新的业务增长点,阳台光伏这一新兴领域由此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国内的阳台光伏市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加速崛起的态势。那么,这一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呢?商用场景为主,大功率需求显著从已安装的一些项目来看,国内阳台光伏的主要应
7月,广东天气进入“蒸笼模式”,电网全面进入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的“战时”阶段。7月4日,广东电网公司发布城中村“战时”保供八条核心举措(以下简称“八条核心举措”),以梳理整治城中村的供电薄弱环节、配齐配足驻点抢修人员和物资等手段,确保打赢城中村民生保供硬仗。建立高温联动应急响应机制“为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信息显示,7月14日11时46分,河北南部电网用电负荷达到5230.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夏季最大负荷增长26.3万千瓦。据了解,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28座主力电厂编制“一机一策”顶峰保供方案,与146家自备电厂签订增发保供协议。同时,通过短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给电力保供带来“烤”验。中国电建各个项目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技术亮剑,推进电网建设“加速跑”江西吉安南部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顺利投运,项目位于江西吉安市南部,工程共分新建、换接、改造3个部分。整个项目跨越作业任务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遂宁市人民政府发布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现向广大电力用户发出节约用电倡议,公共机构带头节约用电,家庭社区绿色低碳用电,商业场所科学高效用电,工业企业主动节能提效,景观照明科学合理用电,详情如下:致全市人民节约用电倡议书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广大市民朋友:为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从6月18日,港口煤价开始上涨,至今已有一个月,各煤种价格分别上涨了18-31元/吨不等。在持续高温天气下,社会用电需求大幅攀升,日耗相应上升,部分电厂库存有所下降,有少量刚需采购释放。本周,到港船略有减少,环渤海多个港口出现空泊现象,小幅垒库;但无碍大局,后续高温持续,预报船舶将继续增
最近,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调研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实践”主题展厅,认真其实践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样板作用,对该公司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给予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对国网江苏电力工作的认可,更凸显了其在能源转型进程中勇立潮头的
最近,在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的舞台上,作为会议巡展的重要环节,位于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的公司“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服务江苏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新实践”主题展厅,吸引了400余名院士、专家、国际组织代表和企业界人士参观,得到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JoCops的连连点赞。读来笔者生出
编者按绿氢之新,新在定位。绿氢之难,难在创业。在全球加速奔向碳中和的时代洪流中,绿氢正从实验室和示范项目快步驶入产业化赛道,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备受关注的前沿阵地。4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我国首份氢能发展报告——《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3月19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十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国科协十届九次全委会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部署安排,总结工作、分析形势、部署任务
日前,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两大电力央企同时“换帅”,至此近三年,五大发电集团“一把手”已全部换新。而“掌舵者”的更换,又将给各大集团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能源转型重点之新能源战略带来哪些变数呢?全部“换新”“十四五”时期,作为落实“双碳”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我国电力装机的绝对中坚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2月14日,湖南省政府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在长沙举行工作会谈,推动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一行会谈。在简要介绍湖南能源电力发展情况时,毛伟明说,近年来,湖南着力强化以电力为基础的能源支撑,加快能源
标准体系建设已经成为储能产业穿越周期的刚性需求。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等专家在内多次公开呼吁,在现阶段,储能应该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以标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标准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催化剂。对于储能产业来说,“高可靠不是拍胸脯的承诺,需要扎实的理论模型、真实的数据支撑和
1月24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2025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来源:跟着风行走)这份报告内容很详实,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中电联官网看看,我认为这份报告对于能源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的人来说很值得读一读。有几点信息比较重要,我摘要出来给大家分享一下:2024
于2024年12月20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全会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其中便包括“坚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25年1月7日,中核集团子公司北京中核华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华辉”)在雄安新区完成了注册,成为了2025年首批进驻雄安新区的央企之一。在中核华辉注册的同日,另一家电力央企国家电投
舒印彪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党委书记;陈国平当选党委副书记;舒印彪、陈国平、吴小辰、李向良、苟伟、吴敬凯、刘丰、王昕伟、陈梅、胡锐、欧阳昌裕当选党委委员;欧阳昌裕兼任纪检委员。1月3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议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