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当今,绿色、智能、互联网成为主旋律,全球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国家电网公司积极构建、融合多能转换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域泛在、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人工智能是新一代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必然选择,电力人工智能必将与未来新一代数据驱动的能源互联网和谐共生。
数据驱动:7大核心技术
能源电力领域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一次能源向绿色、清洁、可再生转变;电能替代和再电气化成为趋势,电动汽车、分布式新能源等负荷出现;电网向高电压大电网、广域互连发展,配电网柔性自适应;逐步形成能源互联网。随着大量新能源、新兴负荷接入,电网实时平衡面临挑战;电网逐步演变为源、荷、储、人等多重因素随机、时空不确定的新型网络,传统方法已经无法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继业提出,电力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相关理论、技术和方法与电力系统的物理规律、技术、知识融合形成的专用人工智能。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支撑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重要手段。电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方向包括智能传感、人工智能平台、大数据、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机器人等7部分。
智能传感以构建全业务泛在电力物联网为目标,集成先进技术、创新研究,突破先进感知、边缘智能、网络连接、微源取能等核心技术;人工智能平台将提供丰富的算法和模型库,并形成人工智能应用研发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大数据将重点开展大数据统一平台、数据分析挖掘、统一数据模型等技术研究和应用需求及业务模型研究;机器学习在跟踪研究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基础上,研发针对特定电力业务场景的机器学习应用模型;计算机视觉将重点研发电力影像智能辅助标注技术、电力设备检测与缺陷识别算法,实现实时设备识别和缺陷检测;自然语言处理将构建电力主题词表,构建调控、运检和营销等领域知识图谱,并最终形成新一代电力智能搜索和问答解决方案;智能机器人,将重点突破智能算法封装、自主识别、自主行为、自主学习、人机协作等核心技术,实现电力机器人的自主和智能化。
融会贯通:从研究到应用
30多年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简称中国电科院)探索传统电力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传感技术的结合,持续开展电力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研究,在输变电工程智能巡检、电网运行辅助决策、配用电数据智能挖掘与模式识别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大型电力变压器设备成本高,是输变电系统的关键枢纽,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造成设备资产损坏和大停电等巨大损失,需要基于对电力变压器的状态评价来开展状态检修工作,避免对变压器的“过修”“欠修”。中国电科院面向全网在运500千伏变压器研发电气性能状态评价应用模块。目的是在大型电力变压器非正常状态样本稀缺、数据质量不够理想的实际情况下,尽早发现状态劣化的变压器,通过应用不平衡数据学习、非均等代价学习、集成学习等机器学习方法,引入电力领域专业知识和专家经验,有效辅助变压器电气性能状态评价工作,实现对电力变压器设备的自动化、差异化、客观量化状态评价,最终实现变压器设备的可控、在控、能控。
最强大脑:巡检机器人
2018年以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大力推进变电站机器人“单轨制”巡检,让机器人有效代替人工巡检,提升运维水平。共推进603台户内外巡检机器人的部署应用,实现了22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机器人全覆盖,充分利用机器人协同人工开展红外测温、表计抄录、缺陷跟踪、状态核查、安全监管等工作,50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已实现33台机器人“单轨制”巡检(占在运总数的78.5%),累计发现及跟踪设备缺陷192条,每月每站能节省124小时˙人,提升了运检工作效率。配置84架线路巡检无人机,编制三年人机协同巡检体系建设规划,组建全省无人机应用专家团队并完成140余人的无人机取证工作,应用无人机开展覆冰核查、线路故障查找、山区树线距离分析等工作,完成500千伏及以上线路巡检杆塔2856基,发现缺陷1622处。下阶段将全面梳理图像识别、语义识别、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运检领域的应用需求,编制人工智能应用规划并分阶段实施。
火眼金睛:图像分析算法
电力输电线路点多、线长、面广,特别是高压、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远,线路沿途通道状况、环境条件、天气状况等对线路安全运行影响大。根据2010年~2017年运行统计,雷电、大风、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以及山火、施工碰线等外力破坏是导致线路故障跳闸的最主要因素,占全部故障跳闸总数的80%以上。南瑞集团有限公司通过研发输电线路防外破、线路缺陷识别、飘浮物和覆冰检测等图像分析算法,解决了传统人工线路巡视效率低、高空作业风险大的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效益和线路本质安全,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作业。研发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杆塔上的智能微拍摄像机抓拍现场图片,并进行智能分析检测。当检测到车辆、施工机械或树木等外物接近输电线路超过允许距离,输电线路本体缺陷、附着异物、舞动和覆冰等重大隐患时,会主动预警短信通知相关巡视人员,保障线路安全运行。
精益求精:开发多项技术
经过10多年的科研投入与技术开发,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鲁能智能公司)在电力特种机器人领域研发了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室内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换流站阀厅检测机器人、无人机巡线系统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2018年1月,鲁能智能公司与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联合申报的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由国家电网公司批复设立。
鲁能智能公司研制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包括无人机智能巡检吊舱、配网车载检测系统、线路在线可视化系统、基于视觉的多自由度的机械臂控制系统等。其中,新一代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巡线系统,搭载有“智眸”“超脑”两大核心。“智眸”系统是一款可以替代传统单一定焦或变焦云台相机的智能硬件,通过同轴双视场协同技术,解决了可见光双视场相机的搭载难题。“智眸”云台控制精度达到0.01度,可以将传统拍摄距离从2米~10米扩展至30米~50米,保证了输电线路各类型精细化巡视作业的安全开展。“超脑”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技术从十多万张输电线路巡视图片中监督学习,可在0.3秒内完成输电线路常见的9大类设备识别,同时完成每类设备潜在的近10个不同等级缺陷诊断。“智眸”与“超脑”可广泛搭载于旋翼无人机平台、油动无人直升机平台,作为独立的单兵便携式智能化巡线作业工具。
本版内容来源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等,韩笑、张国宾、刘鹏、刘凤魁、吴琼珊、王万国、叶永生、李丰盈对本文有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新疆和布克赛尔县增量配电网项目一期EPC总承包(一标段)公开招标,预算金额3.35亿元,招标人为中食寰纪(和布克赛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详情如下:活动推荐: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
2025年4月10日上午,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力系统动态监测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主任张道农一行到访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风科技”)达坂城零碳风电装备数字工厂进行参观及技术交流。工作组一行深入全球领先的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实地考察智能化生产体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5日,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科尔沁左翼后旗自主创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增量配电网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优选结果公示,项目投资运营主体为通辽市广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配电区域内规划建设一座220千伏变电站、三座66千伏变电站及配网等。项目配电区域
4月25日下午,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建院10周年暨第三届能源智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清华大学中央主楼后厅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能创十载,智绘未来”为主题,由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主持。来自国家部委、重点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代表
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指引下,2024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纲领性政策和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加强电网调峰储能、智能化调度、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等各电力关键环节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统筹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加快
截止4月22日,国家电网其各省网分公司等已有14家企业发布2025年招标计划。分别是国网江苏电力、国网宁夏电力、国网山西电力、国网重庆电力、国网河北电力、国网车网技术、国网吉林电力、国网浙江电力、国网黑龙江电力、中国电财、国网信通、国网特高压公司、国网综能、英大传媒集团。在这8家省网公司中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有19所院校新开设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已有103所高校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27个省市。文件显示,有南京理工大学、营口理工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合肥理工学院、淮北
近日,上海采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西门子Xcelerator正式达成合作。此次双方携手将通过技术协同与生态资源共享,加强在智慧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推动工业软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Xcelerator是西门子推出的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由业务组合、生态系统和在线商城三大要素构成。该平台致力于通过技术赋能
近日,重庆电力科学研究院完成±800千伏渝北换流站55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交流耐压、局部放电及全站老炼试验,为该站低端投运打下基础。渝北换流站是±800千伏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渝的重要落点,建成投运后,每年可向重庆送电超360亿千瓦时。1月20日,渝北换流站550千伏GIS特
2025年开年,“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国,科技创新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作为国家电网的“排头兵”,国网浙江电力正以“数字浙电”为引擎,以光明大模型为抓手,加速布局“人工智能+电力”战略。今起,浙电e家将在「e思享」专栏推出“电力+人工智能”系列深度报道,聚焦前沿技术应用、未来电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人类社会快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当人工智能技术为千行百业深度赋能,既有的工作模式、生产流程、劳动效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重构行业生态,劳动力市场首当其冲受到波及。一方面,重复性、机械性的大量劳动岗位可能很快被
4月30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开展2025年度“AI+制造”专业服务商申报工作的通知(沪经信软〔2025〕263号)。聚焦人工智能在制造业垂类领域的发展应用,为制造业智能化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第三方专业服务的服务商,包括语料数据、智算云、模型平台、智能体和应用、具身智能五大类,各申报单位至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近期,国网甘肃数字化事业部组织全省红蓝队员积极探索“AI+安全”新路径,联合国网兰州供电公司人工智能攻坚团队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光明卫士——“兰小安”AI智能体正式投入试运行,标志着国网甘肃电力首个网络安全综合AI智能体成功落地应用。该智能体基于光明电力大模型深度构建,融合国网兰州供电公
4月15日-19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一期在广州举行。作为“机器人+”国际化产教融合型领军企业,汇博机器人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光伏智能清洁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教学设备等产品亮相服务机器人专区,展示中国智能制造前沿技术,为全球产业数智化升级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汇博机器人展
供给、消费、技术、制度、国际合作全方位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新能源建设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新能源院院长辛颂旭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随后,各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加快完善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高质
4月29日,中国中煤召开党委常委会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双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等,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树东主持会议并讲话,集团公司党委班子成员出席会议。会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强化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换电基础设施标准升级,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动力性测试等标准研制。围绕氢能制、储、输、用全产业链,制定氢
4月29日,国电南瑞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6%,基本每股收益0.95元。报告提到,报告期内抢抓特高压、抽水蓄能发展机遇,中标甘肃-浙江等特高压、辽宁大雅河等抽水蓄能工程。新一代调控中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人类社会快速迈入人工智能时代。当人工智能技术为千行百业深度赋能,既有的工作模式、生产流程、劳动效率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重构行业生态,劳动力市场首当其冲受到波及。一方面,重复性、机械性的大量劳动岗位可能很快被
4月26日,远东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94亿元,同比增长6.66%,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3.18亿元,主要因为智能电池亏损,个别投资项目存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市场内卷;员工8,283人,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3.14%。报告期内,公司智能缆网实现营业收入227.03亿元,同比增长0.47%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点击大唐七台河发电3、4号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27日至2025年4月30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日前,华润镇雄2×350MW项目三大主机中标公示,镇雄低热值煤炭综合利用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庙山村,项目规模为2×350MW。详情
天津电力积极拓展绿电交易规模。一季度,天津电力市场累计交易绿电达146亿千瓦时,较2024年增长100%。同时,天津市绿电供应占比显著提升,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1121.5万千瓦,占全市发电装机总容量的37.8%。此外,天津分别与甘肃、山西等省份达成多年期省间绿电交易,累计成交绿电电量达264.27亿千瓦时
4月24日,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的协调组织下,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促成5~12月吉林、黑龙江、蒙东送上海绿电交易,成交电量2.02亿千瓦时。此次交易是全国首次跨区多省联供、直流接力的绿电交易。东北地区风电资源丰富,外送能力强且送电曲线稳定。前期,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国
编者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规范虚拟电厂的定义和定位,进一步理顺了虚拟电厂建设运行管理、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等问题。本报邀请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研究所对《意见》进行解读。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高速增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4月2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苏、河北南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文件提到,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6月底前、浙江电力现货市场要在2025年底前转入正式运行,安徽、陕西力争在2026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2025年底前,福建、四川、辽宁、重庆、湖南、宁夏、江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的通知,通知指出,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要完善现货市场规则,适当放宽市场限价,引导实现调峰功能,调峰及顶峰、调峰容量等具有类似功能的市场不再运行。原文如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电力辅助服务市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